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韧可重构C―N键交联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黄晶 郭宝春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首先以双(甲苯磺酰氧基)丙烷(BTP)为交联剂使丁苯吡橡胶(VPR)交联,生成基于对甲苯磺酸吡啶鎓盐的C―N键交联丁苯吡橡胶(VPR-BTP),然后引入铜离子(Cu2+),制得基于C―N键和Cu2+-吡啶配位键的双重动态键交联弹性体VPR-BTP-Cu。通过红外光谱... 首先以双(甲苯磺酰氧基)丙烷(BTP)为交联剂使丁苯吡橡胶(VPR)交联,生成基于对甲苯磺酸吡啶鎓盐的C―N键交联丁苯吡橡胶(VPR-BTP),然后引入铜离子(Cu2+),制得基于C―N键和Cu2+-吡啶配位键的双重动态键交联弹性体VPR-BTP-Cu。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透射电镜等研究了Cu2+含量对VPR-BTP-Cu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TP能够有效交联VPR,VPR-BTP-Cu具有良好的重构能力;同时,Cu2+的引入大幅提高了VPR-BTP的力学性能;当Cu2+的质量分数为9%时,VPR-BRP-Cu的强度和韧性分别比VPR-BTP提高了6.6和6.3倍。此外,VPR-BTP-Cu表现出可重构形状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cn烷基交换 牺牲键 强韧化 可重构形状记忆
下载PDF
原位生成陶瓷相结合Ti(C,N)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起良 邓承继 +6 位作者 董博 丁军 朱万政 王周福 祝洪喜 王琳 余超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98,共6页
以TiO_(2)粉、鳞片石墨和Si粉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450℃保温2 h制备了陶瓷相结合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Si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15%、25%)对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S... 以TiO_(2)粉、鳞片石墨和Si粉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450℃保温2 h制备了陶瓷相结合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Si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15%、25%)对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Si粉的引入有利于细化Ti(C,N)晶粒,提高Ti(C,N)复合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与抗氧化性。当Si粉加入量为5%(w)时,原位生成陶瓷相结合Ti(C,N)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其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和常温弹性模量分别约为(38.8±1.6)%、(62.5±2.4)MPa及(59.6±2.2)GPa。随Si粉加入量(w)进一步增加至15%或25%,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复合材料 原位生成 SI粉 碳热还原氮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Wettability and Bonding between Ni and Ti(C,N)with Multiple Carbide Additions 被引量:6
3
作者 Ning LIU, Minghai CHEN, Yudong XU, Jie ZHOU and Min SHI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Prof., Ph.D.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3-59,共7页
The wettability and bonding in Ni/Ti(C, N) systems with multiple carbide additions were studied by sessile drop technique and vacuum brazing technique, respectively. The phase characterizations of substrates and fract... The wettability and bonding in Ni/Ti(C, N) systems with multiple carbide additions were studied by sessile drop technique and vacuum brazing technique, respectively. The phase characterizations of substrates and fracture surfaces were conducted by XRD. The microstructures at metal/ceramic interfaces and fracture surfaces were observed via SEM in back scattered mode and second electron mode,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an X-ray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 attached to SEM was used to study the elements diffusion in interfacial regi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diffusion and dissolution mechanism controlled reactive wetting takes place in the system in high temperature wetting.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contact angles decrease with multiple carbide additions, and the effect of multiple carbide addition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single additions. The contact angle reaches the lowest value in the lowest TiC content case. The enhancement of the wettability is due to alloying procedure during high tem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ES Diffusion Ti(c n)-based cermets WETTABILITY bondInG
下载PDF
Pd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N-Enriched MOF-Derived architectures for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lkaline media
4
作者 Daqiang Yan Lin Zhang +3 位作者 Lei Shen Runyu Hu Weiping Xiao Xiaofei Yang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205-1215,共11页
Developing high efficient Pd-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is still challenging for alkaline membrane fuel cell,since the strong oxygen adsorption energy and easy agglomerative intrinsic pr... Developing high efficient Pd-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is still challenging for alkaline membrane fuel cell,since the strong oxygen adsorption energy and easy agglomerative intrinsic properties. In order to simultaneously solve these problems, Pd/Co_(3)O_(4)–N–C multidimensional materials with porous structures is designed as the ORR catalysts. In details, the ZIF-67 with polyhedral structure was firstly synthesized and then annealed at high-temperature to prepare the N-doped Co_(3)O_(4)carbon-based material, which was used to homogeneously confine Pd nanoparticles and obtained the Pd/Co_(3)O_(4)–N–C series catalysts. The formation of Co–N and C–N bond could provide efficient active sites for ORR. Simultaneously, the strong electronic interaction in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Pd and N-doped Co_(3)O_(4)could disperse and avoid the agglomeration of Pd nanoparticles and ensure the exposure of active sites, which is crucial to lower the energy barrier toward ORR and substantially enhance the ORR kinetics. Hence, the Pd/Co_(3)O_(4)–N–C nanocompounds exhibited excellent OR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deal Pd mass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in 0.1 mol L-1KOH solution compared with Co_(3)O_(4)–N–C and Pd/C. The scalable synthesis method, relatively low cost, and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ORR performance indicated that the obtained Pd/Co_(3)O_(4)–N–C electrocatalyst had the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on fue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IS Pd/co_(3)O_(4)–nc carbon-based materials co–n and cn bond
下载PDF
FEM simulation on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during diffusion bonding between Ti ( C, N) metallic ceramic/interlayer/40Cr steel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铭方 王凤江 +1 位作者 胡庆贤 胥国祥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4年第3期48-52,共5页
Based on ANSYS FEM softwar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in the diffusion bonding joints between Ti( C,N) metallic ceramic/interlayer/4OCr steel was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ly ver^ed. The results showed t... Based on ANSYS FEM softwar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in the diffusion bonding joints between Ti( C,N) metallic ceramic/interlayer/4OCr steel was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ly ve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n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the joints was not changed with the use of interlayer. The maximum residual stress was always located in metallic ceramic with area ranging from 1 mm to 4 mm to the interlayer. The maximum residual stress in the joints was also affected by diffusion temperature. The satellite pulse current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n diffusion bonding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liquid film at the interface, by which diffusion temperature and loading pressure can be greatly decreased. The crack initiation was easily produced at the corner of Ti ( C, N) metallic ceramic close to the interlayer. If a higher residual stress produced in the joints, the crack was propagated into the whole cera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 metallic ceramic 40cr steel diffusion bonding axial residual stress
下载PDF
Iron-Catalyzed Amide Bond Formation from Carboxylic Acids and Isocyanates
6
作者 Lingjian Zi Jing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3期3268-3274,共7页
We describe an iron-catalyzed amide bond formation from readily available carboxylic acids and isocyanates.This method utilizes an abundant and biocompatible iron catalyst and easily accessible starting materials,gene... We describe an iron-catalyzed amide bond formation from readily available carboxylic acids and isocyanates.This method utilizes an abundant and biocompatible iron catalyst and easily accessible starting materials,generates CO_(2) as the only byproduct,and features broad substrate scopes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compatibility.Therefore,it provides a cost-effective and practical protocol to access a diverse variety of am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en carboxylic acids AMIDES c—n bond formation REARRAnGEMEnT
原文传递
基于氧化偶联方法实现C(sp3)-N键构建的开放性实验设计
7
作者 吴际伟 王星宇 张婷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290-291,296,共3页
基于现有有机合成科研平台,设计利用氧化偶联方法实现C(sp3)-N键构建的本科生开放性实验。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过硫酸钠为氧化剂实现二甲基亚砜C(sp3)-H键与苯并三氮唑N-H之间的脱氢氧化偶联反应来构建C(sp3)-N键。对该反应中催化... 基于现有有机合成科研平台,设计利用氧化偶联方法实现C(sp3)-N键构建的本科生开放性实验。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过硫酸钠为氧化剂实现二甲基亚砜C(sp3)-H键与苯并三氮唑N-H之间的脱氢氧化偶联反应来构建C(sp3)-N键。对该反应中催化剂、氧化剂和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本开放性实验,将有机合成的新方法与有机波普分析融入实验教学,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科研眼界,而且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探索实践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实验 教学活动设计 氧化偶联 c-n键构建
下载PDF
轰击离子能量对CN_x薄膜中sp^3型C—N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俊杰 曹培江 +3 位作者 郑伟涛 吕宪义 卞海蛟 金曾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0-883,共4页
对磁控溅射生长在单晶Si(001)衬底上的CN_x薄膜样品的化学键合及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不同的衬底负偏压(V_h)来控制轰击衬底表面的入射离子能量,从而影响膜中的化学键合的状态。样品的FTIR,Ra-man和XPS分析结果表明,CN_x薄膜中N原子分别... 对磁控溅射生长在单晶Si(001)衬底上的CN_x薄膜样品的化学键合及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不同的衬底负偏压(V_h)来控制轰击衬底表面的入射离子能量,从而影响膜中的化学键合的状态。样品的FTIR,Ra-man和XPS分析结果表明,CN_x薄膜中N原子分别与sp,sp^2和sp^3杂化状态的C原子结合,其中sp^3型C—N键含量先随着衬底偏压(V_b)的升高而增加,并在偏压V_b=-50V时达到最大值,但随着V_b继续升高,sp^3型C—N键含量减少,这表明CN_x薄膜中,sp^3型C—N键的含量与轰击离子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cnx薄膜 c-n 磁控溅射 化学键合 结构 氮化碳薄膜 碳氮键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的抗热冲击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宁 徐根应 +4 位作者 许育东 李健 崔昆 胡镇华 熊惟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对Ti(C,N)基金属陶瓷的热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冲击图(σrb-t图)存在一个突变点,即当t>400℃时,σrb急剧下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试样表面存在裂纹,在试样的亚表层下存在孔洞。从而探讨了微孔洞的... 对Ti(C,N)基金属陶瓷的热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冲击图(σrb-t图)存在一个突变点,即当t>400℃时,σrb急剧下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试样表面存在裂纹,在试样的亚表层下存在孔洞。从而探讨了微孔洞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 金属陶瓷 热冲击性能 微孔洞
下载PDF
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沈雁群 胡安辉 杨岳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1-676,681,共7页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重点考察了填充率(PR)、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等对MBBR脱氮除磷及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30%,控制HRT=6h,DO=3.0±0.25mg.L-1的条件下,经驯化的MBBR系统处理此...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重点考察了填充率(PR)、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等对MBBR脱氮除磷及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30%,控制HRT=6h,DO=3.0±0.25mg.L-1的条件下,经驯化的MBBR系统处理此类低C/N生活污水,COD、氨氮、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4%、85.8%、70.4%和40.1%,脱氮削碳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提高除磷需考虑联合其他工艺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 c/n 挂膜驯化 cOD 脱氮
下载PDF
激光熔覆原位生成Ti(C,N)颗粒强化半钢轧辊熔覆层 被引量:10
11
作者 齐勇田 邹增大 +1 位作者 王新洪 施瀚超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9-72,共4页
以横流CO2激光束作为诱导热源,在铸造半钢轧辊ZUB160CrNiMo基材上形成了含有Ti(C,N)增强粒子的铁基熔覆层,用光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手段对复合熔覆层中增强粒子的成分、形貌和尺寸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光学显微硬度... 以横流CO2激光束作为诱导热源,在铸造半钢轧辊ZUB160CrNiMo基材上形成了含有Ti(C,N)增强粒子的铁基熔覆层,用光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手段对复合熔覆层中增强粒子的成分、形貌和尺寸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光学显微硬度计对复合熔覆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前加入的颗粒状TiN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发生了分解,随后分解出的[Ti]又和石墨[C]和[N]分别发生了化合反应,原位生成了新的颗粒状强化相T1(C,N)。在熔覆层中的增强相是以Ti(C0.3N0.7)和Ti(C0.2N0.8)这两种形式存在的。在熔覆层中Ti(C,N)的形貌特征多呈外沿比较光滑、尺寸不等颗粒。颗粒相的大小在0.1~5μm之间,呈弥散分布。熔覆层的显微硬度达到800~900HV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化钛 Tin 原位反应 激光熔覆 半钢轧辊
下载PDF
N-杂环卡宾Pd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在Buchwald-Hartwig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施继成 曹新华 +1 位作者 郑瑛 贾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702-1706,共5页
合成鉴定了两个N-杂环卡宾环金属Pd络合物[1,3-N,N'-双{2,6-二取代基苯基}咪唑啉基-2-亚基][2-N,N-二甲基胺基苯基-C,N]氯化钯(II)(3a:取代基=异丙基;3b:取代基=甲基),评价了它们在氯代芳烃和各种胺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NaOBu-... 合成鉴定了两个N-杂环卡宾环金属Pd络合物[1,3-N,N'-双{2,6-二取代基苯基}咪唑啉基-2-亚基][2-N,N-二甲基胺基苯基-C,N]氯化钯(II)(3a:取代基=异丙基;3b:取代基=甲基),评价了它们在氯代芳烃和各种胺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NaOBu-t是效果较好的碱,及Pd周围有较大的空间要求的3a在4-甲基氯苯与吗啡啉反应中较3b有更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杂环卡宾 PD催化剂 c—n键形成反应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中碳化物的界面行为 被引量:16
13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崔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讨论了Ti(C,N)基金属陶瓷中碳化物的组织结构、界面行为,以及微量元素和工艺因素对碳化物界面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所从事科研的进展,提出了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①碳化物相的微晶化;②冷却过程中的成分过冷... 讨论了Ti(C,N)基金属陶瓷中碳化物的组织结构、界面行为,以及微量元素和工艺因素对碳化物界面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所从事科研的进展,提出了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①碳化物相的微晶化;②冷却过程中的成分过冷。从而在微晶化过渡层形成理论及控制方法的指导下,使金属陶瓷的韧性得到提高,性能稳定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界面行为 界面模型 微晶结构 碳化物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的形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崔崑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3-478,共6页
获得Ti(C,N)基金属陶瓷微晶化界面过渡层的条件是碳化物相的微晶化及冷却过程中的成分过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的形成使金属陶瓷的韧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界面模型 微晶结构 形成机制
下载PDF
非金属元素C、N、F掺杂锐钛矿型TiO_2的缺陷形成能和电子性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岳远霞 冯庆 王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79-1883,共5页
非金属杂质掺杂TiO2半导体改善对可见光区域的光催化性质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相关杂质缺陷的形成能研究却不多。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非金属元素C、N、F掺杂锐钛矿型TiO2之后的缺陷形成能与电子性质... 非金属杂质掺杂TiO2半导体改善对可见光区域的光催化性质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相关杂质缺陷的形成能研究却不多。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非金属元素C、N、F掺杂锐钛矿型TiO2之后的缺陷形成能与电子性质。结果表明,3种元素掺杂进入TiO2后缺陷形成能的大小排序为C>N>F,说明F元素最容易掺杂进入TiO2晶格。但是掺入F元素后对TiO2禁带宽度的改变不大,在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方面F元素的效果不如N、C两种元素。因此,对于掺杂来改善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方面,N元素比C、F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c n F掺杂 缺陷形成能 电子性质
下载PDF
304不锈钢表面激光原位制备Ti(C,N)增强铁基涂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尹泉 彭如恕 朱红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5-168,共4页
采用CO_2激光熔覆工艺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含Ti(C,N)增强相的铁基熔覆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对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呈典型的树枝晶形貌组织,与基体形... 采用CO_2激光熔覆工艺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含Ti(C,N)增强相的铁基熔覆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对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呈典型的树枝晶形貌组织,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钛铁粉末与石墨、氮气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发生了原位反应,生成了Ti(C,N)增强相。熔覆层主要由γ-Fe、α-Fe、Ti(C_(0.3)N_(0.7))、Fe-N等物相组成。熔覆层的平均硬度值为450 HV0.2,是基体硬度(240 HV0.2)的近2倍。抗电化学腐蚀性能是304不锈钢基材的1.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原位生成 TI(c n) 组织
下载PDF
液-固扩散焊复合连接Ti(C,N)与40Cr的界面行为与接头强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铭方 匡泓锦 +1 位作者 王斐 胥国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113,共5页
通过预置Ti/Cu非对称中间层对Ti(C,N)基金属陶瓷与40Cr钢进行了液-固扩散焊复合连接试验,重点研究了界面组织、接头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预置Ti/Cu非对称中间层液-固扩散焊,能够分别实现Ti(C,N)基金属陶瓷与铜箔,以及铜箔与4... 通过预置Ti/Cu非对称中间层对Ti(C,N)基金属陶瓷与40Cr钢进行了液-固扩散焊复合连接试验,重点研究了界面组织、接头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预置Ti/Cu非对称中间层液-固扩散焊,能够分别实现Ti(C,N)基金属陶瓷与铜箔,以及铜箔与40Cr钢之间的冶金结合;Ti(C,N)基金属陶瓷界面物相呈梯度分布,形成Ti(C,N)基金属陶瓷/TiAl2/Ti2Cu/TiCu/铜箔结构;Ti(C,N)基金属陶瓷一侧靠近界面区域存在较大的焊接残余拉应力,以及脆弱的TiAl2金属间化合物层,是制约焊接接头强度的关键因素;单纯以铜箔为中间层,采用常规固相扩散焊连接Ti(C,N)基金属陶瓷,即使在加热温度1 223 K、压力20 MPa条件下,也难以实现Ti(C,N)基金属陶瓷与铜箔的有效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40cR钢 液-固扩散复合焊 界面组织 接头强度
下载PDF
Ti(C,N)与40Cr的液-固扩散复合连接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匡泓锦 王斐 +1 位作者 林红香 黄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18-219,222,共3页
采用Cu箔与Ag-Cu-Ti3钎料在880℃、10 MPa及不同保温时间下对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及其断面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中金属间... 采用Cu箔与Ag-Cu-Ti3钎料在880℃、10 MPa及不同保温时间下对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及其断面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中金属间化合物因向周围组织扩散而逐渐减少,当保温时间延长至60 min时,接头组织主要为Cu基固溶体;接头断面由近陶瓷侧焊缝区有块状Ti-Cu化合物分布处启裂,并向周围组织扩展,最后跨过界面直至陶瓷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TI(c n)基金属陶瓷 40cR钢 界面组织
下载PDF
C=N双键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传洲 张威 +1 位作者 刘磊 郭庆祥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65,共21页
详细地综述了有关C=N双键立体选择性烯丙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述了使用手性辅助基团、手性试剂以及不对称催化剂进行C=N双键不对称烯丙基化的方法.
关键词 c=n双键 烯丙基化反应 不对称合成
下载PDF
Ti(C,N)-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与40Cr钢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铭方 王斐 +1 位作者 王凤江 胥国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4,114,共5页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对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与40Cr钢进行了焊接试验,重点研究了在一定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脉冲电流对界面元素分布、相结构、反应层厚度以及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辅助脉冲电流液相...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对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与40Cr钢进行了焊接试验,重点研究了在一定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脉冲电流对界面元素分布、相结构、反应层厚度以及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可以实现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冶金结合,保温时间对焊接接头强度影响不明显,四点弯曲强度数据普遍处于146~180 MPa之间;在脉冲电流作用下,焊缝熔体中原子扩散行为、扩散路径以及扩散速率将发生显著变化,利用该特性,有助于改变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特性,控制焊缝中低熔点共晶组织含量,进而达到改善和提高焊接接头强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Al2O3 液相扩散连接 辅助脉冲电流 界面组织 接头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