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直流故障穿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鹤林 徐政 +1 位作者 薛英林 唐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95-2103,共9页
以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性能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PSCAD/EMTDC数值仿真的方法,对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在... 以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性能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PSCAD/EMTDC数值仿真的方法,对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在加入一种基于风电Crowbar附加控制,配合换流站闭锁重启动的控制方法后,可实现直流故障穿越,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c-mmc-HVDc 直流故障 故障穿越 暂态行为
下载PDF
LASEK+MMC与SB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小军 张明昌 高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6,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预防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与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行LASEK+MMC及SBK的高度近视病例,... 目的:通过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预防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与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行LASEK+MMC及SBK的高度近视病例,观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SCVA)、眼压、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haze、角膜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后3月、6月、12月裸眼视力(U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SCVA)逐步稳定,特别是到术后3月、6月、12月两组BSCVA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月开始两组间眼压及BUT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ASEK+MMC组术后可见1级及以下Haze,后渐减轻消退。SBK组6眼瓣下少量上皮植入。结论:LASEK+MMC与SBK治疗高度近视相比,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基本一致,并且没有高负压及角膜基质瓣的相关风险,仍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K 丝裂霉素c SBK 高度近视
下载PDF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玉广 朱艳 +1 位作者 王杰 王作芬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 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30只眼)28~51岁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滤...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 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30只眼)28~51岁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与术后平均眼压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期间有3只眼需药物治疗,14例有功能性的滤过泡.5例滤过泡苍白局限化,呈贫血状态.结论 NPTS联合MMC及羊膜植入能有效降低眼压,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丝裂霉素 羊膜
下载PDF
Trans-PRK联合0.02% MMC对中度近视患者角膜光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裴天序 靳琳 +7 位作者 于春晶 牟亚男 闫春晓 宁吉良 陈若语 邢泽群 孙思宇 张立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45-1351,共7页
目的:评价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0.02%丝裂霉素C(MMC)对中度近视患者角膜光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选择我院2021-01/06行Trans-PRK手术治疗的中度近视患者28例56眼,MMC组28眼术中联合使用0.02%MMC 20s;... 目的:评价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0.02%丝裂霉素C(MMC)对中度近视患者角膜光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选择我院2021-01/06行Trans-PRK手术治疗的中度近视患者28例56眼,MMC组28眼术中联合使用0.02%MMC 20s;对照组28眼术中未使用MMC。于术前,术后14d, 1、3mo分别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不同直径范围及不同厚度分层范围内角膜光密度值。结果:MMC组总角膜光密度值术前为16.60(15.70,17.10),术后14d为16.63(15.90,17.50)、术后1mo为16.57(15.10,16.70),术后3mo为16.04(14.60,16.60);对照组总角膜光密度值术前为16.30(15.50,17.30),术后14d为16.20(15.20,17.10)、术后1mo为16.08(14.90,16.40)、术后3mo为15.60(14.60,16.40)。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以角膜顶点为中心0~2mm直径范围术后14d角膜光密度值较术前升高(P<0.001),在直径2~6mm内术后1、3mo角膜光密度值较术前升高(P<0.001),在直径6~10mm内角膜光密度术后14d, 1、3mo角膜光密度值较术前升高(P<0.01);两组患者角膜前120μm厚度角膜光密度值术后1、3mo角膜光密度值较术前降低(P<0.01),在中部厚度术后1mo角膜光密度值较术前降低(P<0.01)。结论:术中使用0.02%MMC可在术后早期一定程度上降低角膜光密度值,增加角膜通光性。术后不同时间段观察不同范围内角膜光密度值变化可有效量化haze的发生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 丝裂霉素c(mmc)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角膜光密度
下载PDF
丝裂霉素C白蛋白磁性微球用于裸鼠人肝癌模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干育红 张宁杲 +3 位作者 叶胜龙 刘公强 郑宁 汤钊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75-677,共3页
观察了自制丝裂霉素C(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用于裸鼠人肝癌模型的疗效。结果显示:MMC白蛋白磁性微球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在体外磁场作用下可较长时间内沉积于靶区。分组试验显示:治疗组肿瘤体积缩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MC... 观察了自制丝裂霉素C(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用于裸鼠人肝癌模型的疗效。结果显示:MMC白蛋白磁性微球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在体外磁场作用下可较长时间内沉积于靶区。分组试验显示:治疗组肿瘤体积缩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MC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第2、3周P<0.01,第1、4周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比上述两组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直接瘤内注射外加磁场的方法治疗裸鼠人肝癌模型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丝裂霉素c FMS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国斌 刘敬伟 +2 位作者 陶凯雄 李剑星 田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以丝裂霉素C为药物模型,研究磁性纳米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工艺及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并筛选,以纳米级Fe_3O_4为磁性核心,人血清白蛋白为膜材,利用乳液固化法制备包载丝裂霉素C 的磁性纳米微球,并借助透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以丝裂霉素C为药物模型,研究磁性纳米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工艺及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并筛选,以纳米级Fe_3O_4为磁性核心,人血清白蛋白为膜材,利用乳液固化法制备包载丝裂霉素C 的磁性纳米微球,并借助透射、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作粒度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量载药量及包封率,以磁性测试仪进行体外磁响应性测定。结果:该优化的磁性纳米微球在电镜下呈表面光滑的核壳样球型微粒,平均粒径为217.7nm,微球载药量为7.89%,包封率为90.5%,体外饱和磁化强度为21.85emu·g^(-1)。结论:磁性纳米载药微球为肿瘤的主动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剂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微球 丝裂霉素c 靶向治疗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中丝裂霉素C的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西晓 陈建海 +1 位作者 郭丹 谢庆东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丝裂霉素 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MMC-PBCA-NP)中药物含量。方法:采用C_(18)柱(4.6 mm×150 mm,5 μm),以混合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丝裂霉素 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MMC-PBCA-NP)中药物含量。方法:采用C_(18)柱(4.6 mm×150 mm,5 μm),以混合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丝裂霉素 C(MMC)浓度在5~25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n=6)为98.15%。结论: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 MMC-PBCA-NP 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mm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 纳米粒(NP)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RAM-HPLC测定人血清及房水中丝裂霉素的浓度 被引量:3
8
作者 贾正平 张强 +2 位作者 马骏 姜宁西 秦力维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76-147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瘤病人血清及青光眼患者手术后房水中丝裂霉素(MMC)浓度的方法。方法:使用 Waters HPLC 仪,配有限进介质填料(RAM)直接进样固定相,甲醇-水为10:90,流速为0.8 mL·min^(-1)的流动相,... 目的: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瘤病人血清及青光眼患者手术后房水中丝裂霉素(MMC)浓度的方法。方法:使用 Waters HPLC 仪,配有限进介质填料(RAM)直接进样固定相,甲醇-水为10:90,流速为0.8 mL·min^(-1)的流动相,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了胃癌、胆囊癌及肝癌病人化疗后的血清及青光眼患者手术后房水中 MMC 的浓度。结果:MMC 与血清及房水中的蛋白质有良好的分离,保留时间为5.6 min。在40~200μg·L^(-1)水中及50~2000μg·L^(-1)血清中浓度范围内均显良好的线性关系,r 分别为0.9912与0.9991,日内变异<4%,日间变异<8%,回收率近100%。结论:RAM-HPLC 法,样品不经前处理,简单快速,精密度好,用此法可用于包含 MMC 的化疗方案的监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限进介质 肿瘤 HPLc 测定 RAM 血清 房水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丝裂霉素C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煜 柳忠辉 +1 位作者 付秀娟 郭志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MMC的含量,血样用氯仿-异丙醇溶液提取,以C_(18)柱分离,外标法定量检测,在0.11~1.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并同时对2种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本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 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MMC的含量,血样用氯仿-异丙醇溶液提取,以C_(18)柱分离,外标法定量检测,在0.11~1.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并同时对2种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本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83%(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丝裂霉素c 血样 血药浓度
下载PDF
HMVP、MVP和H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建飞 李长生 +6 位作者 章必成 杜光祖 张新华 王军 朱宇泽 欧武陵 杨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38,共4页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对常用的一、二线化疗方案敏感性较低,在化疗中联用喜树碱类衍生物已引起国内外的研究兴趣。本研究旨在观察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联合丝裂霉素(mitomycin,MMC)...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对常用的一、二线化疗方案敏感性较低,在化疗中联用喜树碱类衍生物已引起国内外的研究兴趣。本研究旨在观察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联合丝裂霉素(mitomycin,MMC)、长春花碱酰胺(vindesine,VDS)和顺铂(cisplatin,DDP)组成的HMVP、MVP和H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34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HMVP组(46例)、MVP组(44例)和HVP组(44例),接受相应方案的化疗,观察各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HMVP、MVP和HVP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9.54%、36.59%和26.19%,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的中位缓解期、中位生存期、1年及2年生存率亦无明显差别。三组之间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Ⅲ~Ⅳ度血小板减少、Ⅲ~Ⅳ度恶心/呕吐及Ⅲ~Ⅳ度便秘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略低于HMVP方案,但后者未显示出明显的疗效优势,且可能增加白细胞抑制、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MVP方案疗效略高于HVP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VP MVP HVP方案 治疗 晚期NScLc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下载PDF
γ射线合并丝裂霉素C对大鼠肝脏微粒体CYP2B1、CYP2E1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敏芬 郝福荣 +4 位作者 许立明 童顺高 季华钧 沈芝芬 金一尊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研究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及γ射线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联合用药对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肝脏微粒体中CYP2B1、CYP2E1的影响。从空白组(未经苯巴比妥诱导)和经苯巴比妥(PB)诱导组大鼠的肝脏中提出微粒体,分别进行2Gy、8Gy和1... 研究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及γ射线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联合用药对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肝脏微粒体中CYP2B1、CYP2E1的影响。从空白组(未经苯巴比妥诱导)和经苯巴比妥(PB)诱导组大鼠的肝脏中提出微粒体,分别进行2Gy、8Gy和16Gyγ射线单纯照射;50μmol/LMMC单纯处理;γ射线照射后加MMC联合作用,不作任何处理的作为正常对照组,然后测定CYP2B1、CYP2E1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空白组,还是PB诱导组的微粒体,在各剂量γ射线照射后,CYP2B1、CYP2E1活性变化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0μmol/LMMC作用后,CYP2B1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使CYP2E1活性下降明显(p<0.01)。两因素析因分析发现对于微粒体中CYP2B1、CYP2E1活性,γ射线照射和MMC作用之间没有交互作用。说明在体外试验中,γ照射对大鼠肝脏微粒体CYP2B1、CYP2E1活性没有影响,50μmol/LMMC的作用对CYP2B1活性也没有影响,但可以抑制CYP2E1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照射 丝裂霉素c cYP2B1 cYP2E1
下载PDF
含丝裂霉素C的铁磁性药物微球的理化特性和栓塞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焦玉彦 林世寅 +5 位作者 国毅 李璐 徐杰 葛向南 张熙曾 万柏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199-202,共4页
我们已研制成一种直径为20~100μm,含抗癌药物丝裂霉素C的铁用性药物微球(含铁22.4%)制刘,在特制外加强磁场引导下对某些脏器肿瘤有微血管栓塞定位及缓译药物的双重作用,既可提高欲治疗部位药物浓度,增强化打效果,... 我们已研制成一种直径为20~100μm,含抗癌药物丝裂霉素C的铁用性药物微球(含铁22.4%)制刘,在特制外加强磁场引导下对某些脏器肿瘤有微血管栓塞定位及缓译药物的双重作用,既可提高欲治疗部位药物浓度,增强化打效果,又健全身用药量大为降低,从而减轻药物副作用。该制剂经临床初步试用,证实安全、可靠、有效;本文对自行研制的丝裂霉素C铁磁性药物微球制剂进行了体外理化特性和药物缓释性能研究,并介绍了体内动物栓塞实验结果。本研究为磁性药物微球制剂的靶向定位栓塞施药治疗应用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性药物微球 载体 丝裂霉素c 栓塞 抗癌药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慧霞 高平 +1 位作者 张康玉 邢丹红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869-870,共2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MM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MM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角膜创面愈合良好,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5.8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Ⅱ-Ⅲ型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永平 刘会清 +2 位作者 马金莹 冉程 杜锦朵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5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在Ⅱ-Ⅲ型鼻窦炎患者手术中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后鼻腔粘连情况,从而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丝裂霉素C应用方案。方法 选择慢性鼻窦炎Ⅱ-Ⅲ型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行鼻内镜手术420例。A组应用0.2 g/L丝裂霉素C 210例,B组应用... 目的 通过观察在Ⅱ-Ⅲ型鼻窦炎患者手术中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后鼻腔粘连情况,从而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丝裂霉素C应用方案。方法 选择慢性鼻窦炎Ⅱ-Ⅲ型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行鼻内镜手术420例。A组应用0.2 g/L丝裂霉素C 210例,B组应用0.4 g/L丝裂霉素C 210例。术后定期随访18-30个月,平均(20.5±1.02)个月。结果 A组治愈186例,治愈率为88.6%,鼻腔粘连24例,无效率为11.4%;B组治愈202例,治愈率为96.2%,鼻腔粘连8例,无效率3.8%。2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腔手术中局部应用0.4 g/L丝裂霉素C能明显减少术后鼻腔粘连,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鼻腔粘连 慢性鼻窦炎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诱发大鼠外周血G_0期淋巴细胞核损伤指标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志明 王嬛 刘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90-293,共4页
本文用不同剂量的MMC处理大鼠外周血,放置18小时后直接制备淋巴细胞血涂片,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MMC可诱发G_(?)期淋巴细胞的核损伤。本实验对各种核损伤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微核、核变形和核碎裂等指标与MMC剂量间有很好的相关... 本文用不同剂量的MMC处理大鼠外周血,放置18小时后直接制备淋巴细胞血涂片,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MMC可诱发G_(?)期淋巴细胞的核损伤。本实验对各种核损伤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微核、核变形和核碎裂等指标与MMC剂量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作者认为,大鼠外周血G_(?)期淋巴细胞核异常测试法比传统的微核测试法更敏感、合理,在致突变试验中可作为初筛的体外短期测试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淋巴细胞 核损伤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雒文娟 哈少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 25眼(20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眼底、视野、术后前房深度...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 25眼(20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眼底、视野、术后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5眼(20例)术后平均眼压(11.42±2.14)mmHg,眼压在6~21 mmHg者23眼,眼压控制成功率为92.0%;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5眼(60.0%),术后功能性滤过泡24眼(96.0%),6眼(24.0%)发生浅前房,1眼出现(4.0%)前房出血,2眼(8.0%)脉络膜脱离,眼底及视野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从而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青光眼引流器
下载PDF
Modulatory Effect of Distillate of Ocimum sanctum Leaf Extract (Tulsi) on Human Lymphocytes Against Genotoxicants 被引量:1
17
作者 DIPANWITA DUTTA S.SARAVANA DEVI +5 位作者 K.KRISHNAMURTHI KOEL KUMAR PRIYANKA VYAS P.L.MUTHAL P.NAOGHARE T.CHAKRABART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6-234,共9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dulatory effect of distillate of Ocimum sanctum (traditionally known as Tulsi) leaf extract (DTLE) on genotoxicants. Methods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e studied the antigenotoxic and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dulatory effect of distillate of Ocimum sanctum (traditionally known as Tulsi) leaf extract (DTLE) on genotoxicants. Methods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e studied the antigenotoxic and anticlastogenic effect of distillate of Tulsi leaf extract on (i) human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by evaluating the DNA strand break without metabolic activation against mitomycin C (MMC) and hexavalent chromium (Cr^+6) and (ii) human peripheral lymphocytes (in vitro) with or without metabolic activation against mitomycin C (MMC), hexavalent chromium (Cr^+6) and B[a]P by evaluating chromosomal aberration (CA) and micronucleus assay (MN). Three different doses of DTLE, 50 μL/mL, 100 μL/mL, and 200 μL/mL wer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cytotoxicity assay and used for studying DNA strand break,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emergence. The following positive controls were used for inducing genotoxicity and clastogenicity MMC (0.29 μmol/L) for DNA strand break,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nd 0.51 μmol/L for micronucleus assay; Potassium dichromate (Cr^+6) 600 μmol/L for DNA strand break and 5 μmol/L for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assay; Benzo[a]pyrene (30 μmol/L) for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nd 40 μmol/L for micronucleus assay. The active ingredients present in the distillate of Tulsi leaf extract were identified by HPLC and LC-MS. Results Mitomycin C (MMC) and hexavalent chromium (Cr^+6) induc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NA strand break of respectively 69% and 71% (P〈0.001) as revealed by fluorometric analysis of DNA unwinding. Furthermore, the damage could be protected with DTLE (50 μL/mL, 100 μL/mL, and 200 μL/mL) on simultaneous treatment.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ormation induced by MMC, Cr^+6 and B[a]P were significantly protected (P〈0.001) by DTLE with and without metabolic activation. Conclusion Distillate of Tulsi leaf extract possesses antioxidants contributed mainly by eugenol, luteolin and apigenin as identified by LC-MS. These active ingredients may have the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genotoxic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illate of Tulsi leaf extract(DTLE) cYTOTOXIcITY DNA strand break chromosomal aberration(cA) Micronucleus(MN) Hexavalent chromium(cr^+6) Mitomycin c(mmc) Benzo[a]pyrene(B[a]P)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右旋糖酐的稳定性及抗瘤细胞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荣河 齐春莲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目的 :检测丝裂霉素C 右旋糖酐 (MMC D)的稳定性及抗瘤细胞活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MMC D合成后及保存 1年时的交联情况及稳定性 ,并以台盼蓝染色方法测定MMC D对胃癌细胞系MGC 80 3的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 :MMC D合成及保... 目的 :检测丝裂霉素C 右旋糖酐 (MMC D)的稳定性及抗瘤细胞活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MMC D合成后及保存 1年时的交联情况及稳定性 ,并以台盼蓝染色方法测定MMC D对胃癌细胞系MGC 80 3的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 :MMC D合成及保存 1年后的交联率均为 90 % ,其抗肿瘤活性与MMC相近。结论 :MMC D不降低MMC的抗肿瘤活性 ,稳定性好 ,为进入临床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D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肿瘤活性 胃癌
下载PDF
NP与MNP方案治疗NSCLC近期疗效及毒性的对比分析
19
作者 张捷 徐瑛 +1 位作者 蒋力学 周彩存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9-140,143,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二药和三药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6 2例初治的Ⅲb~Ⅳ期NSCLC ,随机分成A组 (去甲长春新碱 2 5mg/m2 静注第 1、8天 +顺铂 80mg/m2 静滴 ,分 2天 ,即NP方案 )、B组 (丝裂霉素... 目的 :对比观察二药和三药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6 2例初治的Ⅲb~Ⅳ期NSCLC ,随机分成A组 (去甲长春新碱 2 5mg/m2 静注第 1、8天 +顺铂 80mg/m2 静滴 ,分 2天 ,即NP方案 )、B组 (丝裂霉素 6mg/m2 静注第 1天 +去甲长春新碱 2 5mg/m2 静注第 1、8天 +顺铂 80mg/m2 静滴 ,分 2天 ,即MNP方案 )两组 ,分别化疗 2周期 ,每 4周为一周期。结果 :A组有效率为 33 3%、B组有效率为 37 9% (P >0 0 5 ) ;血小板降低A组为33 3% ,B组为 5 8 6 % (P <0 0 5 )。两组其余毒性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二药联合可能比三药联合毒性低 ,而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方案 MNP方案 药物治疗 NScLc 近期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 毒性反应
下载PDF
低剂量丝裂霉素C对辐射所致染色体损伤的实验观察
20
作者 高峰 王跃 +3 位作者 梁硕 王彬 孙晓玲 张海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1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丝裂霉素C(MMC)对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变化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低剂量MMC,再给大剂量X射线照射,或先给大剂量X射线照射再给低剂量MMC。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所有低剂量... 目的观察低剂量丝裂霉素C(MMC)对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变化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低剂量MMC,再给大剂量X射线照射,或先给大剂量X射线照射再给低剂量MMC。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所有低剂量MMC处理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单纯大剂量照射组,且低剂量MMC处理组的白细胞数降低程度均较单纯照射组有所减轻。结论低剂量MMC可以减轻辐射所致的染色体损伤,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染色体畸变 辐射防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