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SWE:Event detection based on scoring and word embedding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for the internet of people 被引量:1
1
作者 Xiang Sun Lu Liu +1 位作者 Ayodeji Ayorinde John Panneerselvam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559-569,共11页
Online social media networks are gaining attention worldwide,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relying on them to connect,communicate and share their daily pertinent event-related information.Event detection is now ... Online social media networks are gaining attention worldwide,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relying on them to connect,communicate and share their daily pertinent event-related information.Event detection is now increasingly leveragi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for highlighting events happening around the world via the Internet of People.In this paper,a novel Event Detection model based on Scoring and Word Embedding(ED-SWE)is proposed for discovering key events from a large volume of data streams of tweets and for generating an event summary using keywords and top-k tweets.The proposed ED-SWE model can distill high-quality tweets,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advent of spam,and identify latent events in the data streams automatically.Moreover,a word embedd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learn a real-valued vector representation for a predefined fixed-sized vocabulary from a corpus of Twitter data.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iteration algorithm,a novel initi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authority values of the tweets is also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detect live events efficiently and precisely.Finally,a nove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osine measure is used to automatically evaluate whether a given topic can form a live event.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a real-world dataset demonstrate that the ED-SWE model exhibits better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than several state-of-art event detection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of people Hyperlink-induced topic search event detecti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下载PDF
Improved Short Term Energy Load Forecasting Using Web-Based Social Networks
2
作者 Mehmed Kantardzic Haris Gavranovic +2 位作者 Nedim Gavranovic Izudin Dzafic Hanqing Hu 《Social Networking》 2015年第4期119-131,共13页
In this article, we are initia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improvements in short term energy load forecasting may rely on inclusion of data from new information sources generated outside the power grid and weather related... In this article, we are initia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improvements in short term energy load forecasting may rely on inclusion of data from new information sources generated outside the power grid and weather related systems. Other relevant domains of data include scheduled activities on a grid, large events and conventions in the area, equipment duty cycle schedule, data from call centers, real-time traffic, Facebook, Twitter, and other social networks feeds, and variety of city or region websites. All these distributed data sources pos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challenges. Our approach is concentrated on complex non-cyclic events detection where detected events have a human crowd magnitude that is influencing power requirement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deals with computation, transformation, modeling, and patterns detection over large volumes of partially ordered, internet based streaming multimedia signals or text messages. We are claiming that traditional approaches can be complemented and enhanced by new streaming data inclusion and analyses, where complex event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Webbased technologies improves short term load forecasting. Some 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results, using Gowalla social network dataset, confirmed our hypothesis as a proof-of-concept, and they paved the way for further improvements by giving new dimensions of short term load forecasting process in a smart gr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 TERM Energy Load Forecasting Smart Grid social networks event detection
下载PDF
A Survey on Event Tracking in Social Media Data Streams
3
作者 Zixuan Han Leilei Shi +6 位作者 Lu Liu Liang Jiang Jiawei Fang Fanyuan Lin Jinjuan Zhang John Panneerselvam Nick Antonopoulos 《Big Data Mining and Analytics》 EI CSCD 2024年第1期217-243,共27页
Social networks are inevitable parts of our daily life,where an unprecedented amount of complex data corresponding to a divers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re generated.As such,it is imperative to conduct research on socia... Social networks are inevitable parts of our daily life,where an unprecedented amount of complex data corresponding to a divers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re generated.As such,it is imperative to conduct research on social events and patter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ventional sociology to optimize services that originate from social networks.Event tracking in social networks finds various applications,such as network security and societal governance,which involves analyzing data generated by user groups on social networks in real time.Moreover,as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continue to advance and make important breakthroughs in various fields,researchers are using this technology to progressively opt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vent Detection(ED)and tracking algorithms.In this regard,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depth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oncept and methods involved in ED and tracking in social networks.We introduce mainstream event tracking methods,which involve three primary technical steps:ED,event propagation,and event evolution.Finally,we introduce benchmark datasets and evaluation metrics for ED and tracking,which allow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ainstream methods.Finally,w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research findings and existing limitations in this field,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 detection(ED) event propagation event evolution social networks
原文传递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突发事件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晓彬 周志敏 董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54,共11页
通过互联网以及社交平台的数据监测社会突发异常事件是当前社交网络传播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对网络突发事件动态监测算法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几种网络动态监测算法,并指出了其在社交网络中应用的局限... 通过互联网以及社交平台的数据监测社会突发异常事件是当前社交网络传播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对网络突发事件动态监测算法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几种网络动态监测算法,并指出了其在社交网络中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Kleinberg的改进算法,最后用改进的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通过给定合理的调节参数,能迅速准确地监测到网络异常状况的发生,从而不仅避免了传统主观上直接通过突发事件出现的频次来划定临界值的不科学性和直接使用微博量排行榜方式所产生的时间上的滞后性,也避免了直接通过划定一个固定的微博增加量来判断是否有异常事件发生的不合理性。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为网络突变事件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为政府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优化网络监管模式、净化互联网环境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突发事件 动态监测 Kleinberg算法
下载PDF
基于链路预测的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文斌 彭超 +1 位作者 梁欢乐 杜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39-2355,共17页
网络演化分析与事件检测,是当前社会网络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网络提出不同的模型,并用网络特征指标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价.这些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每种方法仅针对特定网络,通用性不高;(2)特征指标多种多样,不同模... 网络演化分析与事件检测,是当前社会网络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网络提出不同的模型,并用网络特征指标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价.这些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每种方法仅针对特定网络,通用性不高;(2)特征指标多种多样,不同模型的表现情况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3)未考虑网络演化的时间特性,难以描述网络演化的波动性,无法检测事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路预测的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 Link Event(由相似性计算算法Sim C和事件检测算法Event D组成),它可以对不同网络的波动性进行统一评价,并依此建立事件检测模型.主要工作包括:(1)证明了链路预测可以反映网络演化机制,相同机制下的模型演化法和链路预测在分析网络演化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2)基于链路预测,提出一种网络相似性计算算法Sim C(similar computing),并在考虑微观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3)利用相似性计算结果,提出一种事件检测算法Event D(event detecting)检测出新事件.在不同特征的网络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Link Event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网络演化波动性问题,实现事件检测;同时也证明了利用链路预测技术进行网络演化分析的可行性以及相似性计算和事件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事件检测 链路预测 网络演化分析 网络波动性分析
下载PDF
混合指标量子群智能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文斌 王欢 +3 位作者 严丽平 邱振宇 肖雷 杜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47-2762,共16页
社会网络错综复杂,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当前网络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并采取有效的处置策略,将具有重大意义.链路预测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方法为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目前,链路预测的研究工作大多针对特定网络提出相似性指... 社会网络错综复杂,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当前网络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并采取有效的处置策略,将具有重大意义.链路预测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方法为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目前,链路预测的研究工作大多针对特定网络提出相似性指标,试图取得更高的链路预测精度.这些研究存在如下问题:(1)不同的相似性指标适用于不同的网络,不具有普适性;(2)独立的相似性指标无法全面反映网络演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链路预测时未考虑网络演化过程中可能出现波动,无法进行事件检测.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社会网络事件检测的混合指标群智能方法 Index Event,由最佳权重算法OWA(optimal weight algorithm)和波动检测算法FDA(fluctuation detection algorithm)组成,可以评价不同网络的演化波动,发现网络波动异常,进行事件检测.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混合指标,并证明了基于混合指标的链路预测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预测精度;(2)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提出了最佳权重算法OWA,以高效地确定不同网络的最佳混合指标;(3)提出了一种网络波动检测算法FDA,定量评价不同时段网络演化的波动程度,并在考虑微观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不同特征的网络进行实验,结果表明,Index Event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事件造成的网络演化波动,有效地检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粒子群 事件检测 链路预测 社会网络 网络演化 网络波动性评价
下载PDF
面向节点演化波动的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文斌 王欢 +3 位作者 严丽平 邱振宇 聂聪 杜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93-2703,共11页
社会网络特征千差万别,演化规律错综复杂.合理地分析网络演化规律,及时地检测网络事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链路预测的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利用有限的网络拓扑信息,能够有效地发现网络演化的异常波动,准确地检测网络事件.然而,现有方法大... 社会网络特征千差万别,演化规律错综复杂.合理地分析网络演化规律,及时地检测网络事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链路预测的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利用有限的网络拓扑信息,能够有效地发现网络演化的异常波动,准确地检测网络事件.然而,现有方法大多受到链路预测的宏观评价指标的限制,忽略了不同节点演化波动的差异,用相同的相似性计算指标去描述所有节点的演化波动,不利于提升事件检测的表现.为了进一步提升事件检测的精确性和敏感性,提出一种面向节点演化波动的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方法 Node ED,由节点相似性计算指标判定算法Sim Judge和网络微观演化波动检测算法Micro Fluc组成.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Sim Judge定量地比较不同的相似性计算指标对节点演化波动的描述程度,确定每个节点在不同时段的最佳相似性计算指标;(2)为了量化事件对网络演化的影响,提出了Micro Fluc,充分考虑节点演化波动的差异,从节点演化波动的角度对不同时段的网络整体演化波动进行定量评估;(3)在真实社会网络VAST和ENRON中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表明,Node ED在VAST中的事件敏感性提升了100%,在ENRON中的事件敏感性提升了50%,更有利于精确地检测社会网络中发生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检测 链路预测 节点演化波动 社会网络 网络演化规律
下载PDF
采用压缩感知和GM(1,1)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洲洲 李士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异常检测算法的检测准确率较低同时影响网络能耗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压缩感知(CS)重构算法和智能优化GM(1,1)的WSNs异常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双层异质WSNs异常检测模型,并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对...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异常检测算法的检测准确率较低同时影响网络能耗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压缩感知(CS)重构算法和智能优化GM(1,1)的WSNs异常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双层异质WSNs异常检测模型,并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对上层观测节点收集到的下层检测节点温度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同时结合温度数据稀疏度未知特点,构造有效的稀疏矩阵和测量矩阵,并重新定义测量矩阵正交变换预处理策略,使得CS观测字典满足约束等距(RIP)条件;其次,重新定义了离散蜘蛛编码方式,蜘蛛种群不断协同进化,以获得稀疏结果中非零元素的位置信息,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非零元素的幅度信息,实现了对未知数量检测节点数据的精确重构。在此基础上可以由蜘蛛种群迭代进化得到优化后GM(1,1)的参数序列,通过检测参数序列的相关阈值来判定节点是否发生异常。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OMP-IGM等异常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异常检测准确率提高了约7%~33%,网络能耗降低了约1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异常事件检测 压缩感知 群居蜘蛛优化 信号重构算法
下载PDF
基于并行离散群居蜘蛛优化算法和压缩感知的WSNs稀疏事件检测
9
作者 余晓兰 徐跃进 周战馨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08,共7页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弱稀疏性事件检测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离散群居蜘蛛优化算法和压缩感知的WSNs稀疏事件检测方案。该方案采用压缩感知(CS)技术进行稀疏事件分析检测,针对事件向量稀疏度未知的特性,设计基于MPI框架的...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弱稀疏性事件检测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离散群居蜘蛛优化算法和压缩感知的WSNs稀疏事件检测方案。该方案采用压缩感知(CS)技术进行稀疏事件分析检测,针对事件向量稀疏度未知的特性,设计基于MPI框架的并行离散群居蜘蛛优化算法(PDSSO),重新定义蜘蛛编码方式和自适应迭代进化机制,给出并行转移策略,并将PDSSO应用于CS重构算法中;针对观测字典难以满足约束等距条件的特点,对稀疏矩阵和测量矩阵进行奇异值预处理操作,在保持稀疏度不变的基础上提高了算法重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GMP等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案有效提高了WSNs稀疏事件检测成功率,降低了误检率和漏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稀疏事件检测 压缩感知 离散群居蜘蛛优化算法 并行处理
下载PDF
社交网络中隐式事件突发性检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介飞 谢飞 +1 位作者 李磊 吴信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0-742,共13页
社交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上的用户行为可用于检测社交网络中的事件突发性,进而准确定位事件的发生区间.但用户行为易受主观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隐式事件突发性,给事件突发性检测带来困难.本文针对社交网络中的隐式事件... 社交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上的用户行为可用于检测社交网络中的事件突发性,进而准确定位事件的发生区间.但用户行为易受主观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隐式事件突发性,给事件突发性检测带来困难.本文针对社交网络中的隐式事件突发性问题,在以社交行为特征进行事件突发性检测的基础上,引入关键词特征,动态调整各个时间窗口的候选关键词,将不同事件与不同的关键词特征绑定,避免事件之间及噪音带来的干扰,实现对隐式事件突发性的准确识别.相关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有效改善现有社交网络中事件突发性检测任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 事件 检测 社交网络
下载PDF
微博谣言事件自动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志宏 过弋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40,共9页
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谣言事件的散播已成为以微博为代表的在线社交网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谣言事件自动检测对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现实意义。该文以微博事件为背景,综合谣言事件... 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谣言事件的散播已成为以微博为代表的在线社交网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谣言事件自动检测对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现实意义。该文以微博事件为背景,综合谣言事件特征随时间变化特性以及时间维度上谣言事件的分布特点,引入论域划分思想,基于模糊聚类算法提出了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事件时序特征构建模型;同时,基于社会学中谣言的传播原理,提出将事件流行度、模糊度和流传度作为微博谣言事件检测分类器的三项新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动态时序特征表示方法和三项新特征使谣言事件自动检测效果得到了可观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事件检测 动态时序特征 SVM 在线社交网络
下载PDF
基于动态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的事件检测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韦 朱梦丽 +3 位作者 李红岩 余娜 李晓明 杨小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114,90,共8页
[目的/意义]人们生活在复杂多变的动态社会系统中,产生了大规模社会关系数据,从中进行情报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依托于动态复杂网络中社区演化建模方法,能够挖掘动态社区及其演化模式,进一步发现社... [目的/意义]人们生活在复杂多变的动态社会系统中,产生了大规模社会关系数据,从中进行情报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依托于动态复杂网络中社区演化建模方法,能够挖掘动态社区及其演化模式,进一步发现社区演化异常,可应用于真实社会网络中的事件检测,成为当前情报分析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针对社会复杂系统中的两个真实场景,基于真实动态社会复杂网络,应用前沿动态社区演化建模方法,在未知事件信息的情况下挖掘社区演化模式并计算演化强度,进而发现演化异常,实现社会复杂系统中的事件检测。[结果/结论]实证研究充分表明:社会网络结构演化突变的驱动力来源于背后的真实事件。同时,也验证了动态社区演化模型对于社会复杂系统中事件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挖掘 事件检测 社会系统 社区演化建模 动态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基于节点演化分阶段优化的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富坤 仇倩 +1 位作者 赵晓梦 高金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02,共7页
链路预测技术是分析网络演化的有效方法,也为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当前采用链路预测进行事件检测的方法大多是从宏观的网络演化入手,也有少数结合节点演化的检测方法,但其稳定性不佳,对事件的敏感性也不够高,不能准确检... 链路预测技术是分析网络演化的有效方法,也为社会网络事件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当前采用链路预测进行事件检测的方法大多是从宏观的网络演化入手,也有少数结合节点演化的检测方法,但其稳定性不佳,对事件的敏感性也不够高,不能准确检测事件的发生。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演化分阶段优化的事件检测方法(Node Evolution Staged Optimization,NESO_ED)。首先通过分阶段优化的方法加强事件检测的稳定性,并获取节点指标权重数组;然后根据不同阶段按不同规则选取节点的最佳相似性计算指标,使节点能更好地量化网络演化情况,以此提高事件检测的敏感性。此外,分析了网络演化过程中节点选取指标的变化情况,揭示了事件发生对节点演化产生的不同影响。基于真实社会网络VAST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NESO_ED方法在事件检测敏感性上比LinkEvent方法提高了227%,比NodeED方法提高了63%,NESO_ED方法的稳定性也比NodeED方法提高了66%,这表明NESO_ED方法能更加准确且稳定地进行事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检测 节点演化 链路预测 社会网络 动态网络
下载PDF
基于分层社区的社交网络异常事件检测模型研究
14
作者 王龙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第4期17-19,共3页
社交网络的数据中蕴含着大量有关现实中各种事件的信息。使用异常事件检测模型准确及时地发现社交网络上传播的异常事件信息,对于实现智慧城市感知社会异常动态事件,有效提高社会管理应对效率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定义了基于社交网络的有... 社交网络的数据中蕴含着大量有关现实中各种事件的信息。使用异常事件检测模型准确及时地发现社交网络上传播的异常事件信息,对于实现智慧城市感知社会异常动态事件,有效提高社会管理应对效率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定义了基于社交网络的有权无向图,根据异常事件的特征对社交网络中事件进行了主题分类和筛选,构建了一个基于分层社区的异常事件检测模型,从而可以实现对城市区域异常事件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分析 异常事件检测 分层社区
下载PDF
多模态多层次事件网络的谣言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莎 张怀文 +2 位作者 钱胜胜 方全 徐常胜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48-1657,共10页
目的自动检测谣言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多种谣言检测方法,但存在以下两点局限:1)只考虑文本内容,忽略了可用于判断谣言的辅助多模态信息;2)只关注时间序列模型捕捉谣言事件的时间特征,没有很好地研究事件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为了克服这... 目的自动检测谣言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多种谣言检测方法,但存在以下两点局限:1)只考虑文本内容,忽略了可用于判断谣言的辅助多模态信息;2)只关注时间序列模型捕捉谣言事件的时间特征,没有很好地研究事件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有效利用多模态帖子信息并联合多种编码策略构建每个新闻事件的表示,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多模态多层次事件网络的社交媒体谣言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一个多模态的帖子嵌入层,同时利用文本内容和视觉内容;将多模态的帖子嵌入向量送入多层次事件编码网络,联合使用多种编码策略,以由粗到细的方式描述事件特征。结果在Twitter和Pheme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模态多层次事件网络模型比现有的SVM-TS(support vector machine—time structure)、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RU(gated recurrent unit)、CallAtRumors和MKEMN(multimodal knowledge-aware event memory network)等方法在准确率上提升了4%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的谣言检测模型,对每个事件的全局、时间和局部信息进行建模,提升了谣言检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谣言检测 社交媒体 多层次编码策略 事件网络
原文传递
面向社会文本流数据探测爆发主题方法浅析
16
作者 乐小虬 洪娜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7,共7页
社会文本流数据富含上下文环境信息、语言不规范且参与用户数量庞大。针对这类数据开展爆发主题探测需要寻找新的思路。本文对社会文本流数据的概念、特点以及爆发主题表达形式进行系统性梳理,从文本内容、时间、社会三个维度阐述探测... 社会文本流数据富含上下文环境信息、语言不规范且参与用户数量庞大。针对这类数据开展爆发主题探测需要寻找新的思路。本文对社会文本流数据的概念、特点以及爆发主题表达形式进行系统性梳理,从文本内容、时间、社会三个维度阐述探测爆发主题的主要研究思路和基本流程,分析利用社会特征(如用户参与、上下文环境、社团结构)进行爆发主题探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本流 爆发主题探测 社会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