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57BL6近交系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正望 殷莲华 +1 位作者 张永康 赵凤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3-414,共2页
的 建立C5 7BL6近交系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在C5 7BL6近交系小鼠的前列腺左右背外侧叶包膜下接种小鼠前列腺癌RM 1细胞2× 10 6个建立原位移植瘤模型 ,以皮下移植瘤模型作为对照比较两者... 的 建立C5 7BL6近交系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在C5 7BL6近交系小鼠的前列腺左右背外侧叶包膜下接种小鼠前列腺癌RM 1细胞2× 10 6个建立原位移植瘤模型 ,以皮下移植瘤模型作为对照比较两者的肿瘤转移发生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原位模型小鼠全部发生肿瘤转移 ,其中盆腔淋巴结和肺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 ( 10 / 10 )、( 8/ 10 ) ,对照组仅有肿瘤的局部生长和浸润 ,无转移发生 ;原位模型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 ( 11.0±2 .4)d较对照组 ( 2 3.0± 4.7)d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 <0 .0 1)。结论 小鼠的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癌体内的自然生长状况 ,是观察转移性前列腺癌较为适宜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动物疾病模型 c57bl6近交系 原位移植瘤 小鼠
原文传递
四氯化碳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甦苏 霍桂桃 +1 位作者 王辰飞 范昌发 《实验动物科学》 2019年第4期28-30,3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以建立稳定的肝纤维化模型。方法选择5周龄的C57BL/6近交系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实验结束后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浆丙氨酸...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以建立稳定的肝纤维化模型。方法选择5周龄的C57BL/6近交系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实验结束后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近交系C57BL/6小鼠药物诱导后,各剂量组动物均能存活到8周,高剂量组存活率仅为20%远低于中、低组;血清转氨酶含量升高程度、肝组织病理改变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病理分析表明,各剂量组均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中央静脉周围/汇管区混合细胞浸润及肝脏纤维化。结论10%四氯化碳给药8周后能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形成较稳定的肝纤维小鼠模型,为后续肝纤维化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c57bl/6小鼠 四氯化碳 肝纤维化
下载PDF
C57BL6近交系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建立及比较
3
作者 张政 张欣 +4 位作者 付启航 岳悦 王雷雷 陈辉 徐阳阳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765-1768,1772,共5页
目的探讨瘤丝注射法建立C57BL6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的前列腺原位癌成瘤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取36只7周龄(18~20 g)雄性C57BL6近交系小鼠,将其分成A、B、C 3组,每组12只,A组为瘤丝注射组、B组为细胞注射组、C组为肿... 目的探讨瘤丝注射法建立C57BL6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的前列腺原位癌成瘤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取36只7周龄(18~20 g)雄性C57BL6近交系小鼠,将其分成A、B、C 3组,每组12只,A组为瘤丝注射组、B组为细胞注射组、C组为肿块移植组。观察每组小鼠的成瘤情况、转移情况、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小鼠生存期、操作难易程度等指标。结果A、B、C 3组小鼠成瘤率分别为100%、91.67%、91.67%,3组小鼠成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小鼠肺转移率分别为83.33%、25.00%、33.33%,肝转移率分别为75.00%、25.00%、25.00%,A组小鼠的肺、肝转移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C组小鼠的肺、肝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均出现广泛的腹腔浸润。A、B、C组小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7.33±2.19)、(14.7±2.39)、(13.58±2.43)d,A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B、C组(P<0.05);B、C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操作难度要求相对较低,B组成瘤方式易导致细胞液外溢造成人为肿瘤转移,对术者注射器持握的平稳性要求较高,C组需对前列腺筋膜进行缝合,要求术者具有较好的显微手术技术。结论相比于传统的成瘤方法,瘤丝注射法具有更高的成瘤率、转移率和更长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移植瘤模型 c57bl6近交系小鼠 病理 转移
下载PDF
Radixin shRNA对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龙梅 杨侠 +3 位作者 闫琳 刘廷 董晓光 徐海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9-1094,共6页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多种眼科疾病的病理基础,迄今为止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radixin表达量明显增加,因此推测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关疾病中抑制或沉默radixin基因有望成为治...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多种眼科疾病的病理基础,迄今为止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radixin表达量明显增加,因此推测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关疾病中抑制或沉默radixin基因有望成为治疗的新方法。目的研究radixin小发卡(shRNA)干扰质粒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视网膜中radix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观察其对小鼠视网膜新生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4只出生后7d的SPF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其中模型对照组、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在体积分数(75±2)%的氧环境中饲养5d,建立OIR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饲养于正常氧环境下。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于出生后第12天分别于玻璃体腔注射1μg radixin shRNA质粒和对照shRNA质粒,小鼠出生后第17天,对各组小鼠行FD-2000S血管造影术,制备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和分布;摘取各组小鼠眼球制备视网膜切片,采用视网膜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和新生血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radixin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分布;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dixin mRNA及其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铺片显示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模型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后极部大片状无灌注区,可见大血管迂曲和血管壁荧光素渗漏和新生血管,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可见无灌注区和微血管瘤,而radixin 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后极部无灌注区面积较小,血管迂曲和渗漏现象较模型对照组和shRNA质粒组明显减轻。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对照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内界膜不连续,可见大量血管内皮细胞核和血管管腔突破内界膜,radixin shRNA质粒组视网膜内界膜形态接近正常对照组,有少量血管内皮细胞核和血管管腔突破内界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和radixin shRNA质粒组radixin表达弱于模型对照组和shRNA质粒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中radixin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2±0.043,2.236±0.093,0.556±0.015和2.272±0.096,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4.545,P=0.000)。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adixin shRNA质粒组和shRNA质粒组小鼠视网膜中radix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82、1.193±0.021、0.263±0.016和1.235±0.005,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3.522,P=0.000)radixin shRNA质粒组radixin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和shRNA质粒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Radixin shRNA能有效沉默OIR动物模型视网膜中radixin基因的表达,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应用 视网膜新生血管 高氧/生理病理 细胞骨架蛋白 膜蛋白 动物模型 近交系c57bl/6J小鼠 根蛋白
下载PDF
ResolvinE1对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菡 罗丹 +1 位作者 李婷 赵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9-215,共7页
背景 以往防治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药物存在诱发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研究表明resolvinE1(RvE1)能够调节辅助性T细胞1(Th1)型免疫反应,但其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的植片排斥反应有无抑制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高危角膜移植... 背景 以往防治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药物存在诱发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研究表明resolvinE1(RvE1)能够调节辅助性T细胞1(Th1)型免疫反应,但其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的植片排斥反应有无抑制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局部应用RvE1对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BALB/c小鼠为受体、C57BL/6小鼠为供体行角膜移植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异体角膜移植组、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每组各30只。BALB/c小鼠右眼先用缝线法刺激2周以建立高危角膜移植眼模型,然后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异体角膜移植组和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小鼠右眼行异体角膜移植,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将右眼角膜植片旋转180°后缝合于植床上。异体角膜移植组及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术后每日用生理盐水10 μl结膜下注射1次,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小鼠术后同法注射终质量浓度为0.1 μg/μl的RvE1 10 μl,连续7 d。术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植片反应并对其排斥反应进行评分。术后21 d处死各组小鼠各20只,收集小鼠术眼角膜、眼球和术眼侧颈部淋巴结,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角膜植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眼角膜中CD4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术眼侧颈部淋巴结淋巴细胞中Th1细胞(CD3+CD8a-IFN-γ+)比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h1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及T-bet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小鼠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28.5±1.7)d,明显长于异体角膜移植组的(14.0±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P〈0.001),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植片在术后50 d存活率为100%。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角膜植片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轻于异体角膜移植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各组角膜全层均有CD4表达,而IFN-γ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层,异体角膜移植组小鼠角膜组织中CD4和IFN-γ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小鼠淋巴细胞中Th1细胞比例分别为(1.07±0.25)%和(0.85±0.12)%,明显低于异体角膜移植组的(1.56±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异体角膜移植组小鼠角膜中IL-2、TNF-α、IFN-γ及T-b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异体角膜移植+RvE1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vE1可抑制小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角膜植片和淋巴细胞中Th1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免疫 角膜移植/免疫 植片排斥反应 十二碳戊烯酸/拟似物&衍生物 ResolvinE1 辅助性T细胞1 细胞因子 动物模型 近交系BALB/c小鼠 近交系c57bl/6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