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miR-27a-3p和HOXC6水平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孙实 李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7a-3p(miR-27a-3p)和同源异型盒C6(homeobox C6,HOXC6)水平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北大荒集团总医院2...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7a-3p(miR-27a-3p)和同源异型盒C6(homeobox C6,HOXC6)水平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北大荒集团总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接诊的24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9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并发组,11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未并发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qRT-PCR)检测血清miR-27a-3p和HOXC6表达水平;运用Spearman法分析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7a-3p和HOXC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7a-3p,HOXC6水平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并发组高血压病程(6.69±1.35年)、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96±0.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36±0.51mmol/L)均显著高于未并发组(5.87±1.32年,5.42±0.67mmol/L,2.98±0.48mmol/L),并发组血清miR-27a-3p(1.35±0.34),HOXC6(1.29±0.33)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并发组(1.06±0.23,1.03±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08,5.454,6.001,7.755,6.911,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miR-27a-3p(0.54±0.13,1.19±0.31,2.18±0.55)和HOXC6(0.47±0.12,1.12±0.31,2.13±0.5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1.026,191.026,均P<0.05)。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7a-3p,HOXC6与SYNTAX评分具呈正相关性(r=0.563,0.517,均P<0.05);血清miR-27a-3p[OR(95%CI:1.627(1.177~2.248)]、HOXC6[OR(95%CI):1.715(1.069~2.750)]是影响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7a-3p和HOXC6联合预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AUC为0.896(95%CI:0.851~0.931),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2.133,2.815,均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7a-3p,HOXC6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7a-3p 同源异型盒c6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hs-CRP与IL-27水平变化分析
2
作者 彭君琴 彭建波 荣建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180-3183,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27(IL-27)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的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观察组,n=100)和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组,n=100)为观察对象。两组...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27(IL-27)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的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观察组,n=100)和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组,n=100)为观察对象。两组均行血压、血糖、血脂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而后以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为根据对观察组行亚组分组,比较不同亚组hs-CRP、IL-27结果差异,并用Pearman系数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s-CRP、IL-27、UACR高于对照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UACR、hs-CRP、IL-27均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高水平尿白蛋白组的hs-CRP、IL-27高于中水平尿白蛋白组和低水平尿白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7与hs-CRP呈正相关性(P<0.05),IL-27、hs-CRP均与尿白蛋白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相较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hs-CRP与IL-27水平显著提高且与尿白蛋白呈正相关性,两者指标升高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27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晋县凹陷未熟蒸发岩沉积物中C22-C27甾烯和C24-C30四环萜烷的检出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腾水 徐忠辉 +5 位作者 刘菊 卢鸿 盛国英 彭平安 Kliti Grice Paul Greenwood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晋县凹陷赵芯2井(2459m,E2k)低熟蒸发岩样品中检出了异常分布的C22-C27甾烯和C24-C30四环萜烷(17,21-断藿烷),但在同井更深、成熟度相对更高的沉积物中并未检出。实测镜质组反射率Ro=0.43%以及芳烃馏分中有高丰度的苯并噻吩和多烷基化... 晋县凹陷赵芯2井(2459m,E2k)低熟蒸发岩样品中检出了异常分布的C22-C27甾烯和C24-C30四环萜烷(17,21-断藿烷),但在同井更深、成熟度相对更高的沉积物中并未检出。实测镜质组反射率Ro=0.43%以及芳烃馏分中有高丰度的苯并噻吩和多烷基化的二苯并噻吩,说明热催化作用成因是不可能的,微生物参与成为最可能的生成途经。沉积抽提物未显示出常规生物降解的痕迹,因此这些化合物很可能是在早期成岩阶段特定微生物作用的结果。该区油样中检出的C21-C29甾烷的特征与同时检出的C22-C27甾烯特征一致,进一步表明微生物作用的可能性;高丰度的C24-C30四环萜烷(17,21-断藿烷)和常规藿烷、甲基藿烷相匹配,以及高丰度的C22-C27甾烯和规则甾烷缺失相匹配,特别是芳烃馏分中多取代二苯并噻吩类有机含硫化合物的检出,均表明异常分布的C22-C27甾烯与C24-C30四环萜烷类似,很可能是早期成岩阶段微生物改造作用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c27 甾烯 c24-c30四环萜烷 17 21-断藿烷 蒸发岩 微生物转化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白介素-22及C反应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段继惠 穆红 +2 位作者 唐志琴 张国珺 魏文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2-524,共3页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P的水平。结果:①银屑病组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活化后,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活化后,银屑病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银屑病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刺激分子PD-1对银屑病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白介素22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合成C_(22)-三酸三酯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泽恩 李剑 +3 位作者 周永生 王建浩 曾桂凤 王车礼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5,共5页
以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和马来酸二丁酯为原料,碘为催化剂,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增塑剂C22-三酸三酯。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利用紫外光谱对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以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和马来酸二丁酯为原料,碘为催化剂,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增塑剂C22-三酸三酯。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利用紫外光谱对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中不饱和脂肪酸酯含量高达74.376%,其中亚油酸甲酯含量为39.647%;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中的亚油酸甲酯与马来酸二丁酯反应合成C22-三酸三酯分两步进行:①亚油酸甲酯共轭化;②共轭亚油酸甲酯与马来酸二丁酯发生Diels-Alder反应。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合成C22-三酸三酯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中亚油酸甲酯与马来酸二丁酯摩尔比1∶1,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8 h,碘用量为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质量的0.7%;在最优条件下,C22-三酸三酯产率为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 c22-三酸三酯 Diels—Alder反应 共轭反应
下载PDF
C_(22)-三元酸三酯的合成 被引量:6
6
作者 努尔买买提 吾满江.艾力 +2 位作者 刘刚 刘远风 陶敏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C22-三元酸三酯的合成以棉籽油甲酯为原料,将非共轭的亚油酸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共轭亚油酸甲酯,同时与富马酸二酯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C22-三元酸三酯。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C22-三元酸的甲基二异戊酯的投料比、温度、... C22-三元酸三酯的合成以棉籽油甲酯为原料,将非共轭的亚油酸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共轭亚油酸甲酯,同时与富马酸二酯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C22-三元酸三酯。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C22-三元酸的甲基二异戊酯的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问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富马酸二酯加入量按照富马酸二酯:亚油酸甲酯(摩尔比)=1.1:1投料,反应温度选择在200~210℃,催化剂碘的用量在0.6%,反应控制在2h,最佳转化率相对于亚油酸甲酯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三元酸三酯 富马酸二酯 合成
下载PDF
C_(22)-二元酸单甲酯的合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刚 努尔买买提.阿不都克里木 +2 位作者 吾满江.艾力 刘远凤 陶敏芳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以棉籽油甲酯为原料,将非共轭的亚油酸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共轭亚油酸甲酯,同时与富马酸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C22-二元酸单甲酯,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富马酸加入量按... 以棉籽油甲酯为原料,将非共轭的亚油酸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共轭亚油酸甲酯,同时与富马酸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C22-二元酸单甲酯,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富马酸加入量按照n(富马酸)∶n(亚油酸甲酯)=1.1∶1投料,反应温度选择在200~210°C,催化剂碘的用量在0.3%(质量分数),反应控制在2h,转化率相对于亚油酸甲酯为98%。此工艺易于实现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二元酸单甲酯 c22-三元酸 棉籽油甲酯 富马酸 亚油酸甲酯
下载PDF
合成C_(22)-环脂肪三酸酯的ZnCl_2/凹凸棒石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高伟 曾桂凤 +3 位作者 周永生 王建浩 姚超 王车礼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1-1178,共8页
以凹凸棒石(ATP)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Zn Cl2的凹凸棒石催化剂(Zn Cl2/ATP),并以脂肪酸甲酯(FAME)与马来酸二丁酯合成C22-环脂肪三酸酯的Diels-Alder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研究了载体酸化浓度、酸化时间、Zn Cl2负载量、焙... 以凹凸棒石(ATP)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Zn Cl2的凹凸棒石催化剂(Zn Cl2/ATP),并以脂肪酸甲酯(FAME)与马来酸二丁酯合成C22-环脂肪三酸酯的Diels-Alder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研究了载体酸化浓度、酸化时间、Zn Cl2负载量、焙烧活化温度及制备方法等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能。利用BET、XRD、TG-DSC、FT-IR、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 Cl2/ATP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ATP载体经1.0 mol?L-1的盐酸酸化4 h,Zn Cl2负载量为1.0 mmol?g-1,焙烧活化温度为350℃。使用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原料转化率可达98.9%,C22-环脂肪三酸酯产率可达84.6%。XRD、TG-DSC、FT-IR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的Zn Cl2与载体表面的羟基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可能形成了O-Zn-Cl新的Lewis酸活性位,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总酸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氯化锌 等体积浸渍法 DIELS-ALDER反应 c22-环脂肪三酸酯
下载PDF
ZnCl2/凹凸棒石催化合成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高伟 吕宗莹 +3 位作者 曾桂凤 周永生 王建浩 王车礼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8,共8页
以地沟油制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WOFAME)与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原料,在自制ZnCl_2/凹凸棒石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结构不同的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采用IR、MS、1H-NMR和HPLC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产物的组成结构对可能的... 以地沟油制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WOFAME)与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原料,在自制ZnCl_2/凹凸棒石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结构不同的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采用IR、MS、1H-NMR和HPLC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产物的组成结构对可能的合成路径进行探讨;试验优化了产物合成工艺条件,研究了产物的耐热及增塑性能。结果表明,在ZnCl_2/凹凸棒石作用下WOFAME中亚油酸甲酯与DBM可分别经Diels-Alder环加成及双烯加成反应合成"环己烯式"与"悬挂式"的C22-三酸酯;合成产物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4 h,n(DBM)∶n(亚油酸甲酯)=1.1∶1,催化剂用量为WOFAME用量的10%;此条件下,亚油酸甲酯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分别可达97%、94%以上。与碘催化反应相比,三分子加成副产物显著减少。此外,合成的C22-三酸酯的耐热性能及增塑性能均优于碘催化合成的产物,且明显优于邻苯类增塑剂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l2/凹凸棒石 Diels—Alder环加成 双烯加成 生物增塑剂 c22-三酸酯
下载PDF
C_(22)-三元酸的合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努尔买买提 吾满江.艾力 +1 位作者 刘远风 陶敏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以棉籽油脂肪酸为原料,将非共轭的亚油酸在碘催化下转化成共轭亚油酸,同时与富马酸发生Diels- Alder反应,制备了C_(22)-三元酸。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n(富马酸)... 以棉籽油脂肪酸为原料,将非共轭的亚油酸在碘催化下转化成共轭亚油酸,同时与富马酸发生Diels- Alder反应,制备了C_(22)-三元酸。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n(富马酸):n(亚油酸)=(1.1~1.2):1,反应温度180~190℃,碘的用量(与棉籽油脂肪酸质量比)0.15%~0.2%,反应时间2~3h;亚油酸转化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三元酸 富马酸亚油酸棉籽油脂肪酸
下载PDF
C22-脂环族三羧酸(酐)的合成工艺改进
11
作者 廖德仲 占达东 +2 位作者 孙宏元 赵玉玲 何节玉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641,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生物基多官能团有机酸——C22-脂环族三羧酸(酐)的改进合成工艺,并与其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了比较。在单质碘的催化作用下,从海蓬籽油制备的共轭亚油酸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上述产物;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 介绍了一种生物基多官能团有机酸——C22-脂环族三羧酸(酐)的改进合成工艺,并与其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了比较。在单质碘的催化作用下,从海蓬籽油制备的共轭亚油酸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上述产物;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选用正庚烷为溶剂分离产物,并经FT-IR、MS和NMR证实。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顺丁烯二酸酐与共轭亚油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催化剂用量0.2wt%、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0h,此条件下产率高达96.5%。改进合成工艺具有低温、常压、高效、产物分离相对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蓬籽油 共轭亚油酸 c22-脂环族三羧酸(酐) DIELS-ALDER反应 合成改进
下载PDF
C_(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增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宗莹 王克英 +6 位作者 曾桂凤 周永生 周金龙 王建浩 壮子恒 程兴荣 王车礼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5-1879,共5页
以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C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产物经分子蒸馏分离提纯后加成物含量达到94.0%,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研究。对C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的若干理化性能及其增塑PVC材料的各项性能与邻... 以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C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产物经分子蒸馏分离提纯后加成物含量达到94.0%,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研究。对C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的若干理化性能及其增塑PVC材料的各项性能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OP)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表明:C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的闪点明显高于DOP,加热减量明显小于DOP;其增塑的PVC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均优于DOP增塑的PVC材料。最后采用线虫实验比较了C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和DOP的毒性大小,结果 C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对线虫的毒性小于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三元酸二丁一甲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增塑剂 合成 分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提纯C_(22)-三酸二丁一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宗莹 曾桂凤 +4 位作者 周永生 黄泽恩 王建浩 陈翔 王车礼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77,共4页
采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C22-三酸二丁一甲酯进行提纯,考察了1级分子蒸馏中,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进料速率和刮膜转速对C22-三酸二丁一甲酯含量和收率的影响。得到1级分子蒸馏提纯C22-三酸二丁一甲酯的适宜分离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20... 采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C22-三酸二丁一甲酯进行提纯,考察了1级分子蒸馏中,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进料速率和刮膜转速对C22-三酸二丁一甲酯含量和收率的影响。得到1级分子蒸馏提纯C22-三酸二丁一甲酯的适宜分离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20℃,蒸馏压力40 Pa,进料速率1.2 g/min,刮膜转速240 r/min;在此条件下,C22-三酸二丁一甲酯的含量可达95.6%,收率为85.0%。在蒸馏压力较大情况下,采用多级分子蒸馏可提高产品C22-三酸二丁一甲酯含量,但收率下降,当蒸馏压力增大为80 Pa时,经4级分子蒸馏后,C22-三酸二丁一甲酯含量可达到96.5%,收率由1级分子蒸馏的93.9%下降至78.0%。提纯产物经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定产物为目标产物C22-三酸二丁一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三酸二丁一甲酯 脂肪酸甲酯 分子蒸馏 提纯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提纯C_(22)-环脂三酸二丁一甲酯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宗莹 曾桂凤 +3 位作者 周永生 夏明月 王建浩 王车礼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2,共5页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提纯C_(22)-环脂三酸二丁一甲酯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考察了蒸馏温度、蒸馏压力、刮膜转速及进料速率对C_(22)-环脂三酸二丁一甲酯纯度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蒸馏提纯C_(22)...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提纯C_(22)-环脂三酸二丁一甲酯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考察了蒸馏温度、蒸馏压力、刮膜转速及进料速率对C_(22)-环脂三酸二丁一甲酯纯度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蒸馏提纯C_(22)-环脂三酸二丁一甲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25℃,蒸馏压力47 Pa,刮膜转速206 r/min,进料速率1.12 g/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_(22)-环脂三酸二丁一甲酯的纯度为90.42%,收率为8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环脂三酸二丁一甲酯 分子蒸馏 提纯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IL-27水平与CREA、UREA、Cys-C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原平玫 张爱萍 +2 位作者 王卓亚 唐菁 栾希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介素(IL)-27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时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1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介素(IL)-27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时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1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IL-27以及血清肌酐(CREA)、尿素(UREA)、胱抑素C(Cys-C)水平,分析IL-27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以及IL-27与UREA、CREA、Cys-C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7水平为(22.48±7.63)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78±3.9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IL-27水平为(29.57±5.98)pg/ml,明显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17.76±4.1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IL-27水平与Cys-C(r2=0.632, P=0.000<0.05)、CREA(r2=0.387, P=0.034<0.05)、UREA(r2=0.363, P=0.049<0.0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IL-27水平与UREA、CREA、 Cys-C呈正相关,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升高,提示其在糖尿病肾病病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且四者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评估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介素-27 胱抑素c 肌酐 尿素
下载PDF
C_(22)-环脂三酸酯等三类增塑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
16
作者 吕宗莹 周金龙 +3 位作者 周永生 曾桂凤 王建浩 王车礼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3-666,669,共5页
测定了C22-环脂三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和马来酸酯等三类增塑剂的若干理化性能及其增塑的聚氯乙烯(PVC)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研究了三类增塑剂结构母体和甲酸酯基(—COOR)中烷基R对增塑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类增塑剂的... 测定了C22-环脂三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和马来酸酯等三类增塑剂的若干理化性能及其增塑的聚氯乙烯(PVC)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研究了三类增塑剂结构母体和甲酸酯基(—COOR)中烷基R对增塑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类增塑剂的密度均随着烷基R链长的增加而减小;与邻苯二甲酸酯、马来酸酯不同,C22-环脂三酸酯的运动粘度随着烷基R链长的增加而减小;C22-环脂三酸酯的闪点和耐热性能远高于邻苯二甲酸酯和马来酸酯,其加热减量则远低于后两者。C22-环脂三酸酯类增塑剂,烷基R较短时塑化性能弱,过长则与PVC相容性变差,无法成膜。三类增塑剂增塑的PVC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均随着烷基R链长的增加而增加。烷基R相同时,表面电阻率大小顺序为:C22-环脂三酸酯>邻苯二甲酸酯>马来酸酯。C22-环脂三酸酯增塑的PVC材料的抗热老化性能优于邻苯二甲酸酯和马来酸酯增塑的PVC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c22-环脂三酸酯 邻苯二甲酸酯 马来酸酯 性能
下载PDF
3种反应条件下合成C_(22)-三酸三酯的结构分析
17
作者 夏明月 周永生 +3 位作者 杨扬 曾桂凤 王建浩 王车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以生物柴油中的亚油酸甲酯与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原料,分别以碘、固体碱为催化剂或在仅加热的条件下合成了C22-三酸三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碘作为催化剂时,生成... 以生物柴油中的亚油酸甲酯与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原料,分别以碘、固体碱为催化剂或在仅加热的条件下合成了C22-三酸三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碘作为催化剂时,生成具有环己烯结构的C22-三酸三酯,反应为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以固体碱KOH/活性白土作催化剂时,生成主链具有共轭结构的悬挂型C22-三酸三酯,反应可能按照碳负离子历程进行;在不用催化剂、仅加热的条件下,也生成主链具有共轭结构的悬挂型C22-三酸三酯,反应可能按照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三酸三酯 DIELS-ALDER反应 碳负离子历程 自由基机理 橡塑助剂
下载PDF
PTX-3、CysC及IL-27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宏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39-3043,共5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穿透素-3(PTX-3)、胱抑素C(CysC)及IL-27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穿透素-3(PTX-3)、胱抑素C(CysC)及IL-27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常规组、严重组、休克组,依次为38、40、22例,比较三组血清PTX-3、CysC、IL-27水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以及预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死亡情况),并分析PTX-3、CysC、IL-27与心肌酶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治疗前后PTX-3、CysC、IL-27、CK-MB、cTnⅠ水平以及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水平由低至高均依次为常规组、严重组、休克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PTX-3、CysC、IL-27及SOFA评分与cTnⅠ、CK-MB均呈正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心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得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前血清PTX-3、CysC、IL-27及SOFA评分水平与28 d病死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清PTX-3、CysC及IL-27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心肌损伤及预后紧密相关,建议临床密切监测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素-3 胱抑素c 白细胞介素-27 脓毒症 心肌损伤 预后
下载PDF
COPD患者检测IL-22,hs-CRP和P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6期1235-123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严重程度分级和病程分期中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20例缓解期患者血清IL-22、hs-CRP和PA水平,并与同期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严重程度分级和病程分期中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20例缓解期患者血清IL-22、hs-CRP和PA水平,并与同期30例体查健康者比较。结果 IL-22和hs-CRP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期较缓解期明显增高,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IL-22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PA水平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低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水平低于缓解期(P<0.01)。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增加,IL-22和hs-CRP水平也逐渐增高(P<0.01);而相反,PA水平则逐渐降低(P<0.01)。结论 IL-22、hs-CRP和PA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且其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三者可作为判断COPD临床分期、气流受限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敏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白介素-22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7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陶璐 初楠 +4 位作者 王丽华 李光善 陈文文 姜莉莉 余海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7(IL-27)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青岛市海慈医院住院治疗的DN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7(IL-27)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青岛市海慈医院住院治疗的DN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IL-27水平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采用逐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N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血清hs-CRP、IL-27水平对DN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TC、TG、LDL-C、hsCRP、IL-27、UACR水平高于对照组组,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PG、2 hP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C水平[OR=1.721(95%CI:1.187,2.495),P<0.05]、hs-CRP水平[OR=2.409(95%CI:1.477,3.929),P<0.05]、IL-27水平[OR=1.987(95%CI:1.256,3.145)]及UACR值[OR=1.693(95%CI:1.127,2.543),P<0.05]是DN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CRP、IL-27单独诊断时AUC为0.769(95%CI:0.596,0.941)、0.827(95%CI:0.717,0.939)。而联合诊断时AUC为0.895(95%CI:0.848,0.929),诊断效能较高。结论血清hs-CRP、IL-27水平升高是DN的影响因素,血清hs-CRP、IL-27可以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2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