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前后山西构造带的应力状态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凯英 马瑾 +3 位作者 刁桂苓 Yu. Rebetsky 王晓山 闫小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7-605,共9页
运用应力状态定量化参数反演方法(CAM),对发生在山西构造带(简称山西带)1967—2010年期间的地震震源机制数据进行了应力状态反演。按这个时段中国发生的强震和山西省中强地震发生时间对数据进行了分时段研究。研究表明,在2001年昆仑山口... 运用应力状态定量化参数反演方法(CAM),对发生在山西构造带(简称山西带)1967—2010年期间的地震震源机制数据进行了应力状态反演。按这个时段中国发生的强震和山西省中强地震发生时间对数据进行了分时段研究。研究表明,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山西构造带的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该地震前山西带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以NW向分布为主;该地震后山西带的最大主压应力轴转变为NE向分布为主。值得强调的是,在1967—2001年11月各时间段中主压应力轴方向没有明显区别,说明该地震对山西带应力状态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当最大主压应力轴为NW向分布时,山西带内的SN向构造段与NE向构造段的应力状态均以水平剪切为主;而当最大主压应力轴转为NE向分布时,山西带内SN向构造的应力状态分布表现为水平剪切,而NE向构造的应力状态分布表现为水平拉张。文中对产生应力主轴方向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对山西带强震分布与构造条件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方法 山西构造带 应力状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