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油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降低液态烃C_2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琛然 宋健 杨国颖 《宁波化工》 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
举例分析了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降低液态烃C2含量的可行性,对装置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为装置生产创造经济效益。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 吸收稳定 液态烃 c2含量
下载PDF
大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C_2H_2含量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俞纪维 陈剑青 +1 位作者 沈志华 董纲 《电气技术》 2016年第3期85-89,共5页
本文结合某电厂变压器油中C_2H_2含量不同及变化的若干案例,对大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乙炔含量做些探讨,阐述了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DGA)的应用问题并探讨其优化,对真空滤油这一处理措施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c2H2含量 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DGA) 真空滤油
下载PDF
Cr_3C_2对汽车模具埋弧堆焊修复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海雄 唐利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7-229,共3页
采用药芯焊丝明弧自保护方法在模具钢表面制备了耐磨性优良的堆焊合金层。采用光学显微镜、宏观硬度计以及湿砂橡胶轮式磨损试验机等研究分析了Cr_3C_2含量对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_3C_2含量对堆焊层组织影响明显,随着Cr_... 采用药芯焊丝明弧自保护方法在模具钢表面制备了耐磨性优良的堆焊合金层。采用光学显微镜、宏观硬度计以及湿砂橡胶轮式磨损试验机等研究分析了Cr_3C_2含量对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_3C_2含量对堆焊层组织影响明显,随着Cr_3C_2含量的增加,减小了合金元素烧损以及基体稀释等,促进了碳化物M_(23)C_6形核与长大。此外,随着Cr_3C_2含量的增加,堆焊层硬度呈递增的变化规律,而堆焊层的相对耐磨性则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Cr_3C_2含量为8%时,碳化物M_(23)C_6均匀分布于涂层中,耐磨性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模具 堆焊 耐磨性 cr3c2含量
下载PDF
碳含量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离子碳氮共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以忱 郭元元 +1 位作者 马胜歌 耿漫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C2H2含量下的离子碳氮共渗,利用金相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经碳氮共渗处理后试样改性层的截面形貌、渗层成分、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低温下离子碳氮共渗可以同... 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C2H2含量下的离子碳氮共渗,利用金相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经碳氮共渗处理后试样改性层的截面形貌、渗层成分、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低温下离子碳氮共渗可以同时获得性能好的Cγ相和γN相,且最大含量分别出现在不同深度;气氛中C2H2含量为3%时,渗层厚度最大,表面显微硬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碳氮共渗 奥氏体不锈钢 c2H2含量
下载PDF
基体对金刚石厚膜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湛玉龙 马志斌 +1 位作者 翁国峰 吴建鹏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共5页
采用MPCVD法在钼基体上制备金刚石厚膜,测量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并利用XPS、Raman和SEM对金刚石厚膜进行表征。研究了Mo原子进入金刚石中的机制及其对金刚石厚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热扩散,Mo原子还会以蒸发进入等离子体的方式进入金... 采用MPCVD法在钼基体上制备金刚石厚膜,测量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并利用XPS、Raman和SEM对金刚石厚膜进行表征。研究了Mo原子进入金刚石中的机制及其对金刚石厚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热扩散,Mo原子还会以蒸发进入等离子体的方式进入金刚石。金刚石中的Mo原子是以Mo+4、Mo+6以及介于Mo+4-Mo+6之间的化合态存在。在沿成核面到生长面的方向上,sp2C的含量会逐渐减小;成核面的内应力表现为较小的拉应力,随着生长进入连续膜生长阶段,内应力转变为压应力并随膜厚度增加压应力大小逐渐降低,在距离成核面30μm左右处,内应力转变为拉应力,且随着膜厚度进一步增加而缓慢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厚膜 内应力 sp2c含量
下载PDF
柴胡饮片皂苷类成分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闵宇航 王京辉 +3 位作者 范妙璇 陈有根 傅欣彤 郭洪祝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6-843,共8页
目的:建立不同来源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的皂苷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高分辨质谱仪(HPLC-ESI-MS/MS)对特征峰进行指认,测定柴胡饮片及醋柴胡... 目的:建立不同来源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的皂苷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高分辨质谱仪(HPLC-ESI-MS/MS)对特征峰进行指认,测定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中柴胡皂苷c、a、b2、d的含量,并对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的含5%氨水的80%甲醇提取液、5%氨水水煎液和纯水水煎液中的柴胡皂苷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选用Phenomenex Gemini 5μC18(110A,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20%A;5~10 min,20%A→30%A;10~22 min,30%A→30%A;22~46 min,30%A→45%A;46~60 min,45%A→48%A),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质谱采用高分辨离子阱负离子模式,鉴定皂苷类成分的结构。结果:建立了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和柴胡皂苷c、a、b2、d 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法;对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含5%氨水的80%甲醇提取液、水煎液和碱水煎液中的柴胡皂苷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研究。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柴胡饮片及醋柴胡饮片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对皂苷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柴胡饮片在炮制前后,以不同的溶剂提取,其皂苷成分的类型和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在柴胡的质量控制中,仅仅控制原生皂苷柴胡皂苷a和d尚不足,应考虑柴胡皂苷c和b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醋柴胡 皂苷类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高分辨质谱仪 指纹图谱 柴胡皂苷c、a、b2、d含量测定 不同提取溶剂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