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拦截试验计划评估
被引量:
1
1
作者
LisbethGronlund
杨凯旋
等
《核武器与高技术》
2002年第2期1-16,共16页
本报告研究美国正在发展的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前4次拦截试验,以及第5次拦截试验的计划。尤其注意分析了在最近的试验中C波段信标对弹头的反演作用。在导弹防御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中,最基本的是“碰撞-杀伤”--杀伤飞行器...
本报告研究美国正在发展的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前4次拦截试验,以及第5次拦截试验的计划。尤其注意分析了在最近的试验中C波段信标对弹头的反演作用。在导弹防御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中,最基本的是“碰撞-杀伤”--杀伤飞行器必须能够设法以很高的接近速度拦截模拟弹头。虽然过去的拦截试验已演示了碰撞-杀伤,但这些试验并不是按照真实作战条件来进行的。我们发现,目前的试验计划还很幼稚:因此,即便是部署一个有限的全国性导弹防御系统,美国也仍然需要若干年时间来获得足够的信息,才能作出有信息依据的决策。在2001年7月进行的上一次拦截试验取得了成功。之后,一些导弹防御的支持者认为,这次试验证明要部署的技术已经准备好了。因此,将现在的试验计划放到恰当的背景中,分析其局限性和人为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对早期发展阶段的计划来说,这些局限性可能无可非议,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些试验对系统在真实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而言,并没有作出什么说明。以前进行的这4次试验基本上全都是重复各自的前一次试验,但在最近进行的这次试验中,增加了一些成份。在每次试验中,靶弹和拦截弹的弹道都不变。所使用的靶弹的复杂程度相同,拦截点相同,甚至试验也是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即将进行的下一次试验也将是重复上一次试验。防御系统必须完成的关键任务这一就是要把弹头与诱饵和其他靶标区别开。已进行的各次试验均包括一个气球诱饵和一个模拟弹头,相信系统能够成功识别出弹头。但是,试验中使用的靶标的物理外观,在各种防御传感器上互相有很大差别。此外,在所试验中,事前都向防御系统提供了不同靶标预期外观的先验信息,这是美国在实际攻击中不大可能拥有的优势。这样一来,这些拦截试验对系统识别能力而言没有什么意义。因此,迄今已进行的试验和即将进行的试验显然主要集中在整个拦截过程的决定性阶段-杀伤飞行器是否能成功寻找到它已准备好确认(或者已经确认)的目标。然而,研究这些试验却发现,即使是这个目也未能达到。碰撞-杀伤虽然得到了演示,但并没有按照相关的作战条件进行演示。杀伤飞行器与目标之间的接受速度是外大气层杀伤器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尽管这样,拦截时接受速度都大大低于作战系统预期速度低(1/2)。这种人为处理中还包含另外一种做法;根据模拟弹头上C波段信标或GPS接收系统发现的数据,将杀伤飞行器发射到基本上位于模拟弹正前方的轨道上。结果,杀伤飞行器不需要太费力气就能寻找到模拟弹头,进行拦截。在实际攻击中,杀伤飞行器可能需要进行很多机动,才能寻找到目标,当防御雷达没能从其他靶标中成功识别出弹头时尤其是这样。人为采用低接近速度的主要理由是,所有这些试验使用的都是代用的二级助推器来代替计划的拦截用三级助推器。助推器发展进度已经落后,至少在一年内还不能指望拦截试验能用上它。但是,还不清楚为什么弹道导弹防御组织选择二级的助推器代用,而没有选择速度更快的三级助推器。在这些试验中模拟弹头都用三级助推器发射。除了用三级助推器发射杀伤飞行器之外,布什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步骤来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取得更有意义的结果。其中包括试验要针对更逼真的诱饵和突防措施,进行防御方没有试验条件先验信息的试验,试验要在复杂得多的条件下进行。所有这些措施都可以在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该条约允许进行地基中段系统的完全试验。本报告最后研究了已规划的试验计划(2006年底前进行20多次拦截试验,即总共24次发展试验),由此得出了结论,即使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够实现。2007年前不可能开始作战试验。因为在作出有充分信息依据的部署决定之前,需要结束初步的作战试验,所以美国在2008年初之前完不成作出部署地基中段系统决定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拦截试验计划
评估
美国
NMR
弹头
c波段信标
反演作用
原文传递
题名
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拦截试验计划评估
被引量:
1
1
作者
LisbethGronlund
杨凯旋
等
出处
《核武器与高技术》
2002年第2期1-16,共16页
文摘
本报告研究美国正在发展的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前4次拦截试验,以及第5次拦截试验的计划。尤其注意分析了在最近的试验中C波段信标对弹头的反演作用。在导弹防御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中,最基本的是“碰撞-杀伤”--杀伤飞行器必须能够设法以很高的接近速度拦截模拟弹头。虽然过去的拦截试验已演示了碰撞-杀伤,但这些试验并不是按照真实作战条件来进行的。我们发现,目前的试验计划还很幼稚:因此,即便是部署一个有限的全国性导弹防御系统,美国也仍然需要若干年时间来获得足够的信息,才能作出有信息依据的决策。在2001年7月进行的上一次拦截试验取得了成功。之后,一些导弹防御的支持者认为,这次试验证明要部署的技术已经准备好了。因此,将现在的试验计划放到恰当的背景中,分析其局限性和人为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对早期发展阶段的计划来说,这些局限性可能无可非议,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些试验对系统在真实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而言,并没有作出什么说明。以前进行的这4次试验基本上全都是重复各自的前一次试验,但在最近进行的这次试验中,增加了一些成份。在每次试验中,靶弹和拦截弹的弹道都不变。所使用的靶弹的复杂程度相同,拦截点相同,甚至试验也是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即将进行的下一次试验也将是重复上一次试验。防御系统必须完成的关键任务这一就是要把弹头与诱饵和其他靶标区别开。已进行的各次试验均包括一个气球诱饵和一个模拟弹头,相信系统能够成功识别出弹头。但是,试验中使用的靶标的物理外观,在各种防御传感器上互相有很大差别。此外,在所试验中,事前都向防御系统提供了不同靶标预期外观的先验信息,这是美国在实际攻击中不大可能拥有的优势。这样一来,这些拦截试验对系统识别能力而言没有什么意义。因此,迄今已进行的试验和即将进行的试验显然主要集中在整个拦截过程的决定性阶段-杀伤飞行器是否能成功寻找到它已准备好确认(或者已经确认)的目标。然而,研究这些试验却发现,即使是这个目也未能达到。碰撞-杀伤虽然得到了演示,但并没有按照相关的作战条件进行演示。杀伤飞行器与目标之间的接受速度是外大气层杀伤器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尽管这样,拦截时接受速度都大大低于作战系统预期速度低(1/2)。这种人为处理中还包含另外一种做法;根据模拟弹头上C波段信标或GPS接收系统发现的数据,将杀伤飞行器发射到基本上位于模拟弹正前方的轨道上。结果,杀伤飞行器不需要太费力气就能寻找到模拟弹头,进行拦截。在实际攻击中,杀伤飞行器可能需要进行很多机动,才能寻找到目标,当防御雷达没能从其他靶标中成功识别出弹头时尤其是这样。人为采用低接近速度的主要理由是,所有这些试验使用的都是代用的二级助推器来代替计划的拦截用三级助推器。助推器发展进度已经落后,至少在一年内还不能指望拦截试验能用上它。但是,还不清楚为什么弹道导弹防御组织选择二级的助推器代用,而没有选择速度更快的三级助推器。在这些试验中模拟弹头都用三级助推器发射。除了用三级助推器发射杀伤飞行器之外,布什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步骤来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取得更有意义的结果。其中包括试验要针对更逼真的诱饵和突防措施,进行防御方没有试验条件先验信息的试验,试验要在复杂得多的条件下进行。所有这些措施都可以在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该条约允许进行地基中段系统的完全试验。本报告最后研究了已规划的试验计划(2006年底前进行20多次拦截试验,即总共24次发展试验),由此得出了结论,即使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够实现。2007年前不可能开始作战试验。因为在作出有充分信息依据的部署决定之前,需要结束初步的作战试验,所以美国在2008年初之前完不成作出部署地基中段系统决定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
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拦截试验计划
评估
美国
NMR
弹头
c波段信标
反演作用
分类号
TJ76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E712.14 [军事—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基中段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拦截试验计划评估
LisbethGronlund
杨凯旋
等
《核武器与高技术》
200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