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华油茶”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1
作者 谭晓风 袁军 +1 位作者 李泽 李建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9-202,共4页
【目的】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栽培的大果油茶品种,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一代良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从油茶中心产区湖南省茶陵县选择14个油茶优良单株,与来自全国初步筛选出的70个参试油茶优良无... 【目的】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栽培的大果油茶品种,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一代良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从油茶中心产区湖南省茶陵县选择14个油茶优良单株,与来自全国初步筛选出的70个参试油茶优良无性系共建立84个无性系品比试验林,试验设计为每小区10株、3次重复。2006年后对各无性系进行连续3年的测产、经济性状分析和评价。【结果】2008年从84个优良无性系中筛选出原产地均为茶陵县的3个大果油茶品种‘华鑫’‘华金’和‘华硕’,与其他无性系相比果实大、产量高、产量稳、适应性强、易识别、生产成本低、适合机械化作业和采收、品种配置简单高效。【结论】‘华鑫’‘华金’和‘华硕’3个无性系2009年通过国家级林木品种审定。2021年再次通过国家级林木品种扩大范围审定,同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全国16个油茶主推品种。现已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湖北、河南、四川等省(区、市)广泛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我国油茶良种的更新换代和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华鑫 华金 华硕 良种选育 推广应用
下载PDF
油茶壳-蚕沙不同碳氮比堆肥的腐熟效果
2
作者 蒋越华 范稚莲 +5 位作者 时鹏涛 李鸿 吴凤 黄海连 杨丹亚 莫良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2-61,共10页
【目的】探明油茶壳-蚕沙不同碳氮比(C/N)堆肥的腐熟效果,为油茶壳和蚕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茶壳与蚕沙为堆肥原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不同碳氮比油茶壳-蚕沙堆肥处理(CK:纯油茶壳50 kg,C/N=100;T_(1):油茶壳50... 【目的】探明油茶壳-蚕沙不同碳氮比(C/N)堆肥的腐熟效果,为油茶壳和蚕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茶壳与蚕沙为堆肥原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不同碳氮比油茶壳-蚕沙堆肥处理(CK:纯油茶壳50 kg,C/N=100;T_(1):油茶壳50 kg,蚕沙45 kg,C/N=20;T_(2):油茶壳50 kg,蚕沙31 kg,C/N=25;T_(3):油茶壳50 kg,蚕沙23 kg,C/N=30;T_(4):油茶壳50 kg,蚕沙18 kg,C/N=35)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K比,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pH呈中性或弱碱性,且最高温度和高温持续时间均较高,其中,C/N=20和C/N=25的油茶壳-蚕沙处理高温持续时间分别为17 d和13 d,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要求。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的C/N、有机质、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随发酵进程而逐渐降低,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堆肥发酵结束时,C/N=20和C/N=25油茶壳-蚕沙处理的总养分含量较高,分别为5.10%和4.28%,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要求;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的降幅较大,分别降17.1百分点、11.2百分点、8.4百分点和15.8百分点、6.8百分点、6.3百分点;GI均稳定在70%以上,对植物毒性小。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堆肥后的重金属(Pb、Cd、Cr、As、Hg)含量较堆肥前均有所提高,但均低于标准限量值。【结论】添加适量比例的蚕沙可有效促进油茶壳腐解,调节堆肥初始C/N在20~25有利于油茶壳-蚕沙堆肥的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壳 蚕沙 碳氮比 堆肥 腐熟 有机质 纤维素 木质素
下载PDF
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琳 谭晓风 +2 位作者 胡姣 姚小华 林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112,共5页
在已知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EST序列基础上,设计6条特异引物,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1号’种仁总RNA为模板,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最终扩增出一条7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将该片段回收、克隆、测序,获得718 bp的cDNA序列,将该... 在已知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EST序列基础上,设计6条特异引物,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1号’种仁总RNA为模板,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最终扩增出一条7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将该片段回收、克隆、测序,获得718 bp的cDNA序列,将该序列与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进行序列拼接,确定了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该序列提交至GeneBank,登录号为GU594059。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 495 bp,含有一个1 227 bp的ORF,编码408个氨基酸残基。在氨基酸序列水平上,该基因与胡黄连(P.kurrooa)的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相似性最高,为86%,与稻瘟病菌(M.grisea)的最低,为65%。通过在线预测,油茶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编码蛋白的等电点pI为6.19,分子量Mw为41 628.6 Da。本研究为揭示油茶油脂合成规律和油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乙酰coA酰基转移酶 快速扩增cDNA末端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油茶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基因1(CoLACS1)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江南 谭晓风 +3 位作者 张琳 李泽 蒋瑶 黄丽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长链脂肪酰基Co A合成酶(LACS)在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国家审定品种华硕(Camellia oleifera Huashuo)种仁转录组数据为基础,根据LACS基因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克隆了油茶LA... 长链脂肪酰基Co A合成酶(LACS)在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国家审定品种华硕(Camellia oleifera Huashuo)种仁转录组数据为基础,根据LACS基因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克隆了油茶LACS1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oLACS1(Gene Bank登录号:KJ960228),全长2114 bp,开放阅读框2088 bp,编码69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oLACS1具有3个B1ock,从分子特征可判断CoLACS1属于LACS家族;氨基酸同源比对显示与其他物种的LACS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拟南芥LACS7相似性为78%,与麻风树、大豆、毛果杨等物种LACS6(peroxisomal)相似性可达80%以上;对CoLACS1进行原核表达分析,构建的p ET30a-CoLACS1载体成功转化至BL21(DE3)中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菌液检测获得预测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76 k D);分析转录组数据中CoLACS1的Unigene序列RTKM值并对CoLACS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oLACS1在油茶华硕种子发育各时期平稳表达,表达丰度变化不大,荧光定量结果变化规律与转录组数据分析一致;同时分析华硕种仁不同时期含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变化,双变量统计分析发现CoLACS1表达模式与油茶油脂积累规律呈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油茶油脂积累与代谢的基因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 基因表达 油脂积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茶肉质果、肉质叶的维生素C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凌 刘主 朱必凤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8-219,共2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茶肉质果、肉质叶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YWG-C18(10μm,4.6 mm×250 mmi.d.)色谱柱,以0.02 M醋酸钠缓冲液-甲醇为流动相,在254 nm波长下检测。回收率为:94.8%~101.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关键词 维生素c 高效液相色谱 油茶肉质果 油茶肉质叶
下载PDF
“三华”油茶果实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利 廖科 +4 位作者 鲁军 彭邵锋 李可可 邓斐 李轼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22-28,共7页
油茶是以收获果实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树种,其果实的采摘时间影响其出油率及茶油品质,因此,研究油茶果实的生长发育特征,在油茶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华金”“华鑫”“华硕”油茶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 油茶是以收获果实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树种,其果实的采摘时间影响其出油率及茶油品质,因此,研究油茶果实的生长发育特征,在油茶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华金”“华鑫”“华硕”油茶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3个品种油茶果实的纵径和横径在果实发育前期(7—9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增大,其中“华硕”和“华鑫”油茶果实的纵径和横径在果实发育后期(9月21日以后)的增大幅度均变小,“华金”油茶果实的纵径和横径在果实发育后期(10月3日以后)的增大幅度变大。果实发育成熟(10月30日)时的鲜果质量表现为“华硕”的>“华金”的>“华鑫”的,“华硕”的与其他2个品种的差异显著,“华金”的与“华鑫”的差异不显著;干籽质量表现为“华金”的>“华鑫”的>“华硕”的。干籽质量与果实的发育时间、鲜果质量、果皮鲜质量、果皮干质量、鲜籽质量、鲜籽出干籽率、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等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鲜果质量与果实的发育时间、果皮厚度、果皮鲜质量、果皮干质量、鲜籽质量、干籽质量、鲜出籽率、鲜籽出干籽率、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等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生长发育 “华金” “华鑫” “华硕”
下载PDF
基于冠层高光谱特征的油茶叶片碳氮比估算模型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傅根深 吕海燕 +6 位作者 燕李鹏 黄庆丰 程海峰 王新文 钱文祺 高祥 唐雪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04-3411,共8页
叶片碳氮比是反映油茶个体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冠层高光谱特征估算碳氮比可为油茶养分监测及精准施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当前,利用高光谱开展经济林理化性质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面向具有花果同期生物学特性的油茶,其高光谱数据... 叶片碳氮比是反映油茶个体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冠层高光谱特征估算碳氮比可为油茶养分监测及精准施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当前,利用高光谱开展经济林理化性质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面向具有花果同期生物学特性的油茶,其高光谱数据除面临共线性问题外,复杂的理化性质也对敏感光谱特征的响应及估算模型构建带来极大挑战。以安徽黄山区域的油茶长林系列品种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环境下采集了120株油茶的冠层光谱,选取可见光与近红外谱区400~1000 nm波长范围的高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一阶导数(FD)变换对原始高光谱进行处理,并各自构建三种两波段指数(差值指数-DI、比值指数-RI和归一化指数-NDI)。采用相关分析观察不同处理方法下光谱响应特征区域的变化,使用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提取响应变量并去除共线性得到最优特征变量子集,进一步构建三种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BPNN)。最后,比较不同处理下光谱参数对模型估算精度的影响,根据模型评价指标得到最优油茶叶片碳氮比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MSC或FD特征变换的原始光谱协同VCPA能够挖掘更多潜在变量。(2)两波段光谱指数组合扩展了敏感波段的响应区域,进一步增强了VCPA筛选特征变量的能力,FD-RI与FD-NDI处理效果最好。(3)三种机器学习模型整体精度由大到小排序为BPNN>RF>SVM。所有模型中,经过FD-NDI处理的光谱参数构建的BPNN模型预测能力表现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71和0.66,其相对分析误差(RPD)达到1.74。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收获期油茶叶片碳氮比的最优BPNN估算模型,拓展了油茶高光谱应用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高光谱 碳氮比 变量组合集群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油茶良种‘华金’ 被引量:13
8
作者 袁德义 谭晓风 +5 位作者 邹锋 袁军 谢鹏 苏勇 杨定桃 彭建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87,I0002,共2页
‘华金’是从普通油茶实生林分中选育出来的高产油茶良种,属霜降籽类型,鲜果平均单果质量51.59g,最大单果质量80.40g,鲜果出籽率36.38%,干籽含油率46.00%,盛果期产油900kg.hm-2以上,具有丰产稳产、果实大、抗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 华金 良种 选育
下载PDF
油茶林土壤生物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冬 刘洁 +2 位作者 何媛媛 杨雅惠 吴立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油茶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盛果期油茶成林为试验对象,在湖南邵阳县的油茶主产区选取11个样地,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 【目的】探讨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油茶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盛果期油茶成林为试验对象,在湖南邵阳县的油茶主产区选取11个样地,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探讨油茶林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生物特性差异以及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碱性磷酸酶、总磷酸酶、脲酶活性和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在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在油茶林根际土壤中,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真菌数量在高产与低产间差异显著,高产区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真菌数量的均值分别比低产区高31.8%、44.7%和109.3%;中性磷酸酶、总磷酸酶、脲酶活性在高产区与低产区间有极显著差异,高产区中性磷酸酶、总磷酸酶、脲酶活性的均值分别比低产区高38.3%、31.7%和48.5%。油茶林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总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和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与产量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结论】油茶林土壤生物特性与产量密切相关。总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和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可考虑作为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生物特性 产油量 根际土 酶活性
下载PDF
陶瓷膜微滤油茶皂苷粗提液 被引量:7
10
作者 涂云飞 杜先锋 +3 位作者 张雪波 朱培蕾 姚立霞 汪雪丽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通过陶瓷膜微滤去除油茶籽饼粗提液中的杂质,以提高油茶籽饼中主要活性成分油茶皂苷的得率与纯度.实验结果表明,以55%乙醇超声提取油茶皂苷,抽滤后,以30g/mL的油茶皂苷进行0.5μm微滤,压力控制在0.1~0.15MPa,温度控制在40... 通过陶瓷膜微滤去除油茶籽饼粗提液中的杂质,以提高油茶籽饼中主要活性成分油茶皂苷的得率与纯度.实验结果表明,以55%乙醇超声提取油茶皂苷,抽滤后,以30g/mL的油茶皂苷进行0.5μm微滤,压力控制在0.1~0.15MPa,温度控制在40℃左右,油茶总皂苷的转移率约达89.25%,除杂率约14.5%,纯度相对较好;过滤后的透过液清澈,黄亮.作为前处理微滤,应用于工业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 陶瓷膜 微滤 油茶皂苷 纯化
下载PDF
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分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吴小娟 李红冰 +3 位作者 逄越 唐玲 冯宝民 王永奇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了解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两种种子都含有4种脂肪酸:棕榈酸(8.45%和8.49%)、硬脂酸(2.67%和1.84%)、油酸(79.92%和81.62%)、亚油酸(8.95%和8.05%).... [目的]了解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两种种子都含有4种脂肪酸:棕榈酸(8.45%和8.49%)、硬脂酸(2.67%和1.84%)、油酸(79.92%和81.62%)、亚油酸(8.95%和8.05%).[结论]油酸在山茶和油茶种子中的含量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油茶 脂肪酸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中国油茶栽培区划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志伟 曹剑 +1 位作者 袁德梽 何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55-160,共6页
在全国油茶适宜发展的14个省区选取了38个油茶主栽区县和12个国家油茶良种基地,采取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油茶引种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结果表明,年均温、10-11月均温、无霜期、最冷月均温、≥10℃积温和极端温度是影响油茶... 在全国油茶适宜发展的14个省区选取了38个油茶主栽区县和12个国家油茶良种基地,采取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油茶引种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结果表明,年均温、10-11月均温、无霜期、最冷月均温、≥10℃积温和极端温度是影响油茶引种的重要因素。同时,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全国油茶50个典型栽培区县划分成4种类型,即北部边缘区(IV_A)、中心栽培区(V_(A1))、西部适宜栽培区(V_(A2))和南部边缘区(V_(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主成分分析 栽培区划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药用山茶属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永奇 吴小娟 +3 位作者 李红冰 逄越 唐玲 冯宝民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7-55,58,共10页
对收载为药的五种山茶属植物的药性、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山茶属植物主要含有皂苷、鞣质和黄酮类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癌、抗菌、抗骨质疏松及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等.
关键词 山茶属 山茶 油茶 普洱茶 皋芦
下载PDF
活性炭柱层析纯化油茶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涂云飞 张雪波 杜先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303-305,共3页
本文通过选用特定的吸附柱层析活性炭纯化油茶皂苷。以总皂苷的得率及纯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活性炭吸附柱层析富集油茶总皂苷的性能、洗脱参数及再生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水洗之后再以90%乙醇洗脱较好;香草醛.浓硫酸为检测方法检测下... 本文通过选用特定的吸附柱层析活性炭纯化油茶皂苷。以总皂苷的得率及纯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活性炭吸附柱层析富集油茶总皂苷的性能、洗脱参数及再生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水洗之后再以90%乙醇洗脱较好;香草醛.浓硫酸为检测方法检测下,总皂苷解吸得率为62.9%,总洗脱率为92.4%,纯度为50.1%以上;该类柱层析活性炭在分离纯化及脱色方面作用较显著,工艺简便、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 颗粒活性炭 油茶皂苷 黄酮苷 纯化
下载PDF
中国山茶科新植物(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宏达 任善湘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74-76,共3页
本文记载了山茶科山茶属油茶组2新种及1新变种,毛蕊茶组1新种;木荷属1新种,它们分别产于江西、广西及广东。
关键词 山茶科 中国 狭叶油茶 管蕊油茶
下载PDF
不同油茶物种抗炭疽病的组织病理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建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测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分生孢子在三种不同抗性的油茶物种叶表面的萌发习性及侵入途径。结果表明,抗病和感病物种间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但芽管萌发的长度与油茶物种的抗病...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测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分生孢子在三种不同抗性的油茶物种叶表面的萌发习性及侵入途径。结果表明,抗病和感病物种间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但芽管萌发的长度与油茶物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附着胞数与油茶物种的抗病性呈负相关。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抗性不同的油茶物种对于病程中各阶段出现的时间及反应的程度各不相同。在感病物种上病菌发育顺利,潜育期短;在抗病物种上病菌发育与菌丝扩展缓慢,病变组织的范围小。病变过程中,受浸染部位及附近的叶肉细胞普遍产生一种被番红染成红色的小颗粒状物质,该颗粒物质的产生可能与油茶物种的抗病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物种 抗炭疽病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精胺对油茶离体叶片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哲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96-298,共3页
应用不同浓度的精胺分别处理油茶离体叶片, 研究对叶片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0.1~0.2m m ol/L精胺可以减缓叶绿素和非水溶性蛋白质的降解,维持叶片较高的超氧歧化酶活性和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
关键词 精胺 油茶 衰老 超氧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基质含水量对油茶容器苗的成活率、生长和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诚诚 曹志华 +4 位作者 胡娟娟 李春生 文佳 段文军 束庆龙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以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控制基质含水量,设置CK ,T1,T2,T3,T4和T5六个水分处理组,研究基质含水量对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质含水量低于81%时,苗木成活率开始下降,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 以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控制基质含水量,设置CK ,T1,T2,T3,T4和T5六个水分处理组,研究基质含水量对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质含水量低于81%时,苗木成活率开始下降,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成活率也随之下降。基质含水量为90%~81%时,新梢和新叶生长量、叶片大小为最大,其新梢长达到5.21cm ,新叶数为4.89,叶片长×宽为4.23cm ×2.43cm ;相反;此时的生物量最大(鲜重为7.92g ,干重为3.44g )、根冠比最小(鲜重比为0.40,干重比为0.47)。由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得知,叶片电阻主要是由叶片含水量决定的,基质含水量为100%~91%时,各部分电阻为最小(其中新叶>老叶>基质),其叶片含水量最大(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容器苗 基质含水量 成活率 生物量 电阻
下载PDF
油茶基因组SMRT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松子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3,共3页
利用PacBio SMRT技术对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赣无1号"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40.1 G的酶读段数据,共计3 862 324条酶读段。亚读段的数据量为40.06 G,共计4 730 681条亚读段。对亚读段数据及茶树(C.sinensis)基因... 利用PacBio SMRT技术对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赣无1号"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40.1 G的酶读段数据,共计3 862 324条酶读段。亚读段的数据量为40.06 G,共计4 730 681条亚读段。对亚读段数据及茶树(C.sinensis)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测序正确率为91.41%,普通油茶与茶树基因组序列的相似度为9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单分子实时测序 基因组 茶树
下载PDF
在两种条件下油茶枯叶分解速率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李德荣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82-386,共5页
对油茶(Camelliaoleifera)枯叶在油茶林下灌草丛内及土块下的分解速率的研究,表明两种状态下油茶枯叶分解过程的共同特点是:枯叶的失重最先是由可溶性糖、丹宁、粗脂肪的分解而引起,纤维素、木质素分解速率较慢;... 对油茶(Camelliaoleifera)枯叶在油茶林下灌草丛内及土块下的分解速率的研究,表明两种状态下油茶枯叶分解过程的共同特点是:枯叶的失重最先是由可溶性糖、丹宁、粗脂肪的分解而引起,纤维素、木质素分解速率较慢;随枯叶分解时间延长,C/N比值不断地下降。差异是:土块下的油茶枯叶失重率大于灌草丛中的油茶枯叶失重率,土块下及灌草丛中的油茶枯叶失重率180d时分别为28.68%和21.70%,545d时分别为61.2%和49.9%,910d时分别为78,4%和68.2%。得出土块下和灌草丛中油茶枯叶年腐解率分别为0.602g(g·a)和0.453y/(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枯叶 分离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