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to characterize built-up land density along slope gradient for 19 urban areas in China
1
作者 SONG Yufei PENG Qiuzhi +2 位作者 LU Jiating LYU Leting PENG Fengc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1期3859-3870,共12页
In China,numerous cities are expanding into sloping land,yet the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urban built-up land density along the slope gradient remain unclear,limi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sloping land urb... In China,numerous cities are expanding into sloping land,yet the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urban built-up land density along the slope gradient remain unclear,limi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sloping land urbanization.In this paper,a simple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was presented to verify its applicability in 19 typical sloping urban areas in China.The function fits well for all case urban areas(R^(2)≥0.951,p<0.001).The parameters of this function clearly describe two fundamental attributes:initial value a and decline rate b.Between 2000 and 2020,a tends to increase,while b tends to decrease in all urban areas,confirming the hypothesis of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flatland densification and sloping land expansion.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built-up land density and the ruggedness of background land can explain 70.7%of a,while the average slope ratio of built-up land to background land,the built-up land density and the built-up land area can explain 82.1%of b.This work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ve tool for distribution of urban built-up land density along slope gradient,aiding in the study of the globally increasing phenomenon of sloping land urbanizatio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Urban built up land density Slope gradient Sloping urban area Sloping land urbanization Mountain area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Vegetation and Built-Up Indices in Upper-Hill, Nairobi
2
作者 Patricia Wanjiku Mwangi Faith Njoki Karanja Peter Kariuki Kama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8年第1期1-16,共16页
Designing “liveable” cities as climate change effects are felt all over the world has become a priority to city authorities as ways are sought to reduce rising temperatures in urban areas. Urban Heat Island (UHI) ef... Designing “liveable” cities as climate change effects are felt all over the world has become a priority to city authorities as ways are sought to reduce rising temperatures in urban areas. Urban Heat Island (UHI) effect occurs when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 urban areas, impervious surfaces absorb heat during the day and release it at night, making urban areas warmer compared to rural areas which cool faster at night. Thi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s particularly noticeable at night. Noticeable negative effects of Urban Heat Islands include health problems, air pollution, water shortages and higher energy requirement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paper was to analyz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and Normalized Density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Built-Up Density Index (BDI) in Upper-Hill, Nairobi Kenya. The changes in land cover would be represented by analyzing the two indices NDVI and BDI. Results showed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within Upper-Hill of up to 3.96&#176C between the years 2015 and 2017. There was also an increase in impervious surfaces as indicated by NDVI and BDI within Upper-Hill and its surroundings. The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ST and NDVI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DI, which is a better predictor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than NDVI. Data sets were analyzed from Landsat imagery for the periods 1987, 2002, 2015 and 2017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s over a 30 year period and it’s relation to land cover changes using indices. Visual comparisons between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years revealed that temperatures decreased around the urban areas. Minimum and maximum temperatures showed an increase of 1.6&#176C and 3.65&#176C respectively between 1987 and 2017.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LST, NDVI and BDI show the results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use of NDVI and BDI to study changes in land cover due to urbanization, reduces the time taken to manually classify moderate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Heat ISland built-up Areas BDI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下载PDF
基于GlobeLand30的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统计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陈军 陈利军 +4 位作者 李然 廖安平 彭舒 鲁楠 张宇硕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81-1188,共8页
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直观标志和生态足迹,在环境变化研究、地理国(世)情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人们对一些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在全球尺度上... 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直观标志和生态足迹,在环境变化研究、地理国(世)情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人们对一些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在全球尺度上,这方面研究尚为空白。本文是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套30m空间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GlobeLand30的人造地表数据层,首次开展了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的统计分析。它采用用地面积、构成占比和增量占比等主要指标,统计全球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的变化,重点分析了2010年全球、各大洲及主要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现状与地域差异,2000年至2010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建设用地变化以及其主要土地来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全球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18.75×104km2,占全球陆表面积的0.88%;2000年至2010年全球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74×104 km2,变化率为5.08%,其中,中国和美国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约占全球的一半;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最多的是耕地,占总量的50.26%。这些为研究全球陆表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提供了翔实的信息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eland30 全球地表覆盖 城乡建设用地 空间格局 时空变化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基于Landsat的南通市建成区扩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紫灵 周侗 +3 位作者 王秋苏 张瑞嘉 盛英豪 钱振 《上海国土资源》 2018年第2期33-36,共4页
基于Landsat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以南通市市辖区为对象,选用扩展面积、扩展强度指数等指标,以5年为时间间隔,对近20年南通市市辖区的建成区扩展情况进行扩展指数和扩展方向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15年,南通市市辖区建成区面... 基于Landsat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以南通市市辖区为对象,选用扩展面积、扩展强度指数等指标,以5年为时间间隔,对近20年南通市市辖区的建成区扩展情况进行扩展指数和扩展方向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15年,南通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变化显著;扩展强度指数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南通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对建成区的扩展形态起着重要作用,苏通大桥等交通建设是建成区扩展方向的牵引力,而政府和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密切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对建成区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区 扩展指数 扩展方向 遥感影像
下载PDF
基于NPP/VIIRS与Landsat-8数据对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万继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14-21,共8页
城市建成区是行政区范围内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用地,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部分.针对利用不透水面指数和夜间灯光数据结合的方法提取城市建成区(Built-up area of urban... 城市建成区是行政区范围内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用地,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部分.针对利用不透水面指数和夜间灯光数据结合的方法提取城市建成区(Built-up area of urban extraction,BAUA)的结果在城市近郊工业区有缺失现象,以及市中心内部的大面积裸露土地和夜间灯光数据值较弱的地区存在大块空洞现象的问题,以2019年北京、武汉、郑州、西安4个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Weka Cobweb聚类算法以及形态学后处理,研究了基于夜间灯光数据NPP/VIIRS与Landsat-8数据计算的建筑指数和地表温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建成区(built-up area extraction,BUAE)提取,然后利用不透水面指数和夜间灯光数据结合的方法提取城市建成区,最后对比2种方法的提取结果.研究表明:(1)在BUAE方法中加入(Landsurface temperature,LST)参数,能有效弥补市郊工业区因夜间灯光数据值损失而造成提取建成区缺失的不足.(2)BUAE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弱提取建成区内部的大面积裸露土地和夜间灯光数据值较弱的地区存在大块空洞现象.(3)2种方法在对市郊和市中心城镇化水平差异小的特大城市北京的建成区提取轮廓基本一致,对市郊和市中心城镇化水平差异大的大城市如武汉、西安、郑州提取建成区的轮廓差异较大.相对BAUA方法,BUAE方法在北京,准确度提高了2.1%,在武汉准确度提高了13.9%,在西安准确度提高了10.6%,在郑州提高了9.7%,但BUAE的虚警率也高于BAUA的虚警率.本研究可以为建成区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区 VIIRS数据 不透水面指数 地表温度 形态学后处理
下载PDF
Impact of Urbanisation on Land Use/Land Cover in Puducherry City, India
6
作者 P. Sangaradasse S. Eswari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19年第3期331-341,共11页
The change of land use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al activity of a developing country. Due to rapid growth of urbanisation and dramatic increasing population, the fertile agricultural land has been converted... The change of land use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al activity of a developing country. Due to rapid growth of urbanisation and dramatic increasing population, the fertile agricultural land has been converted to built-up area with respect to the demand for housing requirement and to the need for basic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The quantum of open space and surface water bodies has also been encroached. There has been a rapid growth of population in Puducherry city from 3.48 million in 1991 to 5.44 million in 2011. Hence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ecomes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especially in small and medium tow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hange on land use in urban agglomeration area of Puducherry city for the duration period from 1997 to 2017.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population in Puducherry city mainly attributed to higher scale of migration from adjoining rural areas and medium town for better education, job opportunities and quality life. Hence, it has been strongly recommended for stringent Development Control Regulations to quantify the urban sprawl and manage the impact of urbanisation of land use/land cover in Puducherry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 of land Use/land COVER GIS URBAN Growth SUSTAINABLE built-up Area
下载PDF
高原湖泊流域建设用地坡谱演变研究--以滇池流域为例
7
作者 马腾 段学军 +3 位作者 王佳恒 颜蔚 闵敏 邹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2-1152,共11页
高原湖泊流域因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较大,建设用地不可避免地出现“向湖”“爬坡”扩张现象,通过构建建设用地坡谱可有效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以滇池流域为例,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基于DEM转化的海拔数据,借助陡峭度、均匀度... 高原湖泊流域因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较大,建设用地不可避免地出现“向湖”“爬坡”扩张现象,通过构建建设用地坡谱可有效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以滇池流域为例,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基于DEM转化的海拔数据,借助陡峭度、均匀度、上限坡度等方法分析了坡谱演化特征,提出了加权爬坡指数(WBCI)以定量表征建设用地爬坡程度,并结合海拔区间的视角探究了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分异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滇池流域建设用地扩张显著,呈现以滇池北岸主城区为主核心,东岸呈贡区、南岸晋宁区为次核心的建设用地分布格局;②建设用地垂直空间扩张呈现两阶段特征,即先平地扩张后爬坡扩张。2000—2015年为向湖、降海拔扩张阶段(WBCI<0);2015—2020为爬坡、升海拔扩张阶段(WBCI>0)。③建设用地坡谱演变与海拔变化在流域尺度具有一致性,即爬坡指数变化趋势与建设用地分布的平均海拔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但在区县尺度,建设用地爬坡扩张与海拔爬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研究为城镇空间二维扩展向三维扩展提供新的思考和视角,也可为城镇空间用地规划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提供支撑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坡谱分析 地形梯度 海拔分区 滇池流域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迎英 张刘臻 +4 位作者 甄延临 张从果 董佳琦 卢学鹤 张秀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基于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和IBIS(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模型模拟农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碳汇通量,进而评估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和新增耕地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 基于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和IBIS(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模型模拟农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碳汇通量,进而评估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和新增耕地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林地、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承担碳汇功能,总碳汇平均值为4439.56±3257.83 kg C hm^(-2)·a^(-1),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②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新增建设用地13702.09 km^(2),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损失8.21 Tg C,若不考虑碳汇的空间异质性,则碳汇损失7.87 Tg C;③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新增耕地1236.58 km^(2)(27.42%和25.85%转入源分别为林地和草地),导致碳汇增加0.28 Tg C;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且其碳汇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耕地保护政策降低了建设用地扩张引起的碳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建设用地扩张 耕地保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下载PDF
Changes of Population, Built-up Land, and Cropland Exposure to Natural Hazards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5 被引量:2
9
作者 Yimin Chen Wei Xie Xiaocong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4期557-572,共16页
By using the latest China population grid and land-use data,we assess the changing exposure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nd uses to the hazards of storm surges,droughts,earthquakes,floods,and landslides from 1995 to20... By using the latest China population grid and land-use data,we assess the changing exposure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nd uses to the hazards of storm surges,droughts,earthquakes,floods,and landslides from 1995 to2015.We found that the single-hazard areas and the multihazard areas covered 43%and 26%of China’s territory,respectively.Population grew faster in the hazard-prone areas than in the non-hazard areas.Built-up area expanded more rapidly in the areas prone to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Cropland changed rapidly in many hazard-prone areas.The hazard-prone areas affected by floods featured the highest cropland loss rates,while the areas prone to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featured the highest cropland growth rates.We detected areas with significant exposure changes by using hot spot analysis.It was found that population and built-up land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 were increasingly exposed to storm surges,floods,and landslides.The Haihe River Basin and Huaihe River Basin also showed a consistent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built-up land exposure to droughts and earthquakes.These findings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resilience of Chinese society to natural haz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EXPOSURE to NATURAL hazards POPULATION change built-up land CROPland
原文传递
《城区范围确定规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10
作者 王瑞雪 韩润仙 陈颖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7,共7页
围绕城区范围划定3个工作阶段的关键技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调查法,分析了《城区范围确定规程》在应用层面表现出的问题。研究发现:⑴部分城区范围划定作业单位对《规程》的技术逻辑理解不深不细,基础数据清洗工作存在纰漏;⑵通... 围绕城区范围划定3个工作阶段的关键技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调查法,分析了《城区范围确定规程》在应用层面表现出的问题。研究发现:⑴部分城区范围划定作业单位对《规程》的技术逻辑理解不深不细,基础数据清洗工作存在纰漏;⑵通过指定相关参数和阈值确实对遏制作业单位主观性有所帮助,但在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和城区范围划定阶段表现出的过度扩张问题值得高度重视;⑶叠加分析环节导致的城区空间扩张可能深刻影响甚至改变《规程》既定的技术逻辑。研究认为,城区范围划定具有基础研究性质,要尝试通过增设社会经济指标、赋予作业单位参数设置权等多项措施检测和预防过度扩张问题,提升城区范围划定成果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范围 实体地域范围 城区范围 图斑 最小统计单元
下载PDF
采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分析长春新区建设
11
作者 莫秀林 付恩江 岳增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S01期74-77,共4页
基于2019年长春新区空间格局监测成果、2019与2020年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结合2020年高分影像数据、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等资料,提取2020年长春新区建成区范围、建设用地、地表覆盖、重要基础设施等,形成长春新区2020年现状监... 基于2019年长春新区空间格局监测成果、2019与2020年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结合2020年高分影像数据、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等资料,提取2020年长春新区建成区范围、建设用地、地表覆盖、重要基础设施等,形成长春新区2020年现状监测数据和2019—2020年变化监测数据,并结合相关专题资料,开展2020年长春新区空间格局监测,分析新区建设情况与效果,形成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报告和图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监测 建成区 地表覆盖 空间格局
下载PDF
2000——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黄宝荣 张慧智 +1 位作者 宋敦江 马永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49-4158,共10页
2000—2010年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分析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辨识关键驱动因素,能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研究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以建设用地面积百分比的变化为因变量,以14个地理、... 2000—2010年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分析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辨识关键驱动因素,能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研究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以建设用地面积百分比的变化为因变量,以14个地理、经济、人口和政策变量为解释变量,分别采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回归模型,分析2000—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使普通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有偏。比较3种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也发现,两种空间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线性回归模型;考虑到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传导性,研究认为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是我国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的最适合模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我国建设用地扩张受到各种地理、经济、人口和政策因素的广泛影响。第二产业的迅猛发展、流动人口的迁移聚集、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投资驱动的大规模土地城镇化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是驱动我国各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口增长以及自然保护的区建设等对建设用地的扩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缓解建设用地过快扩张的重要因素。此外,海拔和坡度等地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扣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此间我国建设用地扩张更倾向于出现在平均海拔更高的地区;而平均坡度的升高则对建设用地的扩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扩张 社会经济发展 驱动力 空间回归模型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镇建筑覆盖近期变化研究 被引量:80
13
作者 胡伟平 杨国清 +1 位作者 吴志峰 何建邦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0-788,共9页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从 1988年与 1998年两个时期研究区域的TM卫星影像提取各城镇的实际建筑覆盖区面积等专题信息 ,并利用Arc/Info8 0 2建立珠江三角洲乡镇级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珠江三角洲城镇建筑覆盖近期变化的...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从 1988年与 1998年两个时期研究区域的TM卫星影像提取各城镇的实际建筑覆盖区面积等专题信息 ,并利用Arc/Info8 0 2建立珠江三角洲乡镇级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珠江三角洲城镇建筑覆盖近期变化的空间扩展特性 ,并就企业、交通设施、人口、区域经济与行政体制等驱动因子进行了初步综合分析。研究表明 2 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城镇建筑覆盖总体圈层格局相对稳定 ,核心增长与交通指向扩展非常显著 ,城镇建筑覆盖区增长总量与增长速率空间分布不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镇建筑覆盖变化 空间特征 驱动因子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广州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模式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金兰 欧阳婷萍 +1 位作者 朱照宇 柏杨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0-414,共5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提取了广州市老八区(以2000年行政区划为准)1978—2005年四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面积,结合景观指数,从建设用地变化的数量、速度和时空扩张模式几个方面探讨了1978—2005年间三个不同阶段的城市扩张规律。结果表明:(1...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提取了广州市老八区(以2000年行政区划为准)1978—2005年四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面积,结合景观指数,从建设用地变化的数量、速度和时空扩张模式几个方面探讨了1978—2005年间三个不同阶段的城市扩张规律。结果表明:(1)广州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在1978—2005年期间,总面积增加了47158.94,其中1978—1990、1990—2000、2000—2005三个时期的建设用地年扩张速度一直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395.42hm2·a-1、1699.92hm2·a-1、2682.93hm2·a-1。(2)三种扩展类型中,蔓延式扩张是广州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类型,各时期所占扩展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1.2%、60.5%、47.7%,呈下降的趋势;与此相反的是填充式扩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所占比例分别为:9.3%、31.7%、46.4%;跳跃式扩张仅在第一时段较高为19.7%,而后两个时段较低,分别为7.8%和5.9%。通过研究为城市模式研究提供了详细且准确的数据,为寻求优良扩张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建设用地 景观指数 扩张模式
下载PDF
建设项目引发的区域生态变化的遥感评估——以敖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0
15
作者 施婷婷 徐涵秋 +2 位作者 孙凤琴 陈善沐 杨绘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826-6839,共14页
建筑用地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生态质量,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及时监测区域生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敖江流域为例,重点研究该流域中的贵安开发区建设项目引发的建筑用地变化及其对区域生态... 建筑用地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生态质量,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及时监测区域生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敖江流域为例,重点研究该流域中的贵安开发区建设项目引发的建筑用地变化及其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选取2010年建设前的ALOS影像和2016年建设后的GF-1影像,构建基于ALOS和GF-1影像的建筑用地提取模型;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来对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了ALOS和GF-1影像的湿度分量,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区域建筑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表明:2010-2016年间,研究区建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其中有86%是由于贵安开发区建设引起的。贵安开发区建筑用地的增加导致了区域生态质量的总体下降,其遥感生态指数RSEI均值从建设前的0.787下降到建设后的0.689,降幅达12.4%,生态优良等级所占面积的比例从2010年的91%下降到2016年的79%。定量分析表明,区域建筑用地面积比例与生态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建筑用地面积占比每增加10%,其RSEI值将下降0.041。因此,应加强敖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沿江的建设开发项目,切实保护好流域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建筑用地 湿度分量 贵安开发区
下载PDF
RS与GIS支持下珠江三角洲城镇近期发展对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胡伟平 吴志峰 何建邦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9-555,共7页
在RS与GIS支持下,从TM卫星影像提取出珠江三角洲近期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利用土壤资源农业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对比城镇建筑扩展对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设计了土壤资源占用商指标(SU),以此刻划土壤资源受城镇建筑扩展影响的强度。结... 在RS与GIS支持下,从TM卫星影像提取出珠江三角洲近期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利用土壤资源农业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对比城镇建筑扩展对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设计了土壤资源占用商指标(SU),以此刻划土壤资源受城镇建筑扩展影响的强度。结果表明:土壤资源质量越高,受城镇发展的影响越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资源利用 珠江三角洲 土壤资源 土壤资源占用商指标 城镇建筑覆盖 城镇发展
下载PDF
1997-2007年中国分省化石能源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杜官印 蔡运龙 李双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81,92,共7页
测算了1997-2007年中国30个省份分省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强度和单位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得出如下结论:1)2007年的碳排放比1997年几乎增长一倍,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应。2)1997年以来,有25个省份... 测算了1997-2007年中国30个省份分省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强度和单位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得出如下结论:1)2007年的碳排放比1997年几乎增长一倍,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应。2)1997年以来,有25个省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大多数省份在2002年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开始小幅反弹。3)1997-2007年,除北京外,其余29个省份的人均碳排放强度呈现递增趋势,单位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以上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型化"相对应,表明化石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强度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能源 碳排放 经济 建设用地
下载PDF
GIS支持下珠江三角洲城镇建筑覆盖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胡伟平 何建邦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1-206,T004,共7页
从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出发 ,探讨大范围城镇建筑覆盖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分析了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提取方法概况 ,比较了最大似然法、上下文分类法、人工神经网络三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借助GIS技术的术持 ,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 从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出发 ,探讨大范围城镇建筑覆盖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分析了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提取方法概况 ,比较了最大似然法、上下文分类法、人工神经网络三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借助GIS技术的术持 ,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专家知识改进了分类结果。根据遥感监测结果 ,对1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珠江三角洲 城镇建筑 遥感监测 最大似然法 上下文分类法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伍伯妍 钟全林 +2 位作者 程栋梁 孙晓媚 张佩生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16,共4页
利用2007年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中国2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绿地面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布走向由东南至西北逐渐降低,该分布情况与我国的城市化程度、经济发展及人口密度分布方向基本一致。②建成区... 利用2007年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中国2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绿地面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布走向由东南至西北逐渐降低,该分布情况与我国的城市化程度、经济发展及人口密度分布方向基本一致。②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与建成区土地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呈正相关,以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受建成区土地面积影响最大,地区总产值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建成区土地面积 地区生产总值 年末人口数
下载PDF
海湾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松林 刘诗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46,共5页
解译了厦门市1986~2007年6个时间点的遥感影像,提取建设用地斑块,借助ArcGIS9.0空间分析模块和空间统计功能,进行缓冲区分析。通过绘制建设用地类型扩展量曲线图,分析波峰一波谷时空变化,结合同期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变化,揭示建... 解译了厦门市1986~2007年6个时间点的遥感影像,提取建设用地斑块,借助ArcGIS9.0空间分析模块和空间统计功能,进行缓冲区分析。通过绘制建设用地类型扩展量曲线图,分析波峰一波谷时空变化,结合同期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变化,揭示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自然因素和人文背景影响城镇用地扩展的基本格局;②社会经济实力积累推动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演变;③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作用快速推动建设用地的扩展;④政策因素多层次地影响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时空动态 缓冲区分析 驱动力 厦门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