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idence of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s in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in the native Chinese population by analysis of clinical methods 被引量:8
1
作者 Yan Wang Jing Guo +2 位作者 Hai-Bing Yang Xuan Han Ying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The aims of the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s in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in a native Chinese population using radiography and clinical examination under microscope and to comp... The aims of the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s in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in a native Chinese population using radiography and clinical examination under microscope and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efficacies of these method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1 146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were selected and examined. Teeth with C-shaped canal systems were categorized by using the rad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d the modified Melton's method. C-shaped canals were identified in 397 (34.64%)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by radiography (type I, 31.23%; type II, 38.29%; type III, 30.48%). Clin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449 (39.18%) cases exhibited C-shaped canal systems (C1, 22.94%; C2, 48.11%; C3a, 15.59%; C3b, 13.36%). As for the result of the radiographic and clinical combined examination, C-shaped root canals were found in 473 (41.27%)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C1, 21.78%; C2, 45.67%; C3a, 16.70%; C3b, 15.86%). The incidence of C-shaped root canal diagnosed by radiographic method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P〈O.05). The study indicated a high incidence of C-shaped canal system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scopic and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identifying the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haped root canal INCIDENCE mandibular second molar
下载PDF
Analysis of in-bore magnetic field in C-shaped armature railguns 被引量:4
2
作者 Qiang Yin He Zhang +1 位作者 Hao-jie Li Yu-xin Y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In order to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bore magnetic field for C-shaped armature electromagnetic railgun, a computational model considering dynamic contact pressure is established. By solving the ... In order to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bore magnetic field for C-shaped armature electromagnetic railgun, a computational model considering dynamic contact pressure is established. By solving the dynamic equation, the in-bor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mature are 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in the rail and armature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magnetic diffusion equation and Ampere’s law. On this basis, three simulation models are proposed, which correspond to static state,motion state and motion state considering the velocity skin effect.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investigated points along the central axes of the armature front end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static state,the peak magnetic flux density of each investigated point is greater than the other two states. Velocity skin effect leads to a decrease in peak magnetic flux density. The change of motion state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peak magnetic flux density of the investigated point that far away from the armatur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can be used in 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design of intelligent ammu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GUN c-shaped ARMATURE Magnetic flux density
下载PDF
Triple Notched Band Characteristics UWB Antenna Using C-Shaped Slots and Slot-Type Capacitively-Loaded Loop (CLL)
3
作者 Ahmed Zitouni Noureddine Boukli-Hacene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3年第8期342-345,共4页
Ultra wide bands antennas with notched bands characteristics have recently been considered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In this paper, a compact ultra-wideband antenna (UWB) for UWB applications with t... Ultra wide bands antennas with notched bands characteristics have recently been considered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In this paper, a compact ultra-wideband antenna (UWB) for UWB applications with triple bandnotched characteristics is presented. The proposed antenna consists of a square patch with four truncated corners and a partial ground plane with a rectangular slit. The operation bandwidth of the designed antenna is from 2.66 GHz to more than 13.5 GHz. Band-notched characteristics of antenna to reject the frequency band of 3.18 - 3.59 GHz and 4.70 - 5.88 GHz, is realized by inserting two C-shaped slots in the patch, the third band of 9.54 - 12.22 GHz is achieved by slottype capacitively-loaded loop (CLL) inserted in the patch near the feed line. Details of the proposed antenna design and simulated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ip ANTENNA Ultra-Wideband ANTENNA UWB c-shaped Slot Capacitively-Loaded LOOP (CLL) Three-Band Notched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A Novel Open C-shaped Molar Band for Orthodontic Applications: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s and Clinical Trials
4
作者 周珊 GUO Yang +3 位作者 WANG Peijun FU Wei XU Shiqian 张斌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6年第5期1174-1180,共7页
To evaluate the retention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C'-shaped molar bands at a laboratory level. 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RMGIC) was used as a luting agent for the novel C-shaped molar band. The mechanic... To evaluate the retention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C'-shaped molar bands at a laboratory level. 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RMGIC) was used as a luting agent for the novel C-shaped molar b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and were examined and the retention performance was characterized in the mesial, dis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A clinical trial was conducted using a spilt-mouth design on 50 patients. The novel C-shaped molar bands fit most molars without a repeated try-in process.The use of both nanoHA coating and RMGIC enhanced the tensile(8.00 ± 1.8 MPa) and shear strengths(27.17 ± 8.6 MPa) of the molar bands, leading to high retention in vertical, mesial and distal directions( p 〈 0.001). In clinical trials, the C-shaped molar bands had a failure rate(15%) comparable to that of traditional bands, and 93% of the failed bands demonstrated an adhesive remnant index score of 0, corroborating the observation that no luting agent residue remained on the tooth surface in most cases. The novel C-shaped molar bands appear to be a promising appliance that requires further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and may be used effectively in orthodon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en 'C'-shaped molar bands nano-hydroxyapatite 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 retention performance clinical trials
下载PDF
纵向钢筋C型卡槽连接单向拉伸力学性能
5
作者 张敏 李昆松 +3 位作者 卢旦 陈宜虎 于伟 刘艳萍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提高装配式纵向钢筋连接的施工效率,提出了C型卡槽连接方式,制作9个连接件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研究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应变发展过程,分析不同锚固板直径对连接件连接性能的影响;基于混凝土局部受压计算公式,推导出C... 为提高装配式纵向钢筋连接的施工效率,提出了C型卡槽连接方式,制作9个连接件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研究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应变发展过程,分析不同锚固板直径对连接件连接性能的影响;基于混凝土局部受压计算公式,推导出C型卡槽连接钢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给出不同锚固板直径与带锚固板钢筋直径的适配表。结果表明:锚固板直径为43 mm和48 mm的连接件发生带锚固板钢筋拉断破坏,荷载-位移曲线与单根钢筋拉伸的荷载-位移曲线相似,均能满足JGJ 107—2016和ACI 318对接头的强度要求;锚固板直径为38 mm的连接件是依据JGJ 256—2011选取锚固板直径,试验过程中发生带锚固板钢筋拔出破坏,证明按照规程取值,锚固板直径偏小,无法满足连接要求;锚固板直径为38 mm的连接件其荷载-位移曲线呈现波浪形,承载力虽小于前两者,但仍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较高的残余承载力;所有连接件的C型卡槽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应变值较小,始终处于弹性阶段,C型卡槽环向应变表现为压应变,C型卡槽连接钢筋承载力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连接 C型卡槽连接 单向拉伸 锚固板直径
下载PDF
碳纤维板加固H型钢梁抗剥离夹具研制及应用试验
6
作者 周朝阳 樊文华 +1 位作者 汪毅 周锦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35,共11页
外贴碳纤维板是钢梁抗弯加固的常用方法,但其端部易因界面应力集中导致剥离破坏,严重影响高性能材料的有效利用,特别是结构加固后的安全服役.为此开发出一种适用于H型钢梁的简易夹具——C形槽板夹,以加强碳纤维板的端部锚固.通过多根带... 外贴碳纤维板是钢梁抗弯加固的常用方法,但其端部易因界面应力集中导致剥离破坏,严重影响高性能材料的有效利用,特别是结构加固后的安全服役.为此开发出一种适用于H型钢梁的简易夹具——C形槽板夹,以加强碳纤维板的端部锚固.通过多根带夹碳纤维板加固梁的静力加载试验,验证了此夹具的可靠性,并考察了碳纤维板伸入剪跨段长度与剪跨段长度之比及锚固方式(纯粘、端锚和混锚)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端锚加固不同于纯粘,只要梁的控制截面仍在夹具之间,碳纤维板的极限应力、加固效果及利用效率均随其长度缩短而提高,当碳纤维板长度分别为600、750 mm时,前者极限应变和承载力比后者分别高27.3%和8.1%.由于钢梁表面处理质量较差,混锚加固梁均发生突然剥离,后期退化为端锚加固梁,因而相比端锚加固梁加固效果改善不大,需要提高表面处理质量再做类似研究.尽管如此,相比纯粘加固梁,混锚加固梁采用C形槽板夹后剥离破坏被延迟,抗弯性能大为改善.试验过程中还用压电阻抗法对界面剥离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板 抗弯加固 H型钢梁 剥离 C形槽板夹 压电阻抗法
下载PDF
C型外包花纹钢-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推出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丽华 周璐洁 +1 位作者 徐海波 董丽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探究带拉条式C型外包花纹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及粘结滑移性能,考虑钢板的花纹高度、混凝土强度、拉条间距、截面宽度和翼缘截面形式对试件粘结强度的影响,设计制作了12个带拉条的C型外包花纹钢-混凝土推出试件。分析各试件的破坏过程... 为探究带拉条式C型外包花纹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及粘结滑移性能,考虑钢板的花纹高度、混凝土强度、拉条间距、截面宽度和翼缘截面形式对试件粘结强度的影响,设计制作了12个带拉条的C型外包花纹钢-混凝土推出试件。分析各试件的破坏过程、荷载-滑移曲线、钢板应变沿纵向分布规律及特征粘结强度;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统计回归得出特征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花纹高度是改善粘结性能最有效的途径;特征粘结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呈增大趋势,随着截面宽高比和拉条间距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在同等条件下,翼缘内翻试件的粘结性能优于翼缘外翻试件;特征粘结强度的回归公式能够较好地拟合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外包钢 花纹钢板 特征粘结强度 推出试验 荷载-滑移曲线
下载PDF
纵向V型肋卷边C形不锈钢梁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8
作者 裴玉磊 叶彩凤 +2 位作者 陶忠 皇甫双娥 燕钊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在冷弯薄壁C形不锈钢梁腹板增设纵向加劲肋后对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本文考虑腹板高度、高宽比以及加劲肋尺寸的不同,进行4组试件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卷边C形不锈钢梁腹板进行加肋能良好地抑制腹板鼓曲,有效提高其极... 为研究在冷弯薄壁C形不锈钢梁腹板增设纵向加劲肋后对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本文考虑腹板高度、高宽比以及加劲肋尺寸的不同,进行4组试件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卷边C形不锈钢梁腹板进行加肋能良好地抑制腹板鼓曲,有效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加大加劲肋的尺寸会略微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但刚度略有降低;增加卷边C形不锈钢梁的腹板高度可有效提升其极限抗弯承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V型加劲肋 冷弯薄壁卷边C形钢梁 极限抗弯承载力
下载PDF
冷弯薄壁C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时圣占 李建雄 +2 位作者 王铎 朱坚强 霍兵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3,128,共10页
为探究冷弯薄壁C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制作并设计了5个不同断面组合形式的组合梁试件,并对其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其承载性能、破坏机理。在试验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此组合梁进行非线性分析,对其进行参数分析... 为探究冷弯薄壁C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制作并设计了5个不同断面组合形式的组合梁试件,并对其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其承载性能、破坏机理。在试验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此组合梁进行非线性分析,对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材料、尺寸对组合梁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建立冷弯薄壁C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力模型,对其承载力、刚度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梁的主要破坏形式均属于延性破坏;采用ABAQUS建立的组合梁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冷弯薄壁C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过程。随着C型钢屈服强度的增加,极限荷载最高提高56.5%;C型钢厚度每增加1mm,极限荷载平均提高28.5%;截面高度每增加50mm,极限荷载提高20%左右。但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组合梁的承载力影响较小;推导出了适用于此种冷弯薄壁C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及其刚度计算方法,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C型钢 组合梁 抗弯承载力 刚度计算
下载PDF
光伏支架高强冷弯C型钢檩条的受弯性能研究
10
作者 吴艳姣 袁焕鑫 +2 位作者 邱鑫 张东明 陈守祥 《太阳能》 2024年第4期49-58,共10页
为研究光伏支架中高强冷弯C型钢檩条的受弯性能,对5种布置方式下的LQ550高强冷弯C型钢檩条(下文简称为“C型钢檩条”)开展了跨间6个加载点集中加载试验。建立C型钢檩条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得到的C型钢檩条受弯性能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为研究光伏支架中高强冷弯C型钢檩条的受弯性能,对5种布置方式下的LQ550高强冷弯C型钢檩条(下文简称为“C型钢檩条”)开展了跨间6个加载点集中加载试验。建立C型钢檩条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得到的C型钢檩条受弯性能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依此模型探究檩条相对长细比对其受弯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参照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规定,分析了撑杆约束对檩条受弯稳定承载力的有利作用。结合实际项目,对采用C型钢撑杆的光伏支架开展现场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檩条的抗弯刚度和受弯稳定承载力通过在跨间设置撑杆约束后明显提高,且设置C型钢撑杆约束的提高效果强于圆管撑杆。2)C型钢撑杆可视为理想侧向支承,檩条平面外计算长度系数可以根据C型钢撑杆的设置情况取值。3)现场加载试验证明C型钢撑杆对檩条扭转具有良好的约束效果,充分验证了采用C型钢撑杆体系的新型光伏支架结构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支架 高强冷弯C型钢 檩条 受弯性能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直流空气断路器高海拔环境下电弧重燃现象及其抑制措施
11
作者 黄浩 李静 彭世东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高海拔环境下直流空气断路器(DC ACB)在电弧开断过程中易发生重燃,导致开断失败的概率增加。为了抑制DC ACB高海拔开断时的电弧重燃,以轨道交通用车载DC ACB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磁流体动力学(MHD)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海拔下DC ACB中... 高海拔环境下直流空气断路器(DC ACB)在电弧开断过程中易发生重燃,导致开断失败的概率增加。为了抑制DC ACB高海拔开断时的电弧重燃,以轨道交通用车载DC ACB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磁流体动力学(MHD)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海拔下DC ACB中的电弧演变过程,通过增大横向磁场及设置“C”形栅片对其高海拔开断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增大横向磁场,2 km、3 km海拔下DC ACB不发生电弧重燃,但4 km、5 km海拔下发生电弧重燃。4 km、5 km海拔下,在增大横向磁场的基础上采用含“C”形栅片的改进灭弧室结构,能够使DC ACB在高海拔环境下成功开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空气断路器 高海拔 磁流体动力学 横向磁场 “C”形栅片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1例
12
作者 刘明 黄艳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根管显微镜结合CBCT可发现结构异常并避免遗漏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C形根管 釉珠 根管再治疗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其影响因素的CBCT研究
13
作者 林太伟 刘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在根管口、根中、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在根中与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5岁组与26~50岁组在3个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舌侧沟与具有颊舌侧沟的在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可以准确判断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走向,有助于对形态复杂的C形根管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CBCT
下载PDF
基于国产T3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C型肋结构成型工艺
14
作者 陈文 黄哲 +3 位作者 杨帆 汪刘才 张君红 韩小勇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以C型肋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T300级碳纤维单向带预浸料,针对C型肋结构成型过程中存在的R角厚度减薄以及外形轮廓控制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工艺路线设计优化,通过优化零件封装方式和成型工装固化摆放方式,R角厚度实测值合格率由4.17... 以C型肋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T300级碳纤维单向带预浸料,针对C型肋结构成型过程中存在的R角厚度减薄以及外形轮廓控制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工艺路线设计优化,通过优化零件封装方式和成型工装固化摆放方式,R角厚度实测值合格率由4.17%提高到100%;设计工装回弹角值,制造均衡铺层和对称铺层的试验件外形轮廓均能满足工程要求。通过一系列低成本高效的优化方式,本方法成功解决了成型过程中R角厚度减薄以及外形轮廓控制等问题,为国产复合材料改进研究提供借鉴,缩短了国产复合材料应用研究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复合材料 C型肋结构 R角厚度减薄 外形轮廓
下载PDF
大厚度C形梁R角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黄雪萌 房晓斌 +2 位作者 段蕾蕾 刘浩轩 王卓 《模具工业》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探讨了热压罐成型大厚度C形梁R角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压力参数和压力传递方式,确定了影响R角质量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实际工程中大厚度C形梁R角的结构质量和外形准确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压罐成型 大厚度C形梁 R角质量
下载PDF
高强韧可重构C―N键交联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16
作者 黄晶 郭宝春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首先以双(甲苯磺酰氧基)丙烷(BTP)为交联剂使丁苯吡橡胶(VPR)交联,生成基于对甲苯磺酸吡啶鎓盐的C―N键交联丁苯吡橡胶(VPR-BTP),然后引入铜离子(Cu2+),制得基于C―N键和Cu2+-吡啶配位键的双重动态键交联弹性体VPR-BTP-Cu。通过红外光谱... 首先以双(甲苯磺酰氧基)丙烷(BTP)为交联剂使丁苯吡橡胶(VPR)交联,生成基于对甲苯磺酸吡啶鎓盐的C―N键交联丁苯吡橡胶(VPR-BTP),然后引入铜离子(Cu2+),制得基于C―N键和Cu2+-吡啶配位键的双重动态键交联弹性体VPR-BTP-Cu。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透射电镜等研究了Cu2+含量对VPR-BTP-Cu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TP能够有效交联VPR,VPR-BTP-Cu具有良好的重构能力;同时,Cu2+的引入大幅提高了VPR-BTP的力学性能;当Cu2+的质量分数为9%时,VPR-BRP-Cu的强度和韧性分别比VPR-BTP提高了6.6和6.3倍。此外,VPR-BTP-Cu表现出可重构形状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C―N烷基交换 牺牲键 强韧化 可重构形状记忆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在冰雹预报预警中的应用分析
17
作者 李腊平 杨淑华 +3 位作者 刘洁莉 赵琦 李小强 王嘉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9-761,共13页
利用山西4部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9-2017年山西出现的38次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与降雹的对应关系,总结V型缺口对冰雹的预报预警指标,并在2018-2022年开展实时业务应用... 利用山西4部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9-2017年山西出现的38次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与降雹的对应关系,总结V型缺口对冰雹的预报预警指标,并在2018-2022年开展实时业务应用,对V型缺口特征及预报预警指标进行检验并订正。结果表明:降雹在V型缺口出现后开始,在V型缺口消失前结束;降雹概率与V型缺口起始高度无明显的对应关系;V型缺口对应的上升气流高度≤4 km时无降雹;V型缺口理想的观测仰角为2.4°~6.0°,最佳观测仰角为2.4°;强回波区呈现“蝴蝶状”是降雹最强阶段。降雹开始阶段预报预警指标及关注点:(1)V型缺口有弱回波区或有界弱回波区;(2)初始V型缺口沿径向长度>30 km,当≤30 km时上升气流伸展高度要超过4 km;(3)平均径向速度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特征。满足以上3点可预报有冰雹出现,如果V型缺口首先在6.0°仰角观测到,可预报有大冰雹出现(直径大于1 cm),并立即发布预报预警信号。冰雹持续期间预报预警指标及关注点:(1)>50 dBZ强回波中心连续下降且回波顶高>10 km;(2)V型缺口对应的弱回波区呈倾斜状;(3)弱回波区或有界弱回波区稳定维持;(4)当在0.5°仰角观测到V型缺口时可预报冰雹仍在持续;当强回波区呈现“蝴蝶状”,可预报降雹强度增强;(5)当V型缺口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22 kg·m^(-2)、垂直液态水含量跃增量>26 kg·m^(-2)、垂直液态水含量密度>3.6 g·m^(-3)时,出现冰雹的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V型缺口 冰雹 预报预警指标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用多自由度异形针刺头装置
18
作者 刘朝娥 闫红英 +1 位作者 王鹏程 王煜博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4期35-36,共2页
C/C复合材料相比传统石墨材料具有更优异的保温性能、更高的强度、更好的韧性,且不易破碎,可有效降低生产能耗、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整个生产的成本。在编织C/C复合材料坯体时,因坯体形状、尺寸不同,现有针刺设备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C/C复合材料相比传统石墨材料具有更优异的保温性能、更高的强度、更好的韧性,且不易破碎,可有效降低生产能耗、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整个生产的成本。在编织C/C复合材料坯体时,因坯体形状、尺寸不同,现有针刺设备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为满足C/C复合材料坯体生产要求,提出了一种多自由度异形针刺头装置,该装置和现有设备同时使用,可满足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编织要求,操作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坯体 编织 异形针刺头装置
下载PDF
川中地区震旦系“葡萄花边”白云岩的形成时代与成因
19
作者 倪智勇 赵建新 +5 位作者 俸月星 周玮 杨程宇 刘汇川 邵钢钢 罗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2-294,共13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复杂的成岩演化和多期流体活动导致多种类型的白云岩形成。揭示震旦系白云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不仅可以为四川盆地震旦系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更加充实的科学依据,也可为理解全球大规模存...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复杂的成岩演化和多期流体活动导致多种类型的白云岩形成。揭示震旦系白云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不仅可以为四川盆地震旦系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更加充实的科学依据,也可为理解全球大规模存在前寒武纪白云岩的原因提供有益启示。本文针对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葡萄花边”白云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进行了综合研究。岩相学研究表明,“葡萄花边”白云岩充填于藻白云岩的孔隙内,向内对称生长,结晶程度明显好于藻白云岩。在岩相学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确定其形成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葡萄花边”白云岩形成时代为530±12Ma~502±12Ma,略新于灯影组地层年代。结合微量元素分析以及碳-氧-锶同位素数据,对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葡萄花边”白云岩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其稀土元素总量(∑REE)相对较低(0.680×10^(-6)~8.963×10^(-6)),δ13 C VPDB(-0.1‰~1.7‰)略低于与同时期海水沉积白云岩的碳同位素值,δ18 O VPDB(-2.3‰~1.4‰)略高于与同时期海水达到氧同位素平衡的白云岩氧同位素值,87 Sr/86 Sr值(0.70876~0.70909)基本落入同时期海水范围。稀土元素配分总体为水平的模式,所有样品表现出Ce负异常。表明其形成环境既非海水沉积环境,也不完全是表生大气水岩溶条件。综合上述特征,推断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葡萄花边”白云岩是在震旦纪末-寒武纪早期海平面高频低幅度波动这一背景下,灯影组地层多次暴露与淹没,形成岩溶裂缝和孔洞的同时在溶蚀空间内结晶形成。残留孔洞为其后流体活动、油气充注提供了储集空间。本研究为认识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葡萄花边”白云岩成因、震旦纪末-寒武纪早期水化学条件、及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灯影组 “葡萄花边”白云岩 白云石U-Pb定年 REE-C-O-Sr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一种基于FVF动态缓冲器的二阶噪声整形SAR ADC
20
作者 王炳煌 《中国集成电路》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二阶无源噪声整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NS SAR ADC)。首先,采用了一种通过动态浮动反向放大器(FIA)实现kT/C噪声消除的技术,随后结合差分结构的定制电容,实现更小的电容阵列面积的同时抑制了采样热噪声。最后,...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二阶无源噪声整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NS SAR ADC)。首先,采用了一种通过动态浮动反向放大器(FIA)实现kT/C噪声消除的技术,随后结合差分结构的定制电容,实现更小的电容阵列面积的同时抑制了采样热噪声。最后,采用翻转电压跟随器(FVF)结构作为动态缓冲器提取残差电压,并通过电容堆叠的操作实现无源求和,对比较器噪声与量化噪声进行了二阶整形。该设计采用0.18μm工艺实现,仿真表明,在1.8 V电源电压、8倍过采样率和2 MS/s的采样频率下,信号噪声失真比(SNDR)为88.57 dB,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99.09 dB,功耗仅为302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噪声整形 kT/C噪声消除 FVF缓冲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