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CD11b、mCD14和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义堂 秦小菀 +3 位作者 石岩 侯海燕 殷雪 徐会民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26例和非休克组4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健康新生儿73例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 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新生儿外周血n CD11b、m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0±12.58) MFI、(62.89±7.69) MFI,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86.69±10.98) MFI、(41.27±5.0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8.85±6.27) MFI,明显低于健康组的(54.03±6.15)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CD11b、m 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7.69±11.62) MFI、(67.96±6.18) MFI,明显高于非休克组的(215.74±12.95) MFI、(60.08±8.2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4.99±5.83) MFI,明显低于非休克组的(40.98±6.54)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CD11b、m CD14、mCD86单独及其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为0.850、0.804、0.815和0.930,联合检测AUC均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结论 外周血n CD11b、m CD14、m CD86检测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且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cd11b 单核细胞cd14 单核细胞cd86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两种Cd积累型番茄品种联合土著微生物对土壤有效态Cd的影响
2
作者 孟庆宇 张光伟 +4 位作者 高夕彤 高佳圆 米良 陈莉倩 杨志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7-1240,共14页
镉(Cd)在作物体内的累积能力主要受土壤Cd有效性决定,为降低Cd积累和保障作物安全,本研究以低Cd积累型‘普罗旺斯’和高Cd积累型‘合作908’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结合Illumina MiSeq测序,探讨番茄和土著微生物共同作用对土壤中有效态Cd... 镉(Cd)在作物体内的累积能力主要受土壤Cd有效性决定,为降低Cd积累和保障作物安全,本研究以低Cd积累型‘普罗旺斯’和高Cd积累型‘合作908’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结合Illumina MiSeq测序,探讨番茄和土著微生物共同作用对土壤中有效态Cd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设置背景土壤(Cd含量0.24 mg·kg^(-1))和Cd污染土壤(Cd含量0.60 mg·kg^(-1))的灭菌(无土著微生物)与不灭菌(有土著微生物)处理,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不种植番茄、种植‘合作908’和‘普罗旺斯’处理。结果表明:在背景土壤和Cd污染土壤中,‘合作908’吸收积累土壤Cd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普罗旺斯’。与不种植(CK)相比,在灭菌土壤种植‘普罗旺斯’和‘合作908’的单一作用使污染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增加3.16%和5.26%;不灭菌土壤的土著微生物单一作用使污染土壤有效态Cd增加27.37%;不灭菌土壤种植‘普罗旺斯’和‘合作908’(与土著微生物联合)比在灭菌土壤中作物单一种植使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增加29.59%和28.00%,比不灭菌土壤(土著微生物单一作用)分别提高4.96%和5.79%。与CK处理相比,不灭菌污染土壤种植‘普罗旺斯’和‘合作908’使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微鞘藻属(Microcoleus)、Haliangium和爬管菌属(Herpetosiphon)相对丰度均明显增加。同时,在不灭菌污染土壤种植‘普罗旺斯’处理中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相对丰度增加,而在不灭菌污染土壤种植‘合作908’处理中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相对丰度增加,两处理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菌属。这些优势菌属可能与两种积累型番茄品种种植下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差异有关。综上,两种积累型番茄品种-土著微生物的联合作用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显著提升了土壤中有效态Cd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d积累型品种 土著微生物 cd污染土壤 cd吸收积累 土壤有效态cd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氮素对Cd胁迫下泡桐幼苗生理生态的影响
3
作者 朱秀红 樊博 +4 位作者 杨会焕 张龙冲 于宏 黄丽 茹广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2,共11页
【目的】探究生物配施氮素对Cd胁迫下泡桐幼苗形态特征、根系形态、抗氧化性、光合特性及Cd积累、富集及转运的影响。【方法】以‘泡桐1201’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组培和水培结合试验,通过生物炭和氮素单一处理,生物炭配施氮素处理,测定... 【目的】探究生物配施氮素对Cd胁迫下泡桐幼苗形态特征、根系形态、抗氧化性、光合特性及Cd积累、富集及转运的影响。【方法】以‘泡桐1201’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组培和水培结合试验,通过生物炭和氮素单一处理,生物炭配施氮素处理,测定幼苗的生长指标、根系参数、光合气体参数、抗氧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Cd积累量、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结果】①Cd胁迫下,施加生物炭和氮素可以显著增加泡桐‘幼苗株高、生物量及根系参数,两者交互处理效果最佳;②泡桐幼苗叶片和根系SOD、CAT活性增加,MDA活性降低。POD活性在两者单施处理下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两者交互处理下随浓度的增大略有回升;③生物炭和氮素单施或配施,泡桐幼苗叶片Chla、Chlb、Chl(a+b)显著增加,Chl(a/b)无显著变化;泡桐幼苗叶片光合气体参数(P_(n)、T_(r)、C_(i)、G_(s))升高,单一生物炭处理下WUE最高,Ls值显著降低,叶片光合作用增强;④泡桐幼苗Cd含量减小,富集系数降低,转运系数及Cd积累量增大;⑤对泡桐幼苗叶片幼苗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及PCA分析,发现各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整体促进效果为生物炭配施氮素>生物炭>氮素。【结论】施加生物炭和氮素可提高泡桐幼苗光合能力,减少对Cd的吸收,缓解Cd毒害,进而增大生物量,促进各器官Cd积累量,以生物炭配施氮素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cd污染 生物炭 氮素 cd积累量
下载PDF
外周血sIL-2R、CD4^(+)/CD8^(+)、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刘会 高江彦 +10 位作者 霍琳 张晓光 张会晓 张焕 付洪义 王显雷 安贺娟 王勇 刘锐 陈素丽 李卫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38-743,750,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比值(下称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比值(下称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2例年龄≥60岁且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sIL-2R、TNF-α、CD4^(+)/CD8^(+)水平并分析sIL-2R、TNF-α、CD4^(+)/CD8^(+)间的相关性。观察组均采用2HRZ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时不同疗效患者外周血sIL-2R、TNF-α、CD4^(+)/CD8^(+);分析sIL-2R、CD4^(+)/CD8^(+)、TNF-α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用于老年患者化疗疗效评估的效能。结果观察组sIL-2R、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L-2R、TNF-α与CD4^(+)/CD8^(+)呈负相关(P<0.05),sIL-2R与TNF-α呈正相关(P<0.05)。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时显效患者sIL-2R、TNF-α水平低于有效患者,而后者又低于无效患者,显效患者CD4^(+)/CD8^(+)高于有效患者,而后者又高于无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2R、TNF-α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CD4^(+)/CD8^(+)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个月、6个月时sIL-2R、CD4^(+)/CD8^(+)、TNF-α联合用于评估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各时间点单项指标用于评估的AUC(P<0.05),而且治疗6个月时各指标联合评估的AUC大于治疗1个月(P<0.05)。结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sIL-2R、CD4^(+)/CD8^(+)、TNF-α水平与患者疗效密切相关,将以上指标联合用于评估患者化疗疗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cd4 cd8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动性肺结核 化疗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CD40/CD40L的影响
5
作者 吉训琦 李佳 +2 位作者 张凝 陈泽福 林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18-2922,共5页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CD40/CD40L轴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8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CD40/CD40L轴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8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和CD4^(+)/CD8^(+))以及不良反应。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膜表面和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CD40L水平,使用ELISA检测血浆sCD40和sCD40L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血浆s CD40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以及外周血CD19^(+)CD40^(+)、CD3^(+)CD40L^(+)细胞和血浆sCD40L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CD3^(+)、CD4^(+)、CD4^(+)/CD8^(+)、血浆sCD4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以及外周血CD19^(+)CD40^(+)、CD3^(+)CD40L^(+)细胞和血浆sCD40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L^(+)细胞低于治疗前;研究组的外周血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高于对照组,CD40L^(+)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不良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总不良率(22.50%),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ITP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d40 cd40L
下载PDF
腺苷诱导耗竭型CD8^(+)T细胞影响肾癌细胞迁移及凋亡
6
作者 陈明明 刁建伟 +4 位作者 王俊霖 李昊 王黎 姚启盛 陈从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15-23,共9页
目的探索腺苷是否诱导耗竭型T细胞生成以及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CD8^(+)T细胞及耗竭表型分子3(TIM-3)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差异,寻找影... 目的探索腺苷是否诱导耗竭型T细胞生成以及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CD8^(+)T细胞及耗竭表型分子3(TIM-3)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差异,寻找影响T细胞耗竭基因。利用shRNA技术构建稳定敲除该基因的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株,检测细胞的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制备不同肿瘤条件培养基,培养CD8^(+)T细胞,研究敲除基因后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对耗竭型T细胞的影响。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癌旁组织相比高表达CD8^(+)T细胞及TIM-3。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腺苷合成限速酶NT5E(CD73)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检测临床标本发现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腺苷及CD73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对照组比较,敲除NT5E组的786-O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及凋亡增加。敲除NT5E的肿瘤条件培养基培养的CD8^(+)T细胞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表达减少,抑制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存在耗竭型CD8^(+)T细胞、腺苷及CD73的高表达。敲除NT5E的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凋亡增加。敲除NT5E可减少腺苷合成,减少耗竭型T细胞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腺苷 耗竭型cd8^(+)T细胞 NT5E(cd73) cd8^(+)T细胞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ABCD2评分、PAF、sCD40L、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文超 尹涛 +3 位作者 杨雪辉 王睿健 张盟盟 张明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补体1q(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补体1q(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非脑梗死患者作为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情况,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发作频率≥2次/月,以及ABCD2评分,血清PAF、sCD40L、C1q、IL-6、hs-CRP水平升高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联合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81%、0.927,高于或大于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单独预测(P<0.05);ABCD2评分、血清PAF单独预测的灵敏度分别高于血清sCD40L、C1q单独预测的灵敏度(P<0.05);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单独预测的特异度高于血清C1q单独、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特异度(P<0.05),血清C1q单独预测的特异度高于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特异度(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发生与患者有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发作频率≥2次/月,以及ABCD2评分,血清PAF、sCD40L、C1q、IL-6、hs-CRP水平升高均密切相关,且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可溶性cd40配体 补体1q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D48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詹雁吉 钟玲 《生物医学》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受体家族(SLAMF)是CD2超家族的一组受体,它是由许多造血细胞上表达的几个成员组成的。CD48作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的成员,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细胞表面蛋白,参与免疫细胞的黏附和激活...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受体家族(SLAMF)是CD2超家族的一组受体,它是由许多造血细胞上表达的几个成员组成的。CD48作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的成员,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细胞表面蛋白,参与免疫细胞的黏附和激活等作用。CD48最初是在病毒诱导的B细胞上发现的,经研究发现其结合CD2和其他分子,但它在小鼠和人类系统中的高亲和力配体是CD244 (2B4),同时还发现CD48也与一些外源性配体相作用。本文主要介绍CD48结构及其与不同配体之间作用,以及讨论了CD48在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血液系统及肝恶性肿瘤等疾病中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8 配体 cd244 (2B4) cd2
下载PDF
CD28^(+)、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潘亚晶 董玉倩 陈素洁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9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分析CD28^(+)、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103例MM患者,于入院时检测其CD28、CD56表达情况。随访2年统计预后结果,比较不同预后(存活、病死)患者资料,通过COX分析MM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 目的分析CD28^(+)、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103例MM患者,于入院时检测其CD28、CD56表达情况。随访2年统计预后结果,比较不同预后(存活、病死)患者资料,通过COX分析MM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CD28^(+)、CD56^(+)与MM患者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绘制DCA曲线分析CD28^(+)、CD56^(+)预测MM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03例MM患者2年内共19例病死,84例存活,2年存活率为81.55%(84/103)。COX分析显示,R-ISS分期Ⅲ期、β2-MG、CD28^(+)、CD56^(+)均为MM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HR>1,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CD28^(+)、CD56^(+)均与MM患者R-ISS分期呈正相关(P<0.05);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28^(+)表达与MM患者β2-MG水平呈正相关(P<0.05),CD56^(+)表达与MM患者β2-MG水平无相关(P>0.05)。DCA曲线分析显示,当高风险阈值为0.0~0.31时,CD28^(+)、CD56^(+)表达预测MM患者预后净受益率大于0,有临床意义,净受益率最大值为0.184。结论CD28^(+)、CD56^(+)在MM患者中表达异常,对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d28^(+) cd56^(+)
下载PDF
CD4^(+)和CD8^(+)T细胞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淑芳 魏荣荣 +1 位作者 李浩然 刘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84,共6页
结核分枝杆菌是世界范围内单一感染源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已有大量人群被感染后处于长期潜伏感染状态。机体清除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依赖于特异性免疫应答,其中T淋巴细胞作为参与机体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其增殖和活化在机体特异性免疫应... 结核分枝杆菌是世界范围内单一感染源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已有大量人群被感染后处于长期潜伏感染状态。机体清除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依赖于特异性免疫应答,其中T淋巴细胞作为参与机体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其增殖和活化在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分析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T和CD8^(+)T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并且对机体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应答的机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适应性免疫的抗结核感染网络、结核病的诊断及临床研制新型疫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cd4阳性T淋巴细胞 cd8阳性T淋巴细胞 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清CD36水平及CD36rs1049673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李丽君 黎海燕 +1 位作者 杨盛贤 罗小玲 《蛇志》 2024年第2期172-176,198,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CD36水平及CD36rs1049673位点基因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我院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 目的研究血清CD36水平及CD36rs1049673位点基因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我院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及血清CD36水平。采用荧光多重酶连接反应(iMLDR)技术分析CD36rs104967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比较两组患者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CD36水平及CD36rs1049673基因型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TG、TC、LDL-C、FBS、血清CD 3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36rs1049673位点基因型包括GG、GC、CC,等位基因包括G和C。两组CD36rs1049673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27、4.444,P=0.026、0.035)。显性模型GG基因型与GC+CC基因型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8,P=0.007)。GG基因型与GC基因型比较,GG基因型能增加脑梗死发病的风险。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OR=3.363,P=0.001)、血清CD36水平升高(OR=1.098,P=0.023)和CD36rs1049673GG、GC+CC基因型(OR=3.521,P=0.029)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水平升高(OR=0.012,P≤0.001)起保护作用。结论TG、血清CD36水平升高和CD36rs1049673 GG基因型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水平升高起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干预和诊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血清cd36 cd36 cd36rs1049673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CdS/In_(2)O_(3)/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蓓蓓 周杰 +1 位作者 张海滨 刁国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31,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型CdS/In_(2)O_(3)/g-C_(3)N_(4)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TEM、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光催化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原子价态和光响应性能等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降解苯酚评价其光催...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型CdS/In_(2)O_(3)/g-C_(3)N_(4)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TEM、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光催化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原子价态和光响应性能等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降解苯酚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具有零维结构的CdS、一维结构的In_(2)O_(3)和三维结构的g-C_(3)N_(4)形成了0D/1D/3D三元复合材料,该材料在180 min可有效降解90%的苯酚,降解速率是CdS的2.9倍、g-C_(3)N_(4)的6倍,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复合材料光催化能力的增强主要归因于三维多孔g-C_(3)N_(4)与CdS和In_(2)O_(3)形成的三维空间电场。三维多孔结构不仅有利于污染物的高效吸附,而且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活性位点,三维空间和网络互连结构有利于光生电荷的定向迁移,增加载流子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In_(2)O_(3) g-C_(3)N_(4) 光催化 苯酚
下载PDF
CdS/Nb_(2)O_(5)异质结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玲霞 朱蓓蓓 +1 位作者 李百裕 周杰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由CdS纳米颗粒分散于Nb_(2)O_(5)纳米笼表面,二者形成紧密的Ⅱ型异质结;CdS的引入增强了Nb_(2)O_(5)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同时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当CdS的含量为15%时,CdS/Nb_(2)O_(5)可在60 min实现环丙沙星的高效降解,其反应速率常数是CdS的7.5倍,Nb_(2)O_(5)的20倍,空穴是该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研究结果为抗生素废水的高效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Nb_(2)O_(5) 异质结 光催化 环丙沙星
下载PDF
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锋平 吴芬芝 +1 位作者 杨婷 郑晓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NSCLC患者94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两组均检测计算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较两组CD4^(... 目的探讨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NSCLC患者94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两组均检测计算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较两组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评估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NSCLC的诊断价值,分析指标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客观有效组和非客观有效组,对比两组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结果NSCLC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诊断NSCLC的AUC值分别为0.730、0.769,敏感度分别为71.28%、64.89%,特异度分别为68.09%、73.40%。TNM为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患者CD4^(+)/CD8^(+)比值低于TNM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为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高于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客观有效组CD4^(+)/CD8^(+)比值高于非客观有效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低于非客观有效组(P<0.05)。结论NSCLC患者CD4^(+)/CD8^(+)比值偏低,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偏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均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cd8^(+)比值 中性粒细胞cd64 病理特征 疗效
下载PDF
矿区Cd污染稻田生物炭生态原位钝化及Cd形态转化
16
作者 蒋鑫 林大松 +5 位作者 胡钧铭 李婷婷 刘顺翱 吴昊 韦翔华 赵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0-1016,共7页
为探究生物炭对矿区Cd污染稻田土壤原位钝化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稻田土壤Cd污染修复试验,设置海泡石(BC1)、生物炭(BC2)、空白对照(BC3)3种处理。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研究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明确其对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 为探究生物炭对矿区Cd污染稻田土壤原位钝化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稻田土壤Cd污染修复试验,设置海泡石(BC1)、生物炭(BC2)、空白对照(BC3)3种处理。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研究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明确其对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和土壤Cd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影响矿区Cd污染稻田水稻根际土壤Cd形态比率。生物炭改变稻田土壤中Cd形态,明显提高土壤中残渣态Cd含量占比,提高幅度达27.84%,利于其他形态Cd向更稳定的残渣态转变。生物炭改变矿区Cd污染稻田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与空白对照相比,生物炭使水稻收获期的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降低了40.90%,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9.53%;海泡石处理的土壤Cd生物有效性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Cd生物有效性降低了83.90%,海泡石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7.73%。生物炭可提升矿区Cd污染稻田土壤质量。生物炭改善了水稻土壤质量;与空白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6.7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升高了8.44%,土壤pH值提升了7.44%;与海泡石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9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升高了9.22%,土壤pH值降低了13.33%。研究表明,生物炭原位钝化能有效降低矿区Cd污染稻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提升生态修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污染稻田 原位钝化 cd形态转化 生物炭 矿区
下载PDF
LED3A强化紫花苜蓿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刁静茹 肖奇赞 +2 位作者 张淋淋 闫利甜 赵保卫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研究可生物降解螯合剂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盐(LED3A)诱导强化紫花苜蓿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采用盆栽方法,考察LED3A对紫花苜蓿生理指标、Cd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以及增效提取土壤中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的生长... 研究可生物降解螯合剂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盐(LED3A)诱导强化紫花苜蓿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采用盆栽方法,考察LED3A对紫花苜蓿生理指标、Cd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以及增效提取土壤中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增加丙二醛(MDA)的积累.而在土培体系中施用LED3A,可以提高植株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缓解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和Cd诱导产生的氧化应激.LED3A的螯合强化作用能够增大紫花苜蓿细胞质中Cd的分布比例,促使植株中的Cd由高活性形态向低活性形态转化,通过细胞壁固持和液泡区隔化提高耐Cd性能,进而减轻毒害.与不添加LED3A组相比,最佳LED3A添加量(321.3 mg·kg^(-1))组紫花苜蓿植株中的总Cd含量和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9.4%和69.1%,地下/地上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分别增加了28.6%,36.4%和10.5%.说明添加适量LED3A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对Cd的耐受性与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3A 紫花苜蓿 cd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化学强化
下载PDF
外源Cd对川芎苓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德林 陈云子 +5 位作者 陈蓉 喻文 袁文洪 苟琰 刘薇 李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846,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浓度镉(Cd)对川芎苓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以石英砂为基质的水培试验,施加不同浓度CdCl 2·2.5 H 2O(0、0.1、0.25、0.5、1、2 mmol/L)溶液处理川芎苓种,研究Cd胁迫对川芎苓种萌发、幼苗生长、生理代谢及C...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浓度镉(Cd)对川芎苓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以石英砂为基质的水培试验,施加不同浓度CdCl 2·2.5 H 2O(0、0.1、0.25、0.5、1、2 mmol/L)溶液处理川芎苓种,研究Cd胁迫对川芎苓种萌发、幼苗生长、生理代谢及Cd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d浓度的增加,株高抑制率、根长抑制率上升;根、叶及节盘Cd含量显著升高;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下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非酶系统物质(可溶性蛋白、谷胱甘肽、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研究表明,0.1~2.0 mmol/L Cd对川芎苓种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毒害作用,随着Cd胁迫浓度的升高毒害作用增强,其中川芎幼苗根对Cd胁迫最敏感。Cd胁迫下川芎幼苗生理生化指标整体上呈现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川芎幼苗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系统物质积累,减少膜系统损伤、活性氧蓄积,缓解Cd毒害作用,提高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苓种 cd 胁迫 种子萌发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猪CD1d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19
作者 刘传霞 陈欣 +4 位作者 王晓 李雪雯 李婷婷 翁长江 郑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0-1628,共9页
[目的]制备猪源CD1d的多克隆抗体,为探究猪CD1d蛋白在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了猪CD1d基因,并将其同源重组至pGEX-6p1载体中,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C... [目的]制备猪源CD1d的多克隆抗体,为探究猪CD1d蛋白在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了猪CD1d基因,并将其同源重组至pGEX-6p1载体中,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CD1d。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的GST-CD1d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WB)方法鉴定,SDS-PAGE结果显示约50 ku处有一条明显的条带,该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然后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进行蛋白纯化,将纯化的GST-CD1d蛋白与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化后,将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颈背部多点皮下注射,免疫剂量为200μg/只,首免后第3周和第5周分别进行二免和三免,均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方法和剂量与首免相同。三免后第7天,通过耳缘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首免后第7周进行第四次免疫,一周后心脏采血。该抗体经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后冻存于-80℃冰箱。通过WB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瞬时转染表达的外源CD1d蛋白和猪原代巨噬细胞(PAMs)表达的内源CD1d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定位情况。同样,制备的CD1d抗体可以将外源瞬时转染表达的CD1d通过IP拉下。为了探究CD1d在ASFV感染早期的情况,将ASFV接种于PAMs,制备ASFV感染0、15、30、60 min的样品,以CD1d为一抗,通过WB检测了CD1d蛋白的表达情况。在HEK293T细胞共转pCAGGS-HA-CD1d和pCAGGS-Flag-CD2v质粒,24 h后收取细胞裂解,加入Flag beads过夜结合蛋白,通过WB检测互作情况染,同时,质粒共转染于共聚焦小皿中的HEK293T细胞,用标签抗体对其进行孵育,选择相应的荧光二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1d与CD2v在细胞中共定位情况。采用Co-IP验证CD1d与ASFV外囊膜蛋白CD2v的相互作用。[结果]原核表达的GST-CD1d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感受态细胞中,分子质量约为35 ku;实验兔4次免疫CD1d重组蛋白后采血并分离血清,纯化的抗体经SDS-PAGE检测在45和25 ku处各出现一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CD1d抗体的重链与轻链。以纯化的CD1d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的兔抗CD1d抗体包含重链和轻链,且具有较好纯度;该抗体能够通过WB和IFA鉴定瞬时转染的外源以及PAMs内源CD1d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进一步检测结果显示,ASFV感染PAMs后,CD1d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且WB和IFA结果显示CD1d与ASFV编码的外囊膜蛋白CD2v存在相互作用和共定位。[结论]通过原核表达技术制备了CD1d的抗体,为进一步探究CD1d蛋白在ASFV感染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d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非洲猪瘟病毒 cd2v蛋白
下载PDF
CD64指数联合IL-1β、TLR4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盛 崇慧峰 +1 位作者 焦瑞宝 周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CD64指数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入院的113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 目的探讨CD64指数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入院的113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及术后5 d检测外周血CD64指数及血清IL-1β、TLR4水平,绘制ROC曲线并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三者与患者切口感染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3 d及术后5 d,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以及血清IL-1β、TLR4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术后3 d,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血清IL-1β及TLR4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5 d,感染组各指标均较术后3 d有所下降,但依旧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者术前、术后3 d以及术后5 d CD64指数、IL-1β、TLR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3 d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时间点绘制各指标的ROC曲线,结果发现CD64指数、血清IL-1β、TLR4单独及三者联合应用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AUC^(ROC)分别为0.937、0.901、0.790及0.997(95%CI:0.992~1.000),各指标单独应用能较好地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三者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CD64指数、血清IL-1β、TLR4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中具有良好效能,三者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最高,可作为临床筛查术后感染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切口感染 cd64指数 血清 白细胞介素-1Β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