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力学稳定性
1
作者 陈曦 汤涛 +2 位作者 陈铜兵 李青 张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3-1788,共6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骨折类型和固定方式多样,各固定系统间的力学稳定性相差较大。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各固定系统开展生物力学研究具有科学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多种内固定应用于股骨A031-A2.1型转子间骨折的力...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骨折类型和固定方式多样,各固定系统间的力学稳定性相差较大。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各固定系统开展生物力学研究具有科学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多种内固定应用于股骨A031-A2.1型转子间骨折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切割,造模成股骨A031-A2.1型转子间骨折,模拟临床手术方法置入不同的内固定系统,分别建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经皮加压钢板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模型。约束4组模型股骨远端下所有节点,在股骨头上施加700,1400和2100N的压缩载荷,通过计算分析,观察各组模型的等效应力分布和压缩刚度,比较各组模型之间的力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通过计算分析,对比各组模型的变形量计算压缩刚度后,在各级载荷作用下,各组模型上压缩刚度呈现的趋势:生理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经皮加压钢板组>动力髋螺钉组;完整的生理组模型的压缩刚度明显高于所有的手术组模型;②观察应力指标,因存在应力遮挡效应,致使各固定组的应力峰值均高于生理组,最大峰值均集中分布于各内固定上;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应力峰值最小,动力髋螺钉固定组应力最高,应力分布趋势呈现:生理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经皮加压钢板固定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组<动力髋螺钉固定组;③分布于骨质模型的应力,因内固定置入位置不同呈现不同的分布结果;④提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各种内固定均能起到有效的固定,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是较好的一种内固定选择,呈现变形量小、应力峰值低,应力分布均匀的特性;经皮加压钢板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的力学效果优良,固定效果接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效果欠佳,同比于其他内固定,其力学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系统 力学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 等效应力 压缩刚度
下载PDF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隋聪 张盛庭 +1 位作者 郭澳 刘德宝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加压螺钉(CC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FNS组(采用FNS内固定治疗,39例)和CCS组(采用CCS内固定治疗,32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加压螺钉(CC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FNS组(采用FNS内固定治疗,39例)和CCS组(采用CCS内固定治疗,32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术中透视次数、下地部分负重时间FNS组少(短)于CCS组(P<0.01),住院费用FNS组高于CCS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FNS组短于CCS组(P<0.05),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FNS组优于CCS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FNS组低于CCS组(P<0.05)。结论相较于CCS内固定,FN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中透视次数少、患者部分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治疗费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空心加压螺钉 骨折固定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系统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应用对比
3
作者 陆向荣 陆大明 +2 位作者 蒋梁华 陆振良 徐雪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764-76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BS)与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HSN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HSN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30例采用OBS治疗的患者纳入OB... 目的对比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BS)与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HSN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HSN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30例采用OBS治疗的患者纳入OBS组,50例采用PHILOS治疗的患者纳入PHILOS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N)、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骨痂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量表(CMS)评分、Ne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OBS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PHILOS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PHILOS组(P<0.05);OBS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OCN、PINP、ALP水平高于PHILOS组(P<0.05);OBS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骨痂评分高于PHILOS组(P<0.05);OBS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CMS、Neer评分高于PHILOS组(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恢复良好,均为Ⅰ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PHILOS比较,应用OBS治疗老年HSNF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更佳,且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 肩关节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的救治模式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艳 李春江 +3 位作者 安娜 张志燕 崔明武 陈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758-3762,共5页
目的探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的救治模式在骨盆骨折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救治的114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 目的探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的救治模式在骨盆骨折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救治的114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紫云急诊室)”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救治应用的时间节点,将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采用常规院前急救配合绿色通道技术进行救治的55例骨盆骨折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采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紫云急诊室)”结合外固定架技术救治的59例骨盆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模式,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救治-急诊室救治-收入科室救治,待病情平稳后,向手术室提出申请后再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紫云急诊室)”结合外固定架技术在急诊手术室早期急诊给予骨盆固定,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即通过“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紫云急诊室)”与院内骨盆救治小组联系,实现上车即入院,院前与院内救治一体化。结果共纳入114例骨盆骨折患者,对照组55例,其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40.96±13.47)岁。观察组59例,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40.85±12.24)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受伤机制及在救治前RT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更高,休克指数、血小板、红细胞压积与乳酸值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叫至转运至急诊时间,急诊至放射科出片时间,急诊至入科时间及入院至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救治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85.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升高(P<0.05)。救治后2组RTS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数占比优于对照组(P<0.05)。Matta标准评价2组骨折复位效果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的这一新型救治模式救治急症骨盆骨折,可明显缩短救治时间、减少失血、有效降低死亡率、伤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 骨盆骨折 固定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股骨逆行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李晗 徐执扬 +3 位作者 吴冯胜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49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内固定方法分为逆行髓内钉组...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49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内固定方法分为逆行髓内钉组(n=24)和LISS锁定钢板组(n=25)。逆行髓内钉组术中使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使用LISS锁定钢板。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年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逆行髓内钉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LISS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髓内钉及LISS锁定钢板治疗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相当,但两种内固定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逆行髓内钉 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钢板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
6
作者 侯利民 兰骁儒 +1 位作者 赵世杰 李政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45-6356,共12页
为了提高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新思想。首先,将多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视为一个多智能体系统,设计了基于无向通信拓扑图的固定时间一致性协议;同时,设计了固定... 为了提高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新思想。首先,将多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视为一个多智能体系统,设计了基于无向通信拓扑图的固定时间一致性协议;同时,设计了固定时间滑模观测器估计扰动并在一致性协议中引入前馈补偿,从而得到期望的q轴电流。然后,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框架下设计了固定时间互补滑模电流控制器,用于跟踪q轴参考电流。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分别证明了控制器和观测器可以在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的情况下实现固定时间内收敛。最后,在三台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实验平台上与传统偏差耦合控制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永磁同步电机 多智能体系统 固定时间滑模观测器 固定时间互补滑模控制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远期效果观察
7
作者 倪建平 周国柱 +3 位作者 顾军 黄亮 包文龙 魏斐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对比2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伤椎后凸Cobb角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均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ODI、Harris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VAS评分降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ODI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能得到有效保障,对于促进患者腰椎指标及功能改善、缓解疼痛程度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正骨片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强 梁绍雄 +1 位作者 韦家宁 付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27-130,共4页
目的 观察正骨片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正骨片组(n=60)。患者均行桥接组合式... 目的 观察正骨片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正骨片组(n=60)。患者均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术后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正骨片组给予正骨片,2组均用药至术后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术后7 d视觉模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正骨片组显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68.33%vs. 40.00%,χ^(2)=9.701,P=0.002)。术后3个月,2组血清BGP、BALP水平低于术前,血清CTX-Ⅰ水平高于术前,但正骨片组术后血清BGP、BALP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CTX-Ⅰ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正骨片组术后7 d VA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13周者占比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常规治疗组与正骨片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1.67%,χ^(2)=0.835,P=0.361)。结论 正骨片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可更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正骨片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疼痛 愈合
下载PDF
类Chen-Qi混沌系统的固定时间自适应同步控制
9
作者 王院生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7期80-86,共7页
类Chen-Qi四维混沌系统的渐近稳定控制的同步误差不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有限时间控制的同步误差收敛到零的状况与初值有关.因此,本文应用固定时间控制技术,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和参数估计律,试图使得驱动系统与同类型的参数未知的响... 类Chen-Qi四维混沌系统的渐近稳定控制的同步误差不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有限时间控制的同步误差收敛到零的状况与初值有关.因此,本文应用固定时间控制技术,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和参数估计律,试图使得驱动系统与同类型的参数未知的响应系统在固定时间内达到同步,完成了理论证明.应用数值仿真考察同步误差收敛到零的状况.选取不同参数值,不同状态初值,考察状态时程图、同步误差曲线等.结果表明:混沌运动时,固定时间内同步误差收敛到零的效果较好,与状态初值无关,收敛时间符合理论计算值;周期运动时,固定时间内前三个状态的同步误差收敛到零的效果较好,收敛时间符合理论计算值,但第四个状态的同步误差的收敛时间不符合理论计算值,其原因是系统存在的三次非线性项的不平衡、不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Chen-Qi超混沌系统 固定时间同步 自适应控制器 同步误差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失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10
作者 涂泽松 徐大星 +4 位作者 罗洪斌 王宇胜 冯兴伦 彭仲华 杜绍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845-5853,共9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主要的老年脆性骨折类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首选手术方案,但术后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术前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提出一种新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三柱”分类法,并分析其与术后内固定失效的交...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主要的老年脆性骨折类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首选手术方案,但术后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术前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提出一种新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三柱”分类法,并分析其与术后内固定失效的交互关系,利用数字技术运算开发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便于临床医生术前甄别并干预高风险患者。方法:选择2012年6月和2022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内固定失效结局,分为内固定失效组和内固定维持组。根据患者术前X射线片将股骨近端分为“三柱”:内侧柱、外侧柱及中柱,每柱均有不同的亚组分型。分析“三柱”的形态特征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复位失效的关系,通过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引起内固定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语言软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自助法重抽样1000次,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预测模型的最佳风险分界值,据此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根据模型风险预测能力的准确度来评价其稳定性和外延性。结果与结论:①利用“三柱”分型系统预测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4个独立风险因素,分别为内侧柱(小转子及股骨距粉碎性骨折)[优势比=5.385,95%CI(1.961,14.782),P=0.001]、中间柱(烟囱型)[优势比=2.893,95%CI(1.167,7.173),P=0.022]、外侧柱(外侧壁厚度<20.5 mm)[优势比=2.804,95%CI(1.078,7.297),P=0.035]及外侧柱(外侧壁骨折)[优势比=4.278,95%CI(1.670,10.959),P=0.012];②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52,95%CI(0.837,0.92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风险和实际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一致性;③临床决策曲线提示风险阈值概率在0.2-0.82范围内时,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风险概率为28%是模型风险分层的最佳阈值,模型在不同风险组别患者的预测性能较好;④此次研究通过“三柱”分型系统构建预测模型计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内固定失效的风险概率,此方法准确、简便,易于临床应用,可作为一种数字化工具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独立风险因素 内固定失效 分型系统 风险预测模型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固定式水基局部灭火系统典型缺陷
11
作者 李伟 《中国船检》 2024年第9期82-84,共3页
为提升A类机器处所的灭火能力,SOLAS公约第II章规定,除配备固定式消防系统外,还必须设置固定式水基局部灭火系统。这一系统作为机舱固定式灭火系统的补充,旨在提供对单一设备的灭火措施,避免了关闭发电机、撤离人员或封闭处所的必要,同... 为提升A类机器处所的灭火能力,SOLAS公约第II章规定,除配备固定式消防系统外,还必须设置固定式水基局部灭火系统。这一系统作为机舱固定式灭火系统的补充,旨在提供对单一设备的灭火措施,避免了关闭发电机、撤离人员或封闭处所的必要,同时为启动固定式灭火系统争取了宝贵的缓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式灭火系统 灭火能力 SOLAS公约 缓冲时间 灭火措施 典型缺陷 水基
下载PDF
非解剖复位下股骨颈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继斋 殷贵鲲 +5 位作者 谢辉 傅维民 韩顺 马英杰 温准 王本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19-3325,共7页
背景: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很难获得解剖复位,作为一种新型内固定装置,目前关于股骨颈系统内固定治疗非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尚是空白。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股骨颈系统内固定治疗未能获得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 背景: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很难获得解剖复位,作为一种新型内固定装置,目前关于股骨颈系统内固定治疗非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尚是空白。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股骨颈系统内固定治疗未能获得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收集一名健康女性成年人的髋关节CT数据,利用Mimics 21.0、Geomagic Wrap 2021和SolidWorks 2020制作Pauwels角分别为30°,50°和70°的解剖复位股骨颈骨折模型,将以上3个解剖复位模型的骨折近端沿骨折线向上移位2 mm,得到3个不同Pauwels角的阳性支撑模型;相反,得到3个阴性支撑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20制作股骨颈系统内固定,并与以上9个模型装配。使用Ansys 19.0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记录2100 N应力下股骨和股骨颈系统的位移分布和最大位移、应力分布和最大应力。结果与结论:①Pauwels角为30°,50°,70°时,股骨颈系统最大应力均集中在螺栓与抗旋螺钉交界处,股骨最大应力集中在股骨内侧皮质,最大位移均分布于股骨头上部和股骨颈系统顶端;②Pauwels角为30°,50°时,股骨颈系统和股骨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情况均为阴性支撑>解剖复位>阳性支撑;③Pauwels角为70°时,股骨颈系统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情况为阴性支撑>解剖复位>阳性支撑;股骨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情况为阴性支撑>阳性支撑>解剖复位;④随着Pauwels角的增大,阳性支撑的生物力学优势在减弱,但均优于阴性支撑;当Pauwels角为30°时,阳性支撑比解剖复位更稳定;当Pauwels角为50°时,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的生物力学差异变得更小;当Pauwels角为70°时,解剖复位的稳定性略优于阳性支撑;⑤提示股骨颈骨折在术中若难以达到解剖复位,但已实现移位2 mm以内的阳性支撑,应用股骨颈系统内固定可以得到稳定的力学固定,但是需要避免阴性支撑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系统 内固定 非解剖复位 阳性支撑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股骨颈固定系统固定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聪 刘伦 贾全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38-841,共4页
目的 观察股骨颈固定系统(FNS)固定与空心螺钉(CC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骨伤外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FNS组(n=40)和CCS组(n=40)。... 目的 观察股骨颈固定系统(FNS)固定与空心螺钉(CC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骨伤外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FNS组(n=40)和CCS组(n=40)。两组术前常规治疗及术后处理相同,FNS组实施FNS内固定治疗,CCS组实施CCS内固定治疗。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量表),并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NS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47.52±9.43) min、(4.33±0.41) cm、(11.13±1.88)周,均短于CCS组[(67.45±12.84) min、(3.42±0.38) cm、(14.67±1.74)周],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26.47±7.56) mL、(12.72±1.83)次,均少于CCS组[(43.58±10.62) mL、(17.41±2.6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FNS组Garden对线指数分型优于C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FNS组股骨颈缩短程度优于C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FNS组Harris评分为(83.67±11.52)分,高于CCS组[(77.47±1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及随访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S与CCS均对股骨颈骨折有较好的疗效,但与CCS相比,FNS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尽快完全负重,并能明显改善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股骨颈内固定系统 空心螺钉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内固定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强 李世芸 +1 位作者 熊鹰 李甜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1-826,共6页
背景:针对在颈椎病治疗过程中,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系统Zero-P系统在术后会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等问题,研发出一种新型Low-P系统。目的:对比新型Low-P与Zero-P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对颈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并对内固定系统进行应力分... 背景:针对在颈椎病治疗过程中,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系统Zero-P系统在术后会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等问题,研发出一种新型Low-P系统。目的:对比新型Low-P与Zero-P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对颈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并对内固定系统进行应力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建立无损颈椎C_(1)-C_(7)节段完整模型,基于模型有效性,建立在C_(4)-C_(5)节段置入Low-P型(Z型Low-P和H型Low-P)与Zero-P型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4种工况下,分析置入器械、邻近椎体髓核、纤维环与终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1)置入Low-P型与Zero-P型内固定器械后,H型Low-P系统活动范围大,Z型Low-P系统最大应力值较小,Zero-P型对邻近节段髓核最大应力较大,终板最大应力较小;(2)3种内固定系统对邻近节段纤维环的影响相接近;(3)Zero-P型内固定系统螺钉应力远大于Low-P系统;(4)提示相比Zero-P型内固定系统,新型Low-P系统降低了钢板和螺钉的应力值,可以降低螺钉松动、内固定系统失效等问题;Low-P型系统对于邻近椎间盘髓核的应力较小,可降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此次研究结果可为Low-P型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 Low-P型 Zero-P型 颈椎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股骨颈系统与倒三角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立民 高玉贵 张银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系统与倒三角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天津市东丽医院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倒三角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股骨颈系统与倒三角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天津市东丽医院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倒三角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股骨颈系统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OM、颈干角比较无差异(P均>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4.39%(P均<0.05)。结论:股骨颈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相较于倒三角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而言稳定性强,术中透视次数少且术后疼痛轻微,可更好地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系统 倒三角空心螺钉内固定 髋关节 疼痛
下载PDF
新型成人后路寰椎骨折钉板复位内固定系统的设计
16
作者 牛河钢 杨昆 +2 位作者 张晶晶 闫怡竹 张银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9-1402,共4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复位良好、操作简便的后路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爆裂性骨折的内固定系统。目的:基于寰椎CT测量数据设计并优化一种符合人体局部解剖结构特征,操作简便且复位优良的新型后路寰椎骨折钉板复位内固定系统。方法:回顾... 背景: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复位良好、操作简便的后路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爆裂性骨折的内固定系统。目的:基于寰椎CT测量数据设计并优化一种符合人体局部解剖结构特征,操作简便且复位优良的新型后路寰椎骨折钉板复位内固定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47例成人的CT图像,在图像上依次测量内倾角0°经后弓侧块螺钉轨迹长度、最大内侧倾斜角与此时经后弓侧块螺钉轨迹的长度、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高度、两侧经后弓侧块螺钉进针点距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寰椎后弓半径、寰椎后结节至枕骨大孔后缘和寰椎后结节至枢椎椎弓上表面的距离,分析数据并设计优化一种符合人体解剖学特征的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结果与结论:①所有受试者两侧的内倾角0°螺钉轨迹长度、最大内倾角度、最大内倾角螺钉轨迹长度、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高度、进钉点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寰椎后结节至枕骨大孔后缘距离、寰椎后结节至枢椎棘突上表面距离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述各指标在男性与女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研究成功设计了新型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并获得国家专利;该内固定系统适合寰椎后弓解剖学特征,既可有效治疗寰椎爆裂性骨折,又可保留枕寰枢关节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内固定 寰椎解剖 CT图像测量 内固定系统设计
下载PDF
复合加压系统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何荣富 梁羽 刘绍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加压系统(CCS)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复合加压系统(CCS)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CCS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ES)评分]、成骨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骨钙素(BGP)、成纤维细胞因子(FGF)、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35.67±4.13)mL,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10±5.23)min、(3.19±0.41)个月,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5.88±9.12)、(92.78±5.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FM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步行能力评分为(1.45±0.34)分,低于对照组,FMES评分为(25.78±3.5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PINP、BGP、FGF、BAP、PIC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TRACP-5b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PINP、BGP、FGF、BAP、PICP水平分别为(1054.67±123.14)pg/L、(9.63±1.43)ng/mL、(11.24±1.56)ng/mL、(43.89±5.12)ng/mL、(18.98±2.88)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RACP-5b水平为(0.89±0.14)U/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5-HT、PGE2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5-HT、PGE2水平分别为(83.89±15.23)、(84.89±14.34)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S固定可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降低疼痛介质水平,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加压系统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可燃液体储罐区固定式灭火系统管网布置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网 王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8,共7页
为充分发挥固定式灭火系统的作用,有效缩短灭火时间,提高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的灭火效率,降低火灾对消防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本文系统调研了国内已建成的固定顶储罐、外浮顶储罐的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管网的布置方式和消防冷却水系统的管网... 为充分发挥固定式灭火系统的作用,有效缩短灭火时间,提高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的灭火效率,降低火灾对消防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本文系统调研了国内已建成的固定顶储罐、外浮顶储罐的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管网的布置方式和消防冷却水系统的管网布置方式,分析了不同布置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可燃液体储罐区固定式灭火系统设计及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液体储罐区 管网布置 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消防冷却水系统
下载PDF
探讨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刘仕友 宋华 +2 位作者 王明明 杜洪洋 孙建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究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参照组(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究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参照组(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研究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运动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00%(30/30),高于参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 胫骨中下段骨折 优良率
下载PDF
固定和切换拓扑下多智能体系统二分容错状态一致性研究
20
作者 张捷 姚瑶 +1 位作者 王健安 李志强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9-449,共11页
针对具有传感器故障的连续时间线性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了固定和切换拓扑下的二分容错状态一致性问题。首先,考虑不存在传感器故障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分布式二分一致性控制协议;其次,考虑存在传感器故障和状态不可... 针对具有传感器故障的连续时间线性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了固定和切换拓扑下的二分容错状态一致性问题。首先,考虑不存在传感器故障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分布式二分一致性控制协议;其次,考虑存在传感器故障和状态不可测的情况,根据邻居交互信息构造新型分布式状态和故障观测器,并提出了基于输出反馈的分布式二分容错一致性控制协议;最后,进一步考虑通信拓扑发生切换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二分容错一致性控制协议。理论分析和仿真算例均验证了不同情况下提出的分布式控制策略能够消除传感器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可实现预期的二分状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故障 多智能体系统 固定和切换拓扑 二分状态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