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ultiscale SiC_p Hybrid Reinforced 6061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1
作者 吴健铭 许晓静 +3 位作者 ZHANG Xu LUO Yuntian LI Shuaidi HUANG Li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74-181,共8页
The performance of solid solution aging treatment on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and reinforced with 6061 aluminum alloy powder as matrix;meanwhile, nano silicon carbide particles(nm Si Cp... The performance of solid solution aging treatment on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and reinforced with 6061 aluminum alloy powder as matrix;meanwhile, nano silicon carbide particles(nm Si Cp), submicron silicon carbide particles(1 μm Si Cp) and Ti particles were studied. The Al/Si Cp composite powder was prepared by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and then cold-pressed, sintered, hotextruded, and then heat-treated with different solution temperatures and aging times for the extruded composites.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 X-ray diffractometer(XRD) and extrusion testing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test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multi-stage solid solution at 530 ℃×2 h+535 ℃×2 h+540 ℃×2 h, the particles are mainly equiaxed grains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ere is no reinforcement agglomeration, and the surface is dense and the insoluble phase is basically dissolved. In the matrix,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hardnes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are 179.43 HV and 680.42 MPa, respectively. Under this solution process, when the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are aged at 170 ℃ for 10 h, the hardnes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can reach their peaks and increase to 195.82 HV and 721.48 MPa,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Si c particles multiscale hybrid enhancement heat treat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In-situ polymerization for PPy/g-C_3N_4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被引量:5
2
作者 Hongju Han Min Fu +3 位作者 Yalin Li Wei Guan Peng Lu Xueli H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1-840,共10页
Polypyrrole‐modified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composites(PPy/g‐C3N4)are fabricated using an in‐situ polymeriz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g‐C3N4.The PPy/g‐C3N4 is applied t... Polypyrrole‐modified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composites(PPy/g‐C3N4)are fabricated using an in‐situ polymeriz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g‐C3N4.The PPy/g‐C3N4 is applied to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MB)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photoactivities of the as‐prepared composites.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PPy/g‐C3N4 composites increases upon assembly of the amorphous PPy nanoparticles on the g‐C3N4 surface.Owing to the strong conductivity,the PPy can be used as a transition channel for electrons to move onto the g‐C3N4 surface,thus inhibiting the recombin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of g‐C3N4 and improving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The elevated light adsorption of PPy/g‐C3N4 composites is attributed to the strong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PPy.The composite containing 0.75 wt%PPy exhibits a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that is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g‐C3N4 in 2 h.Moreover,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follow a pseudo‐first‐order model.A detailed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is proposed with·OH and·O2-radicals as the main reactive species.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PPy in PPy/g‐C3N4 composites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y/gc3N4 composites In‐situ polymerization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 Mechanism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下载PDF
Synergistic photocatalytic effect of porous g-C_3N_4 in a Cr(Ⅵ)/4-chlorophenol composite pollution system 被引量:1
3
作者 Kai Wei Kexin Li +4 位作者 Zhenxing Zeng Yuhua Dai Liushui Yan Huiqin Guo Xubiao Lu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04-1811,共8页
The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aqueous Cr(VI)to Cr(III)was preliminarily studied using porousg‐C3N4as a photocatalyst under acidic conditions.The observed synergistic photocatalytic effect ofporous g‐C3N4on a Cr(VI... The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aqueous Cr(VI)to Cr(III)was preliminarily studied using porousg‐C3N4as a photocatalyst under acidic conditions.The observed synergistic photocatalytic effect ofporous g‐C3N4on a Cr(VI)/4‐chlorophenol(4‐CP)composite pollution system was further studiedunder different pH conditions.Compared with single‐component photocatalytic systems for Cr(VI)reduction or4‐CP degradation,the Cr(VI)reduction efficiency and4‐CP degradation efficiency weresimultaneously improved in the Cr(VI)/4‐CP composite pollution system.The synergistic photocatalyticeffect in the Cr(VI)/4‐CP composite pollution system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acceleratedredox reaction between dichromate and4‐CP by electron transfer with porous g‐C3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pollution Synergistic photocatalysis Porous gc3N4 cr(VI) 4‐chlorophenol
下载PDF
g-C3N4/ZnO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一民 彭敬 +4 位作者 吕玉莹 陈款 段成杰 卜俊方 郑兴芳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22-26,共5页
ZnO具有光催化活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然而,ZnO禁带宽度大,只能吸收紫外光,太阳能利用率低;且其光生电子易与空穴复合,量子效率低。g-C3N4是一种窄带隙半导体,与ZnO复合形成异质结,不仅可以提高太阳光利用率,而且能加快载流子转移,提... ZnO具有光催化活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然而,ZnO禁带宽度大,只能吸收紫外光,太阳能利用率低;且其光生电子易与空穴复合,量子效率低。g-C3N4是一种窄带隙半导体,与ZnO复合形成异质结,不仅可以提高太阳光利用率,而且能加快载流子转移,提高光催化性能。通过文献研究综述了g-C3N4/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四种复合形式,以及g-C3N4、ZnO与其他物质复合而成的三元、四元复合材料,并对g-C3N4/ZnO复合光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ZnO 光催化剂 降解 复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Rapid Pyrolysis of CFRP by Means of Microwav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SiC Composites
5
作者 Ho-Seon Park Monika Willert-Porada Walter Krenkel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A版)》 2013年第3期145-152,共8页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微波混合加热 快速热解 碳纤维增强塑料 Sic 生产 陶瓷复合材料 制造成本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江苏分离株G+C含量测定及DNA同源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胡青海 李刚 +1 位作者 郑明球 蔡宝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7-91,共5页
采用苯酚-氯仿混合法,提取了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aanatipestifer)血清1型Jb2株、Jb3株、未定型菌Tb1株以及鸭大肠杆菌E4株和大肠杆菌K12株的基因组DNA。用热变性法测得Jb2、Jb3、... 采用苯酚-氯仿混合法,提取了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aanatipestifer)血清1型Jb2株、Jb3株、未定型菌Tb1株以及鸭大肠杆菌E4株和大肠杆菌K12株的基因组DNA。用热变性法测得Jb2、Jb3、Tb1和K12株的解链温度(Tm)分别为68.5,68.5,69.0和73.5℃(缓冲液为0.1×SSC)。由计算可知Jb2、Jb3和Tb1株的G+C含量分别为35.62%,35.62%和36.67%。应用DNA-DNA杂交技术(初始复性速率法)比较了1型鸭疫里氏杆菌Jb2与Jb3株之间以及Jb2与Tb1株、E4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Jb2与Jb3之间的DNA同源值为68.63%;Jb2与Tb1株之间的DNA同源值为68.94%;而Jb2株与鸭大肠杆菌E4株的DNA同源值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里氏杆菌 g+c含量 DNA同源性
下载PDF
HG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聂青和 胡大荣 +1 位作者 李梦东 谢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17-719,共3页
目的 研究单一HGV GBV C感染者肝组织中该病毒核酸定位及相关抗原表达 ,探讨HGV GBV 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单一HGV GBV C感染者经肝穿获取肝组织常规病理诊断 ,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病毒RNA ,并用免疫... 目的 研究单一HGV GBV C感染者肝组织中该病毒核酸定位及相关抗原表达 ,探讨HGV GBV 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单一HGV GBV C感染者经肝穿获取肝组织常规病理诊断 ,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病毒RNA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毒相关抗原表达。结果 病理诊断急性肝炎 8例 ,慢性肝炎 4例。HGV GBV CNS5抗原检出阳性率为 66.67% ( 8 12 ) ,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 ;HGV GBV CRNA检出阳性率为 58.33% ( 7 12 ) ,阳性信号位于胞浆 ,分布无一定规律 ,阳性细胞与肝细胞变性、淤胆、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坏死程度等并无相关联系。单一HGV GBV C感染者临床表现轻 ,不易被发现。结论 HGV GBV CRNA并不直接损害肝细胞 ;肝细胞中存在HGV GBV C相关抗原表达 ,其编码产物可能作为一种靶抗原 ,诱发免疫病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病毒性肝炎 HgV/gBV-c
下载PDF
HG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聂青和 胡大荣 +3 位作者 李梦东 谢青 朱永红 李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研究单一HGV/GBV-C感染者肝组织中该病毒核酸定位及相关抗原表达,探讨HG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单一HGV/GBV-C感染者经肝穿获取的肝组织常规病理诊断,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病毒RNA,并用免疫组织... 目的 研究单一HGV/GBV-C感染者肝组织中该病毒核酸定位及相关抗原表达,探讨HG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单一HGV/GBV-C感染者经肝穿获取的肝组织常规病理诊断,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病毒RNA,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毒相关抗原表达。结果 病理诊断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4例。HGV/GBV-C NS5抗原检出阳性率为66.67%(8/1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HGV/GBV-C RNA检出阳性率为58.33%(7/12),阳性信号位于胞浆,分布无一定规律,阳性细胞与肝细胞变性、淤胆、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坏死程度等并无相关关系。单一HGV/GBV-C感染者临床表现轻,不易被发现。结论 HGV/GBV-C RNA并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肝细胞中存在HGV/GBV-C相关抗原表达,其编码产物可能作为一种靶抗原,诱发免疫病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gB病毒c 发病机理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介孔纳米Fe/g-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含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志奇 李丹 +1 位作者 郭惠妍 赵永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9-23,34,共6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铁为铁源,采用水热法、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系列介孔纳米铁/碳(Fe/g-C)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镍系加氢催化剂废水处理为模型反应,探讨了Fe/g-C复合材料铁含量、废水pH值... 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铁为铁源,采用水热法、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系列介孔纳米铁/碳(Fe/g-C)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镍系加氢催化剂废水处理为模型反应,探讨了Fe/g-C复合材料铁含量、废水pH值及处理温度对Ni^(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g-C复合材料具有石墨化特征和介孔晶相结构且晶粒尺寸在20~80nm范围内;同时,Fe/g-C复合材料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铁物种分散;在处理温度为30℃、废水pH值为5的条件下,10Fe/g-C复合材料(铁含量10%)对废水中Ni^(2+)的去除率达86.8%,除镍反应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gc复合材料 水热法 碳热还原法 含镍废水
下载PDF
预应力混杂C/G布加固板梁桥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林 方太云 +3 位作者 张剑 陈雄飞 汪锋 艾军 《新技术新工艺》 2016年第11期44-46,共3页
对空心板采用预应力C/G布加固,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闭合裂缝,提高了梁的有效刚度,恢复或部分恢复了梁的刚度,保证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板梁底张拉C/G布为钢筋卸载,延长了桥梁的疲劳寿命。在荷载作用下,纤维布上产生了弹性应变,且应变随... 对空心板采用预应力C/G布加固,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闭合裂缝,提高了梁的有效刚度,恢复或部分恢复了梁的刚度,保证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板梁底张拉C/G布为钢筋卸载,延长了桥梁的疲劳寿命。在荷载作用下,纤维布上产生了弹性应变,且应变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大,表明纤维布参与板受力而发挥了作用。纤维布与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预应力纤维布主动加固效果较为显著。预应力C/G布为板梁桥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固方法,可供工程加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杂c/g纤维布 板梁桥 受力性能 有限元
下载PDF
C/G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中分散程度的表征方法研究
11
作者 马腾 李炜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41,共6页
对C/G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分类,对层间混杂方式分散度的定量和定性表征方法做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同时适用于表征层间和单向层内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分散程度的表征方法。既解决了单纯以混杂比描述混杂复合材料各增强组分与力... 对C/G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分类,对层间混杂方式分散度的定量和定性表征方法做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同时适用于表征层间和单向层内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分散程度的表征方法。既解决了单纯以混杂比描述混杂复合材料各增强组分与力学性能关系的不足,又可以同时适用于层间和单向层内混杂复合材料分散程度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 单向层内混杂 层间混杂 分散程度 表征
下载PDF
大孔/介孔NiO/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菁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7期31-34,共4页
在本章中,以丁二酮肟与四水合乙酸镍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分等级大孔/介孔NiO,再与三聚氰胺混合,通过煅烧成功制备出大孔/介孔NiO/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所制得的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比表面积(BET)... 在本章中,以丁二酮肟与四水合乙酸镍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分等级大孔/介孔NiO,再与三聚氰胺混合,通过煅烧成功制备出大孔/介孔NiO/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所制得的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所有样品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水溶液以评估其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镍和三聚氰胺质量配比为1∶80时,NiO/g-C_3N_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g-c 3N 4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可见光
下载PDF
预应力混杂C/G纤维布加固梁的受力性能研究
13
作者 方太云 汪锋 +2 位作者 张剑 杨朝辉 朱金华 《新技术新工艺》 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
对于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混杂C/G纤维布分别采用非线性组合单元和层壳单元模拟,采用Owen屈服准则和Hinton压碎准则等描述了混凝土非线性特性,同时实现了混杂C/G纤维布空间预应力效应,编制了加固体系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程序。结果表明,... 对于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混杂C/G纤维布分别采用非线性组合单元和层壳单元模拟,采用Owen屈服准则和Hinton压碎准则等描述了混凝土非线性特性,同时实现了混杂C/G纤维布空间预应力效应,编制了加固体系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程序。结果表明,预应力水平是影响预应力混杂C/G纤维布加固结构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的确定预应力混杂C/G纤维布力学性能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模型正确。研究结论可供工程加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杂c/g纤维布 混凝土梁 非线性 有限元
下载PDF
N-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叶权 丘文娟 +4 位作者 罗棋 彭美桦 王小攀 左建良 刘自力 《工业催化》 CAS 2019年第9期31-35,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N掺杂TiO2,将其与二氰二胺混合进行高温焙烧合成N-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UV-Vis、N2吸附-脱附和SEM等对催化剂进行微观结构表征,以200W氙灯模拟光源并过滤掉420nm以下的紫外光,对比研究TiO2、g-C3N4、N-TiO... 采用水热法制备N掺杂TiO2,将其与二氰二胺混合进行高温焙烧合成N-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UV-Vis、N2吸附-脱附和SEM等对催化剂进行微观结构表征,以200W氙灯模拟光源并过滤掉420nm以下的紫外光,对比研究TiO2、g-C3N4、N-TiO2和复合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可见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N掺杂后TiO2的禁带宽度降低,催化活性提高;而复合光催化剂可见光吸收边距相对N-TiO2进一步红移,禁带宽度为2.75eV,降解罗丹明B的一级动力学常数k可达0.12158min-1,是g-C3N4、N-TiO2的2倍;复合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达92%以上,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光催化 N-TiO 2/g-c 3 N 4 复合催化剂 罗丹明B
下载PDF
新型g-C_3N_4/Cu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海亮 岳文丽 陈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61-3367,共7页
"一步"水热法合成CuS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CuS)复合光催化剂,通过FE-SEM、XRD、FTIR、UV-VisDR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Cr(Ⅵ)溶液考察了g-C_3N_4/CuS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C_3N_4/CuS复合... "一步"水热法合成CuS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CuS)复合光催化剂,通过FE-SEM、XRD、FTIR、UV-VisDR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Cr(Ⅵ)溶液考察了g-C_3N_4/CuS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C_3N_4/CuS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单一的g-C_3N_4和CuS。可见光照射下,180 min内Cr(Ⅵ)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CuS的引入不仅扩宽了g-C_3N_4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而且降低了g-C_3N_4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从而显著提高g-C_3N_4的光催化活性。该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受溶液的pH值影响较大,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共存低浓度腐殖酸对Cr(Ⅵ)的去除没有显著影响。g-C_3N_4/CuS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可用于废水中Cr(Ⅵ)的光催化还原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g-c3N4) g-c3N4/cuS复合材料 光催化还原 cr(Ⅵ)
下载PDF
SnW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溶液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雯欣 王洁 +1 位作者 张彩 陈建林 《工业催化》 CAS 2019年第7期79-82,共4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SnW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降解亚甲基蓝实验中研究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考察催化剂投加量、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盐效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及SnW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实验结...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SnW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降解亚甲基蓝实验中研究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考察催化剂投加量、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盐效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及SnW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加量1.0g·L^-1、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15mg·L^-1和溶液pH值7.08时,在可见光条件下反应3h,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率达到94.2%;NaCl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具有抑制作用,加入10mmol·L^-1的NaCl溶液后亚甲基蓝的脱色率降为76.0%;复合光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暗吸附后光照3h,亚甲基蓝溶液的总脱色率仍可达到78.7%,重复利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溶剂热法 SnW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 亚甲基蓝 降解
下载PDF
CF/GF混杂复合材料性能分析及其在风电叶片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海珍 颜晨 +4 位作者 王兴波 宋秋香 杜微 贾智源 和陈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7-71,15,共6页
本文通过设计11组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FRP)样条的拉伸对比实验,分析研究CF与GF的不同混杂比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中加入碳纤维相对体积分数的增大,其拉伸强度和模量也随之增大,断裂延伸率随之降低。... 本文通过设计11组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FRP)样条的拉伸对比实验,分析研究CF与GF的不同混杂比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中加入碳纤维相对体积分数的增大,其拉伸强度和模量也随之增大,断裂延伸率随之降低。通过理论计算,50m长风电叶片主梁帽采用碳/玻混杂复合材料比采用纯玻纤其重量可降低10%~60%,成本将提高150%~310%,而相对于整支叶片重量可降低4%~22%,相对于整机其整体成本相当甚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风电叶片 主梁帽 减重
下载PDF
某原料场CFG桩加固填土地基应用实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朝辉 杨正文 《工程建设》 2011年第6期41-44,共4页
通过某原料场素填土地基加固工程,介绍了加固桩基的确定、CFG桩的处理方案及质量检测要求,并对加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复合地基 cFg 素填土 褥垫层
下载PDF
g-C_3N_4/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晓璐 傅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25-2530,共6页
概述了g-C_3N_4/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给出了g-C_3N_4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介绍了g-C_3N_4/TiO_2为基的三种类型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机理,总结了g-C_3N_4/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 氮化碳 二氧化钛 复合光催化剂
下载PDF
CaC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鹏 胡雪利 +1 位作者 潘睿 陈正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91-1698,共8页
利用三聚氰胺和碳酸钙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吸附剂CaCO 3/g-C 3 N 4。通过XRD,FT-IR,SEM,TEM和BET对CaCO 3/g-C 3 N 4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CO 3/g-C 3 N 4对结晶紫(CV)具有快速、高效的吸附性能(89.34%)和出色的吸附容量(1... 利用三聚氰胺和碳酸钙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吸附剂CaCO 3/g-C 3 N 4。通过XRD,FT-IR,SEM,TEM和BET对CaCO 3/g-C 3 N 4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CO 3/g-C 3 N 4对结晶紫(CV)具有快速、高效的吸附性能(89.34%)和出色的吸附容量(1209.75 mg/g)。CaCO 3/g-C 3 N 4对CV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同时,基于吸附前后吸附剂的FT-IR和XPS分析,得出π-π堆积,n-π相互作用和氢键协同效应是CaCO 3/g-C 3N 4选择性吸附CV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Π堆积 cacO 3/g-c 3N 4 复合材料 选择性吸附 结晶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