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水C/P值对高温聚磷菌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常蝶 彭党聪 +1 位作者 李胜 孔繁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86,共4页
以高温(30℃)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反应器中的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C/P值对高温聚磷菌(PAO_(HT))除磷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C/P值为20、25和30时,... 以高温(30℃)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反应器中的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C/P值对高温聚磷菌(PAO_(HT))除磷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C/P值为20、25和30时,最大厌氧释磷速率分别为151. 86、157. 15、193. 75 mgP/(gVSS·h),最大好氧吸磷速率分别为25. 15、38. 51、39. 25mgP/(gVSS·h),污泥中PAOs含量分别为22. 36%、34. 53%和86. 01%,而聚糖菌(GAOs)含量分别为10. 38%、8. 91%和未检出。在高温条件下,高C/P值有利于PAOs的富集,可增加污泥释磷和吸磷速率,从而获得较高的除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c/p值 聚磷菌 高温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原文传递
照明的非视觉生物效应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40
2
作者 居家奇 陈大华 林燕丹 《照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2002年,人眼第三类感光细胞的发现,其对人体生理节律及生物效应的影响,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照明质量的定义。本文从介绍第三类感光细胞出发,定义照明的生物效应C/P值,计算并比较传统光源及LED的S/P值与C/P值,讨论照明的非视觉生物效... 2002年,人眼第三类感光细胞的发现,其对人体生理节律及生物效应的影响,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照明质量的定义。本文从介绍第三类感光细胞出发,定义照明的生物效应C/P值,计算并比较传统光源及LED的S/P值与C/P值,讨论照明的非视觉生物效应对照明质量评估和LED实际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觉生物效应 c/p值 照明质量
下载PDF
近百年来长江荆江段牛轭湖沉积的孢粉、炭屑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天鹅洲、尺八湖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贾铁飞 高鑫 王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30-1640,共11页
根根据长江荆江段沿江牛轭湖天鹅洲和尺八沉积钻孔柱样,在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沉积物孢粉、炭屑分析,并结合荆州市1955~2012年的气候数据、史志记载的洪水和火灾等环境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天鹅洲、... 根根据长江荆江段沿江牛轭湖天鹅洲和尺八沉积钻孔柱样,在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沉积物孢粉、炭屑分析,并结合荆州市1955~2012年的气候数据、史志记载的洪水和火灾等环境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天鹅洲、尺八两湖泊钻孔沉积物的孢粉和炭屑特征均较好地响应了近百年来湖区周边的环境变化;牛轭湖在裁断成湖之前、成湖之后的孢粉、炭屑特征不同:成湖之前,沉积物总孢粉浓度与乔木、灌木孢粉浓度都相对较低,水生植物和蕨类植物孢粉浓度相对较高,成湖之后乔木孢粉浓度仍呈减小趋势,但灌木、水生植物孢粉浓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利用沉积物炭屑浓度与孢粉浓度的比值(C/P值)指标,可以较好地指示自然山火与人类聚居地火灾等燃烧事件在沉积物中的记录,而且综合利用C/P值与沉积物孢粉特征,有可能厘清长江全流域洪水与局地洪涝事件的沉积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轭湖 沉积物分析 环境事件 孢粉、炭屑浓度 c/p值
原文传递
不同温度下An/O—SBR工艺除磷效果研究
4
作者 田晓燕 周兵 +1 位作者 陈丽君 刘海臣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1-73,共3页
基于An/O—SBR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分别为15和25℃时,进水COD/TP(C/P)值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并将进水总磷浓度恒定为(10±0.5)mg/L,以比较两温度下的厌氧段末释磷量和最终出水TP浓度。结果表明:在15和25℃下,随进水C/P值的升高,出... 基于An/O—SBR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分别为15和25℃时,进水COD/TP(C/P)值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并将进水总磷浓度恒定为(10±0.5)mg/L,以比较两温度下的厌氧段末释磷量和最终出水TP浓度。结果表明:在15和25℃下,随进水C/P值的升高,出水TP浓度降低,当C/P≥40时,出水TP<1 mg/L;在25和15℃下,厌氧段释磷量与进水C/P值均呈线性相关;在进水C/P值相同的条件下,15℃时对TP的去除率比25℃时的平均高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温度 进水c/p值 厌氧释磷量
原文传递
高效初沉发酵池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鹏峰 郑兴灿 +5 位作者 孙永利 韦启信 杨敏 隋克俭 李激 陈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应用生物絮凝沉淀和水解发酵耦合工艺,将传统的初沉池改造为集进水悬浮固体的沉淀分离和沉淀污泥的产酸发酵为一体的高效初沉发酵池,以优化碳源结构,提高后续工艺的污泥活性和脱氮除磷能力。在水力停留时间为0.75 h、悬浮污泥絮体层界... 应用生物絮凝沉淀和水解发酵耦合工艺,将传统的初沉池改造为集进水悬浮固体的沉淀分离和沉淀污泥的产酸发酵为一体的高效初沉发酵池,以优化碳源结构,提高后续工艺的污泥活性和脱氮除磷能力。在水力停留时间为0.75 h、悬浮污泥絮体层界面高度不低于高效初沉发酵池有效池深的70%、SRT为4 d的条件下,考察了高效初沉发酵池对进水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高效初沉发酵池对SS的去除率为78%,是普通初沉池的近2倍;出水VSS/SS均值为71.9%,较普通初沉池提高了17.3%;出水C/N和C/P值较进水值分别提高了33%和14%,且明显高于污水厂普通初沉池出水水质。碳源结构的改善提高了后续生物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对TP的去除率稳定在9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池 发酵 水力停留时间 VSS/SS c/N c/p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