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控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吴晓倩 崔子瑾 +2 位作者 孟翠巧 刘学欣 聂倩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3551-3555,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磁控胶囊内镜联合电子胃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对胃部及小肠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筛查。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910例,分析磁控胶囊内镜诊断的准确性,另对此910例患者进... 目的 回顾性分析磁控胶囊内镜联合电子胃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对胃部及小肠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筛查。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910例,分析磁控胶囊内镜诊断的准确性,另对此9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不同年龄组方面;以季节分为春夏秋冬4组,分析不同疾病的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910例患者中465例患者3个月内进行过电子胃镜检查,磁控胶囊内镜对于食管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部及十二指肠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对此9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不同年龄组方面,部分疾病的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老年组最多见;以性别分组,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胃息肉两种疾病男性检出率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女性检出率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910例患者的小肠的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小肠肿物的检出率为3/910,小肠出血的检出率为2/910,小肠多发淋巴管扩张289/910,回肠多发淋巴滤泡增生的检出率为216/910,小肠炎的检出率为26/910,小肠多发血管扩张检出率为1/910。结论 磁控胶囊内镜应用于胃部检查及十二指肠检查的结果与电子胃镜的检出率相似,食管的诊断较电子胃镜检查有差异,对910例患者进行胃部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中老年人疾病的发病率更高,男性胃病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可用于胃部疾病的筛查,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亦可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电子胃镜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电子胃镜 小肠肿物
下载PDF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观察
2
作者 关桃姑 胡苏琴 康晓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究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KTH整合式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护... 目的探究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KTH整合式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健康行为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100)]。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患者接受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提高自我效能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会师术病例分析
3
作者 吴云芳 李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0期52-54,共3页
总结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DF)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会师术的手术配合过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内瘘ERCP困难插管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思路.GIF-Q260J胃镜前端安装透明帽从十二指肠瘘口逆向将导丝送... 总结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DF)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会师术的手术配合过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内瘘ERCP困难插管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思路.GIF-Q260J胃镜前端安装透明帽从十二指肠瘘口逆向将导丝送入胆总管内,逆向抽离导丝,使导丝可从狭窄下段的十二指肠乳头穿过,留置导丝另一端于胆总管内,从而完成插管,进行胆道扩张,顺利放置支架引流.患者术后感染指标与直接胆红素指标均下降,顺利出院.选择GIF-Q260J胃镜行ERCP会师术,可勉强越过十二指肠球部狭窄段,利用瘘口逆向插管会师术为CDF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患者提供独特的治疗思路,医生与护士紧密配合,根据患者术中的情况随时评估调整手术方案,同时也需要医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准确地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会师术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对比研究 被引量:82
4
作者 陈元鸿 王婉梅 +1 位作者 王皓 李红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52例):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52例):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奥美拉唑组(52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4.6%和59.6%,高于奥美拉唑组的17.3%和38.5%(P<0.05)。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和88.5%,Hp根除率分别为88.5%和82.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缓解速度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的疾病筛查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郜玉兰 吴晓倩 +1 位作者 郭磊磊 聂倩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体检中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体检者61例,检查完毕后,记录检查时间、胃各部位观察完全度、检查者胃部充盈度及清洁度,比...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体检中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体检者61例,检查完毕后,记录检查时间、胃各部位观察完全度、检查者胃部充盈度及清洁度,比较磁控胶囊内镜与胃镜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61例体检者平均年龄(49.4±11.6)岁。所有检查者无恶心、呕吐、呛咳、出血、穿孔和胶囊滞留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发生。胃部充盈度有效率为98.4%,清洁度的有效率为68.9%。磁控胶囊内镜与胃镜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89.9%(80/89),磁控胶囊内镜对于食管和贲门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为78.9%(15/19),胃部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为92.9%(52/56),十二指肠病变诊断率符合率为92.9%(13/14),食管贲门与胃部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的检查安全、有效,病变检出率可与胃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胃溃疡 胃息肉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镜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6
作者 李志 何明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治疗结束时临床症...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束4周后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随访半年和1年时的溃疡复发率及Hp再感染率。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天数(3.5±1.2)d少于对照组(8.1±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6.49%和91.3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8.25%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半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5.56%和17.31%,溃疡复发率分别为3.7%和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11.76%和28%,溃疡复发率分别为7.84%和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能够快速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和减少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雷贝拉唑 溃愈颗粒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下载PDF
Nissen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术后残端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庄志浩 欧阳秋伟 +4 位作者 陶世明 霍景山 吴岷翰 韩新峰 贺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 探讨Nissen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术后残端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例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并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Nissen法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在距... 目的 探讨Nissen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术后残端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例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并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Nissen法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在距离十二指肠残端1cm处留置切口行-100mmHg(1mmHg≈0.133kPa)VSD.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于结肠前行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约2周拔除引流海棉.围手术期加强抗感染、抑酸抑酶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可见溃疡面积约1-16cm2,术中出血量100-900mL,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2U4例、4U2例,未给予输血4例,手术时间90-240min.术后3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7例转入普通病房.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瘘1例,维持引流,15d后痊愈拔除引流海绵;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术后住院时间7-19d,围手术期无患者进行二次手术,也无死亡病例.出院后定期门诊及电话随访,无再发腹痛、呕血、黑便等情况.结论 采用Nissen法联合VSD能预防和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残端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Nissen法 负压封闭引流 残端瘘
下载PDF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冷爱民 张桂英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6期211-212,共2页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开放式服用雷贝拉唑10 mg/d,2周,记录治疗前和用药期间的腹痛、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的变化情况。结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愈率92.50%,第7天上腹痛...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开放式服用雷贝拉唑10 mg/d,2周,记录治疗前和用药期间的腹痛、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的变化情况。结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愈率92.50%,第7天上腹痛、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的缓解率分别为98.15%、93.33%、85.37%、88.00%、100.00%。结论 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能够很好控制症状,完全愈合溃疡。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定长久、药物相互作用小、副作用少等优点,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一个理想的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治疗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胃铋镁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经荣 郑梅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9期112-115,共4页
目的 观察胃铋镁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石狮市医院收治的98例Hp感染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 目的 观察胃铋镁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石狮市医院收治的98例Hp感染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胃铋镁颗粒、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组给予胶体果胶铋、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两组均口服14 d后,继续口服雷贝拉唑14 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及复发、Hp根除率、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用药第2天消化道症状缓解率(81.63%)明显高于对照组(5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对照组2例患者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2%、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4周,两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半年,治疗组溃疡复发率、Hp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铋镁四联疗法在临床上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能缓解患者消化道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溃疡复发和Hp再感染的风险,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及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HP根除 胃铋镁颗粒 四联疗法 胶体果胶铋
下载PDF
胃复春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弱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国亮 杨思为 +1 位作者 刘锡坚 甄会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究胃复春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弱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弱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1组(50例)与治疗2组(50例)... 目的探究胃复春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弱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弱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1组(50例)与治疗2组(50例)。治疗1组患者采用胃复春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治疗2组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腹痛及溃疡消失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治疗2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患者的腹痛、溃疡消失时间短于治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治疗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1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2组,ADL评分高于治疗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胃复春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应用于脾胃虚弱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时,不仅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患者腹痛、溃疡消失时间短,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片 脾胃虚弱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效果
下载PDF
抗HP药物在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龙梅 武阳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927-929,共3页
目的:探讨抗HP药物在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 目的:探讨抗HP药物在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4.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3%,对照组为84.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恶心、腹胀、皮疹等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血、肝、肾功能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能提高疗效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下载PDF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文龙 周军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8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雷贝拉唑20 mg bid×4wk;对照组45例口服奥美拉唑20 mg bid×4wk。均合用克拉霉素0.5 g bid×7d,阿莫西林1.0 g bi...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雷贝拉唑20 mg bid×4wk;对照组45例口服奥美拉唑20 mg bid×4wk。均合用克拉霉素0.5 g bid×7d,阿莫西林1.0 g bid×7d,硫糖铝1.0 g qid×4wk。治疗4周作症状评价、胃镜评价及Hp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1d、7d治疗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能迅速有效缓解DU症状、有效根除Hp和促进溃疡愈合,疗效比奥美拉唑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键林 蚁璇 陈琪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8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用兰索拉唑30 mg,qd×4周,克拉霉素0.5 g,bid×1周,阿莫西林1.0 g,bid×...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用兰索拉唑30 mg,qd×4周,克拉霉素0.5 g,bid×1周,阿莫西林1.0 g,bid×1周;B组用法莫替丁20 mg,bid×4周,克拉霉素0.5 g,bid×1周,阿莫西林1.0 g,bid×1周。疗程(4周)结束后,复查胃镜并做14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结果 A、B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0%、82.5%,Hp根除率为92.5%、70.0%。A、B两组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Hp,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法莫替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洛赛克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润禹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观察洛赛克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87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洛赛克与复方丹参,对照组只给予洛赛克,疗程均为4wk。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 目的:观察洛赛克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87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洛赛克与复方丹参,对照组只给予洛赛克,疗程均为4wk。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5.10%、60%,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80.85%。结论:洛赛克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单用洛赛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赛克 复方丹参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3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药物治疗方案近期疗效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蔚然 郑德香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70-470,共1页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同一疾病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 ,对3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药物治疗方案 (即A、B、C方案 )的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A方案为最佳治疗方案。结论 :通过分析 ,说明...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同一疾病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 ,对3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药物治疗方案 (即A、B、C方案 )的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A方案为最佳治疗方案。结论 :通过分析 ,说明药物经济学的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在优化治疗方案 ,指导合理用药 ,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 治疗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旷历琼 巴合达娜提 李悟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7期2541-2542,共2页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62例):埃索美托唑20mg加阿莫西林lg加克拉...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62例):埃索美托唑20mg加阿莫西林lg加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天;奥美拉唑组(62例):奥美拉唑20mg加阿莫西林1g加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天。疗程结束4周后胃镜检查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第一天和第二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5.8%和60.2%,高于奥美托唑组的16.5%和40.3%(P<0.05)。埃索美托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6%和89.5%,Hp根除率分别为87.9%和83.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托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状缓解速度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下载PDF
艾普拉唑对夜间酸突破的治疗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蕾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胃内pH的影响,研究其夜间酸突破(NAB)现象及治疗措施。方法胃镜确诊DU病人30例,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艾普拉唑10mg,每日晨起口服1次;B组:艾普拉唑20mg,每日分2次口服(晨起及下午4时);C组:...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胃内pH的影响,研究其夜间酸突破(NAB)现象及治疗措施。方法胃镜确诊DU病人30例,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艾普拉唑10mg,每日晨起口服1次;B组:艾普拉唑20mg,每日分2次口服(晨起及下午4时);C组:艾普拉唑20mg,每日分2次口服(晨起及下午4时)+法莫替丁40mg临睡前口服。所有病人用药治疗第5天连续24小时监测胃内pH值。结果与A组pH(4.8±0.6;4.6±0.8﹚比较,B组、C组病人平均胃内pH值、夜间平均胃内pH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夜间pH<4.0的时间百分比A组(28.4±28.9﹚明显增高﹙P<0.05)。NAB发生情况A组5例,较B组2例,C组0例明显增多(P<0.05)。结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的抑酸作用强,抑酸作用随剂量增加呈递增现象,在使用艾普拉唑基础上夜间睡前服用法莫替丁,能明显减少NAB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夜间酸突破 艾普拉唑 法莫替丁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总结
18
作者 李祥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按中医辨证分型适于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有3种类型,即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气虚血瘀型。通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其中临床治愈14例,占31.1%;好转者...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按中医辨证分型适于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有3种类型,即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气虚血瘀型。通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其中临床治愈14例,占31.1%;好转者27例,占60%;无效4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胃烷痛 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曲保忠 王新成 王军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86813X)》 2003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率。方法 对120例已确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 1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检出球部龛影89例(74.2%),变形12例(10.0%),粘膜改变19例(15.8%)。结论 胃肠道双...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率。方法 对120例已确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 1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检出球部龛影89例(74.2%),变形12例(10.0%),粘膜改变19例(15.8%)。结论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对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诊断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临床应用 X线诊断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20
作者 郑明英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研究以预防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再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根据病历末端奇偶数,将其随机分成5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则采取以预防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对两种治疗方法... 目的:研究以预防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再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根据病历末端奇偶数,将其随机分成5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则采取以预防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分析最终了解到关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再出血问题在患者得到预防性护理后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干预后,研究组的知识储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以预防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再出血中的运用,可以丰富病人的知识储备,增强病人的自控能力,有效控制出血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再出血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