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3和C2H4在介质阻挡放电转化NO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钟侃 聂勇 +3 位作者 汪晶毅 王黎明 关志成 贾志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放电等离子体结合选择催化还原脱除NOx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贫燃尾气治理技术,其预处理过程中,尾气中NO会向NO2转化。为了解重要的活性中间产物O3的作用和生成特性以及常见的烃类添加剂C2H4的作用,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了相... 放电等离子体结合选择催化还原脱除NOx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贫燃尾气治理技术,其预处理过程中,尾气中NO会向NO2转化。为了解重要的活性中间产物O3的作用和生成特性以及常见的烃类添加剂C2H4的作用,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监测N2/O2,N2/O2/NO,N2/O2/C2H4,N2/O2/NO/C2H4共4个体系下的O3产生特性,并通过N2/O2/NO和N2/O2/NO/C2H4体系的比较考察C2H4对NO转化影响的结果表明:除N2/O2体系外,其它体系中都不会产生大量的O3;C2H4不但提高了NO的转化率,还明显地抑制放电过程NO的生成。可以推断,O3作为氧化剂能促进NO向NO2的转化,C2H4添加剂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c2h4 贫燃发动机尾气 氮氧化物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下载PDF
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玉艳 蒋榕培 +3 位作者 李智鹏 徐森 潘峰 解立峰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2,共9页
采用自制的燃爆实验装置对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直径有机玻璃管中预混气体均经历了爆燃转爆轰过程,点火初期火焰速度及加速度在内径为5、10和15 mm的管道中依次减小;预混气体中加入CO... 采用自制的燃爆实验装置对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直径有机玻璃管中预混气体均经历了爆燃转爆轰过程,点火初期火焰速度及加速度在内径为5、10和15 mm的管道中依次减小;预混气体中加入CO2(2.4%,质量分数)后,火焰加速进程明显延缓,点火初期处于稳定燃烧阶段;预混气体的稳定爆速为2 207 m/s,爆压为3.92MPa,与理论值一致;常压下预混火焰在小直径不锈钢管中的临界淬熄管径为0.5~0.7 mm,预混气体火焰传播速度越大,管径越大,淬熄越困难。依据淬熄管径、湍流火焰速度和淬熄管道长度的关系,可计算防回火管道的有效长度,从而为防回火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气体 爆速 爆压 淬熄 c2h4/N2O
下载PDF
C2H2、C2H4与K在Ru(1010)表面上共吸附的UPS研究
3
作者 张建华 刘凤琴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0年第1期229-232,共4页
利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对乙烯和乙炔气体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超过200K,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σCH和σCC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在室温下,σCH和σCC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10)表面的吸... 利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对乙烯和乙炔气体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超过200K,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σCH和σCC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在室温下,σCH和σCC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10)表面的吸附时的分子能级完全一致。乙烯发生脱氢反应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衬底温度从120K到室温,Ru(1010)表面上乙炔的σCH和σCC能级均未发现变化。室温下乙炔仍然可以在Ru(1010)表面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在有K的Ru(1010)表面上,室温时σCC谱峰几乎。碱金属K的存在促进了乙炔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2 c2h4 K Ru(1010) 共吸附 UPS 乙烯 乙炔
下载PDF
基于传热反问题方法的N2O/C2H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热流测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亮 李平 +1 位作者 张锋 胡洪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2-1088,共7页
测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载荷是获取燃烧室内部信息的重要方法。为了获取N2O/C2H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内壁的热载荷,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流计算的反问题方法,该方法基于对燃烧室壁面温度场的直接求解,通过对轴向多个位置测量温度的反... 测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载荷是获取燃烧室内部信息的重要方法。为了获取N2O/C2H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内壁的热载荷,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流计算的反问题方法,该方法基于对燃烧室壁面温度场的直接求解,通过对轴向多个位置测量温度的反演计算得到燃烧室内壁热流和温度。研究表明:应用文中建立的传热反问题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热流随时间及空间的分布;热电偶的位置对计算准确性有明显的影响,与理论深度偏差在0.2mm以内的随机深度偏差可导致超过4%热流反演误差;N2O/C2H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热流及温度沿轴向逐渐降低,表明燃烧室内的反应释热过程主要在燃烧室头部附近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传热 传热反问题方法 热流 N2O/c2h4预混推进剂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lame Propagation and Flashback Behavior of a Green Propellant Consisting of N2O and C2H4 被引量:6
5
作者 Lukas Werling Felix Lauck +3 位作者 Dominic Freudenmann Nicole Rocke Helmut Ciezki Stefan Schlechtriem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7年第12期735-752,共18页
Regarding the research on alternatives for monopropellant hydrazine, several so called green propellants are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or qualification. Aside others, the DLR Institute of Space Propulsion investig... Regarding the research on alternatives for monopropellant hydrazine, several so called green propellants are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or qualification. Aside others, the DLR Institute of Space Propulsion investigates a N20/C2I-I4 premixed green propellant. During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flashback from the rocket combustion chamber into the feeding system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ajor challenge when using the propellant mixture. This paper shows the results of ignition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a cylindrical, optical accessible ignition chamber. During the ignition and flame propagation process,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high-speed video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high speed video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lame propagation speed. The obtained propagation speed was about 20 rn/s at ignition, while during further propagation of the flame speeds of up to 120 m/s were measured. Additionally, two different porous materials as flame arresting elements were tested: Porous stainless steel and porous bronze material. For both materials Peclet numbers for flashback were derived. The critical Peclet number for the sintered bronze material was around 20, while for the sintered stainless steel the critical Peclet number seems to be larger than 40. Due to the test results, sintered porous materials seem to be suitable as flashback arre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rocket propellants ignition flame flashback N2O c2h4 premixed gases flashback an'esters porous materials.
下载PDF
用C2H4控制SiH4/O2的化学气相沉积
6
作者 青春 《电子材料快报》 1995年第1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c2h4 SiH4/O2 CVD法 大规模集成电路
下载PDF
高石墨化度多孔炭的制备及其乙烷/乙烯分离性能
7
作者 刘汝帅 唐帆 +2 位作者 史晓东 郝广平 陆安慧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7-1036,共10页
乙烷(C_(2)H_(6))与乙烯(C_(2)H_(4))的高效分离对于制备聚合物级C_(2)H_(4)至关重要,需要开发选择性高和稳定性好的C_(2)H_(6)/C_(2)H_(4)吸附剂。本文以酚醛树脂为前驱体,FeCl3为铁源,通过在室温下聚合及800ºC下炭化的方法制备... 乙烷(C_(2)H_(6))与乙烯(C_(2)H_(4))的高效分离对于制备聚合物级C_(2)H_(4)至关重要,需要开发选择性高和稳定性好的C_(2)H_(6)/C_(2)H_(4)吸附剂。本文以酚醛树脂为前驱体,FeCl3为铁源,通过在室温下聚合及800ºC下炭化的方法制备了高石墨化度多孔炭(GC-800,GC=Graphitized Carbon),并利用Vienna Ab-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VASP)计算证实了石墨化的多孔炭表面与C_(2)H_(6)分子间的结合能更高。石墨化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多孔炭对C_(2)H_(6)的吸附能力,但高温下Fe的催化石墨化过程会破坏多孔炭的微孔结构,从而降低C_(2)H_(6)/C_(2)H_(4)的分离能力。通过调控炭化温度,实现了对多孔炭的石墨化度与孔隙结构的协同优化。结果表明,GC-800具有高的石墨化度,sp^(2)C的含量高达73%,比表面积高达574 m^(2)·g^(-1)。在298 K和1 bar的条件下GC-800对C_(2)H_(6)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16 mmol·g^(-1),C_(2)H_(6)/C_(2)H_(4)(1∶1和1∶9,v/v)Ideal Adsorption Solution Theory(IAST)选择性分别达到2.4和3.8,显著高于大多数报道的高性能C_(2)H_(6)选择性吸附剂。动态穿透实验表明GC-800可以从C_(2)H_(6)和C_(2)H_(4)混合物中一步获得高纯度的C_(2)H_(4)。动态循环测试证实了GC-800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含湿条件下GC-800仍能高效分离C_(2)H_(6)/C_(2)H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炭 石墨化炭 c2h6/c2h4分离 反转吸附
下载PDF
Cu-MCM-41介孔分子筛中不同价态铜上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海燕 刘炳华 +1 位作者 张惠良 沈俭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共6页
合成了不同铜含量的Cu-MCM-41,高温还原后仍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孔壁中的铜容易被H2还原为Cu(0)。通过在氦气流中加热,可以导致孔壁中的Cu!还原为Cu"。MCM-41中不同价态的铜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Cu(0)强烈吸附O2,吸附热高达427kJ&#... 合成了不同铜含量的Cu-MCM-41,高温还原后仍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孔壁中的铜容易被H2还原为Cu(0)。通过在氦气流中加热,可以导致孔壁中的Cu!还原为Cu"。MCM-41中不同价态的铜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Cu(0)强烈吸附O2,吸附热高达427kJ·mol-1;Cu"在室温下几乎不吸附O2,表明Cu"在室温下较稳定;而Cu"在对CO与C2H4的吸附中,除了CO的吸附热与Cu(0)的相近外,所生成的吸附热与吸附量均较高。红外光谱也表明,Cu"比Cu(0)更容易吸附CO与C2H4。C2H4仅仅以π-键键合在Cu(0)表面,而在Cu"表面上却是以di-σ和π-键键合,由于di-σ键较强,使得C2H4在Cu"上具有较高的吸附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CM-41 介孔材料 CO吸附 c2h4吸附 吸附量热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中C_2H_4去除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4
9
作者 艾为党 郭双生 +1 位作者 刘向阳 冷文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研制成C2H4去除装置,去除密闭环境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微量C2H4气体,为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大气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根据产品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提出设计方案,并完成产品的加工、安装与调试,最后进行低浓度C2H4去除的验证... 目的研制成C2H4去除装置,去除密闭环境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微量C2H4气体,为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大气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根据产品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提出设计方案,并完成产品的加工、安装与调试,最后进行低浓度C2H4去除的验证试验。结果该装置系统运行良好,其能耗、体积、降解C2H4能力等均满足设计要求。在气体流速为1.0~3.0L/min、相对湿度20%、灯源功率48W条件下,C2H4浓度从0.034mg/kg降至0.010mg/kg以下;从降解产物来看,除CO2和H2O外,基本上无其它有毒副产物产生。结论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C2H4去除效率高,可作为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植物栽培体系中微量CH污染气体的去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 c2h4去除 光催化氧化 研制 验证实验
下载PDF
(2-Me-3-ClPh)_2PBIMe_2FeCl_2racC_2H_4(Ind)_2ZrCl_2/MAO双功能催化体系乙烯原位共聚制备LLDPE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如义 郑元锁 +3 位作者 崔楠楠 张志成 柯毓才 胡友良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合成了后过渡金属铁 (2 Me 3 ClPh) 2 PBIMe2 FeCl2 低聚催化剂 ,并与亚乙基桥茂金属共聚催化剂rac C2 H4 (Ind) 2 ZrCl2 共用 ,用MAO(1 4mol L甲苯溶液 )作为助催化剂 ,原位共聚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结果发现 ,这种后过渡... 合成了后过渡金属铁 (2 Me 3 ClPh) 2 PBIMe2 FeCl2 低聚催化剂 ,并与亚乙基桥茂金属共聚催化剂rac C2 H4 (Ind) 2 ZrCl2 共用 ,用MAO(1 4mol L甲苯溶液 )作为助催化剂 ,原位共聚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结果发现 ,这种后过渡铁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低聚催化活性 [1 0× 10 7goligomer (molFe·h) ],双功能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保持在 10 6 gPE (molFe·h)以上 ;1 3C NMR分析表明 ,得到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当Fe Zr比为 1 2时 ,也没有出现α 烯烃残留现象 ,说明这两种催化剂具有好的匹配性 ;随Fe Zr比和反应温度的变化 ,聚合物的熔点、结晶度、熔点等均表现出很好的规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共聚 催化体系 催化剂 c2h4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低聚 MAO 合成线 CL2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Co_3(BTC)(HBTC)(H_2BTC)(C_2H_4O_2)_3]·3(DMF)·6(H_3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千荣 石鑫 +9 位作者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朱广山 李亚丰 叶玲 王春雷 张震东 唐璐璐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Compound [Co 3(BTC)(HBTC)(H 2BTC)(C 2H 4O 2) 3]·3(DMF)·6(H 3O)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 Compound [Co 3(BTC)(HBTC)(H 2BTC)(C 2H 4O 2) 3]·3(DMF)·6(H 3O)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solved by direct method and refined by full-matrix least-square method.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and belongs to space group Cc with a=2.645 3(5) nm, b= 1.670 4(3) nm, c=1\^821 6(4) nm, β=128.16(3) °, V=6.329(2) nm 3, Z=2 , D c=20.200 Mg/m 3, M r= 1 314.744, μ=10.274 mm -1, F(000) =38 226, GOF=0.99, R=0.094 1, ωR=0.257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 合成 沸石 分子筛 晶体结构 微孔材料 [Co3(BTC)(HBTC)(H2BTC)(c2h4O2)3]·3(DMF) ·6(H3O)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一次进样测定气调包装中O_2、CO_2和C_2H_4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颖 王如竹 +2 位作者 李云飞 田平海 张天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6-97,100,共3页
探讨了采用专门的双气路设计和双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一次进样测定自发气调包装中O2、CO2和C2H4浓度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和分析操作程序。对样品进行了五次测量,C2H4、O2及CO2浓度测定值的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143%、0.343... 探讨了采用专门的双气路设计和双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一次进样测定自发气调包装中O2、CO2和C2H4浓度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和分析操作程序。对样品进行了五次测量,C2H4、O2及CO2浓度测定值的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143%、0.343%和0.261%。该方法能有效利用设备,降低分析成本,同时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省了实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测定方法 气调包装 O2 CO2 c2h4 气体浓度
下载PDF
晶体(NH_4)_2C_4H_4O_6∶VO^(2+)的EPR参量及局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文林 谌家军 +2 位作者 邓丽城 吴慧聪 高山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68-1371,共4页
采用叠加模型和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较好地解释了[VO(H2O)5]2+络离子的局域结构和EPR参量;研究结果发现,(NH4)2C4H4O6:VO2+晶体中络离子[VO(H2O)5]2+的键长为R//≈0.130nm,R⊥≈0.195nm;在(NH4)... 采用叠加模型和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较好地解释了[VO(H2O)5]2+络离子的局域结构和EPR参量;研究结果发现,(NH4)2C4H4O6:VO2+晶体中络离子[VO(H2O)5]2+的键长为R//≈0.130nm,R⊥≈0.195nm;在(NH4)2C4H4O6:VO2+晶体中,局域结构沿C4轴方向呈压缩的八面体结构;所得EPR参量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数据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EPR)谱 局域结构 叠加模型 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 (NH4)2C4H4O6(DDAT):VO^2+
下载PDF
C_2H_4-O_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能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博 Lee J H S 白春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主要基于化学动力学和Ng模型,对C2H4-O2混合气体的爆轰胞格尺寸进行预测;结合Lee表面积能量模型,预测物质在不同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条件下,直接起爆引起球面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直接起爆实验主要采用高压电点火提供起爆能量,起爆... 主要基于化学动力学和Ng模型,对C2H4-O2混合气体的爆轰胞格尺寸进行预测;结合Lee表面积能量模型,预测物质在不同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条件下,直接起爆引起球面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直接起爆实验主要采用高压电点火提供起爆能量,起爆能量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验值较吻合。首先,通过化学动力学计算得出ZND模型的爆轰参数,利用Ng模型得出爆轰胞格尺寸与ZND诱导区长度之间的比例因数A在不同初始压力与当量比的条件下分别为:A=43.815(1+p1/p0)-0.123 71和A=8.531exp(φ/3.135)+28.644,在此基础上对爆轰胞格尺寸进行定量预测。胞格尺寸的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其次,把爆轰胞格尺寸作为中间特征参数并结合Lee的表面积能量模型,提出可以预测临界起爆能量的定量模型,并得出C2H4-O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量与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参量拟合关系分别为Ec=0.332(p1/p0)-2.017和Ec=exp[3.951(φ-1.401)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临界起爆能 直接起爆 c2h4-O2混合气体 胞格尺寸 化学动力学 电火花点火
下载PDF
C_4H_8N_2H_4·Zn(HPO_3)_2的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史苏华 李光华 +6 位作者 辛明红 李悦明 丁红 徐家宁 朱广山 宋天佑 裘世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0-232,共3页
A new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4H8N2H4·Zn(HPO3)2 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piperazine as a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A new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4H8N2H4·Zn(HPO3)2 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piperazine as a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IR, ICP,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G analysis. This compound has one-dimensional anionic chains containing four-membered rings built from corner-sharing linked alternating ZnO4 tetrahedra and HPO3 pseudo pyramids. The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hains are interacted with the templates of diprotonated piperazine by N—H…O hydrogen bond. Crystal data for C4H8N2H4·Zn(HPO3)2∶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1.774 8(2) nm, b=0.724 28(9) nm, c=0.880 87(11) nm, β= 105.345(3)°, V=1.091 9(2) nm 3, Z=4, Dc=1^907 Mg/m 3, R1=0.022 9, wR2=0.058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H8N2H4·Zn(HPO3)2 水热合成 结构表征 亚磷酸锌 哌嗪 单晶结构 有机模板
下载PDF
二维网状结构双核配合物[Ca_2(C_(10)H_8N_2O_4)_2(DMSO)_2(H_2O)_4]·2DMSO的合成、热分解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曹文凯 何水样 +4 位作者 赵建社 杨锐 史启祯 王大奇 窦建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12-1617,共6页
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0 H10 N2 O4)作为配体与碳酸钙在水中反应 ,在DMF (N ,N 二甲基甲酰胺 )和DMSO (二甲基亚砜 )的混合溶剂中培养了单晶 ,其组成为 [Ca2 (C10 H8N2 O4) 2 (DMSO) 2 (H2 O) 4 ]·2DMSO [C10 H8N2 O2 -4为 2 ... 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C10 H10 N2 O4)作为配体与碳酸钙在水中反应 ,在DMF (N ,N 二甲基甲酰胺 )和DMSO (二甲基亚砜 )的混合溶剂中培养了单晶 ,其组成为 [Ca2 (C10 H8N2 O4) 2 (DMSO) 2 (H2 O) 4 ]·2DMSO [C10 H8N2 O2 -4为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 ] .测定了单晶的结构 ,该单晶为黄色 ,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1) /c,晶胞参数a =1 0 63 4 (3 )nm ,b =1 70 3 5(5)nm ,c =1 2 183 (3 )nm ,β=10 6 180 (5)° ,V =2 1192 (10 )nm3,Dc=1 412Mg·m- 3 ,Z =2 ,F(0 0 0 ) =944,μ =0 53 4mm- 1,GOF =0 867.所测单晶是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的一个氧原子作为桥联的双核钙 (II)配合物 ,两个Ca2 + 均处于五角双锥的七配位环境中 ,锥底为配体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三个配位原子 ,以及另一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的桥联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的配位氧原子 ,锥顶为一配位水和一配位的DMSO分子 ,即溶剂DMSO也参与了配位 ,从晶胞结构看 ,晶体中除配位的DMSO分子外 ,还有自由的DMSO溶剂分子 ,它们与配位水以氢键连接存在于晶格之中 ,在空间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通过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网状结构 双核配合物 [Ca2(C10H8N2O4)2(DMSO)2(H2O)4] 2DMSO 合成 热分解 晶体结构 二维网状结构双核配合物[Ca2(C10H8N2O4)2(DMSO)2(H2O)4]·2DMSO的合成、热分解及晶体结构
下载PDF
á-(BEDT-TTF)_2C_6H_4(SO_3)_2的合成、结构与导电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陟 方奇 +5 位作者 于文涛 薛刚 蒋民华 张斌 张金彪 朱道本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18-1323,共6页
用恒电流电化学结晶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BEDT TTF的电荷转移盐α′ (BEDT TTF) 2 C6H4 (SO3 ) 2 [BEDT TTF =双亚乙基二硫四硫富瓦烯 ,C6H4 (SO3 ) 2 -2 =对苯二磺酸根 ].通过四圆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α′ (BEDT TTF) 2 C6H4 (SO3 ) 2... 用恒电流电化学结晶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BEDT TTF的电荷转移盐α′ (BEDT TTF) 2 C6H4 (SO3 ) 2 [BEDT TTF =双亚乙基二硫四硫富瓦烯 ,C6H4 (SO3 ) 2 -2 =对苯二磺酸根 ].通过四圆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α′ (BEDT TTF) 2 C6H4 (SO3 ) 2 的结构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 /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 =0 .77937(17)nm ,b =0 .6 6 989(11)nm ,c =3.44 2 2(7)nm ,β =91.135 (12 )°,V =1.796 8(6 )nm3 .该晶体中BEDT TTF+ 自由基沿a轴方向形成具有二聚体结构的交错排列型柱状堆积 ,沿b轴方向由肩并肩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维分子链 .电荷补偿阴离子C6H4 (SO3 ) 2 -2 则在a方向存在较强的作用 .沿c轴方向 ,BEDT TTF+ 自由基层和阴离子层交替排列形成夹心式结构 .α′ (BEDT TTF) 2 C6H4 (SO3 ) 2 在ab面的某方向的室温电导率为 0 .5 913Ω-1·m-1,电阻率 -温度测定曲线表明它具有半导体导电行为 .在15 0K附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EDT-TTF)2C6H4(SO3)2 合成 结构 导电性 BEDT-TTF 分子导体 电荷转移盐
下载PDF
C_2H_5N_4^+-C_6H_3N_3O_7^-氢键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自然 陶果 谢炳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3,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4-氨基-1,2,4-三唑阳离子(AT)和2,4,6-三硝基苯酚阴离子(PA)形成的氢键二聚体进行理论计算研究.计算得到4种稳定结构的氢键复合物及最稳定异构体D1的振动频率、电子吸收光谱与热力学性...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4-氨基-1,2,4-三唑阳离子(AT)和2,4,6-三硝基苯酚阴离子(PA)形成的氢键二聚体进行理论计算研究.计算得到4种稳定结构的氢键复合物及最稳定异构体D1的振动频率、电子吸收光谱与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氢键复合物中存在较强的N—H…O与C—H…O红移氢键.经过基组重叠误差和零点振动能校正后,D1的氢键相互作用能为-30.71kJ/mol.热力学计算显示,在298.15K和标准状态下,D1气态氢键复合物分子的形成过程是放热、熵减小的非自发过程,但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D1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98.7,474.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5N4 C6H3N3O7 氢键二聚体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新型三维配位聚合物[Fe(C_5H_4NCOO)_2]_n的可控合成、晶体结构和UV-VIS-NIR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秀艳 郭洪猷 +1 位作者 王如骥 黄明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64-966,共3页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Fe(C 5H 4NCOO) 2] n,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s well as IR spectroscopy. The crystal structure (with a novel 3-D network) of this...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Fe(C 5H 4NCOO) 2] n,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s well as IR spectroscopy. The crystal structure (with a novel 3-D network) of this compound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 1/n, a=0.49544(1) nm, b=1.32443(2) nm, c=1.04983(1) nm, β=101.586(1)°. Th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200~2500 nm) showed that the polymer had strong absorbance in 375~563 nm (E g≈2.5 eV) region and weak absorbance from 720 to 2500 nm (near infrared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配位聚合物 [Fe(C5H4NCOO)2]n 异烟酸根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光谱性能
下载PDF
外场作用下C_(12)H_4Cl_4O_2的分子结构和电子光谱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建宾 冯志芳 +2 位作者 韩丽君 唐延林 武德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3-179,共7页
各种环境毒物危害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二噁英更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C_(12)H_4Cl_4O_2(2, 3, 7, 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是二噁英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也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污染物.为研究TCDD外场效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 各种环境毒物危害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二噁英更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C_(12)H_4Cl_4O_2(2, 3, 7, 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是二噁英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也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污染物.为研究TCDD外场效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了不同静电场0—0.025 a.u.(0—1.2856×10^(10)V/m)作用下TCDD分子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了分子总能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TCDD分子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在不同外电场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几何构型与电场大小呈现强烈的依赖关系,分子总能量随着外电场的增强而减小;伴随着外电场的增强,分子激发态的摩尔吸收系数逐渐减小, UV-Vis吸收峰显著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2H4Cl4O2 外电场 密度泛函理论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