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吸附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CA16抗原解离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浩然 曹明翔 +3 位作者 刘鹏 徐华 陈璠瑷 杨二霞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为建立铝吸附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CA16抗原解吸附的方法,用于CA16抗原含量的检测。本文采用单一变量的方法,分别固定柠檬酸钠、10%曲拉通与20%二乙醇胺的比例以确定最佳解离液配方,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孵育温度和时间处理疫苗... 为建立铝吸附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CA16抗原解吸附的方法,用于CA16抗原含量的检测。本文采用单一变量的方法,分别固定柠檬酸钠、10%曲拉通与20%二乙醇胺的比例以确定最佳解离液配方,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孵育温度和时间处理疫苗成品,ELISA法检测解离后的CA16抗原含量,计算抗原回收率,确定最佳解离液配方及解离条件,并考察其重复性。结果显示,解离液最佳方法为20%二乙醇胺1.25 mL、10%曲拉通50μL、柠檬酸钠浓度为14%,由0.01M PBS定容至10 mL,室温(18~25℃)孵育0.5 h解离疫苗成品,经解离后的CA16的抗原含量达1800 U/mL,回收率在90%以上,线性相关系数R2值大于0.97,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果表明,该解离方法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 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 解离液 铝佐剂 ELISA
下载PDF
HPLC-UV法检测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原液相关抗原纯度的方法建立与评价
2
作者 曹明翔 徐华 +4 位作者 张浩然 刘鹏 毛正睿 姜莉 杨二霞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方法,检测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HFMD)灭活疫苗原液中的相关抗原,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纯度。本文采用Waters体积排阻色谱柱(SEC,UltrahydrogelTM 2507.8... 为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方法,检测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HFMD)灭活疫苗原液中的相关抗原,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纯度。本文采用Waters体积排阻色谱柱(SEC,UltrahydrogelTM 2507.8×300 mm,6μm),流动相为0.01 mol/L的PBS中再加入0.1 mol/L氯化钠溶液,等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50μL,柱温21℃,进行EV71与CA16病毒原液的纯度检测,并对该方法的检测限、拖尾因子、专属性、重复性及检测范围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种抗原的灵敏度溶液的信噪比(S/N)分别为37.053和47.710,均远大于3,各试样的拖尾因子均小于3;CA16原液和EV71原液经HPLC分离纯化后的目标抗原峰馏分经SDS-PAGE和Western-Blot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色谱峰样品组成分别为CA16和EV71的2种病毒衣壳的结构蛋白,表明本检测方法专属性高。不同浓度的EV71与CA16病毒抗原经多次检测后,各浓度条件下的峰面积百分比与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1%,重复性良好。不同抗原浓度批样品检测结果显示,CA16原液抗原浓度在89 U/mL~26398 U/mL之间,EV71原液抗原浓度在170 U/mL~9074 U/mL之间时,2种抗原溶液经多次检测统计显示峰面积百分比与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1%,本方法在该抗原浓度范围内准确可靠,适用于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原液中病毒抗原纯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 纯度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
下载PDF
EV71与CA16双价灭活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轩 高帆 +7 位作者 毛群颖 王一平 王超 邵杰 游松 安文琪 徐苗 梁争论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EV71和CA16双价灭活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分别应用EV71和CA16双价疫苗、EV71和CA16单价疫苗按单针、两针(0,14 d)的程序免疫小鼠,采用细胞病变法检测血清第1针免疫后21 d时中和抗体效价,应用LUMINEX... 目的评价EV71和CA16双价灭活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分别应用EV71和CA16双价疫苗、EV71和CA16单价疫苗按单针、两针(0,14 d)的程序免疫小鼠,采用细胞病变法检测血清第1针免疫后21 d时中和抗体效价,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体外经抗原刺激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双价疫苗与EV71单价疫苗单针、两针免疫相比,EV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相近(118.8∶84.0;159.5∶156.8,P>0.05)。双价疫苗与CA16单价疫苗单针免疫诱导的CA16中和抗体均为阴性;两针免疫CA16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一致(30.0∶26.9,P>0.05)。加强免疫7 d后,小鼠脾MNC经EV71抗原刺激,双价疫苗较EV71单价疫苗诱导Th2类细胞因子IL-4、5、6、10和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增高(P=0.020,P=0.027,P=0.038,P=0.019,P=0.026);MNC经CA16抗原刺激,双价疫苗与CA16单价疫苗相比诱导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价疫苗可诱导与单价疫苗相似的中和抗体应答水平,并可提高Th2类细胞因子应答,研究为EV71和CA16双价灭活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a16) 疫苗 中和抗体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一平 毛群颖 梁争论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2年第3期62-66,共5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是引起手足口病(HFMD)的主要病原体,与肠道病毒71型(EV71)交替或共同流行;特别是近年在西太平洋地区呈现流行强度高、重症和死亡人数多的特点,已成为该地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HFMD流...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是引起手足口病(HFMD)的主要病原体,与肠道病毒71型(EV71)交替或共同流行;特别是近年在西太平洋地区呈现流行强度高、重症和死亡人数多的特点,已成为该地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HFMD流行的有效手段。由于EV71所致疾病在重症和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高,对其疫苗研发得到了广泛关注,全病毒灭活疫苗已进入III期临床,有望即将应用于婴幼儿HFMD的防控。EV71疫苗的顺利研发随之也增加了对CA16疫苗研发的迫切性。近年来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逐渐开始关注CA16相关的研究,我国也有多家企业开展CA16疫苗的研发。本文就CA16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 疫苗
下载PDF
小鼠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活病毒免疫原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华清 杨婷 +5 位作者 谢天宏 李华 岳磊 宋霞 张也 谢忠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409-414,共6页
目的评价小鼠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活病毒感染中免疫原性的应用,为减毒活疫苗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不同剂量的CA16活病毒通过皮下、腹腔和肌肉途径接种不同年龄的ICR和BALB/C小鼠,采集初次免疫7d、21d、28d以及加强免疫7... 目的评价小鼠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活病毒感染中免疫原性的应用,为减毒活疫苗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不同剂量的CA16活病毒通过皮下、腹腔和肌肉途径接种不同年龄的ICR和BALB/C小鼠,采集初次免疫7d、21d、28d以及加强免疫7d后的血样:通过微量细胞病变中和法检测中和抗体效价,细胞因子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6种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初次免疫后28d,肌肉、腹腔和皮下途径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3.33%、40.00%和0.00%,抗体几何平均效价(GMT)分别为1:169、1:32和0;加强免疫后,肌肉、腹腔和皮下途径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均达100%,抗体GMT分别为1:813、l:609和1:32,肌肉和腹腔途径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GMT平均增长4.8倍和19.0倍;加强免疫7d的抗体阳转率达100%;明显高于初次免疫28d和21d;BALB/c小鼠与ICR小鼠相比,前者的中和抗体效价和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后者,而小鼠年龄对中和抗体效价和抗体阳转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免疫剂量对中和抗体效价和抗体阳转率的影响显著(P〈0.05),高剂量病毒免疫小鼠后中和抗体效价和抗体阳转率明显比低剂量高(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加强免疫7d后的白细胞介素100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与初次免疫7d的相比显著增加。结论BALB/c和ICR小鼠可做为CA16活病毒免疫原性评价的动物模型,以4~6周龄的BALB/c小鼠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 免疫原性 细胞因子 减毒活疫苗
下载PDF
887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抗体及白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海林 刘国忠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85-786,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抗体及白细胞变化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887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肠道病毒71型(EV71)抗体和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 887例标本抗体总阳性率为58.9%,其中CA16... 目的了解我院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抗体及白细胞变化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887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肠道病毒71型(EV71)抗体和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 887例标本抗体总阳性率为58.9%,其中CA16和EV71两种抗体均阳性的占28.4%,CA16抗体阳性占53.1%,EV71抗体阳性占34.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病毒抗体阳性标本中白细胞增高(>10×109),占46.4%,抗体阳性白细胞增高(>20×109)39例,占16.1%,其中CA16和EV71两种抗体均阳性的有26例,占66.7%,且均为重症手足口病,两种抗体均阳性与单独一种抗体阳性引起的白细胞增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CA16和EV71两种抗体均阳性且白细胞增高(>20×109)的手足口病患者,应及时干预,防止病情向重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ca16型 肠道病毒EV71 抗体 白细胞
下载PDF
不同CA16流行株的相关生物学和VP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春生 杨永娟 +7 位作者 宋衍燕 李懿 张中洋 郭会杰 赵敏 支惠 罗凤基 李秀玲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对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病毒株进行生物学特征与基因背景研究,为CA16病原和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CA16病毒;通过中和鉴别试验和RT—PCR对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毒的VPl基因序列测定后,... 目的对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病毒株进行生物学特征与基因背景研究,为CA16病原和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CA16病毒;通过中和鉴别试验和RT—PCR对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毒的VPl基因序列测定后,与其他CA16序列进行比较,绘制种系发育树,确定病毒基因型;测定病毒滴度,观察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噬斑形态;攻击乳鼠分析病毒的致病性。结果从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6株病毒,采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可以从病毒感染细胞中扩增出约150bp大小的目的产物带;采用CA16特异性引物可以从病毒感染细胞中扩增出210bp大小的目的产物带。而采用EV71特异性引物未见特异性扩增条带。噬斑分析发现,6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接种96h后均能出现清晰的噬斑,其中BJ-3噬斑直径为4—5mm,BJ-5噬斑直径约为3mm,BJ-1、BJ-2、BJ4、BJ-6噬斑直径为1.5~2mm;除BJ-3噬斑边缘模糊外,其余5株噬斑边缘整齐。该6株病毒均可被人CA16抗体阳性血清中和。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5代,滴度均在7.0LgcCID50/ml左右。基于VPI基因序列的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BJ-2、BJ-4、BJ-5属于C1亚型,BJ-1、BJ-3、BJ-6属于C3亚型,该6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达90%以上,氨基酸同源性达99%以上。乳鼠攻击试验结果显示,BJ-3和BJ-5攻击后第4~5天乳鼠开始发病,后肢出现明显的麻痹、瘫痪症状,至第6~7天全部死亡,正常对照组和其他病毒组直至攻击后第14天均无异常。结论不同CA16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有所不同,基因背景相近,致病性明显不同,需进一步了解中国流行的CA16病毒株的致病特点,为疫苗的研发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 流行株 手足口病
原文传递
2012年恩施州手足口病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继华 吴小凤 +2 位作者 何晓宏 谭美琼 解书润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7期85-86,109,共3页
目的了解2012年恩施州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及控制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71型和CA16型的核酸检测。结果 574例标本中,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35.27%、33.09%... 目的了解2012年恩施州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及控制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71型和CA16型的核酸检测。结果 574例标本中,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35.27%、33.09%、31.64%;疱疹液中肠道病毒检出率最高(86.67%),其次为肛拭子(82.9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肠道病毒检出率72.22%;男女性别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季节呈现2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4~6月,第二个高峰为10~11月。结论 2012年引起恩施州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A16,同时还有其他肠道病毒流行;4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好发于夏秋季;疱疹液是手足口病的敏感标本,肛拭子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 ca16型 其他肠道病毒 实时荧光PCR
下载PDF
西安地区2011年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立军 祝撷英 徐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目的对西安地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1月~6月555例(其中男性347例,女性208例,年龄范围8个月~6岁,平均年龄2.6岁)西安市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 目的对西安地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1月~6月555例(其中男性347例,女性208例,年龄范围8个月~6岁,平均年龄2.6岁)西安市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结果56例重症患者其中45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占重症病例的80.4%(45/56),4例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引起,占重症病例的7.1%(4/56)。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273.4,P〈0.0001)。结论西安地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与2010年相比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有上升趋势,且高发于3岁以下儿童组,重症患者与2010年相同,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实时荧光RT—PCR 肠道病毒通用(EV)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
下载PDF
菏泽市2013~2017年手足口病病毒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雅娟 刘启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菏泽市2013~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毒类型,为菏泽市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和实施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7年菏泽市各县区手足口病定点医疗单位收集的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 目的探讨菏泽市2013~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毒类型,为菏泽市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和实施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7年菏泽市各县区手足口病定点医疗单位收集的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病毒的核酸检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3~2017年共收集样本2751份,其中阳性样本2294份,阳性率为83.39%;EV71阳性样本1111份,阳性率为40.39%;CA16阳性样本387份,阳性率为14.0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样本796分,阳性率为28.93%。2013年、2015年优势株为EV71;2014年优势株为CA16;2016、2017年以其他肠道病毒型为优势株。不同年龄组、性别、季节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年手足口病毒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2017年菏泽市手足口病流行病毒类型从高到低分别是EV71、其他肠道病毒和CA16。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在高发季节前,应加强托幼机构及散居儿童的卫生健康教育和防控力度,提前做好低幼儿童的疫苗宣传及接种工作;强化手足口病监测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a16) 核酸
下载PDF
手足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曲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478-479,共2页
目的分析我区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流行规律,为有效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流行期到我区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9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12例,同时收集同期的疱疹性咽炎患儿50例作对照,... 目的分析我区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流行规律,为有效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流行期到我区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9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12例,同时收集同期的疱疹性咽炎患儿50例作对照,结合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的97份便标本中,阳性检出率为91.8%(89/97);疱疹性咽炎患儿50例中,阳性率为68.0%(34/50);手足口病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91.7%(11/12)。结论我区院的手足口病毒以EV71和CA16为主,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手足口病以4-7个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4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 流行特征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16型灭活疫苗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双双 刘悦越 +4 位作者 杜加亮 赵荣荣 刘艳 国泰 孙茂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6-990,共5页
目的:研究柯萨奇病毒A 16型候选疫苗株(CA 16-KM)经灭活后免疫小鼠,对病毒攻击的保护效果。方法:用Vero细胞进行CA 16-KM株培养,病毒收获后经浓缩、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纯化及β-丙内酯灭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灭活后的CA 16... 目的:研究柯萨奇病毒A 16型候选疫苗株(CA 16-KM)经灭活后免疫小鼠,对病毒攻击的保护效果。方法:用Vero细胞进行CA 16-KM株培养,病毒收获后经浓缩、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纯化及β-丙内酯灭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灭活后的CA 16-KM病毒液进行抗原含量的测定并在Vero细胞上盲传3代对灭活后CA 16-KM毒株的残余毒力进行检测。灭活后的病毒加入氢氧化铝佐剂(质量浓度为1 mg·mL^(-1)),经离心及PBS重悬,制成实验性灭活疫苗。分别于第0天和第14天经肌肉注射免疫8周龄ICR母鼠,对照组用等体积PBS代替。分娩后24 h内的新生乳鼠用100 LD_(50)的CA 16强毒株(CA16-CC)经颅内注射进行攻毒,攻毒后连续21 d观察其临床症状,研究该灭活疫苗对新生乳鼠的保护效果。结果:经β-丙内酯灭活后的CA 16-KM在Vero细胞上盲传3代均无细胞病变效应(CPE)出现,灭活后的CA 16-KM抗原含量为320 EU·mL^(-1)。经注射实验性疫苗的乳鼠攻毒后全部存活,表明CA 16-KM株制备的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可对新生乳鼠产生100%的保护作用。结论:β-丙内酯对CA 16-KM毒株的灭活效果较好;CA 16-KM疫苗候选株灭活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保护新生乳鼠抵抗CA 16病毒的攻击,也许是研制CA 16灭活疫苗的理想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ca 16) 肠道病毒71(EV 71) 灭活疫苗 保护效果 新生乳鼠 手足口病 β-丙内酯 氢氧化铝佐剂 半数致死量(LD_(50))
原文传递
2012~2013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原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慧晶 李军伟 孙南叶 《预防医学论坛》 2015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掌握2012~2013年引起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平顶山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及EV71、CA16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2... 目的掌握2012~2013年引起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平顶山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及EV71、CA16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2012~2013年合计检测658份疑似手足口病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510份,阳性率77.51% 。其中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型肠道病毒为主,阳性率为52.35% (200/382);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以CA16型肠道病毒为主,阳性率为32.25% (89/276)。4~6月为发病高峰期,以4岁以下婴幼儿最多91.79% (604/658),性别比为1.46∶1。结论 EV71和CA16为该地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肠道病毒EV71 肠道病毒ca16型
原文传递
2011年武汉及周边城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殷继东 伍仕敏 +5 位作者 项杰 周虹 吴志强 李虹泽 刘为勇 吴建国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及周边城市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核酸。结... 目的了解武汉市及周边城市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核酸。结果 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共收集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1844例,其中EV71阳性372例,阳性率为20.2%;CA16阳性460例,阳性率为24.9%;EV71和CA16双阳性38例,阳性率为2.1%。在病例收集期间,武汉及周边城市暴发的手足口病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为2011年5~7月春末夏初季节,EV71亚型为主要病原体;第2个高峰期为2011年9~12月秋末冬初季节,CA16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发病患者集中于1~3岁儿童,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散居儿童人数明显多于幼托儿童;EV71亚型患者发热、中枢神经系统(呕吐、肢颤、嗜睡和惊厥)症状所占比例要显著高于CA16亚型。结论 2011年武汉市及周边城市2个手足口病高峰期的主要病原体分别是由EV71和CA16亚型引起的,及早了解手足口病病原体的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a16)
原文传递
唐山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丹 项东 +1 位作者 王建红 范玉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2-653,共2页
近年来,手足口病(HFMD)疫情不断上升,多数病例通常症状较轻,根据典型的皮疹或疱疹即可做出诊断,但对于重症病例、临床诊断不明以及聚集病例,进行实验室病原学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掌握河北省唐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布及其特点,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a16) 聚合酶链反应(PCR)
原文传递
2010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小柯 冼慧霞 +5 位作者 张倩 张海龙 姚相杰 何雅青 罗敏 杨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66-1868,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0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为手足口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核酸。结果:2010年共检测1...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0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为手足口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核酸。结果:2010年共检测1238例手足口病例,其中重症病例122例。所有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43.29%,CA16阳性率为11.14%;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75.4%,CA16阳性率仅1.63%;死亡病例均为EV71阳性。5月份病例数最多;城乡结合部为重症病例高发区。3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重症高发年龄段。结论:EV71和CA16是引起深圳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中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最主要原因,必须加强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监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a16)
原文传递
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在不同肠道病毒手足口病中的表达分析
17
作者 何伟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9-12,共4页
分析肠道病毒通用型(EV)和柯萨奇 A组 16型(CA16)混合感染的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淋巴细胞比例(LY%)、单核细胞比例(MO%)、C反应蛋白(CRP)表达分析,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 分析肠道病毒通用型(EV)和柯萨奇 A组 16型(CA16)混合感染的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淋巴细胞比例(LY%)、单核细胞比例(MO%)、C反应蛋白(CRP)表达分析,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确诊手足口病患者218例,按肠道病毒检测结果分混合感染组(EV与 CA16同时检测阳性)和EV组(单纯EV阳性),比较两组患儿WBC、NE%、LY%、MO%、CRP水平以及检测阳性率变化。结果 混合感染组患儿WBC、NE%、CRP水平显著低于EV组,但是LY%显著高于EV组;混合感染组患儿WBC、NE%、CRP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于EV组,但是LY%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EV组; p均<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在病毒通用型(EV)和柯萨奇 A组 16型(CA16)混合感染致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显著,或可作为疾病诊断及疾病预后判断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通用EV 柯萨奇 A组 16(ca16)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