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C型胞质不育恢复基因Rf4的RFLP定位 被引量:3
1
作者 汤继华 季洪强 +2 位作者 黄中文 季良越 王承花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田间育性鉴定和RFL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玉米C型胞质不育的恢复基因进行了研究 .田间育性结果表明 ,玉米C型胞质不育有两对重叠恢复基因 ,通过对A192近等基因系和 (CMS C2 37×A6 19)BC1分离群体的RFLP分子标记 ,将玉米的C型胞质... 采用田间育性鉴定和RFL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玉米C型胞质不育的恢复基因进行了研究 .田间育性结果表明 ,玉米C型胞质不育有两对重叠恢复基因 ,通过对A192近等基因系和 (CMS C2 37×A6 19)BC1分离群体的RFLP分子标记 ,将玉米的C型胞质不育恢复基因Rf4定位在第 8染色体短臂上 ,与RFLP探针npi2 2 0和cs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不育 恢复基因 RFLP标记 基因定位
下载PDF
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叶面积变化及穗部积累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婷婷 贺晟阳 +4 位作者 赵宇 张同科 孙姣辉 罗红兵 罗水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6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生长过程中叶面积的变化及穗部积累规律。[方法]在大田生长条件下,以正常胞质的湘农甜玉2号和不育胞质C型湘农甜玉2号2种胞质类型的甜玉米为种植材料,分析2种胞质效应甜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变化,授粉后... [目的]探索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生长过程中叶面积的变化及穗部积累规律。[方法]在大田生长条件下,以正常胞质的湘农甜玉2号和不育胞质C型湘农甜玉2号2种胞质类型的甜玉米为种植材料,分析2种胞质效应甜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变化,授粉后不同时间青苞、净穗及鲜百粒重等的变化规律。[结果]2种胞质效应的甜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叶面积之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吐丝期分别达到最大叶面积值,整个变化过程均呈"S"型曲线;综合正常胞质和不育胞质甜玉米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里青苞、净穗、鲜百粒重等的变化,确定湘农甜玉2号在秋季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34 d、C型湘农甜玉2号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30 d,此外,2种胞质效应的甜玉米鲜百粒重在授粉后各时间差异均不显著,它们均可独立运用于甜玉米制种和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种植和利用及适时采收不同胞质效应的甜玉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c型不育胞质 果穗 鲜百粒重 叶面积
下载PDF
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子粒糖分积累规律及其与淀粉含量的关系
3
作者 陈婷婷 孙姣辉 +4 位作者 贺晟阳 张同科 赵宇 罗红兵 罗水清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76,84,共5页
以正常胞质的湘农甜玉2号和不育胞质的C型湘农甜玉2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胞质效应的甜玉米子粒在授粉后不同天数可溶性糖积累规律及其与淀粉含量等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胞质类型的甜玉米子粒在授粉后30 d时可溶性糖含量均达最大值... 以正常胞质的湘农甜玉2号和不育胞质的C型湘农甜玉2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胞质效应的甜玉米子粒在授粉后不同天数可溶性糖积累规律及其与淀粉含量等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胞质类型的甜玉米子粒在授粉后30 d时可溶性糖含量均达最大值,且不育胞质C型湘农甜玉2号的子粒糖含量比正常胞质湘农甜玉2号高1个百分点;湘农甜玉2号子粒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C型湘农甜玉2号子粒0.2 mg/g;不育胞质的甜玉米子粒总淀粉含量比正常胞质的子粒淀粉含量高2%。两种类型的甜玉米子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与子粒总淀粉含量在授粉第30 d时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c型不育胞质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淀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