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法藏唐宋敦煌遗画地藏菩萨袈裟纹样研究
1
作者 蓝津津 刘元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以穿着绘有袈裟纹样的地藏菩萨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层袈裟、外层袈裟所绘袈裟纹样进行梳理,分为两类:袈裟沿用的常见纹样,如贴金菱形纹、同心圆联珠纹、团花纹;袈裟专属纹样,如云水纹与线迹纹。同时,对比同时期敦煌石窟中佛陀、弟子及地藏像所穿着袈裟的纹样,结合传世袈裟实物与出土的唐宋时期纺织品,从纹样内容、布局、工艺、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纹样分布及变化规律,可以一窥唐宋时期地藏信仰流变对其袈裟纹样的影响,并形成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佛教美术 敦煌遗画 地藏菩萨 袈裟纹样 云水纹
下载PDF
秦汉彩绘陶器中“汉紫”应用及对西域的影响
2
作者 常艳 丛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汉紫”是中国战汉时代特有的人造硅酸铜钡材料。它在彩绘陶中的使用既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又具有统一的哲学思想。基于“汉紫”在秦汉墓葬中彩绘陶的相关考古资料,梳理了它在陕西、河南、山东、江苏不同地域的应用情况和表现出的... “汉紫”是中国战汉时代特有的人造硅酸铜钡材料。它在彩绘陶中的使用既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又具有统一的哲学思想。基于“汉紫”在秦汉墓葬中彩绘陶的相关考古资料,梳理了它在陕西、河南、山东、江苏不同地域的应用情况和表现出的共性与个性,蠡测它集中发生于北方的多种原因及用色观念,分析它与“埃及蓝”的关系及对西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彩绘陶 汉紫 汉蓝 西域
下载PDF
从唐代人物画中看哲学色彩观
3
作者 姚力溶 《色彩》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孕育在东方文化精神之中,建立在哲学思想之上,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品格。本文遵循历史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从唐代人物画的角度入手,探究唐朝人物画哲学基础、赋色风格及历史价值,并结合当...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孕育在东方文化精神之中,建立在哲学思想之上,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品格。本文遵循历史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从唐代人物画的角度入手,探究唐朝人物画哲学基础、赋色风格及历史价值,并结合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在保持中国画色彩审美特点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人物画 五行五色 佛教绘画 色彩 传承转型
下载PDF
论晋唐汉地僧传的存量及传世情况——以史志与经录对勘为中心
4
作者 刘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晋唐之际产生的汉地僧传,在文献分类上属于“此方诸德传记”,实与“西域圣贤传记”并行不悖,成为梳理中国中古佛教史与佛教文化的重要证据。历代史志与佛教经录所见晋唐汉地僧传,虽然程度不等地存在着重出、淆乱现象乃至难以考证,然而... 晋唐之际产生的汉地僧传,在文献分类上属于“此方诸德传记”,实与“西域圣贤传记”并行不悖,成为梳理中国中古佛教史与佛教文化的重要证据。历代史志与佛教经录所见晋唐汉地僧传,虽然程度不等地存在着重出、淆乱现象乃至难以考证,然而毕竟依据各自的学术渊源和学理视角,为后人具体研究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文献清单。将史志与经录所见晋唐汉地僧传清单进行对勘,以史志补撰著录和汉文大藏经、敦煌宝藏收录为相关辅证,不仅得知这批僧传文献的体制形态、总体数量以及存佚情况,而且可见同列于上述两类目录者为少数全帙,它们因唐代佛教学者的编目入藏才得以流传至今。从古典目录学视角考察晋唐汉地僧传的分布,有利于全面把握佛教文献和学术史,从而推动文史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志目录 佛教经录 晋唐汉地僧传 对勘
下载PDF
飞来峰元代佛教造像的“汉藏融合”特质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刘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62,共7页
杭州飞来峰元代佛教造像呈现出浓厚的“汉藏融合”特质。这主要表现为藏传佛教造像的“汉化”发展,同时也表现为汉传佛教造像的“涵化”发展,即对西夏藏传佛教美术、“西天梵相”造像风格的接受和改造。并且,飞来峰佛教造像的内容和审... 杭州飞来峰元代佛教造像呈现出浓厚的“汉藏融合”特质。这主要表现为藏传佛教造像的“汉化”发展,同时也表现为汉传佛教造像的“涵化”发展,即对西夏藏传佛教美术、“西天梵相”造像风格的接受和改造。并且,飞来峰佛教造像的内容和审美选择也体现了汉藏佛教观念的融合与调适。飞来峰元代佛教造像这一艺术特征是在佛教造像风格传承、赞助人观念选择以及时代文化背景综合影响下造就的,反映出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与互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峰 元代佛教造像 汉藏融合
下载PDF
汉代人视阈中的商业
6
作者 宋艳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3-61,共19页
在汉代人的视域中,商贾为从事于贱业者。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商业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和控制,但“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的现实,又令汉代人不得不重视商业。在“利”的驱动下,汉代商业呈“天下熙熙,皆为利... 在汉代人的视域中,商贾为从事于贱业者。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商业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和控制,但“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的现实,又令汉代人不得不重视商业。在“利”的驱动下,汉代商业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发展态势。汉代画像中大量的市集图,充分反映了汉代商业的繁荣,是汉代商品经济繁盛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商业 贱业 汉代画像
下载PDF
对汉画舞重建中“左图右书”的思考
7
作者 杨倩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0-116,共7页
重建是古代舞蹈实现历史对接的有效途径,汉画舞重建是今人在“尊史”的前提下对两汉舞蹈的“再现”。以“左图右书”为基础的汉画舞蹈图像学与文献学研究是重建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在分析归纳基础上对文献资料价值深入挖掘是重建中应... 重建是古代舞蹈实现历史对接的有效途径,汉画舞重建是今人在“尊史”的前提下对两汉舞蹈的“再现”。以“左图右书”为基础的汉画舞蹈图像学与文献学研究是重建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在分析归纳基础上对文献资料价值深入挖掘是重建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以汉赋为例,结合汉赋文体价值、汉赋固有的图像意识、汉赋创作群体的特定身份等因素,对当前舞蹈研究中存在的对汉赋关注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汉画舞重建要做到历史语境下“尊史”的全面,同时应加深对“图”和“书”的深层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舞 重建 汉赋 汉画像石
下载PDF
究索与预拟:“汉画塑城”的郑州路径
8
作者 郑志刚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06-111,116,共7页
郑州地区的汉代绘画文物资源渊懿而又丰厚,有着鲜亮的地域、时代特色和不容小觑的文史、艺术价值。在对这笔殊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本体研究、考索的同时,如何大胆提炼、撷取其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元素,糅入新时代郑州“都市气韵”... 郑州地区的汉代绘画文物资源渊懿而又丰厚,有着鲜亮的地域、时代特色和不容小觑的文史、艺术价值。在对这笔殊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本体研究、考索的同时,如何大胆提炼、撷取其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元素,糅入新时代郑州“都市气韵”的熔铸过程之中,从而达到挹古焕今、古今互济的目标,是一个亟须关注的重要命题。本文在梳理既有研究成果优长与缺憾的基础上,对郑州汉画遗存进行了分类、分期,并总结描述了其艺术个性与格致。此外,通过借鉴南阳、徐州等范例城市的相关经验,拟从创设“郑州汉画馆”“郑州汉画公园”“郑州国际汉画节”“郑州汉画网”等途径,为郑州“汉韵铸城”提供切实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汉画 都市气韵 塑铸 路径
下载PDF
中古绘画大历贞元之变--以《历代名画记》卷九、卷十为中心的考察与研究
9
作者 唐波 《艺术探索》 2023年第6期18-26,共9页
郭若虚、宋濂曾对中古绘画之变作出精要论述。受史学影响,郭宋所谓“古”与“近”之变常被误读为历史朝代的唐宋之变。“郭宋问题”的关键转捩点实在大历贞元之际,而非开元天宝。受安史之乱影响,开元天宝一代在肃宗、代宗朝纷纷谢世或老... 郭若虚、宋濂曾对中古绘画之变作出精要论述。受史学影响,郭宋所谓“古”与“近”之变常被误读为历史朝代的唐宋之变。“郭宋问题”的关键转捩点实在大历贞元之际,而非开元天宝。受安史之乱影响,开元天宝一代在肃宗、代宗朝纷纷谢世或老去,新老两代在此更替。“新生代”文人士大夫在安史之乱及南宗禅的双重影响下,人生哲学逐渐由初盛唐的热情干世和理想主义,走向了自然适意与清净淡泊。于是,初盛唐以兴成教化为目的,以佛道人物为核心,以画工为主体的绘画,在大历贞元之际全面开启了以怡悦性情为目的,以山水花鸟为核心,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重要转向,并诞生了首批名家,直到五代宋初才又出现新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绘画 大历贞元 《历代名画记》 人物佛道 山水花鸟
下载PDF
东汉译经中复音虚词的研究——以安世高译经为例
10
作者 易佳妮 《现代语文》 2023年第9期46-51,共6页
东汉译经作为最初出现的译经,在时间、空间和语体维度上均具有极大覆盖性,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从复音虚词的界定与产生入手,以安世高译经为例,对安世高译经中复音虚词的类型与构成展开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安世高译经复音虚... 东汉译经作为最初出现的译经,在时间、空间和语体维度上均具有极大覆盖性,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从复音虚词的界定与产生入手,以安世高译经为例,对安世高译经中复音虚词的类型与构成展开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安世高译经复音虚词的特点及成因。通过这一个案分析,以期为东汉译经复音词研究提供参考,亦可借此进一步探寻古代汉语复音虚词的运用特点和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译经 复音虚词 安世高
下载PDF
东汉译经文献与本土文献关系小句对比研究
11
作者 江永凤 《现代语文》 2023年第8期9-15,共7页
东汉时期的关系小句在中土文献和译经文献中,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主要体现在:都存在由“者”“所”“之”标记的关系小句,包括有核关系小句和无核关系小句。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者”的关系化范围在两种文献中存在区别... 东汉时期的关系小句在中土文献和译经文献中,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主要体现在:都存在由“者”“所”“之”标记的关系小句,包括有核关系小句和无核关系小句。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者”的关系化范围在两种文献中存在区别;关系小句的类型不同,中土文献只有内嵌式关系小句,译经文献以内嵌式关系小句为主,但也有少数附加式关系小句;关系标记的使用频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小句 东汉 译经文献 中土文献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汉画套袖舞的历史存在
12
作者 刘泠君 《中国舞蹈学》 2023年第1期39-50,341,342,共14页
套袖舞是汉画舞蹈中一体性道具舞袖舞的一支,在汉画袖舞图像中为数甚多,但目前对其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套袖舞的早期图像与汉画中的像石形态分析,揭示两者间的传承关系。同时观照汉代经济生活以探索汉代套袖舞形态发展、数量增多... 套袖舞是汉画舞蹈中一体性道具舞袖舞的一支,在汉画袖舞图像中为数甚多,但目前对其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套袖舞的早期图像与汉画中的像石形态分析,揭示两者间的传承关系。同时观照汉代经济生活以探索汉代套袖舞形态发展、数量增多的可能原因,并从服饰与舞容象征中探析其隐喻表达的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舞蹈 汉画像石 套袖舞
下载PDF
《分别功德论》翻译年代初探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方一新 高列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2-99,共8页
《分别功德论》是一部失译经,旧附"后汉录"。但以下语言现象表明这部经不像是东汉译经:(1)在语法方面,被动句中,"被"字式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达到22.2%,而东汉佛经没有"被"字式被动句。疑问句中,语气助词的... 《分别功德论》是一部失译经,旧附"后汉录"。但以下语言现象表明这部经不像是东汉译经:(1)在语法方面,被动句中,"被"字式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达到22.2%,而东汉佛经没有"被"字式被动句。疑问句中,语气助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东汉佛经;语气助词的种类与东汉佛经不同;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气助词是"耶",而东汉佛经是"乎";出现新兴语气助词"那"的可靠用例;反复问句"颇……不"的使用频率比东汉佛经高;特指问句疑问词语"何者"、"何等人"东汉佛经未见。(2)在词汇方面,佛经译名"阿那律"、"阿练若"、"耆婆"、"耆域"、"南无"、"岚"以及普通语词"双生儿"、"骆驼"、"算术"、"秃头"、"殊途同归"等,在东汉佛经中均未使用。据此综合考察,这部经的风格和魏晋时期的译经相近,最早也只能是三国时期的译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 语法 词汇 东汉
下载PDF
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邱楠 梁昭华 王轶峰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0-55,共6页
汉画像石艺术被认为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综合性载体.为使画像石独特的历史和艺术研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系统分析和整理,总结出该地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突出特色.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品,其彩... 汉画像石艺术被认为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综合性载体.为使画像石独特的历史和艺术研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系统分析和整理,总结出该地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突出特色.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品,其彩绘艺术特点和规律不仅体现了汉代色彩艺术的内涵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反映了汉代彩绘艺术对当今色彩艺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保当 汉画像石 彩绘 艺术价值
下载PDF
徐州汉画像石中乐舞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爱真 刘振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徐州是我国较早发现汉代画像艺术的地区之一,本文对徐州汉画像石中常见的两种乐舞形式———长袖舞和建鼓舞进行了探讨,论及它们在汉代乐舞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徐州 乐舞 汉画像石 长袖舞 建鼓舞 百戏
下载PDF
四川省绵阳市永兴双包山西汉墓出土漆、木器文物保护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韦荃 金普军 +1 位作者 冈田文男 吉田秀男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2期39-44,i003-i004,共8页
为了保护四川省绵阳市永兴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漆、木器文物 ,中日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对漆、木器文物进行树种、漆膜等分析研究 ,采用高级醇对饱水漆、木器文物进行加固实验 ,该方法具有加固时间短、器物变形小、资金投入... 为了保护四川省绵阳市永兴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漆、木器文物 ,中日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对漆、木器文物进行树种、漆膜等分析研究 ,采用高级醇对饱水漆、木器文物进行加固实验 ,该方法具有加固时间短、器物变形小、资金投入少等特点 ,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市 西汉墓 漆、木器保护 高级醇
下载PDF
现代图形表现与汉画图案的运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强 尚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指出了传统图形的现代表现不仅是当今时代所需,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发展所需。并从4个方面去阐述传统图形的现代性表现问题:首先提炼出汉代画像石的装饰图形;其次分析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作品的形式语言;再利用大师形式语言将传... 指出了传统图形的现代表现不仅是当今时代所需,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发展所需。并从4个方面去阐述传统图形的现代性表现问题:首先提炼出汉代画像石的装饰图形;其次分析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作品的形式语言;再利用大师形式语言将传统画像石的构形进行现代性转换;最后总结出传统图形现代表现的创新方法及创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 传统图案 现代图形 现代图形表现
下载PDF
汉代桥梁图像的建筑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亚利 滕铭予 《南方文物》 201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奠基阶段,截至东汉晚期四大基本桥型均已出现,而且已经出现不同类型的发展和变化。文中通过对汉代画像砖石及壁画等材料上的桥梁图像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已发掘的汉代桥梁遗址和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汉代...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奠基阶段,截至东汉晚期四大基本桥型均已出现,而且已经出现不同类型的发展和变化。文中通过对汉代画像砖石及壁画等材料上的桥梁图像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已发掘的汉代桥梁遗址和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汉代桥梁类型和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图像 汉代 建筑史
下载PDF
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 被引量:26
19
作者 方一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7-83,共7页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大藏经题署“失译,附《后汉录》”。学者通常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用,值得商榷。本文尝试从语法(判断句、被动句和疑问句)、词汇(一般语词和“~切”式复音词)的某些角度,对其翻译年代进行推定。本文认为,《大...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大藏经题署“失译,附《后汉录》”。学者通常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用,值得商榷。本文尝试从语法(判断句、被动句和疑问句)、词汇(一般语词和“~切”式复音词)的某些角度,对其翻译年代进行推定。本文认为,《大方便佛报恩经》所反映的语法词汇面貌与可靠的东汉译经不同,应该是魏晋以后的译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方便佛报恩经》 语法 词汇 东汉译经 魏晋时期 佛经语料
下载PDF
东汉佛经疑问句语气助词初探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列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61,共8页
穷尽考察了东汉佛经,结合中土文献,描述了其疑问句语气助词使用的共性和个性现象,分析了其使用 特点和形成原因。认为利用佛经进行汉语语法史研究时,应充分考虑东汉佛经是翻译文献这一特点。
关键词 语气助词 疑问句 佛经 汉语语法史 翻译 译文 东汉 初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