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B和C抗原位点片段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森 姜骞 +3 位作者 师东方 李勐 于天飞 王君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共4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 S蛋白可诱导中和抗体 ,是主要保护性抗原 ,N端抗原位点 B和 C在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中缺失[1 ,2 ,5] 。体外扩增 TGEV S基因 B、C抗原位点 35 7bp片段 (TS)。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片段较为...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 S蛋白可诱导中和抗体 ,是主要保护性抗原 ,N端抗原位点 B和 C在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中缺失[1 ,2 ,5] 。体外扩增 TGEV S基因 B、C抗原位点 35 7bp片段 (TS)。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片段较为保守。将 TS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 GEX- 6 P- 1中 ,转化大肠杆菌中。经 IPTG诱导后 ,SDS- PAGE分析目的蛋白与谷胱苷肽硫转移酶 (GST,大小约为 2 6 ku)融合后大小约为 4 0 ku,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 13.2 ku,优化表达条件后表达量达 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抗原 点片 S基因 诱导 克隆 S蛋白 TS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位点 TGEV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B/C抗原区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鉴定
2
作者 徐学清 郑其升 +2 位作者 曹瑞兵 苏小运 陈溥言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3-57,共5页
基于猪瘟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E2囊膜糖蛋白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抗原结构单位———B C抗原区和A D抗原区 ,设计引物扩增编码猪瘟病毒E2蛋白B C抗原区的基因 ,将大小为2 61bp的PCR产物插入含有强启动子PAOX1和α MF信号肽序列的巴斯德... 基于猪瘟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E2囊膜糖蛋白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抗原结构单位———B C抗原区和A D抗原区 ,设计引物扩增编码猪瘟病毒E2蛋白B C抗原区的基因 ,将大小为2 61bp的PCR产物插入含有强启动子PAOX1和α MF信号肽序列的巴斯德毕赤酵母 (Pichiapastoris)表达载体pPICZαC中 ,构建成重组质粒pPICZα BC ,酶切线性化后电穿孔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菌X3 3 中 ,经ZeocinTM 筛选得到 3株高拷贝转化子 ,甲醇诱导表达 ,SDS PAGE和Westernblot及ELISA试验表明 ,酵母培养上清液中含有具有良好反应原性的E2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抗原 E2蛋白 B/c 表达 基因 膜糖蛋白 D抗原 猪瘟病毒 株高 诊断抗原
下载PDF
Rhce基因中精氨酸密码子229的缺失改变e和f而不改变c抗原的表达
3
作者 叶兵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4年第3期285-285,共1页
背景 Rh CcEe抗原产生于红细胞膜上的ce Ce cE CE等位基因,目前尚不清楚其抗原决定部位的结构以及顺式作用产物的定位。材料和方法 罕见血样采自其父母为第一代表兄妹结婚的男性白人,用标准方法进行红细胞凝集反应,以Southern杂交法测... 背景 Rh CcEe抗原产生于红细胞膜上的ce Ce cE CE等位基因,目前尚不清楚其抗原决定部位的结构以及顺式作用产物的定位。材料和方法 罕见血样采自其父母为第一代表兄妹结婚的男性白人,用标准方法进行红细胞凝集反应,以Southern杂交法测定RH结构和基因型。Rh转录体通过基因扩增RT-PCR获得并测序。用基因组PCR检测突变。结果 这位供者的红细胞型别为D+C-c+E-e-f(Rh6)-,并且c量正常,提示为Dc-显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cE基因 精氨酸 密码子229 缺失 c抗原 表达
下载PDF
C抗原刺激产生抗-D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继明 李长缨 +1 位作者 郭一鸣 焦淑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25-426,共2页
关键词 c抗原 不规则Rh抗体 血清学检测 抗-D RH阴性 病例报告
下载PDF
C抗原在转染的K562细胞中的表达
5
作者 Smythe JS 魏亚明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2年第1期94-94,共1页
背景 HDN及输血反应均涉及Rb血型系统。一个逆转录病毒系统曾被用于表达携带RHCE基因编码的RH血型抗原肽链。本研究致力于C抗原的结构。材料与方法 将编码Ce抗原的全长度cDNA转入K562细胞,用单抗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C、e、E抗原表达。C... 背景 HDN及输血反应均涉及Rb血型系统。一个逆转录病毒系统曾被用于表达携带RHCE基因编码的RH血型抗原肽链。本研究致力于C抗原的结构。材料与方法 将编码Ce抗原的全长度cDNA转入K562细胞,用单抗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C、e、E抗原表达。C抗原在K562细胞中表达前,发生了Cys16→Trp点突变的编码Ce和CE的cDNA检测C抗原上重要的Cys16。结果 转染的K562细胞产生了C、e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抗原 K562细胞 ce多肽链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Fya、Jka和C抗原阴性的配血困难患者1例报道
6
作者 黄海东 李凡 王丽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0期944-945,共2页
Fya抗原属于Duffy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发现较早,但其抗体临床非常少见,在中国人群中,Fya抗原阳性频率高达99.7%,阴性比例仅占0.3%左右[1],而产生抗体的概率可能会更低,该系统抗体大多为免疫性IgG抗体,天然抗体比较少见,其产生途径主要... Fya抗原属于Duffy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发现较早,但其抗体临床非常少见,在中国人群中,Fya抗原阳性频率高达99.7%,阴性比例仅占0.3%左右[1],而产生抗体的概率可能会更低,该系统抗体大多为免疫性IgG抗体,天然抗体比较少见,其产生途径主要是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和急性或迟缓性溶血性输血反应[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输血反应 天然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体 血型系统 迟缓性 c抗原 妊娠免疫
下载PDF
分离出抗-HBc抗原的HIV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HBV疫苗接种
7
作者 赵春燕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5年第7期10-11,共2页
据Medscape.com5月10日报道(原载J Infect Dis 2005:191:1435-1441),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检测阳性的一些HIV感染的病人,没有分离出记忆性抗体或对乙肝疫苗产生快速应答。
关键词 HIV感染 疫苗接种 离出 HBV c抗原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患者 乙肝疫苗 Dis 记忆性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pike蛋白C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天飞 朱可佳 +5 位作者 张双 杨怀娇 李赫 闫健哲 张晓琳 陈刚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74,共3页
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必要的诊断抗原,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pike蛋白C抗原位点。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研究为T... 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必要的诊断抗原,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pike蛋白C抗原位点。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研究为TGEV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EV PRcV spike蛋白(纤突蛋白) c抗原位点 Western BLOT法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肝穿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C33c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林杰 王松山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93-193,共1页
经血清学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或/及 HCVRNA 阳性的肝穿刺标本,应用抗-HCV 单克隆抗体进行 HCV 抗原检测,结合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观察抗原在肝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及与组织损伤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免疫组化 c33c抗原 HcV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e、c抗原的B细胞表位预测及其表位比较研究
10
作者 曹宝华 朱远航 +2 位作者 邹冬兰 李朝霞 李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预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c抗原(HBcAg)的B细胞表位。方法用Lasergene软件包中的Protean软件和吴玉章的氨基酸抗原指数预测法对HBeAg和HBcAg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其B细胞表位。结果推测HBeAg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位于其N... 目的预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c抗原(HBcAg)的B细胞表位。方法用Lasergene软件包中的Protean软件和吴玉章的氨基酸抗原指数预测法对HBeAg和HBcAg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其B细胞表位。结果推测HBeAg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位于其N端第50~63、137~146、85~94区段和第150~157区段内或它们的附近,但其他区域如HBeAg N-端第37~43、12~18区段和第24~32区段内或它们的附近也可能存在B细胞表位;HBcAg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位于其N-端第40~53、127~136、150~181、75~84区段和第140~147区段内或它们的附近,但其他区域如HBcAg N-端第27~33、2~8区段和第14~22区段内或它们的附近也可能存在B细胞表位。结论用多种方法预测HBeAg和HBcAg的B细胞表位,并对其表位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备更好的HBV感染者血清学检测相关诊断用品的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c抗原 B细胞表位
原文传递
C_(215)抗原基因转染的瘤苗联合单抗与超抗原的融合蛋白C_(215)Fab-SEA的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青青 余海 鱼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 :研究抗C2 1 5 单抗与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的融合蛋白C2 1 5 Fab SEA与C2 1 5 抗原基因转染的瘤苗共同激发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以脂质体法将人大肠癌相关C2 1 5 抗原的基因转染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制备成瘤... 目的 :研究抗C2 1 5 单抗与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的融合蛋白C2 1 5 Fab SEA与C2 1 5 抗原基因转染的瘤苗共同激发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以脂质体法将人大肠癌相关C2 1 5 抗原的基因转染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制备成瘤苗 ,建立C5 7BL 6小鼠黑色素瘤荷瘤模型 ,观察其与融合蛋白C2 1 5 Fab SEA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融合蛋白与瘤苗联合治疗组小鼠的抑瘤率明显高于单用融合蛋白组和单用瘤苗组 (P<0 0 1)。结论 :融合蛋白C2 1 5 Fab SEA与C2 1 5 抗原基因转染的瘤苗 ,两者的抗肿瘤效应能相互增强 ,其共同激发的免疫应答能控制荷瘤动物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苗 融合蛋白 抑瘤效应 c215抗原 基因转染
下载PDF
Rh血型C、c、E、e抗原在南京地区部分人群分布频率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毅 吴敏慧 +2 位作者 郑凌 王玲 刘衍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0-831,共2页
关键词 RH血型 cc、E、e抗原 抗原频率
下载PDF
黑色素抗原C1、C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淑改 李晓燕 周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黑色素抗原C1(MAGE-C1)与黑色素抗原C2(MAGE-C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AGE-C1、MAGE-C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采用S...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黑色素抗原C1(MAGE-C1)与黑色素抗原C2(MAGE-C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AGE-C1、MAGE-C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两组MAGE-C1、MAGE-C2蛋白及mRNA。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MAGE-C1、MAGE-C2表达。观察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情况,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AGE-C1、MAGE-C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MAGE-C1、MAGE-C2 mRNA及阳性表达例数较对照组高(P均<0.05)。临床分期为Ⅲ期、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ER和HER2为阳性的乳腺癌患者MAGE-C1与MAGE-C2的阳性表达例数高。84例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8.68个月。非条件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MAGE-C1与MAGE-C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缩短(P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MAGE-C1与MAGE-C2阳性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MAGE-C1与MAGE-C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临床分期为Ⅲ期、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ER和HER2为阳性时其均高表达,且表达阳性者预后均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抗原c1 黑色素抗原c2 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Sabin株C抗原和D抗原的分离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硕 陈书辰 +5 位作者 喻刚 曾智坤 郝鹏亮 郭长福 王继麟 陈晓琦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66-370,377,共6页
目的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Sabin株(sPVⅢ)C抗原和D抗原,并分析其部分特性。方法采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PVⅢ的C抗原和D抗原,电镜观察病毒形态;SDS-PAGE检测病毒结构蛋白组成;微量BCA法检测蛋白浓度,计算每种抗原所占比例;细胞病... 目的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Sabin株(sPVⅢ)C抗原和D抗原,并分析其部分特性。方法采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PVⅢ的C抗原和D抗原,电镜观察病毒形态;SDS-PAGE检测病毒结构蛋白组成;微量BCA法检测蛋白浓度,计算每种抗原所占比例;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同时检测上样浓度及超离次数对C抗原纯度的影响。结果sPVⅢC抗原和D抗原在透射电镜下均呈球形,C抗原病毒颗粒密度较小,外壳大多较为松散,D抗原病毒颗粒密度较大,结构更稳固;C抗原由VP0、VP1、VP3蛋白组成,D抗原由VP1、VP2、VP3和VP4蛋白组成;C抗原和D抗原分别约占总蛋白含量的10%和90%,部分C抗原在分离前及分离过程中易产生聚集;D抗原的病毒滴度高于C抗原。降低上样浓度及进行二次超离可提高C抗原纯度。结论采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了sPVⅢ的C抗原和D抗原,C抗原滴度远低于D抗原,且部分易产生聚集,较难达到较高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Sabin株 c抗原 D抗原 分离
原文传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抗原位点B与C之间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叶 孙英健 +3 位作者 沈红 李焕荣 吴国娟 于同泉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0-513,共4页
将RT-PCR扩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抗原位点B与C之间的目的片段经克隆、双酶切后连接于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其融合蛋白。结果显示,目的片段的大小为357bp,序列分析... 将RT-PCR扩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抗原位点B与C之间的目的片段经克隆、双酶切后连接于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其融合蛋白。结果显示,目的片段的大小为357bp,序列分析表明,S基因与其他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分子质量约34ku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S基因 抗原位点B 抗原位点c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尿液C多糖抗原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步致 李炜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3057-3058,共2页
目的探讨尿液C多糖抗原检测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72例,采用BinaxNOW肺炎链球菌抗原试剂盒检测尿液中的C多糖抗原。结果 C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度为63.0%,特异度为85.3%。在确诊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中,... 目的探讨尿液C多糖抗原检测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72例,采用BinaxNOW肺炎链球菌抗原试剂盒检测尿液中的C多糖抗原。结果 C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度为63.0%,特异度为85.3%。在确诊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中,C多糖抗原阳性率为84.0%。在疑似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中,C多糖抗原阳性率为57.4%。结论尿液C多糖抗原检测可作为诊断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c多糖抗原 尿液
下载PDF
部分人群中Rh血型C、E抗原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1-371,共1页
我科多年来把ABO血型与Rh血型进行同步检测。笔者统计了Rh C、E抗原在部分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 Rh血型c、E抗原 抗原频率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抗原表位C的串联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天飞 董慧莹 +3 位作者 张喜文 谢鹏宇 王有祺 孙婉姝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6-939,共4页
为比较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抗原表位C不同表位密度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本研究将抗原表位C的编码核酸序列进行串联,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C_1C_2)_2~p ET-(C_1C_2)_6,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 为比较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抗原表位C不同表位密度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本研究将抗原表位C的编码核酸序列进行串联,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C_1C_2)_2~p ET-(C_1C_2)_6,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6种重组蛋白r-C_1C_2~r-(C_1C_2)_6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采用Dot-ELISA方法对各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含有12个表位肽的重组蛋白r-(C_1C_2)_6的抗原性强于其它重组蛋白。本研究制备的串联重组蛋白为建立TGE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纤突蛋白 抗原表位c 表位串联
下载PDF
Rh血型系统中C、E抗原在输血安全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单来友 朱晶沐 +3 位作者 金伟 陈治宇 沈国栋 江淑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43-2044,共2页
目的Rh血型系统中C、E抗原检测在输血安全中的重要性。方法:利用戴安娜卡式微柱凝集技术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系统D、C、E测定,并采用戴安娜凝胶卡和力博凝胶卡对比进行意外抗体筛查,抗体筛查阳性者进一步作相应抗体鉴定及相应抗原检... 目的Rh血型系统中C、E抗原检测在输血安全中的重要性。方法:利用戴安娜卡式微柱凝集技术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系统D、C、E测定,并采用戴安娜凝胶卡和力博凝胶卡对比进行意外抗体筛查,抗体筛查阳性者进一步作相应抗体鉴定及相应抗原检测。结果:大量输血后或有妊娠史者产生的不规则抗体大多是抗C、抗E,故血型鉴定中增加RhC、RhE抗原测定,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且易开展实施。结论:RhC、RhE抗原在临床输血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输血前对患者和供血者进行RhC、RhE抗原相合输血是必要的、可行的安全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输血患者 RH血型 c抗原 E抗原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C和D线性抗原表位的抗原性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天飞 张喜文 +4 位作者 朱可佳 陈刚 李赫 陆泽 谢鹏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1-913,共3页
为比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含有的两个线性抗原表位(C和D)的抗原性,本研究采用Dot-ELISA方法对原核表达的S蛋白抗原C和D的两种线性表位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等质量或等摩尔的条件下,含有抗原线性表位C... 为比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含有的两个线性抗原表位(C和D)的抗原性,本研究采用Dot-ELISA方法对原核表达的S蛋白抗原C和D的两种线性表位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等质量或等摩尔的条件下,含有抗原线性表位C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弱于含有抗原线性表位D的重组蛋白。本研究为建立TGE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抗原线性表位C和D的结构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纤突蛋白 抗原表位c 抗原表位D 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