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映澈之相:中古中国的透明性与转变
- 1
-
-
作者
冯安宁
韩文文(译)
杨贤宗(校)
-
机构
波士顿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
哈佛大学东亚系
不详
-
出处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8,共12页
-
文摘
一般来讲,在现代社会当中所谓透明的事物如工业建筑空间和社会制度,代表了一种对于未来的积极想象。然而在中古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富有透明度的玻璃和水晶,往往十分珍贵稀少,并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为贵族、诗人和哲学家所青睐。这是因为每当人们观看此类物品时,都会拥有不同的视觉经验。对于我国外来玻璃器皿和水晶制品的考古学和物质文化学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基于前辈学者的研究,本文将探讨中国中古时期外来玻璃及水晶制品对于本土视觉文化的影响。笔者将从隋唐佛教舍利瘗埋制度、唐代文学、朝贡系统、宫廷造办等多方面视角,研究透明性视觉经验在中国中古社会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于后世绘画与再现空间的影响。
-
关键词
玻璃
水晶
透明性
视觉经验
物质文化
舍利瘗埋
唐代何家村窖藏
-
Keywords
glass
rock-crystal
transparency
visual experience
material culture
buddhist relic burial
Tang Hejiacun Hoard
-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渤海舍利瘗埋形制及其所反映的文化交流信息刍议
- 2
-
-
作者
张博
-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渤海都城规划布局与京府建制研究"(15@ZH007)的资助
-
文摘
已发现并确认的渤海舍利瘗埋遗迹有四处,通过对其地宫形制、舍利容器组合的梳理和分类,以及对相关舍利瘗埋现象、遗物和纹饰的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渤海舍利瘗埋制度更多地受到唐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与周邻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
关键词
渤海
舍利瘗埋
地宫
文化交流
-
Keywords
Bohai State
the burial of buddhist relics
underground palace
cultural exchange
-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