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新考
1
作者 单晓涵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4-61,共8页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有《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石刻一方,其供养人衣着具有典型唐代贵族服饰特征,尤其帝后画像与《旧唐书·舆服志》所记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图像史学价值。关于供养人身份,推测应为山东淄州士族,为家族祈福之故供...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有《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石刻一方,其供养人衣着具有典型唐代贵族服饰特征,尤其帝后画像与《旧唐书·舆服志》所记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图像史学价值。关于供养人身份,推测应为山东淄州士族,为家族祈福之故供奉佛教经幢,并刻帝后礼佛形象以附会。根据供养人画像的风格与艺术特征,可得见当时的社会风貌及民众的精神世界。通过对石刻画像的分析研究,对研究唐代社会的服饰文化及时代特征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幢 宫廷服饰 唐代官制 供养人
下载PDF
泉州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的建筑特征及其宗教作用
2
作者 孙群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1期50-53,共4页
回顾我国石经幢的起源,进而探究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的建筑特征以及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并把它与泉州及江南和中原地区的石经幢进行对比,探索其建筑样式演变的历程,分析其宗教作用。
关键词 泉州 桃源宫经幢 建筑特征 雕刻艺术 宗教作用
下载PDF
辽代经幢的类型、内容及其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满良 《西夏研究》 2016年第4期88-94,共7页
辽代普遍在石质经幢上刻写《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真言、咒语,反映出当时密教信仰的流行及其与世俗生活的交融。因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被认为有破地狱之效,所以与死亡信仰存在密切关系,体现出辽代佛教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 辽代经幢 形制 佛教 人生 终极关怀
下载PDF
灵隐寺吴越国经幢短柱造像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 被引量:2
4
作者 赖天兵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3,共8页
叙录灵隐寺吴越国两经幢短柱所镌造像,与经文及其他相关佛教图像的比照,确定经幢主体造像(一级短柱造像)的依据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造像可视作最为简化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是该经变相的晚期形态。造像性质的揭示亦明... 叙录灵隐寺吴越国两经幢短柱所镌造像,与经文及其他相关佛教图像的比照,确定经幢主体造像(一级短柱造像)的依据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造像可视作最为简化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是该经变相的晚期形态。造像性质的揭示亦明确了经幢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的一种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隐寺 吴越国时期 经幢造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序文
下载PDF
破地狱与生净土:唐宋时期尊胜信仰与观音信仰结合流行现象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凯源 《西夏研究》 2020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唐宋时期的文物遗存和文献资料中出现了大量佛顶尊胜与观音两种信仰结合流行的现象,地狱救赎与接引众生往生净土是两种信仰结合出现的主要依据。尊胜信仰与观音信仰结合的现象在7至13世纪以不同形式出现,但都表达了破地狱与生净土的主题... 唐宋时期的文物遗存和文献资料中出现了大量佛顶尊胜与观音两种信仰结合流行的现象,地狱救赎与接引众生往生净土是两种信仰结合出现的主要依据。尊胜信仰与观音信仰结合的现象在7至13世纪以不同形式出现,但都表达了破地狱与生净土的主题,满足了当时人们死后不堕地狱和往生净土的愿望,反映出唐宋时期人们希望同时得到尊胜与观音庇佑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胜 观音 敦煌文献 唐宋经幢
下载PDF
江苏泰州唐代佛教石经幢考释
6
作者 郭正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5,共7页
泰州稻河历史街区的泰州老照片展示厅展出的唐代佛教石经幢,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件石经幢表面刻有多行文字,字迹非常清晰,笔法浑圆饱满,属于书法文物精品。文字内容主要记载唐代著名佛教经书翻译家伽梵达摩翻译的经典《大悲心... 泰州稻河历史街区的泰州老照片展示厅展出的唐代佛教石经幢,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件石经幢表面刻有多行文字,字迹非常清晰,笔法浑圆饱满,属于书法文物精品。文字内容主要记载唐代著名佛教经书翻译家伽梵达摩翻译的经典《大悲心陀罗尼经》。其中也出现了关于泰州"海陵"的记载,特别还出现了县令崔鲁的记载。这为泰州建城史及地名演变、职官史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经过仔细辨析、对比碑刻文字,可知泰州在唐代就已经称为"海陵"。这也符合《旧唐书》中关于泰州"海陵"的文献记载。这件石经幢的具体来源,为泰州唐代南山寺旧物的可能性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泰州 海陵 石经幢 佛经
原文传递
佛教宇宙观在中国庙宇建筑中的本土化——以义慈惠石柱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梅晨曦 顾心怡(译)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54,共7页
探讨了南亚佛教古迹中所体现的宇宙观是如何映射到黄河流域的本土建筑传统之中的。佛教东传之时,南亚祭坛和神庙的象征形式并未直接移植到这一新的文化环境之中,而是被转译成一种可以使新的、不熟悉南亚建筑形式的人群"读懂"... 探讨了南亚佛教古迹中所体现的宇宙观是如何映射到黄河流域的本土建筑传统之中的。佛教东传之时,南亚祭坛和神庙的象征形式并未直接移植到这一新的文化环境之中,而是被转译成一种可以使新的、不熟悉南亚建筑形式的人群"读懂"的视觉语言。为了描述这一过程,文章聚焦于河北定兴义慈惠石柱,通过比较此柱的结构和装饰与南亚神圣建筑中的元素来说明中国的佛教纪念物如何通过中国建筑的形式语言表现来自南亚的时空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庙建筑 佛教 佛教建筑和艺术 曼荼罗 石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