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与三株念珠菌作用后MyD88和CARD9基因表达的研究
1
作者 戈艳萍 章小缓 +1 位作者 李文卿 胡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三株不同白色念珠菌作用下,巨噬细胞激活的关键下游信号传导分子CARD9、MyD88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所产生的活性氧ROS差异,探讨巨噬细胞对三株白色念珠菌杀伤能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将骨髓来源小鼠巨噬细胞分别与三株... 目的:通过检测三株不同白色念珠菌作用下,巨噬细胞激活的关键下游信号传导分子CARD9、MyD88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所产生的活性氧ROS差异,探讨巨噬细胞对三株白色念珠菌杀伤能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将骨髓来源小鼠巨噬细胞分别与三株念珠菌以1∶10的比例共培养,30min、1h、2h和4h收集巨噬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MyD88、CARD9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产生的ROS量。结果:RT-PCR结果显示,巨噬细胞与三株白色念珠菌共培养早期MyD88基因表达水平,3683组最高;CARD9基因表达水平,3630组最高;随着时间的增长,不同组别的MyD88基因相对表达无明显变化,而CARD9基因共培养2h相对表达量SC5314组高于3630组及3683组(P<0.01);4h,3683组相对表达量高于3630组、SC5314组(P<0.01)。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ROS荧光强度3630组>3683组>SC5314组(P<0.05)。结论:CARD9是白色念珠菌PAMPs与PRRs识别及产生抗念珠菌感染关键分子ROS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其表达水平的差异有可能是导致巨噬细胞对不同念珠菌杀伤能力产生差异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巨噬细胞 MYD88 基因 card9 基因
下载PDF
复发性念珠菌颈部淋巴结炎1例易感基因筛查及免疫学研究
2
作者 杨瑞 孔庆涛 +2 位作者 许洁 张晨 桑红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究1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的遗传学病因及抗真菌免疫功能。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筛查患者及父母真菌病易感基因,提取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及中性粒细胞,与白念珠菌进行体外共培养,采用Western... 目的探究1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的遗传学病因及抗真菌免疫功能。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筛查患者及父母真菌病易感基因,提取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及中性粒细胞,与白念珠菌进行体外共培养,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患者PBMC中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RD9)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A、IL-1β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分泌水平,菌落计数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处理后白念珠菌存活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CARD9基因存在2号外显子c.68C>A(p.S23X)和6号外显子c.820dupG(p.D274Gfs*61)复合杂合突变,两突变分别来自其父母。Western印迹显示,健康对照组PBMC中CARD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41±0.07,而患者表达缺如。热灭活白念珠菌孢子刺激后,患者PBMC的TNF-α、IL-6、IL-17A、IL-1β和GM-CSF分泌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体外培养30、120 min时,与患者中性粒细胞共培养的白念珠菌存活率(78.00%、74.00%)均高于健康对照(70.91%±1.75%、34.55%±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43、6.988,P<0.05)。结论1例复发性念珠菌颈部淋巴结炎患者CARD9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导致CARD9蛋白表达缺如,该患者存在抗白念珠菌免疫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侵袭性 白色念珠菌 颈部淋巴结炎 card9 基因突变 免疫缺陷
原文传递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金晓 郑萍 +5 位作者 冯硕 吴迪 吴明星 陈倩 张冰克 张学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5-361,共7页
目的总结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并报道该基因的一种新突变。方法描述1例2018年12月底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入院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腹膜后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侵袭... 目的总结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并报道该基因的一种新突变。方法描述1例2018年12月底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入院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腹膜后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及一代测序验证从而明确诊断;并以"CARD9""invasive candidiasis""侵袭性念珠菌病"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5月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性,10岁,既往健康,亚急性病程,以腹泻症状起病,2个月余后病情进展迅速,相继出现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脑脊液及血液中多次培养出白色念珠菌,大便中找到类酵母样真菌,头部磁共振成像提示梗阻性脑积水,腹部CT可见腹膜后肿物及肠管壁增厚。对患儿及其父母核心家系采血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及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患儿CARD9基因存在c.952-12956delinsAG纯合变异,为未报道的致病变异。经静脉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行侧脑室引流手术及侧脑室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9周,临床症状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善,培养转阴,腹膜后肿物缩小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4个月,患儿无特殊不适感,体力稍差,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仍偏高,头部磁共振成像仍可见脑积水及脑室旁白质异常信号,腹部CT可见腹膜后肿物较前缩小。共检索到文献15篇,全世界共报道了21例CARD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不含本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结论CARD9基因缺陷患者选择性地对真菌易感,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重。应予全身足量、长疗程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发脑积水者则需外科治疗。本次报道的新突变丰富了CARD9基因的变异多样性。对不明原因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建议行基因检测,关注CARD9基因缺陷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侵袭性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积水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card9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