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红120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曹淼 李忠宏 +2 位作者 朱伟 齐佳 赵静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4-68,共5页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用活性红120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以溶液pH值、离子强度、吸附时间、牛血清白蛋白(BSA)初始质量浓度为参数,研究活性红120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pH值、离子强度...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用活性红120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以溶液pH值、离子强度、吸附时间、牛血清白蛋白(BSA)初始质量浓度为参数,研究活性红120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pH值、离子强度、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BSA吸附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H5.0时BSA吸附量最大;离子强度的增大会导致BSA吸附量减小;吸附时间4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BSA初始质量浓度1mg/mL时达到最大平衡吸附量,为113mg/g;其吸附行为符合动力学准二级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采用0.5mol/L NaCl(pH8.0)作为洗脱剂,洗脱率为99.03%;经过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活性红120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BSA的吸附量没有显著下降。研究结果为利用磁性分离技术回收利用动物血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壳聚糖微球 牛血清白蛋白 吸附 活性红120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AP患者血液高凝状态、PCT、CRP及RAAS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魏艳艳 王盼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以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HLAP...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以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HL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参照组(33例)和联合组(33例)。参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联合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清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E)、醛固酮(ALD)]、血清PCT、CRP、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97%)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膜炎体征及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E、Ang-Ⅱ、ALD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血清PCT、CRP、HSP70、HSP27水平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HLA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低分子肝素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红细胞聚集指数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应答的效能
3
作者 韩彩玲 金小乐 +1 位作者 杨博文 郭占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总胆红素、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应答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65例AECOPD患者,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241例和无效...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总胆红素、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应答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65例AECOPD患者,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241例和无效组24例,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5 d后CRP/FIB、总胆红素、RDW水平,分析治疗5 d后CRP/FIB、总胆红素、RDW水平对疗效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治疗3、5 d后CRP/FIB、总胆红素、RDW及联合对AECOPD疗效预测效能。结果有效组治疗3、5 d后CRP/FIB、RDW低于无效组,总胆红素高于无效组(P<0.05)。危险度分析显示,治疗5 d后CRP/FIB、RDW高表达亚组无效的风险分别是低表达亚组的1.081、1.099倍(P<0.05);总胆红素高表达亚组无效的风险是低表达亚组的0.922倍(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治疗3 d后CRP/FIB、总胆红素联合RDW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的曲线下面积(P<0.01);治疗5 d后CRP/FIB、总胆红素联合RDW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的曲线下面积(P<0.01);治疗5 d后CRP/FIB、总胆红素联合RDW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2,其预测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84.23%。结论CRP/FIB、RDW、总胆红素的变化与AECOPD治疗应答有关,均可作为预测治疗应答的标志物,联合检测三者能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为疗效的早期预测、治疗、病情分层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总胆红素 红细胞分布宽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预测 治疗应答
下载PDF
电解法处理C.I. Reactive Red 241、C.I. Disperse Blue 56模拟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鹏 赵晖 +1 位作者 张逸婷 吕湾 《江西化工》 2014年第4期137-138,共2页
以C.I.Reactive Red 241、C.I.Disperse Blue 56模拟染料废水为对象,研究了电解法处理该类染料废水的优化条件。考察了起始电压、电解时间、溶液初始p 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7,U=14V、I=3.2A、t=30min的条件下,C.I.Reactiv... 以C.I.Reactive Red 241、C.I.Disperse Blue 56模拟染料废水为对象,研究了电解法处理该类染料废水的优化条件。考察了起始电压、电解时间、溶液初始p 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7,U=14V、I=3.2A、t=30min的条件下,C.I.Reactive Red241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到86%以上;在p H=7,U=14V、I=3.2A、t=25min的条件下,C.I.Disperse Blue 56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到7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c.i.reactive red 241 C.I.Disperse BLUE 56 废水
下载PDF
高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过硫酸盐降解水中偶氮染料RR120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子君 彭璐 年鹏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7期67-69,117,共4页
研究了高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过硫酸盐对水中偶氮染料RR120的降解,与单独高压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和单独过硫酸盐体系降解偶氮染料RR120相比,高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过硫酸盐降解RR120的降解效率分别提高了21.5%和98.0%。解析了初始pH、放电... 研究了高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过硫酸盐对水中偶氮染料RR120的降解,与单独高压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和单独过硫酸盐体系降解偶氮染料RR120相比,高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过硫酸盐降解RR120的降解效率分别提高了21.5%和98.0%。解析了初始pH、放电功率、初始浓度以及过硫酸盐添加量对RR120降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放电功率65 W、酸性条件、过硫酸盐添加量为4 mmol/L时RR120的降解效率最高;偶氮染料RR120降解过程中溶液的pH值逐渐降低、电导率增加;RR120降解过程中发生了脱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红120 高压放电等离子体 过硫酸盐
下载PDF
基于g-C_(3)N_(4)纳米片的荧光传感器对活性红120的荧光性能探究
6
作者 谢永博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8期4-6,共3页
本文利用合成的g-C_(3)N_(4)纳米片的良好荧光性能,成功构建了用于检测活性红120的荧光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6,纯水的检测媒介中该传感器对0~1.5×10^(-5) mol/L浓度范围内的活性红120具有良好的线性荧光响应(R^(2)=0.99),... 本文利用合成的g-C_(3)N_(4)纳米片的良好荧光性能,成功构建了用于检测活性红120的荧光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6,纯水的检测媒介中该传感器对0~1.5×10^(-5) mol/L浓度范围内的活性红120具有良好的线性荧光响应(R^(2)=0.99),检测限为1.6×10^(-7) mol/L,同时该传感器也具备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纳米片 荧光传感器 活性红120
下载PDF
早期营养管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TBIL、CRP、RDW的影响
7
作者 李野 勾洋 郝妍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294-297,共4页
目的 探究早期营养管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与观察组... 目的 探究早期营养管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与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营养管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日。记录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Ranson评分、TBIL、CRP、RDW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消失时间、排气和腹胀恢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66、2.834、5.759,P<0.05)。干预前,两组Ranson评分、TBIL、CRP、R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4、0.305、0.808、0.212,P>0.05);干预后,两组Ranson评分、TBIL、CRP、RDW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819、2.069、9.170、2.09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5%(4/65)显著高于对照组18.75%(1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9,P<0.05)。结论 早期营养管理可缩短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TBIL、CRP、RDW水平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管理 急性胰腺炎 C反应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总胆红素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相关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罗玲 李梓成 +2 位作者 梁国艳 王晓晨 林向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在排除贫血和重大疾病等因素后,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它炎性指标的关联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1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病例,分为高炎症组和低炎症组,比较两组... 目的:在排除贫血和重大疾病等因素后,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它炎性指标的关联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1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病例,分为高炎症组和低炎症组,比较两组间RDW水平。同时比较组内RDW、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和其他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炎症组RDW比低炎症组显著升高(P<0.05)。低炎症组RDW与hs-CRP呈正相关(P<0.05),ESR与免疫球蛋白M(IgM)呈正相关(P<0.05),hs-CRP与RF呈正相关(P<0.05);在高炎症组中,hs-CRP分别与RF、免疫球蛋白E(IgE)、IgM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ESR分别与RF、免疫球蛋白A(IgA)、IgE、IgM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RF与IgM呈正相关(P<0.05)。结论:排除贫血和其他疾病等因素后,RDW仍然具有一定的炎症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性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冯菲菲 吴佳羽 +1 位作者 姜黎丽 徐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45-49,共5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T2DM并发症患者与T2DM无并发症患者各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T2DM并发症患者与T2DM无并发症患者各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收集2组病历资料,比较2组一般资料、RDW、CAR、UACR水平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CAR、UACR单用与3者联合应用对T2DM并发症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DW、CAR、UACR水平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DW与2 hPG、HbAlc、TC、LDL-C均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CAR与2 hPG、HbAlc、TC、LDL-C均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UACR与2 hPG、HbAlc、TC、LDL-C均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CAR、UACR均是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冠心病(CAD)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DW、CAR、UACR单独检测及3项联合应用预测T2DM并发症的AUC分别为0.753、0.858、0.885、0.915。与RDW、CAR、UACR单独检测比较,3项联合应用对T2DM并发症的预测效能更高(Z=3.221、2.605、2.334,P<0.05)。结论 RDW、CAR、UACR水平升高与T2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RDW、CAR、UACR单独应用对T2DM并发症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但3项联合应用对T2DM并发症的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 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锦茂 张小林 胡敏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通大...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2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转归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血清CRP、PAB水平及RDW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RP、PAB水平及RDW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相比存活组,死亡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白细胞计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血清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RDW均显著增高(均P<0.001或P<0.05),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PAB水平显著降低(P<0.001),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长(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CRP、PAB、RDW是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APACHE Ⅱ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curve, AUC)为0.813;CRP的AUC为0.668,相比APACHEⅡ评分较低(P=0.007);PAB的AUC为0.794,与APACHE Ⅱ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RDW的AUC为0.871,与APACHE Ⅱ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而CRP+PAB+RDW的AUC为0.919,相比APACHE Ⅱ评分明显提高(P=0.004)。结论:血清CRP和PAB水平及RDW对预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三者联合可以其高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预后
下载PDF
血清hs-CRP PCT RDW和NRBC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歌 田霞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762-76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有核红细胞(NRBC)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9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有核红细胞(NRBC)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9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P(MAP)组213例中度AP(MSAP)88例组与重度AP(SAP)组108例,对比三组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急性胰腺炎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绘制hs-CRP、PCT、RDW、NRBC对SAP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SAP组依据其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使用Prea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较MAP、MSAP组,SAP组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APACHE-Ⅱ及CTSI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血清hs-CRP、PCT、RDW、NRBC对SAP预测价值的ROC曲线,结果显示hs-CRP、PCT、RDW、NRBC对SAP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PCT对SAP诊断效能最高(AUC=0.994),RDW对SAP诊断效能最低(AUC=0.772)。生存组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PCT、RDW、NRBC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SAP患者血清hs-CRP、PCT、RDW和NRBC表达水平较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hs-CRP、PCT、RDW和NRBC水平有助于判断SAP,可作为临床治疗SAP患者的实时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红细胞分布宽度 有核红细胞
下载PDF
非瓣膜性房颤病人血清CRP、RDW和NL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冬菊 竟雪莹 +5 位作者 汤凤英 祖磊 胡茜 何佰生 薛鹏程 夏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RDW)及中性粒/淋巴细胞百分比(NL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病人15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于住院的非心房颤动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病人姓名...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RDW)及中性粒/淋巴细胞百分比(NL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病人15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于住院的非心房颤动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病人姓名、年龄、合并疾病、实验室指标等,并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同时将房颤组按房颤的分类标准分为阵发性房颤组50例和非阵发性房颤组(包括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100例。比较房颤亚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NLR及RDW、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房颤亚组间RDW、CRP及N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RDW、NLR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CRP、RDW及NLR与非瓣膜性房颤发生密切相关,RDW、NLR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CRP、RDW及NLR与非瓣膜性房颤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非阵发性房颤组CRP、RDW及NLR高于阵发性房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C反应蛋白 中性粒/淋巴细胞百分比 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新生儿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杨欣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新生儿脓毒症(neonatal sepsis)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判断新生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5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新生儿脓毒症(neonatal sepsis)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判断新生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5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将患者分为非危重组(n=17)、危重组(n=33)和极危重组(n=5),分析患儿RDW水平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病情危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显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患儿的RDW、CRP水平经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儿的RDW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r_(s)=0.746,P<0.001),与其CRP水平亦正相关(r_(s)=0.779,P<0.001)。结论:新生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与患儿RDW水平密切相关,并且RDW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脓毒症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活性染料臭氧化产物中的阴离子 被引量:5
14
作者 章飞芳 梁鑫淼 +3 位作者 张青 陈吉平 YEDILER Ayfer KETTRU PAntonius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2-455,共4页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未经水解的活性红 1 2 0 (C I ReactiveRed 1 2 0 )染料臭氧化产物中的阴离子的方法。染料样品经OnGuardP型前处理柱过滤后可有效去除其中一些有机物 (如偶氮化合物 )。采用DionexIonPacAS 1 1色谱柱分离 ,NaOH溶...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未经水解的活性红 1 2 0 (C I ReactiveRed 1 2 0 )染料臭氧化产物中的阴离子的方法。染料样品经OnGuardP型前处理柱过滤后可有效去除其中一些有机物 (如偶氮化合物 )。采用DionexIonPacAS 1 1色谱柱分离 ,NaOH溶液梯度洗脱 ,电导或紫外吸收检测 ,可在 1 8min内完成染料臭氧降解后产物中的阴离子(SO2 - 4,Cl- ,NO- 3,HCOO- 和C2 O2 - 4)的测定。 5种阴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在 91 6 %~ 1 0 8 3 %。结合染料溶液常规参数的测定结果 ,对臭氧降解活性红 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产物 离子色谱法 无机阴离子 有机阴离子 臭氧氧化 样品前处理 活性红120染料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还原铁粉/紫外光体系对活性艳红X-3B溶液的脱色 被引量:14
15
作者 罗凡 叶南圣 +1 位作者 吴峰 肖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4,共4页
研究了在紫外杀菌灯(λmax=253.7nm,30W)照射下,添加还原铁粉的活性艳红X-3B水溶液的脱色作用。当pH=3.5,铁粉投加量为2.0g/L时,20mg/L活性艳红X-3B溶液在光照180min后的脱色率为79%。脱色为动力学零级反应。染料溶液的p... 研究了在紫外杀菌灯(λmax=253.7nm,30W)照射下,添加还原铁粉的活性艳红X-3B水溶液的脱色作用。当pH=3.5,铁粉投加量为2.0g/L时,20mg/L活性艳红X-3B溶液在光照180min后的脱色率为79%。脱色为动力学零级反应。染料溶液的pH、铁粉投加量、活性艳红初始浓度对脱色有影响。初步探讨了脱色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铁粉 紫外光 脱色 染料 废水处理 活性染料
下载PDF
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丽梅 刘悦 +3 位作者 张志利 刘晓东 徐幼苗 赵健鑫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1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探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目的探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治疗的80例PHN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ESR、CRP、IL-6及致痛因子水平差异。结果随访1周、4周、8周、12周,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SR、CRP、IL-6、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P<0.05)。结论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PHN可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炎性因子平衡,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臭氧 穴位注射 脉冲射频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铁(Ⅲ)氧化物对染料溶液的光化学脱色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南圣 邓智 +1 位作者 吴峰 刘志权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8期38-41,共4页
将铁(Ⅲ)氧化物引入染料溶液的光化学脱色研究,在高压汞灯(313nm,250W)照射下,比较了铁(Ⅲ)氧化物(α-FeOOH、β-FeOOH和am-Fe(OH)_3)对活性艳红X-3B水溶液的脱色效果,结果满意,其中am-Fe(OH)_3;的脱色作用尤为突出,光照10min后脱色率... 将铁(Ⅲ)氧化物引入染料溶液的光化学脱色研究,在高压汞灯(313nm,250W)照射下,比较了铁(Ⅲ)氧化物(α-FeOOH、β-FeOOH和am-Fe(OH)_3)对活性艳红X-3B水溶液的脱色效果,结果满意,其中am-Fe(OH)_3;的脱色作用尤为突出,光照10min后脱色率为98%。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染料浓度低于60mg/L、pH2~4的条件下,含α-FeOOH、β-FeOOH的活性艳红染料溶液的光化学脱色为动力学零级反应;含am-Fe(OH)_3的活性艳红染料溶液的光化学脱色为动力学一级反应。讨论了不同pH值、氧化物投加量和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化学脱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脱色 氧化物 染料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琼英 艾承锦 +3 位作者 张爽 张朝明 江泽友 熊大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03-3806,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联合诊断价值,为COPD的早期诊断发掘新的标志物和诊断模式。方法:采集COPD(139例)和健康体检者(139例)的静脉血,检测CRP和RDW值,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联合诊断价值,为COPD的早期诊断发掘新的标志物和诊断模式。方法:采集COPD(139例)和健康体检者(139例)的静脉血,检测CRP和RDW值,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比较COPD和健康体检者两组间CRP和RDW值的变化;随后用SPSS 19.0软件绘制CRP和RDW分别诊断COPD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诊断价值;然后用Logistics回归预测CRP和RDW诊断COPD的概率,最后绘制CRP和RDW联合诊断COPD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CRP单独诊断COPD的AUC为0.713,RDW单独诊断COPD的AUC为0.875,CRP和RDW联合诊断COPD的AUC为0.957,最大约登指数为0.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93%。结论:CRP和RDW分别对COP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可作为COPD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C-反应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梁琦 雷新军 +5 位作者 李红兵 殷艳蓉 任洁 范力宏 黄欣 袁祖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及同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共纳入127人,男性90人,女性37人。AMI组66例,UA组患者61人。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及同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共纳入127人,男性90人,女性37人。AMI组66例,UA组患者61人。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血生化检测指标,心功能,血小板和红细胞指标的差异。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50%累积频率二次分组,比较上述血生化和血细胞检测有意义指标的差异。分析AMI组和UA组中血小板与红细胞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AMI组中RDW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果在AMI和UA组中,大血小板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RDW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RDW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相关分析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r=0.34,P<0.01)。RDW 50%累积频率分组中,MPV、大血小板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末端脑钠肽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AMI组中,以RDW为因变量,MPV、大血小板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氨基末端脑钠肽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方程RDW=0.19MPV+10.83。结论 AMI组RDW与MPV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多元回归分析中,AMI组MPV可解释RDW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下载PDF
不同程度房颤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左心房直径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文斋 张婷 +2 位作者 钟德超 石兆云 余江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WD)、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心房直径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房颤程度的关系。方法房颤患者(房颤组)111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0例,持续性房颤40例,永久性房颤51例。选取年龄、...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WD)、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心房直径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房颤程度的关系。方法房颤患者(房颤组)111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0例,持续性房颤40例,永久性房颤51例。选取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与房颤组相匹配且无房颤病史的患者109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WD,ELISA法检测血浆hs-CRP,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直径。结果房颤组RDW、血浆hs-CRP水平、左心房直径分别为12.80%±0.91%、(2.50±0.62)ng/L、(37.92±6.38)mm;对照组分别为12.22%±0.26%、(1.07±0.58)ng/L、(33.65±4.70)mm;两组三项指标相比,P均<0.05。不同程度房颤患者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RDW、血浆hs-CRP水平及左心房直径逐渐增高,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两两相比,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RDW、血浆hs-CRP水平升高,左心房直径扩大,并与房颤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红细胞分布宽度 高敏C反应蛋白 左心房直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