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建军 王薪惠 +3 位作者 丁佳琪 李妍妍 解澍帆 赵荣兴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94-97,共4页
人类的生存依赖水资源,工业的快速进步发展对水体产生负面影响,氮、磷过度排放使得水体持续恶化,随之而来的水污染成为不可小觑的重大环境问题,干扰人类正常生命活动,毁坏生态平衡,是国民经济绿色长远发展停滞的根源。现已通过多种技术... 人类的生存依赖水资源,工业的快速进步发展对水体产生负面影响,氮、磷过度排放使得水体持续恶化,随之而来的水污染成为不可小觑的重大环境问题,干扰人类正常生命活动,毁坏生态平衡,是国民经济绿色长远发展停滞的根源。现已通过多种技术对水环境进行改善修复,其中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和研究热点。以传统工艺和新型工艺为切入点,以应用型和改进型为分类方法,对现今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进行总结,旨在为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提供新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 污水 脱氮除磷技术
下载PDF
活性污泥-悬浮生物膜系统处理低C/N污水深度脱氮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琪瑞 唐玉朝 +4 位作者 伍昌年 黄显怀 王坤 薛莉娉 蔡丽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97-1707,共11页
通过农业废弃物玉米芯悬浮生长生物膜的载体,构建了活性污泥-悬浮生物膜混合系统,以SBR工艺运行方式对低浓度低C/N污水的深度脱氮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了挂膜启动阶段系统脱氮效果;在工艺稳定运行后,考察了温度、HRT、DO、进水C/N、进水p... 通过农业废弃物玉米芯悬浮生长生物膜的载体,构建了活性污泥-悬浮生物膜混合系统,以SBR工艺运行方式对低浓度低C/N污水的深度脱氮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了挂膜启动阶段系统脱氮效果;在工艺稳定运行后,考察了温度、HRT、DO、进水C/N、进水pH等参数对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经过24 d挂膜后,结合污染物去除情况及镜检显示生物膜挂膜成功.运行结果表明,以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作为模拟原水,控制反应温度为26—30℃,HRT=8 h,COD/TN为(4.0±0.1),DO=(2.2±0.1)mg·L^(-1),进水pH=(8.0±0.1)的条件下,系统达到最佳运行条件,COD、NH_(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2%、94.8%和80.8%,平均出水COD、NH_(4)^(+)-N、TN浓度分别为14.89 mg·L^(-1)、0.57 mg·L^(-1)和2.40 mg·L^(-1).好氧阶段DO浓度对TN去除率有一定的影响,当好氧阶段DO浓度为(2.2±0.1)mg·L^(-1)时,TN去除率达到峰值84.38%.结果表明,活性污泥-悬浮生物膜混合系统处理低浓度低C/N污水具有优良性能,为低浓度低C/N污水的深度脱氮及玉米芯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悬浮生物膜 混合系统 低浓度 c/n 深度脱氮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a predenitrification anaerobic/anoxic/post-aeration+nitrification sequence batch reactor(pre-A_(2)NSBR)system:Nitrate recycling,carbon/nitrogen ratio and carbon source type 被引量:3
3
作者 Weihua Zhao Meixiang Wang +5 位作者 Jianwei Li Yu Huang Baikun Li Cong Pan Xiyao Li Yongzhen Pe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8年第5期91-100,共10页
Because the efficiency of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is always limited by the deficient carbon source for the low carbon/nitrogen(C/N)ratio in real domestic sewage,th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NPR)was develop... Because the efficiency of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is always limited by the deficient carbon source for the low carbon/nitrogen(C/N)ratio in real domestic sewage,th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NPR)was developed a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remove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In addition,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 of saving aeration energy while reducing the sludge production.In this context,a pre-denitrification anaerobic/anoxic/post-aeration+nitrification sequence batch reactor(pre-A_(2)NSBR)system,which could also reduce high ammonia efflu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two-sludge DNPR process,is proposed in this work.The pre-A_(2)NSBR process was mainly composed of a DNPR SBR and a nitrifying SBR,operating as alternating anaerobic/anoxic/post-aeration+nitrification sequence.Herein,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nitrate recycling ratios(0-300%)and C/N ratios(2.5-8.8),carbon source type,and functional microbial community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tal inorganic nitrogen(TIN,including NH4^(+)-N,NO_(2)^(-)-N,and NO_(3)^(-)-N)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nitrate recycling ratios,and the system reached the highest DNPR efficiency of 94.45% at the nitrate recycling ratio of 300%.The optimum C/N ratio was around 3.9-7.3 with 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of 80.15%and 93.57%,respectively.The acetate was proved to be a high-quality carbon source for DNPR process.The results of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analysis indicated that nitrifiers and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were accumulated with a proportion of 19.41%and 26.48%,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c/n ratio nitrate recycling carbon source type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Pre-A_(2)nSBR system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N Ratios on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被引量:1
4
作者 Haoning Wang Xiulan Ma Yi L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3年第10期22-24,共3页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N ratios on aerobic denitd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 Method] 5 aerobic denitdfying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at low t...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N ratios on aerobic denitd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 Method] 5 aerobic denitdfying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at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C/N ratio, and their denitdfication capabilities were verifie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N ratios on denitdfication capability of the strain was determined. [ Result] In the five isolated aerobic denitdf- ying bacteria, except HFX08 was G-, HFX00, HFX01, HFX12 and HFX13 were G +. HFX08 belonged to Pseudomonas, and other strains be- longed to Acinetobacter. As C/N ratio increased, denitdfication velocity increased, and the highest removal rate of nitrogen for the five strains could reach over 92%.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with low C/N ratio in winter in the no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 ratio Aerobic denitdfication removal rate of the nitrogen china
下载PDF
不同C/N比和碳源种类条件下的SNAD生物膜脱氮性能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照明 李军 +2 位作者 杨京月 马静 杜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1338,共8页
通过批试实验研究了C/N比和碳源种类对SNAD生物膜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SNAD生物膜反应器以生活污水为进水,以鲍尔环为生物膜载体,具有良好的SNAD脱氮性能.以乙酸钠为碳源,研究了COD/NO_2^--N比对SNAD生物膜厌氧氨氧化耦... 通过批试实验研究了C/N比和碳源种类对SNAD生物膜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SNAD生物膜反应器以生活污水为进水,以鲍尔环为生物膜载体,具有良好的SNAD脱氮性能.以乙酸钠为碳源,研究了COD/NO_2^--N比对SNAD生物膜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随着C0D/NO_2^--N比的增加,厌氧氨氧化亚硝态氮去除量占总亚硝态氮去除量的百分比逐渐减小.C0D/NO_2^--N比分别为1、2、3、4和5实验组对应的厌氧氨氧化亚硝态氮去除量占总亚硝态氮去除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7.1%、52.2%、29.3%、23.7%和16.3%.当C0D/NO_2^--N比为0~2时,厌氧氨氧化亚硝态氮去除量占总亚硝态氮去除量的百分比大于50%,SNAD生物膜可以实现良好的耦合脱氮.控制C0D/N0_2^--N为5,研究了碳源种类对SNAD生物膜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以甲酸钠、乙酸钠、丙酸钠和葡萄糖为碳源实验组对应的厌氧氨氧化亚硝态氮去除量占总亚硝态氮去除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6.3%、37.1%、74.1%和76.8%.当以丙酸钠或葡萄糖为外加碳源并且C0D/NO_2^--N=5时,SNAD生物膜可以实现良好的耦合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D生物膜 碳源种类 碳氮比 脱氮性能
下载PDF
多级MBBR与A^2O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文焕 唐若凯 +5 位作者 肖作义 李卫平 范荣华 肖明慧 马长宝 张敬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135,共5页
结合包头市某污水厂A^2/O工艺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多级MBBR与A^2/O工艺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污泥减量化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多级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出水COD、总氮和氨氮平均值分别为23.1、10.2、2.07 mg/L均... 结合包头市某污水厂A^2/O工艺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多级MBBR与A^2/O工艺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污泥减量化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多级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出水COD、总氮和氨氮平均值分别为23.1、10.2、2.07 mg/L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85.2%、96.7%;各项指标均优于A^2/O工艺,特别是TN能够稳定达标,解决了低碳氮比污水TN难以达标的问题。但是多级MBBR工艺除磷效果不佳,需要额外投加药剂化学除磷。多级MBBR工艺同时表明:反应器的污泥产率为0.12,约为A^2/O工艺的1/4~1/5,污泥减量效果显著。同时多级MBBR工艺为A^2/O工艺提标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多级MBBR A^2/O 生物脱氮 污泥减量
下载PDF
C/N对Carrousel 2000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朝升 林峰 +1 位作者 荣宏伟 张可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1-454,共4页
就C/N对Carrousel 2000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N值在5~13之间时,进水C/N不影响氧化沟系统对NH3-N的去除效果。出水NH3-N浓度〈1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7.40%。当C/N低于11时,TN、TP的去除率随C... 就C/N对Carrousel 2000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N值在5~13之间时,进水C/N不影响氧化沟系统对NH3-N的去除效果。出水NH3-N浓度〈1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7.40%。当C/N低于11时,TN、TP的去除率随C/N的升高而快速大幅提高,分别从5时的26.47%和14.99%升至11时的93.48%和97.03%。当C/N〉11时,氧化沟TN去除率达到93.48%,TP去除率接近100%,氧化沟具有了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出水水质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TP去除率与TN去除率相关系数R^2=0.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脱氮除磷 碳氮比 cARROUSEL氧化沟
下载PDF
低C/N比水产养殖废水生物脱氮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宏宾 蒋进元 +1 位作者 周岳溪 崔俊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8-1002,共5页
随着短程硝化-反硝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在低C/N比条件下,实现污水的生物脱氮处理已成为可能。为此,设计了水产养殖用水的三级生物膜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工艺,并对该工艺在去除模拟水产养殖废水主要污染物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 随着短程硝化-反硝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在低C/N比条件下,实现污水的生物脱氮处理已成为可能。为此,设计了水产养殖用水的三级生物膜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工艺,并对该工艺在去除模拟水产养殖废水主要污染物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7.5~8.5,温度为28~32℃,溶解氧为0.5~1 mg/L,游离氨浓度为5~10 mg/L的条件下,模拟废水的COD、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4%、91.6%和70.1%;并且低C/N比对出水氨氮NH4+-N的去除率影响不大,NO2--N的平均浓度控制在5.2 mg/L以下,低于鱼类的耐受浓度。表明该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设计,可用于低C/N比水产养殖废水主要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尤其是可消除NO2--N对水产养殖的潜在威胁,基本达到养鱼回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 水产养殖废水 生物脱氮
下载PDF
倒置A^2/O—MBR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崔新伟 谢丽 +3 位作者 毕晔 张善发 杨殿海 Shim H J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136,共5页
合肥塘西河再生水厂采用倒置A2/O(缺氧/厌氧/好氧—预缺氧)—MBR工艺处理低C/N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了投加碳源前后各生化反应池中有机物及氮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投加外碳源时TN的去除率为52.3%,脱氮效果不理想。通过比较乙酸钠、... 合肥塘西河再生水厂采用倒置A2/O(缺氧/厌氧/好氧—预缺氧)—MBR工艺处理低C/N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了投加碳源前后各生化反应池中有机物及氮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投加外碳源时TN的去除率为52.3%,脱氮效果不理想。通过比较乙酸钠、甲醇和乙酸三种不同外加碳源的脱氮效果,可知乙酸钠反硝化速率最高,效果最好。当乙酸钠作外碳源,投加量为50mgCOD/L时,TN的去除率明显提高,达到74.5%。此外,还分析了投加外碳源后整个工艺系统内COD、TN物质流动情况,结果表明,缺氧池和厌氧池是COD去除的主要单元体,好氧池对COD的去除贡献增强,体系中的TN去除总量在投加外碳源后有了明显的增加,较未投加外碳源时增加了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A2/O-MBR 低碳氮比 脱氮 外加碳源
下载PDF
低C/N比污水生物脱氮所需外加碳源量的确定 被引量:24
10
作者 金春姬 佘宗莲 +2 位作者 高京淑 成乐昌 金秀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0,共4页
利用中试规模实验装置,探讨了现有活性污泥工艺改造成间歇曝气生物脱氮工艺的实践中,碳氮比(C N)对废水生物脱氮效率、脱氮反应速度的影响,分析了脱氮容量,确定了所需外加碳源量。
关键词 生物脱氮 c/n 间歇曝气 外加碳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间歇曝气周期对低C/N比污水生物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春姬 佘宗莲 +2 位作者 高京淑 成乐昌 金秀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7-258,261,共3页
研究了间歇曝气生物脱氮工艺中 ,曝气周期和污水的 C/N比对脱氮效率的影响 ,以及氧化还原电位 (ORP)变化规律。中试试验结果表明 ,TN污泥负荷为 0 .0 5 kg/(kg MLVSS· d)时 ,间歇曝气系统的硝化反应所需曝气时间与总反应时间比至... 研究了间歇曝气生物脱氮工艺中 ,曝气周期和污水的 C/N比对脱氮效率的影响 ,以及氧化还原电位 (ORP)变化规律。中试试验结果表明 ,TN污泥负荷为 0 .0 5 kg/(kg MLVSS· d)时 ,间歇曝气系统的硝化反应所需曝气时间与总反应时间比至少要在0 .5以上 ,一周期内搅拌时间不宜超过 1h;反硝化过程中难以找到 ORP曲线突变点 ,因此 ,在低 C/N比污水生物脱氮中 ORP难以作为工程控制参数 ;由于原水的碳氮比太低 ,TN去除率只有 3 5 %~ 40 %左右 ,为提高脱氮效率有必要投入外加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曝气 生物脱氮 周期 污水处理 氧化还原电位 ORP 污泥负荷 硝化 反硝化 c/n
下载PDF
速分球生物滤柱处理低C/N比废水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时玉龙 王三反 陈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速分球生物滤柱是速分技术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结合。具有污泥消化和无需反冲洗等优点。实验采用速分球生物滤柱实验装置,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查了单污泥前置反硝化A2/O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C/N比为1.6... 速分球生物滤柱是速分技术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结合。具有污泥消化和无需反冲洗等优点。实验采用速分球生物滤柱实验装置,以低C/N比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查了单污泥前置反硝化A2/O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C/N比为1.6,内回流比R为100%的条件下,平均进水COD、氨氮、TP分别为440.7、274.0和13.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0%、19.2%和42.4%。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对总磷的去除率要明显高于对氨氮的去除率。结论得出,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分 曝气生物滤池 c n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多点进水改良型复合A^2/O处理低C/N污水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思敏 杜国帅 唐锋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805-3811,共7页
以低C/N比城市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查了改良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原水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厌氧池和缺氧池,以合理分配厌氧释磷和缺氧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在好氧池和缺氧池中分别投加填料,以稳定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提高系统的... 以低C/N比城市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查了改良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原水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厌氧池和缺氧池,以合理分配厌氧释磷和缺氧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在好氧池和缺氧池中分别投加填料,以稳定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提高系统的脱氮性能;厌氧池和缺氧池出水都直接进入好氧池。在进水COD/TN平均为5.54,HRT为11h,SRT为15d,MLSS为3000~4000mg·L-1,污泥回流比为50%条件下,通过三种不同进水分配比以及三种混合液回流比的对比试验研究,得到系统最佳进水分配比5∶5,对分配脱氮和除磷所需碳源更加合理;而混合液回流比为200%,过高会破坏缺氧池的溶解氧环境,过低又会导致缺氧池反硝化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在最优工况下COD、NH3-N、TN和TP出水水质分别为29.7、0.1、11.8和0.42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8%、99.7%、72.4%和91.3%,出水优于国家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并且在缺氧池中发生了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 O工艺 c n 脱氮除磷 进水分配比 反硝化除磷
下载PDF
有机肥C/N优化下氮肥运筹对烟株根际无机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效东 闫慧峰 +4 位作者 张士荣 陈伟贤 郭俊杰 魏彬 王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1,共6页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基于有机肥C/N优化下不同氮肥用量和基追比对烤烟根际土壤无机氮、碳氮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中氮(48.0、108.0 kg/hm^2)条件下,根际NH4^+-N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降低;高氮(168.0 kg/hm^2)条件下,根际NH4^...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基于有机肥C/N优化下不同氮肥用量和基追比对烤烟根际土壤无机氮、碳氮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中氮(48.0、108.0 kg/hm^2)条件下,根际NH4^+-N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降低;高氮(168.0 kg/hm^2)条件下,根际NH4^+-N含量在团棵期至旺长期增加,随后降低;不同处理根际硝态氮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2)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3)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随施氮水平增加而增强,低氮和中氮条件下脲酶活性在成熟期时略微下降,而高氮条件下土壤脲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持续增加。低氮基追比(5:5)处理的土壤转化酶活性在团棵期后高于中高氮基追比处理。高氮水平因施氮量过大促使土壤有效氮持续供应,致使成熟期不能及时"氮素调亏",降低烟叶品质;而中氮水平各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以氮肥适当后移,基追比(5:5)时烟株"旺长-现蕾"阶段土壤酶活性较高,与该阶段烟株氮素需求规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基追比 微生物量碳氮 硝态氮 铵态氮 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ANAMMOX处理低C/N废水高效脱氮联合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亮 李祥 黄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5,共5页
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高效低廉的生物脱氮技术,在高氨氮、低C/N比废水处理过程中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但是,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大约11%的硝态氮,在处理高浓度含氨废水时,出水总氮可能达不到行业接管排放标准的要求。反硝化技术作... 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高效低廉的生物脱氮技术,在高氨氮、低C/N比废水处理过程中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但是,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大约11%的硝态氮,在处理高浓度含氨废水时,出水总氮可能达不到行业接管排放标准的要求。反硝化技术作为硝态氮脱除的有效手段,联合反硝化技术势必有利于提高氮素的去除率。针对生成的硝态氮问题,从碳源需求角度,基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与反硝化技术实现高效生物脱氮的工艺组合形式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前置反硝化、半反硝化和后置反硝化联合脱氮工艺。并对这些组合工艺的特点、优劣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厌氧氨氧化联合高效脱氮工艺运用于低C/N比废水处理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 c/n比废水 联合脱氮工艺
下载PDF
低温低C/N比污水微氧生物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慧 张潇 +2 位作者 曹岳 赵博玮 岳秀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探究低温条件下溶解氧(DO)质量浓度对微氧生物脱氮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的影响,采用外曝气回流上升流式微氧污泥处理系统,将低C/N比模拟城市污水泵入反应器进行处理,实验各阶段微调DO浓度并测定主要出水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反应器对TOC、I... 为探究低温条件下溶解氧(DO)质量浓度对微氧生物脱氮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的影响,采用外曝气回流上升流式微氧污泥处理系统,将低C/N比模拟城市污水泵入反应器进行处理,实验各阶段微调DO浓度并测定主要出水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反应器对TOC、IC、NH_(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62.32%、60.02%、91.56%、64.09%,在低温、低DO、低C/N比的条件下处理效果良好。菌群结构分析表明,驯化污泥存在促进颗粒化菌,好氧氨氧化、厌氧氨氧化、自养反硝化、异养反硝化和好氧反硝化可协同脱氮,在低温、低C/N比下富集节能高效脱氮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 低温 c/n 脱氮
下载PDF
C/N比对SBBR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脱碳除氮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俊伟 郑敏 +1 位作者 张明 和蕊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1-44,85,共5页
采用SBBR反应器处理某味精企业调节池废水,通过改变水中的C/N比研究该工艺在脱碳除氮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C/N比对CODCr、NH3-N和TN的去除都存在一定影响,并且该反应器有着较强的抗有机污染物冲击和硝化反硝化能力。从整体脱碳除氮效... 采用SBBR反应器处理某味精企业调节池废水,通过改变水中的C/N比研究该工艺在脱碳除氮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C/N比对CODCr、NH3-N和TN的去除都存在一定影响,并且该反应器有着较强的抗有机污染物冲击和硝化反硝化能力。从整体脱碳除氮效果考虑,最终确定最佳C/N比在7.0~10.0。通过长时间运行发现,该反应器表现出了较好的脱碳除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废水 SBBR反应器 c n 脱碳除氮
下载PDF
SBR法处理低C/N污水的工程应用——以某基地污水处理站改造工程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允妹 陈明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年第3期47-49,共3页
低C/N污水的生化处理过程中,由于碳源不足,不能满足硝化和反硝化的要求,造成出水NH3-N超标。采用SBR工艺对某基地污水处理站厌氧处理后的低C/N污水进行改造,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达到97%以上,NH3-N去除率达到93%以上。
关键词 SBR法 c n 脱氮 去除率
下载PDF
升流式微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氨氮低C/N比养猪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成 孟佳 +2 位作者 李玖龄 李建政 赵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95-3901,共7页
针对高氨氮低C/N比干清粪养猪废水处理面临的脱氮问题,制作并运行了一种升流式微氧生物膜反应器(UMBR),考察了废水水质和由出水回流比调控的溶解氧(DO)对系统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系统内DO控制在0.23~0.70 mg·L^(-1)范围,... 针对高氨氮低C/N比干清粪养猪废水处理面临的脱氮问题,制作并运行了一种升流式微氧生物膜反应器(UMBR),考察了废水水质和由出水回流比调控的溶解氧(DO)对系统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系统内DO控制在0.23~0.70 mg·L^(-1)范围,不会对UMBR的COD去除率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能够保证NH^+_4-N的氧化效能。但DO为0.70 mg·L^(-1)的微氧环境,会抑制厌氧氨氧化作用,降低系统的TN去除效能。在HRT 8 h、27℃和DO 0.40 mg·L^(-1)的条件下,UMBR对NH^+_4-N和TN的去除负荷平均可达0.94和0.91 kg·m^(-3)·d^(-1),COD去除负荷也能达到0.60 kg·m^(-3)·d^(-1)左右。分析认为,填料的布设及生物膜的着生,不仅保证了UMBR的微生物持有量,而且可为化能自养菌群、氨氮氧化菌群、自养反硝化菌群和异养反硝化菌群等微生物类群创造各自适宜的微环境,是系统保持污染物高效去除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氨氮 总氮 c/n 微氧 生物膜 脱氮
下载PDF
木质填料床A/O系统处理低C/N比养猪废水的效能与脱氮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荣 赵博玮 +1 位作者 李建政 邓凯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661-4668,共8页
针对干清粪式养猪废水4NH+浓度高和低C/N比的特点构建了四格室木质填料床A/O处理系统,通过调控运行探讨其除氮效能和机制。结果表明,在HRT 18.7 h、32℃、硝化液回流比200%、好氧区DO 1.5 mg·L-1等条件下,即便进水4NH+高达307.7 mg... 针对干清粪式养猪废水4NH+浓度高和低C/N比的特点构建了四格室木质填料床A/O处理系统,通过调控运行探讨其除氮效能和机制。结果表明,在HRT 18.7 h、32℃、硝化液回流比200%、好氧区DO 1.5 mg·L-1等条件下,即便进水4NH+高达307.7 mg·L-1,COD/TN平均为0.47,系统对COD、4NH+和TN的去除率仍能维持在66.5%、93.6%和89.0%左右,TN去除负荷达到0.22 kg·m-3·d-1以上。系统对COD和TN的去除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区特征,其中前三厌氧格室是去除COD主要功能区,末端好氧格室是脱氮功能区。系统的脱氮机制以短程硝化反硝化为主,枯木填料的腐解为反硝化提供了必要的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c/n 固定床 厌氧 曝气 脱氮 碳源 短程硝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