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evaluation of neuroendoscopy vs burr hol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An observational study 被引量:4
1
作者 Xue-Jian Wang Yu-Hua Yin +3 位作者 Zhi-Feng Wang Yi Zhang Cheng Sun Zhi-Ming Cu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35期12920-12927,共8页
BACKGROUND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is a common disease in neurosurgery.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burr hole drainage,bone flap craniectomy and other surgical methods,and there are certain complic... BACKGROUND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is a common disease in neurosurgery.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burr hole drainage,bone flap craniectomy and other surgical methods,and there are certain complications such as recurrence,pneumocephalus,infection and so on.With the promotion of neuroendoscopic technology,its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antages need to be further evaluated.AIM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small-bone approach in CSDH.METHODS A total of 122 patients with CSDH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the neuroendoscopy group(n=61 cases)and the burr hole drainage group(n=61 cases).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SDH was compared.RESULTS At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stage(1 d and 3 d),the proportion of 1/2 re-expansion of brain tissue in the hematoma cavity and the proportion of complete reexpansion was higher in the neuroendoscopy group than in the burr hole drainag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recurrence rate of hematoma in the neuroendoscop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burr hole drainag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No intracranial hematoma,low cranial pressure,tension pneumocephalus or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neuroendoscopy group.CONCLUSION The neuroendoscopic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CSDH can clear the hematoma under direct vision and separate the mucosal lace-up.The surgical effect is apparent with few complications and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ENDOSCOPY Small bone window approac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urative effect burr hole drainage
下载PDF
Efficacy of Single Burr Hole in Manage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被引量:5
2
作者 Ahmed M. Elshanawany Ahmed Elsayed Abokresha Mohamed Mahmoud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20年第1期81-87,共7页
Background: Surgery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 is a common practice of neurosurgeons. CSDH is considered a pathology of the elderly and usually many co-morbidities are present. CSDH carries high risk of morta... Background: Surgery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 is a common practice of neurosurgeons. CSDH is considered a pathology of the elderly and usually many co-morbidities are present. CSDH carries high risk of mortality if not treated or not treated well. So, the minimal, safe and adequate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the bases to choose specific surgical maneuver. Aim of the Study: The efficacy of a single burr in evacu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Methods: This study was held in Assiut university hospitals, neurosurgical department. It i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113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in the period between March 2018 and June 2019. We included all cases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 and subacute subdural hematoma that were evacuated with single burr hole. Hematomas either,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were included. Septated hematomas were excluded. Patien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s age, sex, clinical presentation, co-morbidities and patients outcome were recorded. Postoperative status as regards improvement of the neurological status,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of hematoma were recorded. Results: We had 113 patients operated via properly situated single burr hole in our study. 113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79 males (69.9%) and 34 females (30.1%). Age of the patients ranges between 27 years old and 90 years old. Postoperative follow up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 We had 98 patients with good recovery, 4 patients with moderate disability, 6 pati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y and 5 patients died. Complications were in form of 3 patients with residual hematoma, 2 patients with tension pneumocephalus, 7 patients developed postoperative seizure, 5 cases developed cortical/parenchymal hematoma and 9 cases developed hematoma recurrence. Conclusion: Single, properly situated burr hole with previously described characters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in cases of CSDH. It helps adequate, effective and safe removal of the pathology with limited maneu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SINGLE burr hole EVACUATION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Burr hole evacuation for infratentorial subdural empyema
3
作者 Ridvan Alimehmeti Arsen Seferi +4 位作者 Gentian Stroni Suela Sallavaci Arben Rroji Kliti Pilika Mentor Petrel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3年第5期172-175,共4页
Infratentorial empyema is a life threatening condition and constitutes a neurosurgical emergency. Purulent mastoiditis and medial otitis is the most common origin and a thorough eradication of the purulent foci is man... Infratentorial empyema is a life threatening condition and constitutes a neurosurgical emergency. Purulent mastoiditis and medial otitis is the most common origin and a thorough eradication of the purulent foci is mandatory. Decompression craniectomy has been primarily advised in the literature as the gold standard of the surgical treatment but burr hole evacuation when there the lack of cerebellar edema is less invasive and deemed equally efficient in the few reported cases. This is the report of a seventeen year old female who presented in a comatose state due to infratentorial empyema with acute hydrocephalus and who improved immediately after burr hole evacuation. Details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are given. Mastoidectomy was completed, with the patient under combined antibiotherapy. She leads a normal life now, more than six years after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TENTORIAL SUBDURAL EMPYEMA burr hole EVACUATION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
4
作者 王林林 张亮 +4 位作者 袁致海 杨磊 王凤鹿 高文文 赵海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55-357,361,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92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35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内镜组),57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引流组)。术后随...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92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35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内镜组),57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引流组)。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术后并发症、死亡及血肿复发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m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内镜组术后复发率(0)明显低于引流组(15.8%,9/57;P=0.035)。结论与钻孔引流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相当,但是术后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 神经内镜手术 钻孔引流术 疗效
下载PDF
灌洗液温度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程名 袁宁 +2 位作者 汪浚泉 刘玉明 李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灌洗液温度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30例幕上单侧CSDH的临床资料。术中均使用生理盐水行血肿腔灌洗操作,其中65例使用体温灌洗液(37℃,体温组),65例... 目的探讨灌洗液温度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30例幕上单侧CSDH的临床资料。术中均使用生理盐水行血肿腔灌洗操作,其中65例使用体温灌洗液(37℃,体温组),65例使用室温灌洗液(20℃,室温组),观察两组术后2周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血肿复发、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体温组术后2周手术相关硬膜下积液发生率(7.7%,5/65)与室温组(9.2%,6/65)无统计学差异(P=0.753)。体温组术后3个月血肿复发率(7.7%,5/65)明显低于室温组(20.0%,13/65;P=0.042)。体温组术后3个月mRS评分[(1.52±1.35)分]明显优于室温组[(2.43±1.44)分;P<0.001]。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时,术中采用接近体温的灌洗液更有利于血肿引流,可减少术后血肿复发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灌洗液温度 疗效
下载PDF
钻孔引流与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失败预测模型
6
作者 刘甲 赵丽岩 +3 位作者 聂红峰 冯进 尹丽萍 刘宏志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与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合并脑疝失败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32例HICH合并脑疝患者,根据手术治疗结果,将患者分成成功组和失败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ICH合并...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与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合并脑疝失败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32例HICH合并脑疝患者,根据手术治疗结果,将患者分成成功组和失败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ICH合并脑疝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图。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红蛋白、α-羟丁酸脱氢酶、血肿量、血肿破入脑室、脑中线移位程度、受伤至开颅时间及骨孔直径是HICH合并脑疝患者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建立预测模型可预测引流与血肿清除手术效果,提高成功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图 颅骨钻孔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疝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廖书优 唐冠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组:采取锥孔引流术治疗为A组、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为B...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组:采取锥孔引流术治疗为A组、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为B组,各40例。对比疗效,包括临床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复发率,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较A组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较A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NIHS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A组的20.00%,复发率2.50%低于A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冲洗引流术近远期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钻孔冲洗引流术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复发率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比较
8
作者 朱少锋 徐基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7期232-236,共5页
目的 对比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75例脑出血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n=37)和研究组(n=38),其中常规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 目的 对比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75例脑出血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n=37)和研究组(n=38),其中常规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更短,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分数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NIHSS分数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手术对比,脑出血患者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后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系统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钻孔引流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晓燕 惠纪元 +2 位作者 赵希敏 刘勇 毛青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86-690,69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出血(acSDH)的临床特点及钻孔引流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1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中的22例acSDH病例并总...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出血(acSDH)的临床特点及钻孔引流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1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中的22例acSDH病例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钻孔引流术对acSDH的疗效。结果acSDH发病率约占同期CSDH的11.89%,和同期收治的不伴急性出血的CSDH患者比较,acSDH患者具有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血肿厚度大、血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高的特点(均P<0.05)。钻孔引流术治疗acSDH在引流管留置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3个月内再出血率、复发率和随访1年死亡率方面,和不伴急性出血的CSDH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在尿激酶使用次数、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acSDH是CSDH特殊类型。钻孔引流配合尿激酶使用是临床治疗acSDH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出血 钻孔引流术 治疗 复发
下载PDF
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建 盛罗平 +1 位作者 张晟 徐福林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 分析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8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钻孔引流... 目的 分析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8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经1个月随访后,记录2组术后发生残疾、复发情况以及脑组织复张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脑组织复张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残疾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改良钻孔引流术能缩短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脑组织复张良好率,降低术后残疾率和复发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改良钻孔引流 复发 近期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力 肖耀东 +1 位作者 王万洲 梁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3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88例CSDH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随访判断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3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88例CSDH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随访判断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17例复发,复发率为9.04%;171例未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厚度>25 mm、双侧血肿、高密度血肿是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DH钻孔引流术后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如果存在血肿厚度>25 mm、双侧血肿、高密度血肿等情况,CSDH病人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风险明显增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复发,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下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鑫 张步环 代俊楠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发病于老年人群。CSDH患者血肿的清除有多种手术方式。旨在研究CSDH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接... 目的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发病于老年人群。CSDH患者血肿的清除有多种手术方式。旨在研究CSDH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接受CSDH手术的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确定术后疗效。结果 在符合纳入标准的115份病历中,23.5%为女性,男女比例为3.3∶1。98例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上,平均年龄为59.6岁。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其次是肌力下降。CSDH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85.6%的患者预后恢复良好。结论 局麻下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是治疗CSDH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紧急情况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在战场或灾害环境下可以解除急性脑疝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 引流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的关系
13
作者 陈恒三 郭超 +5 位作者 周东春 王虎 魏祎 金明 于炳文 尚银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硬膜下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单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14例CSDH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引流时间分为三组:0~8 h组(n=47)、9~16 h组(n=33)、17~24 h组(n=34)。随访90 d,...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硬膜下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单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14例CSDH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引流时间分为三组:0~8 h组(n=47)、9~16 h组(n=33)、17~24 h组(n=34)。随访90 d,观察术后血肿复发情况。结果144例中,术后复发20例,死亡4例;其中0~8 h组血肿复发14例(29.79%),死亡3例(6.38%);9~16 h组血肿复发4例(12.12%),无死亡病例;17~24 h组血肿复发2例(5.88%),死亡1例(2.94%)。0~8 h组血肿复发率显著高于9~16 h组和17~24 h组(P<0.05),而三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流时间较短是术后血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DH单钻孔引流术后硬膜下引流的早期终止与血肿复发风险增加有关。早期监测术后硬膜下引流时间并预防早期引流终止可能有助于降低血肿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血肿复发 引流终止时间
下载PDF
渐开线槽磁极改进磁粒研磨毛刺效果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杨子彧 焦安源 +1 位作者 丁浩东 韩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9-337,共9页
目的改善传统磁粒研磨去除毛刺时磁感应强度变化率小、磨粒飞溅损耗严重等问题,设计带渐开线槽的磁极,通过优化磁场分布和逆渐开线展开转动的方式提高毛刺去除的效率和质量。方法基于渐开线原理,设计不同基圆直径的磁极沟槽,仿真了磁感... 目的改善传统磁粒研磨去除毛刺时磁感应强度变化率小、磨粒飞溅损耗严重等问题,设计带渐开线槽的磁极,通过优化磁场分布和逆渐开线展开转动的方式提高毛刺去除的效率和质量。方法基于渐开线原理,设计不同基圆直径的磁极沟槽,仿真了磁感应强度云图及磁感应强度曲线,并与传统磁极进行平面研磨对比试验,通过综合分析优选磁极槽类型。对镍基高温合金GH3128螺旋铣孔板开展磁粒研磨孔切出毛刺的试验研究,分析主轴转速、磨粒填充量和磨粒粒径对孔缘毛刺去除的影响,得到渐开线槽磁极磁粒研磨孔切出毛刺的较佳工艺参数方案。结果使用基圆直径为8mm的渐开线槽磁极研磨平面时,其有效研磨面积更大,在主轴转速为1600 r/min、磁性磨粒平均粒径为250μm、进给速度为0.05 mm/s、磁性磨粒填充量为30 g、加工间隙为2 mm的工艺条件下研磨镍基高温合金GH3128孔板18 min后,孔切出毛刺平均高度由原始的29.6μm降至10.2μm,毛刺的平均宽度从原始的288.6μm降至169.4μm。结论带渐开线槽的磁极改善了磁感应强度变化梯度,抑制了磁性磨粒的飞溅损耗,加速了磨粒切削刃的更新,使研磨效率和研磨均匀性都得到提高。此外,该加工方案可为其他类型毛刺的去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研磨 磁极 镍基高温合金 毛刺去除 渐开线槽
下载PDF
超早期颅内钻孔引流对猪急性颅内高压合并脑疝的作用
15
作者 吴红月 朱晓玲 +7 位作者 李小蝶 牟思曈 陈少锋 邹晓素 唐日新 孙婷 滕红丽 唐华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颅内钻孔引流对猪急性颅内高压合并脑疝(brain hernia,BH)的效果。方法通过自体股动脉血注射制备广西巴马小型猪急性颅内高压合并脑疝模型,给予钻孔引流清除血肿,监测造模前、造模后及钻孔引流术后猪颅内压(ICP)、平均动... 目的探讨超早期颅内钻孔引流对猪急性颅内高压合并脑疝(brain hernia,BH)的效果。方法通过自体股动脉血注射制备广西巴马小型猪急性颅内高压合并脑疝模型,给予钻孔引流清除血肿,监测造模前、造模后及钻孔引流术后猪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灌注压(CPP)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只实验小型猪在穿刺引流术后6 h全部存活。在注射自体股动脉血前ICP为(7.750±2.712)mm Hg,MAP为(79.630±6.323)mm Hg,CPP为(71.880±7.180)mm Hg;在注射自体股动脉血的过程中ICP、MAP和CPP逐渐上升,与注射自体股动脉血后ICP为(53.130±2.295)mm Hg,MAP为(133.381±2.070)mm Hg,CPP为(80.250±2.407)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后ICP、MAP和CPP逐渐下降,ICP为(19.880±1.553)mm Hg,CPP为(48.630±8.366)mm Hg,与穿刺引流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穿刺引流前MAP稳定在(62.000±5.855)mm Hg,穿刺引流后MAP为(68.500±8.519)mm Hg,穿刺引流术前后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颅内钻孔引流可迅速、有效地降低实验小型猪颅内压,改善脑灌注,可用于急性颅内高压合并BH的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TBI) 颅内压(ICP) 脑灌注压(CPP) 平均动脉压(MAP) 钻孔引流 颅内出血(ICH) 脑疝(BH)
下载PDF
3种微创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宋业纯 吕胜青 +2 位作者 张银 杨辉 安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比较单骨孔、双骨孔及小骨窗技术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125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单骨孔组31例,骨孔直径1 cm;双骨孔... 目的比较单骨孔、双骨孔及小骨窗技术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125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单骨孔组31例,骨孔直径1 cm;双骨孔组50例,骨孔直径1 cm,分别于血肿前后各钻骨孔1个;小骨窗组44例,术中将骨孔扩大成直径2~3 cm的骨窗。结果 3组患者术后7 d的残存血肿量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单骨孔组的手术时间较双骨孔组及小骨窗组明显缩短(P<0.05)。单骨孔及双骨孔组在住院天数、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较小骨窗组明显增高(P<0.05)。单骨孔组的复发率较双骨孔组及小骨窗组明显增高(P<0.05),后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相对于单骨孔技术,双骨孔技术复发率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48,95%CI 0.026~0.847,P=0.032)。结论小骨窗技术可作为治疗CSDH首选的治疗方法,双骨孔技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尤其适用于术后复发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骨孔开颅 小骨窗
下载PDF
监护麻醉下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伟 任春光 +2 位作者 徐广军 赵勇 刘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50-1854,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患者随机均分为D组和DS组(每组均为48例)。当2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达到3分时,于钻孔处行局部浸润...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患者随机均分为D组和DS组(每组均为48例)。当2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达到3分时,于钻孔处行局部浸润麻醉。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需要实施补救药物的人数、初次使用补救药物的时间、术中患者体动次数、术后恢复时间、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满意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D组相比,DS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降低(13.68±3.13 vs.11.82±2.43 min,P=0.002)。D组患者需要更多咪达唑仑来达到术前设定的镇静标准(31.25%15/48 vs.12.50%6/48,P=0.023),与D组相比,DS组患者需要芬太尼补救者(10.42%5/48 vs.27.08%13/48,P=0.036)和总需要量(89.48±23.27 vs.125.28±33.52μg,P=0.000)明显减低,芬太尼初次使用时间(18.34±4.45 vs.14.34±3.63 min,P=0.000)明显延长。与此同时,D组患者体动次数明显多于DS组(35.42%17/48 vs.16.67%8/48,P=0.036),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长于DS组(17.54±5.92 vs.12.57±5.28 min,P=0.000),且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DS组(P<0.05)。D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37.50%18/48 vs.18.75%9/48,P=0.041)和低血压(37.50%18/48 vs.14.58%79/48,P=0.011)的发生率较DS组高。结论:对于监护麻醉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较单纯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术中患者体动和药物补救措施及相关不良反应,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监护麻醉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下载PDF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德宇 周仲芳 +2 位作者 李启泉 张明伟 王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考察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术后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CSDH患者13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更... 目的:考察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术后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CSDH患者13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更换引流袋、止血、预防感染、补液、和脑神经营养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2天服用加减血府逐瘀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肿全吸收例数显著增多(P〈0.05),血肿吸收50%~99%、30%~49%、0%~29%及血肿体积增大的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异常改变,无明显不适。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其中5例复发;观察组显效5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其中1例复发。观察组的显效例数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可有效减少CSDH术后残余积血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加减血府逐瘀汤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殷义明 罗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潜在的高危因素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钻孔血肿冲洗术治疗的11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因素进行分析,如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血小板、高血压、... 目的探讨多种潜在的高危因素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钻孔血肿冲洗术治疗的11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因素进行分析,如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血小板、高血压、糖尿病、术后是否进行闭式引流、术中冲洗液所见。对以上因素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9.6%。血肿腔冲洗液中有血凝块及絮状物和糖尿病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血小板、高血压等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其与血肿的术后复发相关。结论血肿腔冲洗液中有血凝块及絮状物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的危险因素,而是否有糖尿病也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复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血肿冲洗术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附139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国瑛 王学富 +1 位作者 张文彬 樊保华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2期2024-20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锥颅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案、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1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分别对采用经皮锥颅引流术(A组,42例)、颅骨钻孔引流术(B组,47... 目的探讨经皮锥颅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案、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1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分别对采用经皮锥颅引流术(A组,42例)、颅骨钻孔引流术(B组,47例)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C组,50例)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同组别的疗效和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日常生活能力改善ADL评分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C组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C组复发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述3种手术方法中,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效果好、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锥颅引流术 钻孔引流术 扩大钻孔引流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