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
作者 王艳芳 娄涛涛 +4 位作者 孙宜春 向家俊 许洋木 卿勇军 李慧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芦丁进行含量测定,以期为竹叶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 目的:构建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芦丁进行含量测定,以期为竹叶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芦丁为参照,检测15批竹叶柴胡标准汤剂、3批竹叶柴胡饮片及3批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对其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分析竹叶柴胡饮片、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相关性。同时以芦丁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Dikma Endeavorsil C18-A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性进行梯度洗脱,建立其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结果:建立了基于标准汤剂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UPLC指纹图谱,15批标准汤剂、3批配方颗粒及对应3批竹叶柴胡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51~0.993,确定了6个共有峰,指认了芦丁、槲皮素2个色谱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芦丁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5批竹叶柴胡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中芦丁质量分数分别为7.80~12.65、6.15~6.43 mg·g^(–1)。结论: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强、分析时间较短、结果准确,且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一致性良好,可为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芦丁
下载PDF
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和品种柴胡中多糖含量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叶方 杨光义 +2 位作者 杜士明 王刚 孙荣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测定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和品种柴胡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620 nm波长为检测波长,分别测定柴胡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计算总多糖含量。结果鄂西北地区野生竹叶柴胡多糖含量高于同地区种植柴胡,但低于山西产... 目的测定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和品种柴胡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620 nm波长为检测波长,分别测定柴胡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计算总多糖含量。结果鄂西北地区野生竹叶柴胡多糖含量高于同地区种植柴胡,但低于山西产北柴胡和湖北南漳种植的三岛柴胡。结论不同生长条件的柴胡药材中柴胡多糖含量不同,但差异不明显;不同品种柴胡药材中的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竹叶柴胡 多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鄂西北地区柴胡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士明 叶方 +2 位作者 杨光义 王刚 陈科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6-869,共4页
目的:调查鄂西北地区柴胡资源品种及其分布情况,为该地区柴胡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参考已收藏的部分标本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鄂西北地区分布的柴胡品种主要是竹叶柴胡,偶见狭叶柴胡,尚未见北柴胡... 目的:调查鄂西北地区柴胡资源品种及其分布情况,为该地区柴胡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参考已收藏的部分标本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鄂西北地区分布的柴胡品种主要是竹叶柴胡,偶见狭叶柴胡,尚未见北柴胡分布。结论:竹叶柴胡是鄂西北地区的主流柴胡品种,鄂西北地区所产、习称为"北柴胡"销往全国各地的柴胡药材商品实际为竹叶柴胡的干燥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北柴胡 鄂西北地区 资源调查
下载PDF
竹叶柴胡与北柴胡的抗炎保肝作用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婷 杜士明 +5 位作者 王刚 孙荣进 杨光义 叶方 袁玲玲 刘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比较竹叶柴胡与北柴胡抗炎、保肝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小鼠模型及蛋清致足肿胀大鼠模型比较两种柴胡水煎液的抗炎作用;采用腹腔注射含0.1%四氯化碳(CCl4)的花生油溶液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 目的比较竹叶柴胡与北柴胡抗炎、保肝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小鼠模型及蛋清致足肿胀大鼠模型比较两种柴胡水煎液的抗炎作用;采用腹腔注射含0.1%四氯化碳(CCl4)的花生油溶液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核因子-κB(NF-κB)变化。结果耳肿胀实验表明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的水煎液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竹叶柴胡组和北柴胡组ALT、AST、SOD、GSH及MDA均较模型对照组改善(P<0.05或P<0.01),且两组改善情况相近;各治疗组ALP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竹叶柴胡组和北柴胡组TGF-β和NF-κB表达相近。结论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的抗炎、保肝作用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北柴胡 抗炎作用 保肝作用
下载PDF
竹叶柴胡中一个新的聚炔类化合物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健 冷爱晶 +4 位作者 顾晓华 韩春辉 蔡明宸 李大伟 孙荣进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研究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和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竹叶柴胡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竹叶柴胡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和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竹叶柴胡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竹叶柴胡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十五烷-8-烯-4,6-二炔-1,2,3,10-四醇(1)、柴胡皂苷a(2)、柴胡皂苷d(3)、臭矢菜素A(4)、二氢红花菜豆酸(5)、槲皮素-3-芸香糖苷(6)、isorhamnetin-3-O-[α-rhamn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7)、saikochromoside A(8)、去甲丁香色原酮(9)、柴胡色原酮(10)、异芩皮素(11)、4,5-二甲氧基-7-甲基香豆素(12)、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13)、2,3-二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14)、天师酸(15)、vanillamide(16)、3,4-二羟基苯甲醛(17)、香草酸(18)、对羟基苯甲酸(19)。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聚炔类化合物,化合物4~6、9、11~16、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聚炔类化合物 柴胡皂苷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竹叶柴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琼 徐增莱 +1 位作者 王年鹤 史云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1-73,共3页
Seven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aerial part of 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 ex DC.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method, and thirtee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physical and spectral data. These compounds w... Seven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aerial part of 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 ex DC.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method, and thirtee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physical and spectral data. These compounds were quercetin (Ⅰ), stigmasta-7, 25-dien-3-ol (Ⅱ), 7-stigmasten-3β-ol (Ⅲ), cholest-7-en-3β-ol (Ⅳ), α-spinasterol (Ⅴ), octacosanoic acid (Ⅵ), β-sitosterol (Ⅶ), daucosterol (Ⅷ), isorhamnetin (Ⅸ), quercetin-3-O-β-D-glucoside (Ⅹ), rutin (Ⅺ), saikochromone A (Ⅻ) and adonitol (). Compound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Ⅸ, Ⅹ and  were firstly isolated from this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鄂西北地区不同采收期竹叶柴胡根及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光义 叶方 +4 位作者 杜士明 王刚 杜婷 孙荣进 张文明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3期392-394,共3页
目的:以鄂西北地区房县竹叶柴胡为样本,研究柴胡地下和地上部分总黄酮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竹叶柴胡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柴胡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进行分析,考察不同采收期柴胡中总黄酮的变化规律.结果:竹叶柴... 目的:以鄂西北地区房县竹叶柴胡为样本,研究柴胡地下和地上部分总黄酮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竹叶柴胡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柴胡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进行分析,考察不同采收期柴胡中总黄酮的变化规律.结果:竹叶柴胡根中总黄酮含量随生长时间逐渐升高,6~11月总黄酮含量分别是0.394 7%,0.298 4%,0.578 9%,0.531 7%,0.952 3%,0.946 2%;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没有一定的变化趋势,但在6月起苔时和10月种子成熟时总黄酮含量最高,6~10月总黄酮含量分别是2.908 7%,2.336 0%,2.722 3%,2.160 8%,2.969 5%.综合分析,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的最佳采收期应在种子成熟期的10月.结论:确定了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的最佳采收期,为鄂西北地区柴胡药材的规范化种植(GAP)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柴胡总黄酮 规范化种植 动态变化 地上部分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秦岭柴胡及其不同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 被引量:10
8
作者 卫昊 刘清 +2 位作者 卫伟光 崔春利 张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2-345,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秦岭柴胡及其不同溶剂提取部位中柴胡皂苷a和d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柴胡皂苷a在2.16~28.875μg内线性...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秦岭柴胡及其不同溶剂提取部位中柴胡皂苷a和d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柴胡皂苷a在2.16~28.875μg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1%,RSD为1.04%;柴胡皂苷d在0.144~1.8μg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00%,RSD为1.12%;东太白秦岭柴胡的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有量高于西太白秦岭柴胡。65%乙醇提取液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有量大于水提取液中的含有量。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秦岭柴胡质量控制和深入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柴胡 柴胡皂苷 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GIS的竹叶柴胡适生区分布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丹 卫海燕 +2 位作者 杨洋 尚忠慧 顾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目的:预测竹叶柴胡潜在适生区,对物种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竹叶柴胡134个空间分布点和16个生态因子数据,运用Max En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竹叶柴胡的潜在分布,并量化其适宜生态因子阈值。结果:竹叶柴胡的高适生... 目的:预测竹叶柴胡潜在适生区,对物种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竹叶柴胡134个空间分布点和16个生态因子数据,运用Max En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竹叶柴胡的潜在分布,并量化其适宜生态因子阈值。结果:竹叶柴胡的高适生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99%,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地区(陕西、河南、重庆和湖北的交界处)、陇南、滇中、两广北部和赣西;较适生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89%,主要分布在高适生区域周围;次适生区和不适生区分布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97%和37.15%。最冷季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生长期降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冷季降水量和等温性是影响竹叶柴胡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因子权重与贡献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竹叶柴胡的野生资源保护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GIS 潜在适生区 竹叶柴胡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竹叶柴胡总黄酮的正交实验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海宁 谢印芝 +2 位作者 樊飞跃 刘培勋 龙伟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竹叶柴胡中提取总黄酮。方法考察了影响提取率的因素,包括提取溶剂、物料粒度、微波时间、功率、固液比、pH值,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竹叶柴胡总黄酮的最佳条件:60%乙醇为... 目的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竹叶柴胡中提取总黄酮。方法考察了影响提取率的因素,包括提取溶剂、物料粒度、微波时间、功率、固液比、pH值,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竹叶柴胡总黄酮的最佳条件:60%乙醇为提取溶剂,竹叶柴胡粒度为120目以上,pH值7~8,按1:30的料液比,微波功率为640W下辐照3min.总黄酮提取率约为8.5%,与热回流提取2h相比提取率多出16.1%。结论微波辅助提取不仅提取率高,而且提取时间大大缩短,是竹叶柴胡中总黄酮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槲皮素 竹叶柴胡 正交实验设计 HPLC
下载PDF
竹叶柴胡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圆媛 高映 +2 位作者 黄梦婷 彭财英 舒积成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7-881,共5页
目的:研究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竹叶柴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竹叶柴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槲皮苷(1)、芦丁(2)、山柰酚(3)、金圣草黄素(4)、鼠李黄素(5)、常春藤皂苷元(6)、阿江榄仁树葡糖苷 Ⅱ(7)、combreglucoside(8)、chebuloside Ⅱ(9)、没食子酸(10)、苄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2,6-二羟基苯甲酸酯(11)、绿原酸甲酯(12)、(+)-松脂素(13)、kaerophyllin(14)、木糖醇(15)。结论:其中,化合物4、7~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秦岭柴胡黄酮成分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永吉 刘谦光 +1 位作者 赵婵娟 陈战国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1期50-52,共3页
对秦岭柴胡中所含总黄酮成分进行提取,并利用化学方法及光谱分析对其中3个成分的化学结构作了鉴定,确定其为芸香甙(A),水仙甙(B)及槲皮素(C)。
关键词 柴胡 黄酮 秦岭柴胡 伞形科 芸香甙
下载PDF
竹叶柴胡与北柴胡解热镇痛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杜士明 杜婷 +3 位作者 王刚 叶方 孙荣进 陈科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比较竹叶柴胡与北柴胡解热镇痛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比较2种柴胡水煎液的解热作用;采用醋酸扭体试验及热板法比较2种柴胡水煎液及醇提液的镇痛作用。结果: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的水煎液均具有明显的解热作... 目的:比较竹叶柴胡与北柴胡解热镇痛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比较2种柴胡水煎液的解热作用;采用醋酸扭体试验及热板法比较2种柴胡水煎液及醇提液的镇痛作用。结果: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的水煎液均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两者解热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醋酸扭体试验的结果表明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的水煎液、醇提液均有镇痛作用,且两者差异没有显著性;热板法试验结果表明2种柴胡的水煎液有镇痛作用且无明显差异(P>0.05),但醇提液无明显镇痛作用。结论:竹叶柴胡与北柴胡解热镇痛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竹叶柴胡 解热 镇痛
原文传递
感甦合剂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强华 宋英 +2 位作者 朱璐璐 安小梅 赵雪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研究确定感甦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感甦合剂中竹叶柴胡、防风、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327,250 nm处分别测定绿... 目的:研究确定感甦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感甦合剂中竹叶柴胡、防风、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327,250 nm处分别测定绿原酸、葛根素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绿原酸在0.121 2~3.030 0μg、葛根素在0.088 96~2.224 0μg范围内分别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1.0000、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2%(RSD为1.20%)和100.62%(RSD为1.39%)。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对感甦合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甦合剂 质量控制 竹叶柴胡 防风 绿原酸 葛根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