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白血病病毒p27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表位的鉴定
1
作者 陈桂娥 容芳 +3 位作者 苟鑫 孙荣航 李作生 陈瑞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制备禽白血病病毒(ALV)p27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ALV p27蛋白,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注射Balb/c小鼠,用杂交瘤细胞融合和ELISA等筛选出阳性单克隆抗体细胞,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抗体亚型、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 为制备禽白血病病毒(ALV)p27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ALV p27蛋白,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注射Balb/c小鼠,用杂交瘤细胞融合和ELISA等筛选出阳性单克隆抗体细胞,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抗体亚型、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定,将目的蛋白截短成4段,初步鉴定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单克隆细胞,其抗体亚类皆为IgG1型,其中3A1抗体效价为1∶64000,3B2为1∶256000,5F1为1∶128000,5G2为1∶8000;4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在1-60 aa之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ALV相关免疫学检测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毒 P27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胡华丽 邓发滑 +5 位作者 刘远程 王斯奇 张静馨 禄婷婷 黄海 韦四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83-3991,共9页
背景:U937细胞可以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模型,用于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目前虽然已有研究报道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呈高表达,但其在U93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在急性髓系... 背景:U937细胞可以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模型,用于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目前虽然已有研究报道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呈高表达,但其在U93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RNA-seq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核细胞样本,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利用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进行验证,通过GEPIA数据库统计分析17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70例健康人骨髓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随后使用重组慢病毒技术及CRISPR/Cas9-SAM技术分别构建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U937细胞系,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敲低/过表达效率。接下来,使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最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qRT-PCR结果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GEPIA数据库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组具有更差的生存期;②敲低组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敲低效率为70%,成功构建了稳定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表达的U937细胞,过表达组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表达是Vector组的4倍,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U937细胞;③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则促进U937细胞的增殖但对U937细胞的凋亡无显著影响;④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而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则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果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U93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可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lncKIAA0125 WNT/Β-CATENIN U937细胞 增殖
下载PDF
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霞 雷小英 +5 位作者 管贤敏 窦颖 温贤浩 郭玉霞 高惠琴 于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1-707,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lapse,CIR),并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8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CIR并分析影响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852例ALL患儿中,146例(17.1%)发生复发,8年CIR为(19.8±1.6)%。B-ALL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8年C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复发患儿中,复发时间主要集中于极早期(62例,42.5%)和早期(46例,31.5%),极早期单纯骨髓复发42例(28.8%),早期单纯骨髓复发27例(18.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融合基因MLLr阳性(HR=4.177,95%CI:2.086~8.364,P<0.001)和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HR=2.013,95%CI:1.163~3.483,P=0.012)是B-ALL患儿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以极早期和早期单纯骨髓复发常见;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融合基因MLLr阳性与B-ALL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 复发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的比较与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颖昳 胡迪 +4 位作者 刘倩倩 迟盛仁 刘琳 王传彬 顾小雪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禽白血病监测与净化,研究使用由蛋清、细胞培养物、胎粪等多种样品组成的样品盘对7种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国产试剂盒DA、DB、DC,进口试剂盒IA、IB、IC、IDEXX)进行比较。结果... 为了更好地进行禽白血病监测与净化,研究使用由蛋清、细胞培养物、胎粪等多种样品组成的样品盘对7种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国产试剂盒DA、DB、DC,进口试剂盒IA、IB、IC、IDEXX)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从分析特性上看,试剂盒分析特异性均较好,未观察到与其他常见禽源病毒的交叉反应;与IDEXX相比,DA、IA的分析敏感性较高,DB、IC其次,DC、IB较低,对于ALV不同亚群,各种试剂盒分析敏感性差异可达2~3个稀释度;从诊断特性上看,与IDEXX相比,DB、DC和IC的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均高于90%;DA、IA和IB与IDEXX的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均高于80%;各试剂盒对于不同类型样品(DF-1细胞培养物、蛋清、胎粪)的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存在差异;从重复性上看,DA和IA的批内变异系数均在15%以内。综上所述,与IDEXX相比,当前国产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DA和DB、进口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IA和IC的各项性能可满足禽白血病净化各阶段对不同类型样品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毒 净化 ELISA P27抗原
下载PDF
两例同时伴有t(8;14)和t(14;18)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峥 赖悦云 +7 位作者 冯麟 刘艳荣 秦亚臻 王亚哲 石红霞 江倩 路瑾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本文报告2例同时伴有t(8;14)和t(14;18)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的实验诊断及临床特征。采用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方法对2例患者的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例患者按FAB分型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常... 本文报告2例同时伴有t(8;14)和t(14;18)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的实验诊断及临床特征。采用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方法对2例患者的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例患者按FAB分型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常规细胞遗传学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证实2例患者同时具有t(8;14)和t(14;18)染色体易位,免疫表型均表达CD20、CD10、FMC7、CD38、CD19。综合MICM,2例患者均诊断为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1例患者经化疗后1个月内死亡,1例患者经美罗华和大剂量化疗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健康存活19个月。结论:t(8;14)和t(14;18)可同时存在于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t(8;14)和t(14;18)并存提示预后不良。含美罗华的联合化疗方案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urkitt淋巴瘤 t(8 14) t(14 18)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化疗治疗Burkitt’s淋巴瘤/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淑娴 魏秀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化疗治疗Burkitt’s淋巴瘤/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Burkitt’s淋巴瘤/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化疗治疗Burkitt’s淋巴瘤/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Burkitt’s淋巴瘤/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化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H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护能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化疗基础上,延续护理能提升Burkitt’s淋巴瘤/白血病患者自护能力,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健康状况,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burkitt’s淋巴瘤/白血病 延续护理 心理状态 自护能力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短周期、高强度方案治疗Burkitt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艳 弓晓媛 +15 位作者 赵邢力 魏辉 王迎 林冬 周春林 刘兵城 王慧君 李承文 李庆华 宫本法 刘云涛 魏述宁 张广吉 秘营昌 王建祥 刘凯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方案治疗成人Burkitt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30日至2018年9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11例Burkitt白血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完全缓解(CR)率...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方案治疗成人Burkitt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30日至2018年9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11例Burkitt白血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完全缓解(CR)率、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及不良事件。结果 11例患者中位年龄34(15~54)岁,其中男6例,女5例。发病时中位WBC 12.28(2.21~48.46)×10^9/L,HGB 113(74~147)g/L,PLT 35(13~172)×10^9/L,乳酸脱氢酶2 721(803~17 370)U/L,外周血中位原始细胞比例0.40(0.03~0.76),骨髓中位原始细胞比例0.840(0.295~0.945)。10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化疗,其中2例患者巩固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治疗患者1个疗程CR率为100%,4年总生存率为90%,4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0%。所有治疗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在诱导化疗中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经血液透析等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方案治疗成人Burkitt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白血病 利妥昔单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维奈克拉联合用药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广 武永强 +2 位作者 张晓南 陈杰甫 孟君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探究维奈克拉(VEN)联合用药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用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反应... 目的探究维奈克拉(VEN)联合用药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用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反应性。结果研究中初治患者占比较高,有51例,另31例为经治患者,初治患者中33例(64.71%)患者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其余18例(35.29%)患者接受VEN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而经治组中25例(80.65%)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其余6例(19.35%)患者接受VEN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完全缓解患者共39例,占比47.56%,不完全缓解患者19例,占比23.17%,部分缓解患者5例,占比6.10%,总体反应率为76.83%,微小残留病阴性率为37.80%。患者随访时间为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截至2023年4月30日,82例患者中62例(75.61%)存活,8例(9.76%)死亡,另有2例(2.44%)患者失访。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80%,其中初治患者发生率为94.12%(48/51),经治患者发生率为96.77%(30/31)。结论接受VEN联合用药治疗的老年AML患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急性髓系白血病 效果
下载PDF
敲降CD36抑制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被引量:1
9
作者 付荣 李瑜 +1 位作者 王旭颖 余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1-996,共6页
目的:评估干扰CD36表达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上清液培养血小板4、6、12、24 h,以普通培养基培养血小板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的表达,W... 目的:评估干扰CD36表达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上清液培养血小板4、6、12、24 h,以普通培养基培养血小板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的表达,WB法检测CD36表达,确定上清液活化血小板最佳时间。构建CD36干扰载体转染至活化的血小板中,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D36干扰空载体组(si-CD36 NC)、CD36干扰组(si-CD36)、抑制剂组(i CRT3)、抑制剂+CD36干扰组(iCRT3+si-CD36),CCK-8法检测血小板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中CD62P表达,WB法检测血小板中PECAM-1、CD36、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上清液活化血小板最佳时间为12 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活力、CD62P表达、PECAM-1、CD36、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si-CD36和iCR73组血小板活力、CD62P表达、PECAM-1、CD36、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1)。与iCRT3组相比,iCRT3+si-CD36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CD36干扰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协同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进而抑制小鼠白血病细胞上清液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CD36 WNT/Β-CATENIN通路 白血病
下载PDF
成人伯基特(Burkitt)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学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68-472,共5页
淋巴类新生物的WHO分类确定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BL)为高度侵袭性成熟B细胞新生物,包括地方性、散发性和免疫缺陷相关变异型。该类亚型的临床和地域性表现存在差异,但显示许多共同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均具有c-myc癌基因的... 淋巴类新生物的WHO分类确定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BL)为高度侵袭性成熟B细胞新生物,包括地方性、散发性和免疫缺陷相关变异型。该类亚型的临床和地域性表现存在差异,但显示许多共同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均具有c-myc癌基因的染色体重排,后者为Burkitt淋巴瘤的遗传学标志,它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分化、凋亡、细胞粘附和代谢导致淋巴瘤发病。短期、高强度的化疗包括积极的中枢神经系统预防已在该病的治疗上取得显著成功,成人BL的完全缓解率75%-90%,总生存率达50%-70%。虽然Burkitt淋巴瘤细胞对化疗极度敏感,但对于具预后不良特征的或复发的患者需发展生物学的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burkitt)白血病 淋巴瘤 免疫表型 遗传学特征 治疗
下载PDF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野 张琳琳 +3 位作者 迟昨非 孙若文 姜泽慧 徐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2-727,共6页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疾病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文献...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疾病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文献报告进行总结。结果患儿,男,10岁,因“间断发热”起病,确诊APL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复燃,调整治疗方案后达完全缓解,然而在结束白血病治疗后因淋巴结肿大诊断为T-LBL,经规范化疗再次得以缓解。检索近10年文献,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共报告9例,均为成人病例,其中6例患者至报告时均为无病生存状态。结论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低、预后较好。此外,对肿瘤性疾病化疗后的患者,需注意继发性肿瘤的发生,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可提高对继发性肿瘤致病机制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儿童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营养管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明丽 麻彦 +1 位作者 李艺 易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分析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营养管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LL患儿,采用群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目的:分析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营养管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LL患儿,采用群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营养管理,观察组采用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营养管理。干预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水平,测量患儿上臂围、三角肌皮褶厚度,采用Piper疲乏量表评估癌因性疲乏程度。记录患儿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ALB、PA、TFN、上臂围较干预前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综合疲乏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损伤、恶心呕吐、腹泻和黏膜炎症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态系统理论指导的营养管理可有效维持ALL化疗患儿的营养状态,提高患儿化疗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生态系统理论 营养管理
下载PDF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及其照顾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丽鲜 万琳 +2 位作者 吴惠芳 熊瑛 汪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2-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沟通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情绪及照顾者知识认知、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15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免疫组化染色、骨髓形态细... 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沟通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情绪及照顾者知识认知、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15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免疫组化染色、骨髓形态细胞学等检查确诊。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每例患儿纳入1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患儿及其照顾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及其照顾者接受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健康教育,包括分级护理、家属赋权、家属正念减压三个方面,两组患儿及照顾者均持续护理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治疗情绪[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患儿照顾者干预前后的知识认知评分及心理状态(Herth希望量表)。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DSRSC、SCAR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DSRSC、SCAR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照顾者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照顾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照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照顾者Hert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照顾者Herth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照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沟通护理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儿及照顾者中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白血病患儿负性情绪,还可以丰富照顾者自身知识认知水平,提高其希望水平,使其积极辅助患儿配合医护人员,促进和谐医护患关系,确保治疗护理相关工作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yder希望理论 沟通护理 急性白血病 儿童 照顾者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晓娟 韩浩 张丽侠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并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85例AML合并血流感染确诊时间的前30个月(2017年1月—2019年6月检出的病原菌)和后30个月(2019年7月—2021年12月)的病原菌检...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并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85例AML合并血流感染确诊时间的前30个月(2017年1月—2019年6月检出的病原菌)和后30个月(2019年7月—2021年12月)的病原菌检出率和主要病原菌耐药率变迁情况。并按患者血流感染后6个月预后分为死亡组33例和生存组5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AM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9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5/98,66.3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9/98,29.59%)、真菌(4/98,4.08%)。后30个月检出真菌(均为念珠菌)比例较前30个月增多(P<0.05)。后30个月与前30个月检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比例及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确诊前1个月内抗生素使用史、感染性休克为AM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人AML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近年念珠菌感染率升高,且血流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及并发感染性休克者易出现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交叉感染 细菌感染 抗药性 细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5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致肝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伟 杨东亮 +1 位作者 别克杜曼·巴哈提 朱青梅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38-40,49,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情况,研究性分析ALL患儿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59例ALL患儿化疗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情况,研究性分析ALL患儿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59例ALL患儿化疗的临床资料,对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化疗阶段、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否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感染、髓外预防相关因素进行数据搜集,先单因素分析,对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再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各年龄段、不同BMI、各化疗阶段及是否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对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更容易发生化疗后肝损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低蛋白血症是化疗后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化疗肝损伤的发生率与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髓外预防有关。低蛋白血症是化疗后肝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化疗前需给予适当治疗,从而降低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肝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代谢组学及外显子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翔 徐煜皓 +1 位作者 孙宇 陆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4,234,共9页
目的:探究儿童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基因改变及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首次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初发且未经治疗的儿童ALL患儿4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 目的:探究儿童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基因改变及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首次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初发且未经治疗的儿童ALL患儿4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4例为对照组。留取临床资料,收集血清样本,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其血清代谢物水平,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分析基因变化。结果:代谢组学揭示了61种代谢物有差异变化,ALL中37种表达上升,表达量上升最显著的差异代谢物是对甲酚和脱氧胆酸等,24种表达下降,表达量下降最显著的差异代谢物是1⁃吡咯啉⁃5⁃羧酸和5⁃羟色胺等,外显子组学揭示了蛋白互作数量排名前10的基因有MUC17等。结论:ALL患儿与对照组血清的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涉及多种代谢通路改变,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对ALL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外显子测序提示MUC17等基因可能对ALL的发生产生一定作用,可为研究ALL及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外显子组学
下载PDF
2013-2020年广西重点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效果分析
18
作者 胡杰 尹彦文 +5 位作者 温丽霞 粟艳琼 谢守玉 杨蓉 屈素洁 施开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按照检测-淘汰-分群-再检测-再淘汰的原则,建立“生物安全+病原监测+淘汰”模式对2013—2020年广西11家重点种鸡场的种公鸡、种母鸡、育成鸡和雏鸡采集精液、蛋清、泄殖腔拭子、胎粪等样品进行禽白血病病原检测;公鸡和母鸡同时采集血浆... 按照检测-淘汰-分群-再检测-再淘汰的原则,建立“生物安全+病原监测+淘汰”模式对2013—2020年广西11家重点种鸡场的种公鸡、种母鸡、育成鸡和雏鸡采集精液、蛋清、泄殖腔拭子、胎粪等样品进行禽白血病病原检测;公鸡和母鸡同时采集血浆蛋白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分离。通过多方式联合净化禽白血病,ALV阳性率逐年下降,净化效果非常显著。其中公鸡精液中ALV阳性率由2013年的7.45%下降到2020年的0.14%,母鸡蛋清样本ALV阳性率由2013年12.32%下降到2020年0.23%,雏鸡胎粪ALV阳性率由2018年3.60%下降到2020年0.47%。公鸡血浆蛋白病毒检出率由2013年的3.46%下降到2020年的0.78%,母鸡血浆蛋白病毒检出率由2013年的2.22%下降到2020年的0.20%。可以看出ALV净化效果非常显著,说明所建立的禽白血病净化方法在广西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净化 效果
下载PDF
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温大科 徐旭 张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目的 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选取左旋门冬酰胺酶组和培门冬酶组,例数各37例。两... 目的 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选取左旋门冬酰胺酶组和培门冬酶组,例数各3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左旋门冬酰胺酶组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培门冬酶组采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6天,并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46天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糖脂代谢指标及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细胞因子、凝血功能、肝功能。结果 治疗46天后,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比较,培门冬酶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率更高(χ^(2)=4.874,P<0.05)。治疗前及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呈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3.372、3.704,P<0.05)。治疗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治疗21天后升高,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7.181、5.635,P<0.05)。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铁蛋白(SF)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3.785~7.921之间,均P<0.05);治疗46天后培门冬酶组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2.983~7.000之间,均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后长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2.985,P<0.05);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后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5.711,P<0.05);两组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il)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46天后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3.566~40.745之间,均P<0.05)。治疗期间,培门冬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χ^(2)=7.341,P<0.05)。结论 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比,采用培门冬酶治疗ALL患儿对患儿胰岛功能和肝功能、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安全性相对较差,但其在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方面应用效果更好,同时疗效更好,临床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安全性
下载PDF
灾难与重建中的信息力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家庭信息获取障碍与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敏惠 吴钢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9,共10页
因儿童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遭受重创的家庭,往往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信息支持。深入研究这个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有望辅助医疗决策,拯救更多稚嫩生命,减轻病痛给家庭带来的恐惧、焦虑和无助,也能为信息职业者在该领域中发挥... 因儿童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遭受重创的家庭,往往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信息支持。深入研究这个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有望辅助医疗决策,拯救更多稚嫩生命,减轻病痛给家庭带来的恐惧、焦虑和无助,也能为信息职业者在该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建议。文章对某相关群体进行历时两年的参与式观察,发现该群体面临着误导信息先入为主,信息来源良莠难判,需求多样、归因单一等信息获取障碍。为优化此类患儿家庭信息获取利用环境,需要公布权威信息、开放科研成果,创新科普资源、引导大众认知,打造信息平台、搭建沟通渠道,发挥图书馆功能、提供精细化健康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家庭信息需求 信息获取 健康信息服务 参与式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