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发现澳洲长尾小鹦鹉幼雏病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延功 张子春 +5 位作者 王玉东 蒋贻海 王永玲 李庆路 王树双 吴时友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8-221,共4页
1994年7月以来,青岛地区爆发流行一种以15~30日龄幼雏鹦鹉呈腹泻、羽毛发育障碍为临床特征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在呈大理石样病变的肝组织、肾病变组织和肠上皮细胞内看到核内包涵体。取病变内脏,... 1994年7月以来,青岛地区爆发流行一种以15~30日龄幼雏鹦鹉呈腹泻、羽毛发育障碍为临床特征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在呈大理石样病变的肝组织、肾病变组织和肠上皮细胞内看到核内包涵体。取病变内脏,经磨碎、超声波处理、离心等系列处理后,经负染于电镜下可看到直径45~55nm圆形病毒颗粒,病毒形态与乳多空病毒相似。将组织悬液接种于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4代后即可见到细胞病变(CPE)。CPE表现为细胞肿大、变圆、脱落,HE染色可见到病变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将细胞培养物接种于1日龄鹦鹉,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地区目前流行的此种传染病为澳洲长尾小鹦鹉幼雏病,是由乳多空病毒科的多瘤病毒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长尾小鹦鹉幼雏病 鹦鹉 多瘤病毒
下载PDF
我国一株鹦鹉新病毒的理化性质及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夏苇 冯峰 +1 位作者 王旭 赵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6-219,共4页
从湖北省云梦县患病鹦鹉体内分离得到一株新病毒 ,病毒经细胞培养后采用 Sepharose-2 B柱层析纯化 ,在电子显微镜下 ,该病毒粒子无囊膜 ,直径为 4 5~ 50 nm,呈二十面体对称球形颗粒 .回归试验证明此病毒是引发澳州长尾小鹦鹉幼雏病的病... 从湖北省云梦县患病鹦鹉体内分离得到一株新病毒 ,病毒经细胞培养后采用 Sepharose-2 B柱层析纯化 ,在电子显微镜下 ,该病毒粒子无囊膜 ,直径为 4 5~ 50 nm,呈二十面体对称球形颗粒 .回归试验证明此病毒是引发澳州长尾小鹦鹉幼雏病的病原 .此病毒对热、冻融和有机溶剂均具有稳定性 .与澳州长尾小鹦鹉幼雏病病毒的 M7株阳性血清反应 .证明它与 M7株具有抗原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州长尾小鹦鹉 幼雏病病毒 理化性质 鉴定
下载PDF
我国一株鹦鹉病毒的鉴定及其生化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夏苇 冯锋 +2 位作者 李天宪 陈绳亮 赵林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9年第3期265-272,共8页
 1995 年作者从湖北濒死鹦鹉体内分离到一株新病毒,经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四代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再传至第五代出现细胞病变。适应细胞的病毒纯化后,经 S D S P A G E 分析,发现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由8 条多肽组成...  1995 年作者从湖北濒死鹦鹉体内分离到一株新病毒,经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四代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再传至第五代出现细胞病变。适应细胞的病毒纯化后,经 S D S P A G E 分析,发现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由8 条多肽组成,分子量范围在14 .5 ~60 k D 之间。病毒的酸碱氨基酸之比为2 .51 ,富含 Asp 、 Clu 和 Leu ,而 Arg 和 Met 含量较少。病毒核酸为双链 D N A,存在超螺旋型、环型和线型三种形态, G+ C 的含量为45 % 。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核酸的分子量为3 .3 ×106 D。根据病毒分类的标准确认为澳州长尾小鹦鹉幼雏病病毒,应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多瘤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州长尾小鹦鹉 鹦鹉 幼雏病病毒 多瘤病毒属
下载PDF
我国1株鹦鹉幼稚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天宪 冯锋 +2 位作者 夏苇 陈绳亮 赵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为进一步研究鹦鹉幼稚病病毒 ( BF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 ,对 BFDV湖北分离株进行了 2种原代细胞的适应性培养。首先在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至第 5代后再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建立了BFDV的适应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了 3种不... 为进一步研究鹦鹉幼稚病病毒 ( BF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 ,对 BFDV湖北分离株进行了 2种原代细胞的适应性培养。首先在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至第 5代后再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建立了BFDV的适应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了 3种不同温度对细胞病变 ( CPE)的影响 ,结果表明 ,BFDV在 3 8.5℃培养 4 8~ 96h可产生明显的 CPE。再将该培养液做免疫扩散试验结果出现明显的免疫复合物沉淀线 ,抗体中和试验显示 CPE消失 ,进一步证实此 CPE是由 BFDV增殖而产生的。研究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幼稚病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细胞病变
下载PDF
我国一株鹦鹉幼雏病病毒全序列测定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寇铮 李天宪 +3 位作者 钟靖 陈绳亮 范兆军 张忠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增殖首次从湖北省云梦县分离的鹦鹉幼雏病病毒(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 virus,BFDV)分离株(BFDV-HBYM02),经PCR分段扩增法获得全基因组并完成序列测定.HBYM02株全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仅有的六株B... 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增殖首次从湖北省云梦县分离的鹦鹉幼雏病病毒(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 virus,BFDV)分离株(BFDV-HBYM02),经PCR分段扩增法获得全基因组并完成序列测定.HBYM02株全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仅有的六株BFDV全序列进行同源性与进化分析.经BLAST分析,HBYM02株与其他六株BFDV同源性为98%~99%,为同一个基因型.运用Phylip3.5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显示,来源于不同宿主的BFDV与宿主关系紧密,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幼雏病病毒 序列分析 进化
下载PDF
鹦鹉幼稚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朱小甫 吴旭锦 +2 位作者 张文娟 熊忙利 邢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4,共6页
建立一种鹦鹉幼稚病(BFD)PCR诊断方法,为临床快速确诊鹦鹉幼稚病提供技术手段。参考GenBank中公开的BFD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2对用于阳性质粒构建引物和1对检测引物,采用套式PCR从临床疑似病料中扩增BFDV VP1基因,构建VP1基因阳性质粒,以... 建立一种鹦鹉幼稚病(BFD)PCR诊断方法,为临床快速确诊鹦鹉幼稚病提供技术手段。参考GenBank中公开的BFD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2对用于阳性质粒构建引物和1对检测引物,采用套式PCR从临床疑似病料中扩增BFDV VP1基因,构建VP1基因阳性质粒,以阳性质粒为模板,优化检测引物扩增体系与条件,进行灵敏度试验、特异性检测和临床样品检测,挑选3份不同地区阳性样品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BFDV VP1基因阳性质粒pGEM-T-VP1,建立的PCR检测方法检测下限为105.8copies/μL。用该方法检测时仅能以pGEM-T-VP1为模板扩增到目的条带,检测5种常见禽病毒均为阴性。应用建立的方法对75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结果19份为阳性,阳性率为25.3%。测定了3株不同地区BFDV流行毒株VP1基因片段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100%,在基因进化树上这3株病毒处在一个独立的分支上,显示出一定的地域特征。成功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BFD PCR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显示出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幼稚病 PCR诊断 多瘤病毒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山东一株鹦鹉幼雏病病毒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庄青叶 蒋文明 +5 位作者 侯广宇 李金平 刘朔 陈杰 陈继明 黄保续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1885-1887,共3页
目的:对青岛即墨地区发病的濒死鹦鹉进行诊断,并对BFDV进行全基因测序,分析其遗传进化规律。方法:利用PCR对发病鹦鹉进行BFDV的检测,并设计引物进行BFDV全基因组的测序。结果:BFDV核酸扩增为阳性,经PCR分段扩增法获得全基因组并完成了... 目的:对青岛即墨地区发病的濒死鹦鹉进行诊断,并对BFDV进行全基因测序,分析其遗传进化规律。方法:利用PCR对发病鹦鹉进行BFDV的检测,并设计引物进行BFDV全基因组的测序。结果:BFDV核酸扩增为阳性,经PCR分段扩增法获得全基因组并完成了序列测定。QDJM01株全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仅有的七株BFDV全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与进化树分析。经BLAST和DNAStar软件分析,QDJM01与其他七株BFDV同源性为99.0%~99.6%,为同一个基因型。结论:此病例为鹦鹉幼雏病病毒感染,来源于不同宿主的BFDV与宿主关系紧密,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幼雏病病毒 序列分析 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