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对皮下注射氯喹所致瘙痒大鼠脊髓TRPV1和CB1受体的影响
1
作者 衡冰冰 杨丹峰 +1 位作者 戴舒阳 上官王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101-1108,共8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缓解大鼠皮下注射氯喹所致瘙痒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氯喹瘙痒模型并确定给药时间;18只皮下注射氯喹所致瘙痒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NS组、I组、P组,分别于皮下注射氯喹5 min后经颈内静脉导管注入生理盐水80μL/k... 目的:探讨丙泊酚缓解大鼠皮下注射氯喹所致瘙痒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氯喹瘙痒模型并确定给药时间;18只皮下注射氯喹所致瘙痒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NS组、I组、P组,分别于皮下注射氯喹5 min后经颈内静脉导管注入生理盐水80μL/kg、脂肪乳剂80μL/kg、丙泊酚0.8 mg/kg。另随机抽取6只大鼠设为C组,于颈背部皮下和颈内静脉导管注射与其余3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在颈内静脉注射相应药物16 min后处死,用Western blot检测脊髓中香草素受体亚型1(TRPV1)以及大麻素受体1(CB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S组和I组相比,P组大鼠脊髓中TRPV1受体表达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组、NS组、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1受体表达水平高于C组、NS组及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NS组、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可明显缓解大鼠皮下注射氯喹所致瘙痒,其可能通过增加大鼠脊髓中TRPV1以及CB1受体表达发挥止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 大鼠 氯喹 丙泊酚 TRPV1 cb1
下载PDF
Role of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 in Object Recognition Memory Impairment in Chronically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deprived Rats
2
作者 Kaveh Shahveisi Seyedeh Marziyeh Hadi +1 位作者 Hamed Ghazvini Mehdi Khodamoradi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Objective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ntagonism of the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CB1R)could affect 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memory in chronically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deprived(RSD)rats.Methods The animals ... Objective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ntagonism of the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CB1R)could affect 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memory in chronically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deprived(RSD)rats.Methods The animals were examined for recognition memory following a 7-day chronic partial RSD paradigm using the multiple platform technique.The CB1R antagonist rimonabant(1 or 3 mg/kg,i.p.)was administered either at one hour prior to the sample phase for acquisition,or immediately after the sample phase for consolidation,or at one hour before the test phase for retrieval of NOR memory.For the reconsolidation task,rimonabant was administer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second sample phase.Results The RSD episode impaired acquisition,consolidation,and retrieval,but it did not affect the reconsolidation of NOR memory.Rimonabant administration did not affect acquisition,consolidation,and reconsolidation;however,it attenuated impairment of the retrieval of NOR memory induced by chronic RSD.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along with our previous report,would seem to suggest that RSD may affect different phases of recognition memory based on its duration.Importantly,it seems that the CB1R may,at least in part,be involved in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ronic RSD on the retrieval,but not in the acquisition,consolidation,and reconsolidation,of NOR mem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 sleep deprivation novel object recognition memory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 RIMONABANT
下载PDF
多浪羊CB1基因表达分析与脂肪沉积的关联性研究
3
作者 张永浩 郭丽君 +1 位作者 闫伟 王玉涛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4,共9页
旨在分析不同月龄多浪羊不同部位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和脂肪细胞面积随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CB1)基因表达变化的规律,探讨CB1基因表达与多浪羊脂肪沉积的关系。研究选取不同月龄(3、6、12月龄)多浪羊不同... 旨在分析不同月龄多浪羊不同部位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和脂肪细胞面积随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CB1)基因表达变化的规律,探讨CB1基因表达与多浪羊脂肪沉积的关系。研究选取不同月龄(3、6、12月龄)多浪羊不同部位(背最长肌、皮下脂肪、腹部脂肪和肠系膜组织)、利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酶活性,石蜡切片法测定脂肪细胞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B1基因表达量及对编码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1基因在不同部位均有表达且脂肪组织表达量远远高于肌肉组织表达量,脂肪含量整体在肠系膜组织中含量最高,且CB1基因较为保守,受环境影响较小,脂肪细胞面积在腹部最大,肝脂酶(HL)在皮下脂肪中含量最高,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在腹部脂肪中含量最高,脂蛋白脂肪酶(LPL)在腹部脂肪中含量最高。综上推测,CB1基因参与脂质代谢相关调节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浪羊不同部位脂肪沉积逐渐增加,CB1基因高表达影响多浪羊不同部位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cb1基因表达量 脂质沉积 脂肪细胞 脂肪代谢酶
下载PDF
SMARCB1(INI-1)缺失性鼻腔鼻窦癌1例报道
4
作者 杨名保 关亚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96-98,共3页
SMARCB1(INI1)缺失性鼻腔鼻窦癌[SMARCB1(INI1)-deficient sinonasal carcinoma,SDSC]是新近报道的以细胞核INI1表达缺失为特征的一类罕见鼻腔鼻窦癌,大多数表现为局部进展的浸润性破坏生长,在治疗后常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SMARCB1(INI1)缺失性鼻腔鼻窦癌[SMARCB1(INI1)-deficient sinonasal carcinoma,SDSC]是新近报道的以细胞核INI1表达缺失为特征的一类罕见鼻腔鼻窦癌,大多数表现为局部进展的浸润性破坏生长,在治疗后常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本文总结1例SDSC患者的诊疗经验,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癌 临床医师 cb1 局部进展 表达缺失 诊疗经验 缺失性 浸润性
下载PDF
大鼠C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CaSki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严磊 李晶 +3 位作者 赵婷婷 王会娟 王蕾 赖国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构建大鼠CB1(r C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r CB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研究r CB1对人宫颈癌Ca Ski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r CB1基因,通过酶切、纯化、连接PCR纯化产物与p CDNA 3.1(+)质粒,构建pc DNA... 目的构建大鼠CB1(r C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r CB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研究r CB1对人宫颈癌Ca Ski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r CB1基因,通过酶切、纯化、连接PCR纯化产物与p CDNA 3.1(+)质粒,构建pc DNA3.1(+)-r CB1。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HEK293和Ca Ski细胞,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方法检测r CB1的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 CB1、Bcl-2、Bax、Bad表达。结果酶切重组质粒获得5300 bp的载体片段和1500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和r CB1基因序列(NM_012784.4)一致。转染HEK293细胞后,r CB1在HEK293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表达。转染Ca Ski细胞后,r CB1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r CB1基因上调Bax、Bad的表达,同时抑制Bcl-2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c DNA3.1(+)-r CB1真核表达载体,r CB1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r CB1可以明显促进宫颈癌Ca Ski细胞凋亡,其机制是上调Bax、Bad和抑制Bcl-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1基因 HEK293细胞 CASKI细胞 细胞凋亡 rcb1
下载PDF
小檗碱与梓醇及其配伍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蛋白及C-Cb1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立 杨明炜 +3 位作者 汪忠煜 刘艳娟 陆付耳 黄光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观察梓醇与小檗碱及其配伍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及这一过程中葡萄糖转运子4(Glut4)和C-Cb1相关蛋白(C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联合高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IR),分别给予小檗碱、梓醇、小檗碱... 目的观察梓醇与小檗碱及其配伍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及这一过程中葡萄糖转运子4(Glut4)和C-Cb1相关蛋白(C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联合高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IR),分别给予小檗碱、梓醇、小檗碱+梓醇、盐酸罗格列酮进行干预,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lut4和CA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能增加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但对Glut4蛋白的表达无影响;梓醇、小檗碱+梓醇均能显著增加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并使细胞中Glut4蛋白的表达增强,且小檗碱+梓醇组的效应优于梓醇组及小檗碱组;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与梓醇及其配伍对CAP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小檗碱、梓醇及其配伍能改善IR 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活性,其作用机制与罗格列酮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小檗碱 3T3-L1 葡萄糖转运子4(Glut4) C—cb1相关蛋白(CAP)
下载PDF
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大麻素CB1受体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和12.5 mg/kg...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和12.5 mg/kg苄丝肼)制备LI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LID组、复方地黄方组,另取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为对照,每组6只。分别在4周、6周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大鼠并取纹状体,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LID大鼠随造模时间延长,AIM评分呈增加趋势(P<0.05),旋转启动时间呈缩短趋势(P>0.05),旋转持续时间呈增加趋势(P<0.01),剂峰旋转圈数呈减少趋势(P>0.05),复方地黄方可改善上述变化。LID大鼠大麻素CB1受体表达增加,且随造模时间延长呈现减少趋势(P<0.01),而复方地黄方干预后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LID模型大鼠大麻素CB1受体的含量明显升高,其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阴虚动风证的严重程度,复方地黄方干预LID模型大鼠可能是通过激活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的释放和诱导细胞发生级联反应来减弱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起到减轻L-dopa的兴奋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异动症 阴虚动风证 大麻素cb1受体 复方地黄方
下载PDF
大麻素CB1受体和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参与电针镇痛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寿崟 赵颖倩 +2 位作者 徐鸣曙 葛林宝 张必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是否参与单次或反复电针镇痛机制。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造成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对单次及反复电针后的大鼠进行痛阈和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检测。...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是否参与单次或反复电针镇痛机制。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造成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对单次及反复电针后的大鼠进行痛阈和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检测。同时用CB1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干预。结果:①单次和反复电针后痛阈均升高,且关节炎痛+电针+拮抗剂组的镇痛效果弱于关节炎痛+电针组(P<0.01);关节炎痛+激动剂组与关节炎痛+电针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无论是单次或反复电针,关节炎痛+电针+拮抗剂组大鼠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电针组(P<0.01)。③在反复电针观察组中,关节炎痛+激动剂组大鼠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关节炎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低于关节炎痛+电针组(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单次和反复电针产生的镇痛作用可能部分通过大麻素受体CB1介导,纹状体D2受体可能也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镇痛 大麻素cb1受体 多巴胺D2受体
下载PDF
CB1受体激动剂WIN55212-2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雅萍 宋璐 +2 位作者 刘振国 巴茂文 卞雷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CB1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的行为学及细胞学作用。方法通过6-OHDA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建立PD动物模型,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接受左旋多巴/苄丝肼(50mg/kg加12.5mg/kg苄丝肼,每天2次)+溶... 目的探讨CB1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的行为学及细胞学作用。方法通过6-OHDA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建立PD动物模型,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接受左旋多巴/苄丝肼(50mg/kg加12.5mg/kg苄丝肼,每天2次)+溶剂、左旋多巴/苄丝肼+WIN55212-2(1mg/kg)腹腔注射,共持续21d。评估用药后大鼠的旋转反应时间、剂峰旋转圈数变化和关期发生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纹状体信号转导蛋白DARPP-32(Thr75)和ERK1/2(Thr202/Tyr204)的磷酸化表达。结果长期联合应用WIN55212-2和左旋多巴,缓解了左旋多巴单独用药所致的PD大鼠旋转反应时间缩短、剂峰旋转圈数增加的趋势,并明显降低关期发生频率。WIN55212-2与左旋多巴合用显著降低了纹状体内DARPP-32(Thr75)的磷酸化;但未使ERK1/2磷酸化表达降低至对照组水平。结论激动CB1受体可能有益于预防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大麻素cb1受体 磷酸化 WIN55212-2DARPP-32 ERK
下载PDF
癫癎诱发后CB1受体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佩芳 夏哲智 +2 位作者 江克文 杨翠薇 水泉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癫癎诱发后大麻素CB1受体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癫癎诱发前和癫疴诱发后2组,每组25只。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环境对照组(TC)和睡眠剥夺1 d、3 d、5 d组(SD1d... 目的探讨癫癎诱发后大麻素CB1受体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癫癎诱发前和癫疴诱发后2组,每组25只。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环境对照组(TC)和睡眠剥夺1 d、3 d、5 d组(SD1d、SD3d、SD5d)。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剥夺模型,戊四氮诱发癫癎。应用RT-PCR方法检测癫癎诱发前后大麻素CB1受体mRNA表达,并电镜观察其海马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SD1d组神经元轻度固缩,染色质轻度边聚,SD3d组神经元凋亡,SD5d组超微结构改变基本同SD3d组。癫癎诱发后发现CC组与TC组大鼠无抽搐,CB1受体tuRNA表达较癫癎诱发前明显升高(P<0.01)。SD1d、SD3d、SD5d组大鼠抽搐严重,CB1受体mRNA表达与癫癎诱发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剥夺能够造成神经元凋亡,影响大麻素CB1受体mRNA表达。大麻素CB1受体表达增高可能是一种自身稳定调节的保护机制,能抑制癫癎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睡眠剥夺 大麻素cb1受体 海马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脂筏蛋白与Cb1相关蛋白在葡萄糖转运中的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新 赖学莉 黄颂敏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前发现至少有两条胰岛素刺激葡萄糖转运蛋白4易位的信号转导通路:PI3K途径和Cb1相关蛋白(CAP)/Cb l途径。在CAP/Cb l途径中,CAP是关键性信号分子,这一信号途径依赖于脂筏上的特定蛋白共同参与完成。脂筏蛋白是存在于脂质筏上的一类特... 目前发现至少有两条胰岛素刺激葡萄糖转运蛋白4易位的信号转导通路:PI3K途径和Cb1相关蛋白(CAP)/Cb l途径。在CAP/Cb l途径中,CAP是关键性信号分子,这一信号途径依赖于脂筏上的特定蛋白共同参与完成。脂筏蛋白是存在于脂质筏上的一类特殊蛋白,包括小窝蛋白、浮舰蛋白等,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参与葡萄糖转运中的信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筏 小窝蛋白 cb1相关蛋白 葡萄糖转运蛋白4 信号转导
下载PDF
大麻素CB1受体在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大鼠基底节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雅萍 宋璐 刘振国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76-278,28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麻素CB1受体在长期左旋多巴治疗诱导的异动症(LID)大鼠模型基底节表达的特点,探讨LID与CB1受体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接受左旋多巴腹腔注射21 d,建立LI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 目的观察大麻素CB1受体在长期左旋多巴治疗诱导的异动症(LID)大鼠模型基底节表达的特点,探讨LID与CB1受体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接受左旋多巴腹腔注射21 d,建立LI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底节不同部位CB1受体表达。结果经左旋多巴治疗的PD大鼠出现类似人类LID的行为学表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ID组纹状体CB1受体损伤侧与未损侧的累积吸光度(IOD)比值下降,而苍白球和黑质网状部该比值升高(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显示了相同变化趋势,LID组纹状体CB1受体损伤侧/未损侧条带密度比值降低(P<0.01)。结论长期左旋多巴治疗可引起基底节纹状体CB1受体表达下调,这种改变可能与LID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大麻素cb1受体 基底节
下载PDF
5-HT3R与CB1R对经前烦躁障碍的不同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焕新 高明周 +2 位作者 张浩 牟翔宇 蔡亚伟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探讨经前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重度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逆及肝气郁两证中5-羟色胺3受体(5-HT3R)与大麻黄受体1(CB1R)的含量,探索两证异常具有的同中存异特征,指出肝疏泄失常所致肝... 探讨经前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重度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逆及肝气郁两证中5-羟色胺3受体(5-HT3R)与大麻黄受体1(CB1R)的含量,探索两证异常具有的同中存异特征,指出肝疏泄失常所致肝气逆证、肝气郁证为重度经前期综合征(PMS)主证,已知5-HT3R与CB1R共表达于情绪调控脑区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因此深入探索5-HT3R与CB1R对PMDD作用机制有可能揭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烦躁障碍 经前期综合征 5-HT3R cb1R 肝气逆证 肝气郁证
下载PDF
丁酸梭菌CB1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菊 李筱雯 +5 位作者 崔卫涛 郭杰 王纯 肖运才 李自力 周祖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7期93-97,10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丁酸梭菌CB1及其复合菌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日龄Cobb500肉鸡150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只,分别饲喂:A组为基础日粮、B组含有50 g/t金霉素的日粮、C1、C2和D组分别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丁酸梭菌CB1及其复合菌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日龄Cobb500肉鸡150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只,分别饲喂:A组为基础日粮、B组含有50 g/t金霉素的日粮、C1、C2和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g/t丁酸梭菌CB1制剂、200 g/t丁酸梭菌CB1制剂、200 g/t丁酸梭菌CB1制剂复合菌制剂,试验期为42 d。试验结果表明,C1、C2和D组1~21 d平均日增重高于B组(P<0.05或P<0.01),D组1~42 d平均日增重与B组相当(P>0.05),C2组和D组的料肉比、死亡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D组盲肠绒毛高度和VH/CD值最高。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B1制剂对肉鸡回肠、盲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丁酸梭菌CB1复合菌制剂具有与金霉素相当的促生长效果,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B1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肠道绒毛高度和VH/CD值,有效促进肉鸡的生长性能,促进肠道形态发育,改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cb1 肉鸡 生产性能 肠道形态和菌群 抗生素替代
下载PDF
乳白耙齿菌菌株CB1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条件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亚攀 池玉杰 +1 位作者 于存 韩树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121,共7页
【目的】对从自然界得到的1株乳白耙齿菌菌株CB1(简称Il-CB1)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与鉴定,并研究其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条件,以期为乳白耙齿菌在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克隆菌株Il-CB1的ITS序列并进行... 【目的】对从自然界得到的1株乳白耙齿菌菌株CB1(简称Il-CB1)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与鉴定,并研究其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条件,以期为乳白耙齿菌在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克隆菌株Il-CB1的ITS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单因素方法检测p H值、刚果红浓度、染料加入时间对Il-CB1脱色率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检测碳源浓度、氮源浓度、Cu2+浓度、Mn2+浓度、接种量5个因素对Il-CB1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菌株I1-CB1的ITS序列与其他不同来源的24个乳白耙齿菌的ITS序列归为一类,从而在分子水平上鉴定其为乳白耙齿菌。p H值对Il-CB1脱色刚果红的影响:脱色率随p H值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 H=3和8时脱色率均较低,其脱色刚果红的最适p H=6.0。刚果红浓度对Il-CB1脱色的影响:在液体条件下的脱色率随刚果红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100 mg·L-1的刚果红脱色率最高,当继续升高染料浓度为250 mg·L-1时,脱色率明显下降,表明较低浓度的刚果红促进Il-CB1对其脱色,而高浓度的刚果红对Il-CB1脱色产生抑制。正交试验表明,Il-CB1对刚果红脱色的最优因素组合为:葡萄糖10 g·L-1、蛋白胨3 g·L-1、Cu2+和Mn2+的添加浓度均为0.2 mmol·L-1、在250 m 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 m L的条件下接种量为7 m L菌丝母液,在以上条件下第5天时染料脱色率高达99.60%。在上述所有培养条件优化的基础上,染料加入时间对Il-CB1脱色刚果红的影响:与0 h加入刚果红染料相比,在菌株培养3天后加入刚果红染料,其脱色时间明显缩短,初始脱色率就处于较高水平,在菌株培养3天时加入刚果红染料处理5天后的脱色率高达99.99%。【结论】菌株Il-CB1为乳白耙齿菌,其可有效降解刚果红染料,在染料废水降解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白耙齿菌菌株cb1 ITS序列 刚果红 脱色
下载PDF
反复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大麻素CB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寿崟 赵颖倩 +1 位作者 徐鸣曙 葛林宝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48-352,共5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电针治疗四次后以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AM251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缩爪反射潜伏期(PWL)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伏膈核...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电针治疗四次后以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AM251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缩爪反射潜伏期(PWL)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1)电针治疗后大鼠PWL延长,电针+AM251组的电针镇痛效果显著弱于电针组(P<0.01);(2)电针+AM251组较电针组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与假模型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Western blot结果与FQ-PCR结果一致:电针+AM251组较电针组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与假模型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251能够翻转电针后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的高表达,减弱电针镇痛作用,提示CB1受体可能参与电针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大麻素受体-1 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
下载PDF
不同时长应激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内侧前额叶皮层CB1及GluA1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张宇昕 孙红梅 +5 位作者 盖聪 程翠翠 杨璐平 郭振宇 高誉珊 胡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内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大麻素受体CB1与AMPA受体亚基GluA1的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3周模型组给予3周CUMS法造模,4周模型组给予4周CUMS造模,对照组不做...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内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大麻素受体CB1与AMPA受体亚基GluA1的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3周模型组给予3周CUMS法造模,4周模型组给予4周CUMS造模,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进行糖水偏爱、新颖抑制摄食和强迫游泳实验来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PFC脑区突触体中CB1和GluA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经历4周CUMS后糖水偏爱率降低、新颖抑制摄食测试中摄食潜伏期延长,强迫游泳测试中不动时间增加,而经历3周CUMS后大鼠行为学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4周CUMS后抑郁大鼠造模成功。4周CUMS应激后可降低4周模型组mPFC脑区突触体中CB1及GluA1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3周模型组CB1及GluA1表达水平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4周应激后制备抑郁动物模型大鼠最为稳定,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与mPFC脑区中CB1和GluA1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内侧前额叶皮层 cb1 GluA1
下载PDF
反复吗啡暴露后短期戒断时大鼠伏核大麻素CB1受体的功能变化
18
作者 王兴勤 马劼 +3 位作者 郭艳艳 贾栋 衡立君 高国栋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11-416,共6页
目的獉獉:探索反复吗啡暴露后短期戒断时,大麻素信号对大鼠伏核中等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獉獉: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组和对照组,并分别按10 mg.kg-1.d-1的剂量腹部皮下注射吗啡和生理盐水... 目的獉獉:探索反复吗啡暴露后短期戒断时,大麻素信号对大鼠伏核中等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獉獉: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组和对照组,并分别按10 mg.kg-1.d-1的剂量腹部皮下注射吗啡和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在药物戒断后的d3分别制备伏核脑片,在全细胞膜片钳模式下分别记录两组大鼠伏核中等有棘神经元所接受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观察两组电流的频率和幅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两者对大麻素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性的异同。结果獉獉:(1)在戒断3 d后,吗啡组和对照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分别为23.40±s 3.9 pA,21.60±s 4.1 pA,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频率分别是1.62±s0.47 Hz,1.46±s 0.51 Hz,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灌流大麻素CB1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后,吗啡组和对照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分别为基线水平的75.1±s 7.6(%)和93.7±s 8.4(%),两组差异显著(P<0.05);频率分别为基线水平的64.6±s 6.3(%)和89.8±s 9.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獉獉:大鼠反复吗啡暴露后短期戒断时,伏核大麻素CB1受体功能发生变化,表现为其对吗啡组伏核中等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伏核 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大麻素cb1受体 中等有棘神经元
下载PDF
SMARCB1(INI-1)缺失型鼻腔癌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澍 贾晓晶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3期440-441,共2页
SMARCB1(INI-1)缺陷的鼻腔癌是最近文献中描述的一种罕见肿瘤,报道病例少于200例[1-6]。鉴于此肿瘤的侵袭性,及时诊断尤为重要。现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SMARCB1(INI-1)缺陷鼻腔癌病例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因“左侧... SMARCB1(INI-1)缺陷的鼻腔癌是最近文献中描述的一种罕见肿瘤,报道病例少于200例[1-6]。鉴于此肿瘤的侵袭性,及时诊断尤为重要。现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SMARCB1(INI-1)缺陷鼻腔癌病例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因“左侧间断性鼻塞伴左侧头部及眼眶疼痛1月,近半月加重”于2020年12月7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间断性鼻塞伴左侧头部及眼眶疼痛,伴有黄色脓涕,近半月出现涕中带血丝。有夜间张口呼吸及夜间憋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癌 病例报道 病历资料 cb1 缺失型 及时诊断 张口呼吸 侵袭性
下载PDF
不同时间慢性间歇低氧下CB1R/AMPK/PGC-1α信号通路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调控作用
20
作者 胡梓璇 赵莉 +5 位作者 穆素芳 窦占军 王佩佩 段玉婷 熊阳 王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85-1193,共9页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以及大麻素1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1 receptor,CB1R)/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以及大麻素1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1 receptor,CB1R)/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H9C2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6 h CIH组、18 h CIH组和18 h CIH+AM251(CB1R拮抗剂)组,间歇低氧仓中制备CIH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Tracker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形态。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分析CB1R、AMPK、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和PGC-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6 h CIH组活性氧轻度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线粒体明显增多,CB1R、AMPK、p-AMPK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18h CIH组细胞凋亡增加,活性氧显著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线粒体碎片化显著增多,CB1R表达显著增多,AMPK、p-AMPK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18 h CIH组相比,18 h CIH+AM251组细胞凋亡和活性氧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线粒体碎片化显著减少,CB1R表达显著降低,AMPK、p-AMPK和PGC-1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AMPK/PGC-1α信号通路参与了CIH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CB1R可作为CIH介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低氧 心肌细胞 线粒体 cb1R/AMPK/PGC-1α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