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渡金属参与切断苄位C—H键构建C—C键
1
作者 张艳敏 郭国哲 《化学世界》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过渡金属参与切断苄位C—H键构建C—C键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可应用于中间体的合成、医药和农药等领域。综述了过渡金属参与切断苄位C—H键构建C—C键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过渡金属 切断 苄位 c—c键
下载PDF
金属促进的水相C—C键偶联反应实验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査正根 郑小琦 +2 位作者 张丽 李运峰 汪志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8,共4页
介绍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相中金属促进的羰基化合物C—C偶联反应实验设计。在室温下2、0.5mol/L的盐酸水溶液中,以锌作为促进剂,苯甲醛与烯丙基溴发生烯丙基化反应生成1-苯基-3-丁烯-1-醇,产率分别达90%和91%;在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产率... 介绍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相中金属促进的羰基化合物C—C偶联反应实验设计。在室温下2、0.5mol/L的盐酸水溶液中,以锌作为促进剂,苯甲醛与烯丙基溴发生烯丙基化反应生成1-苯基-3-丁烯-1-醇,产率分别达90%和91%;在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产率为85%;在4.5mol/L的氨水中,产率是95%。在2mol/L盐酸水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锌作为促进剂,苯甲醛发生片呐醇偶联反应得到相应的1,2-二苯基-1,2-乙二醇,产率达82%。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平行实验,通过该绿色化的微量水相有机反应训练操作技术,拓展了该类有机实验反应溶剂范围,由有机相变为水相,使实验绿色化、微量化;开发综合性、设计性水相有机反应实验,将基础研究和大学实验紧密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 c—c键偶联反应 实验设计
下载PDF
Al_2O_3催化下的取代β-羟基胺Schiff碱衍生物的C—C键裂解反应
3
作者 陶京朝 杨义科 +1 位作者 弓建红 石伟民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74-78,共5页
探讨了中性Al2O3催化下的取代β-羟基胺Schiff碱衍生物的C—C键裂解反应,结果表明,在Al2O3存在下,由取代苯甲醛与1,2-二苯基-2-氨基乙醇形成的亚胺类化合物很容易通过逆ene反应过程发生α,β-C—C键断裂,且反应不受芳醛分子中邻位基团... 探讨了中性Al2O3催化下的取代β-羟基胺Schiff碱衍生物的C—C键裂解反应,结果表明,在Al2O3存在下,由取代苯甲醛与1,2-二苯基-2-氨基乙醇形成的亚胺类化合物很容易通过逆ene反应过程发生α,β-C—C键断裂,且反应不受芳醛分子中邻位基团的影响.通过跟踪反应进程,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催化 Β-氨基醇 ScHIFF碱 c—c键裂解
下载PDF
固载化离子液体在合成C—C键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逸英 王仁章 +2 位作者 林明穗 董国文 张启卫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68-72,共5页
固载化离子液体在C—C键形成中表现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和抗失活能力.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离子液体的固载化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固载化离子液体的几种制备方法和固载化离子液体在C—C键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固载化 c—c键 合成
下载PDF
有机光催化在构建咪唑并[1,2-a]吡啶3-位C—C键中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想 李文 +1 位作者 黄昌凤 曹华 《合成化学》 CAS 2021年第4期350-360,共11页
在含氮有机化合物中,咪唑并[1,2-a]吡啶广泛应用于光学、材料科学和有机金属学等领域中。此外,这种结构还具有抗病毒、抗菌、杀菌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有机光催化咪唑并[1,2-a]吡啶3-位C—H键官能化构建C—C键的方法,因条件温和... 在含氮有机化合物中,咪唑并[1,2-a]吡啶广泛应用于光学、材料科学和有机金属学等领域中。此外,这种结构还具有抗病毒、抗菌、杀菌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有机光催化咪唑并[1,2-a]吡啶3-位C—H键官能化构建C—C键的方法,因条件温和、对环境绿色友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合成官能化有机分子的有力策略。综述了自2016年来,有机光催化咪唑并[1,2-a]吡啶3-位C—H键官能化为C—C键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咪唑 吡啶 c—c键 c—H 合成 官能化 综述
下载PDF
多肽衍生物中自由基介导的选择性C—C键断裂及异构体区分
6
作者 贾贺园 姚波 +2 位作者 陈世稆 路时芳 曹洁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55,I0002,共13页
选择性C—C键断裂反应是化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尤其对于生物大分子,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化合物中活性相似的C—C键普遍存在,选择性断裂其中1个C—C键是一大难点。本文以非天然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衍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TEMPO自由基引发... 选择性C—C键断裂反应是化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尤其对于生物大分子,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化合物中活性相似的C—C键普遍存在,选择性断裂其中1个C—C键是一大难点。本文以非天然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衍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TEMPO自由基引发剂策略,将邻甲基苯甲酰(Bz)自由基引入多肽分子(M),在气相中成功制备出[Bz-M+H]^(·+)自由基离子。通过串联质谱实验发现,该离子相对于质子化多肽分子[M+H]^(+)显示出更高的反应活性,具有更丰富的气相解离反应路径,其特征碎片离子[Bz·-a_(1)]^(+)和[(Bz-M+H)-HCOOEt]^(·+)可作为异构体区分和选择性C—C键断裂的灵敏探针,为质谱法区分多肽异构体和选择性C—C键断裂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 TEMPO-Bz-多肽衍生物 Bz-多肽自由基离子 异构体区分 选择性c—c键断裂
下载PDF
吡啶-N-氧化物的C—C键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雅莉 张韻慧 +1 位作者 费红艳 晋兴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吡啶-N-氧化物直接C—C键交叉偶联反应已成为一种功能化吡啶的重要手段,综述了吡啶-N-氧化物的C—C键交叉偶联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吡啶-N-氧化物 c—c键交叉偶联 c—H活化
原文传递
分子中C-C键离解能的密度泛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瑞州 李小红 张现周 《新乡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7-41,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B3PW91,B3P86),使用6-31G*和6-311G*基组计算了18个分子中的C-C键离解能。通过比较计算值和实验结果,发现B3P86/6-311G*方法能给出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而B3LYP和B3PW91方法则不能给出满意的C-C键离解能。另外,...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B3PW91,B3P86),使用6-31G*和6-311G*基组计算了18个分子中的C-C键离解能。通过比较计算值和实验结果,发现B3P86/6-311G*方法能给出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而B3LYP和B3PW91方法则不能给出满意的C-C键离解能。另外,研究发现C-C键的键长与其键离解能呈线性关系,利用此关系预言了7个分子的C-C键离解能,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离解能 几何优化 c—c键
下载PDF
酸性体系V催化木质素β-O-4模型物C—C键高选择性切断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新鑫 严龙 傅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8-793,共6页
研究了酸性体系下NH_4VO_3催化木质素模型物2-(苯氧基)-1-苯乙酮(1a)的C—C键氧化切断过程.通过优选反应溶剂,在温和条件下(100℃,101 kPaO_2)于DMSO-HOAc(V∶V=3∶1)溶剂中高选择性地得到了苯甲酸和苯酚(产率分别为82.1%和88.1%),并通... 研究了酸性体系下NH_4VO_3催化木质素模型物2-(苯氧基)-1-苯乙酮(1a)的C—C键氧化切断过程.通过优选反应溶剂,在温和条件下(100℃,101 kPaO_2)于DMSO-HOAc(V∶V=3∶1)溶剂中高选择性地得到了苯甲酸和苯酚(产率分别为82.1%和88.1%),并通过对反应过程的监测和催化剂的研究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反应路径.反应过程存在两条可能的途径,一是1a先发生C—O键断裂生成苯酚和2-羟基苯乙酮,再催化2-羟基苯乙酮C—C键氧化断裂生成苯甲酸;二是1a直接发生C—C键氧化断裂生成苯甲酸和苯酚.同时,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5价钒氧离子是催化活性物种.钒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通过+4和+5价循环完成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解聚 c—c键切断 钒催化 氧化
原文传递
脂肪酶催化C—C键形成反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雁 黄和 胡燚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5-914,共10页
脂肪酶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因其具有反应选择性高、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综述了近年来脂肪酶催化Aldol缩合、Knoevenagel缩合、Michael加成、Henry反应等多种C—C键形成反应的新进展.
关键词 脂肪酶 Aldol缩合 KNOEVENAGEL缩合 c—c键形成
原文传递
基于脱羧法的C—C键生成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超 刘赛文 +2 位作者 彭圣明 易兵 邓国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03-1413,共11页
羧酸和羧基功能基团广泛存在于各类有机化合物中。活泼的羧酸衍生物在功能团转换和构建C—C键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含羧基的化合物具有价廉且易制备的特点,通过脱羧反应形成新的C—C键为有机合成反应提供了一条新的反应途径。脱羧... 羧酸和羧基功能基团广泛存在于各类有机化合物中。活泼的羧酸衍生物在功能团转换和构建C—C键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含羧基的化合物具有价廉且易制备的特点,通过脱羧反应形成新的C—C键为有机合成反应提供了一条新的反应途径。脱羧反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并且主要副产物为二氧化碳,因此通过脱羧反应来构筑新的化学键的方法是一种廉价﹑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关于脱羧反应的文献综述已经有很多,本文仅对过去几年中基于脱羧法的C—C键生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 脱羧反应 c—c键生成反应 绿色化学
原文传递
环丁醇开环官能化反应:通过C—C键断裂区域选择性构建γ位取代脂肪酮的新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晏宏 朱晨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环丁醇开环官能化反应是制备γ位取代脂肪酮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区域选择性的C—C键断裂和新化学键(例如:C—C、C—N、C—O、C—F键等)的构建,环丁醇开环反应可以高效地在羰基的γ位引入各种各样的取代基团。环丁醇的开环反应途径主要... 环丁醇开环官能化反应是制备γ位取代脂肪酮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区域选择性的C—C键断裂和新化学键(例如:C—C、C—N、C—O、C—F键等)的构建,环丁醇开环反应可以高效地在羰基的γ位引入各种各样的取代基团。环丁醇的开环反应途径主要分为两种:1)通过过渡金属钯和铑催化的β-碳消除反应开环;2)自由基历程的环丁醇单电子氧化开环。本文依据不同的开环反应机理,对环丁醇的开环官能化反应进行了阐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丁醇 γ位取代脂肪酮 开环反应 c—c键断裂 β-碳消除反应 自由基
原文传递
碘介导下通过氧化性C—C键形成合成β-硝基胺与α-胺基腈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倩敏 王漫漫 +1 位作者 于文全 常俊标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66-3976,共11页
以分子碘为单一氧化剂,开发了一种无过渡金属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该反应可通过易得的叔胺分别与硝基烷、三甲基氰硅烷和亚磷酸酯合成β-硝基胺、α-胺基腈和α-胺基膦酸酯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底物适用范围广,而且可以成... 以分子碘为单一氧化剂,开发了一种无过渡金属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该反应可通过易得的叔胺分别与硝基烷、三甲基氰硅烷和亚磷酸酯合成β-硝基胺、α-胺基腈和α-胺基膦酸酯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底物适用范围广,而且可以成功实现克级规模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键形成 叔胺 β-硝基胺 α-胺基腈
原文传递
可见光诱导C—N键断裂构建C—C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普佳霞 贾小英 +1 位作者 韩丽荣 李清寒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91-2613,共23页
近年来,可见光促进的光化学有机转化引起了广大有机化学家的兴趣.相比于传统方法,利用可见光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已被证明是一种温和而强大的工具,可以通过单电子转移(SET)过程促进有机分子的活化.在许多天然产物的结构中存... 近年来,可见光促进的光化学有机转化引起了广大有机化学家的兴趣.相比于传统方法,利用可见光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已被证明是一种温和而强大的工具,可以通过单电子转移(SET)过程促进有机分子的活化.在许多天然产物的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氨基功能团,同时氨基也是一些药物分子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结构单元.因此,通过对这些物质分子中的C—N键进行活化而进行C—C键形成的偶联反应,则可以对该类化合物进行有效的结构修饰,从而得到具有多种结构及功能化的化合物.因此,这方面的研究现已成为了有机合成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综述了近年来通过可见光促进C—N键断裂及其在C—C键形成反应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讨论了代表性的例子及其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氮盐 铵盐 Katritzky盐 光催化 c—N断裂 c—c键形成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C—C键断裂碱促进扩环构建环庚酮化合物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微 崔雪 +2 位作者 马健婷 李友宾 王雪松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15-2722,共8页
报道了通过C—C键断裂开环构建环庚酮化合物的有效策略.反应在碳酸铯存在下进行,无需使用任何金属和氧化剂,具有原料易得、底物适用性良好、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这种无金属催化炔插入C—Cσ-键,通过分子内亲核加成/开环反应构建环庚酮... 报道了通过C—C键断裂开环构建环庚酮化合物的有效策略.反应在碳酸铯存在下进行,无需使用任何金属和氧化剂,具有原料易得、底物适用性良好、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这种无金属催化炔插入C—Cσ-键,通过分子内亲核加成/开环反应构建环庚酮化合物的方法,在有机合成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键断裂 碱促进 扩环 环庚酮化合物
原文传递
镍催化C—C键活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代洪雪 吴芬 白大昌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3-1436,共14页
过渡金属催化C—C键活化是有机化学一个热点和难点领域,吸引着人们广泛的关注.C—C键活化可以为很多复杂分子的合成提供简单、快速和原子经济性的方法.相比于钯、铑和铱等过渡金属催化剂,镍催化剂有很多优点,更加经济适用,也表现出独特... 过渡金属催化C—C键活化是有机化学一个热点和难点领域,吸引着人们广泛的关注.C—C键活化可以为很多复杂分子的合成提供简单、快速和原子经济性的方法.相比于钯、铑和铱等过渡金属催化剂,镍催化剂有很多优点,更加经济适用,也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备受化学家们的青睐.主要介绍了近些年镍催化C—C键断裂反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键活化 过渡金属
原文传递
PAN基炭纤维中SP^2杂化的C—C原子键距对电阻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华中 王月梅 《炭素》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利用激光Raman散射方法,从Fitzer碳键键距出发,得到不同碳温度下制备的PAN基炭纤维样品中SP^2杂化的C-C原子键距a_0。利用四点法对各样品的电阻率进行了测试,给出了电阻率随C—C原子键距a_0的变化规律,并对这种变化规律从电子结构角度... 利用激光Raman散射方法,从Fitzer碳键键距出发,得到不同碳温度下制备的PAN基炭纤维样品中SP^2杂化的C-C原子键距a_0。利用四点法对各样品的电阻率进行了测试,给出了电阻率随C—C原子键距a_0的变化规律,并对这种变化规律从电子结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SP^2杂化的共价电子向传导电子的转移及结构发展的更完善共同导致了PAN基炭纤维的电阻率随碳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基炭纤维 SP^2 杂化 c—c原子 电阻率 碳化温度
下载PDF
Rh催化C-C键选择性活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江平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过渡金属催化C—C键活化反应能快速构建复杂有机分子,是当今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过渡金属Rh催化C—C键选择性活化反应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近些年铑催化四元环上、直链上的C—C键选择性活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成果进... 过渡金属催化C—C键活化反应能快速构建复杂有机分子,是当今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过渡金属Rh催化C—C键选择性活化反应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近些年铑催化四元环上、直链上的C—C键选择性活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尤其对反应机理和C—C键区域选择性活化的来源做出解释。强调计算结论与实验结论的一致性,旨在为判断C—C键活化反应的选择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催化 c—c键活化 DFT 反应机理
下载PDF
铑催化环丙醇类化合物基于C—C键断裂的胺化和烷基化反应研究
19
作者 翟帅磊 孙佳琼 +4 位作者 哈迪 李小娇 孔令恒 郑光范 李兴伟 《分子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52,共16页
本文将环丙醇C—C键活化与乃春/卡宾的迁移插入相结合,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铑催化环丙醇开环官能化体系,实现了环丙醇的胺化和烷基化反应,构建了一系列重要的β-官能化的酮类化合物.该体系以易于制备的二恶唑酮和重氮化合物为乃春/卡... 本文将环丙醇C—C键活化与乃春/卡宾的迁移插入相结合,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铑催化环丙醇开环官能化体系,实现了环丙醇的胺化和烷基化反应,构建了一系列重要的β-官能化的酮类化合物.该体系以易于制备的二恶唑酮和重氮化合物为乃春/卡宾前体,以水为溶剂,生成的副产物为CO2和N2.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且底物的适用范围宽泛,为β-官能化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Ⅲ)催化 环丙醇 α-插入 c—c键活化 乃春/卡宾前体
原文传递
Engineering the coordination structure of Cu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roduction of C_(1) chemicals from glucose
20
作者 Lulu Sun Shiyang Liu +3 位作者 Taifeng Liu Dongqiang Lei Nengchao Luo Fe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34-243,共10页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sugars is a promising way of providing H_(2),CO,and HCOOH as sus-tainable energy vectors.However,the production of C_(1) chemicals requires the cleavage of robust C−C bonds in sugars wi...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sugars is a promising way of providing H_(2),CO,and HCOOH as sus-tainable energy vectors.However,the production of C_(1) chemicals requires the cleavage of robust C−C bonds in sugars with concurrent production of H_(2),which remains challenging.Here,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glucose decomposition to HCOOH,CO(C_(1) chemicals),and H_(2) on Cu/TiO_(2)was enhanced by nitrogen doping.Owing to nitrogen doping,atomically dispersed and stable Cu sites resistant to light irradiation are formed on Cu/TiO_(2).The electronic interaction between Cu and nitrogen ions originates valence band structure and defect levels composed of N 2p orbit,distinct from undoped Cu/TiO_(2).Therefore,the lifetime of charge carriers is prolonged,resul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C_(1) chemicals and H_(2) with productivities 1.7 and 2.1 folds that of Cu/TiO_(2).This work pro-vides a strategy to design coordinatively stable Cu ions for photocatalytic biomass co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photocatalyst coordination structure BIOMASS cc bond c_(1) chemica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