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5-FC系统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黎成金 马庆久 +6 位作者 赖大年 鲁建国 王小军 王青 潘伯荣 武永忠 李金茂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cytosinedeaminase,CD)/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系统对不同分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脂质体法将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 目的:探讨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cytosinedeaminase,CD)/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系统对不同分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脂质体法将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C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及非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pCD2分别转导入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给予前药5-FC进行敏感试验.结果:LoVo-CEACD及LoVo-CD比LoVo对5-FC的敏感性明显提高(P<0.01,t=5.688,n=9;P<0.01,t=3.136,n=9),SW480-CEACD及SW480-CD比SW480对5-FC的敏感性明显提高(P<0.01,t=3.437,n=9;P<0.01,t=3.516,n=9),LoVo-CEACD比LoVo-CD对5-FC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0.05,t=2.183,n=9),而SW480-CEACD对5-FC的敏感性小于SW480-CD,SW480-CEACD对前药5-FC的敏感性低于LoVo-CEACD(P<0.05,t=2.504,n=9),转CD基因之LoVo和SW480细胞体外实验均可观察到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对LoVo和SW480细胞均有明显的靶向杀伤效果,但对SW480细胞的杀伤作用小于LoVo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细胞杀伤作用 脂质体法 前药转换基因系统 cd/5-FC系统
下载PDF
CD/5-Fc联合β射线治疗小鼠胃癌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顾琴龙 姬舒荣 +3 位作者 刘炳亚 陈雪华 朱正纲 林言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索放射治疗联合自杀基因CD治疗小鼠胃癌,以加强自杀基因的抗肿瘤疗效。方法 分别以自杀基因CD/5-Fc、β在射线及二者联合治疗小鼠胃癌模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CD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能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目的 探索放射治疗联合自杀基因CD治疗小鼠胃癌,以加强自杀基因的抗肿瘤疗效。方法 分别以自杀基因CD/5-Fc、β在射线及二者联合治疗小鼠胃癌模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CD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能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与CD基因或放疗单独应用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放疗能增强自杀基因的疗效,二者联合治疗可以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FC Β射线 治疗 小鼠 胃癌
下载PDF
CD/5-FC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姬舒荣 刘晖 +4 位作者 张奕 顾琴龙 刘炳亚 朱正纲 林言箴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CD基因转导小鼠胃癌细胞株MFC,采用MTT法测定CD5-FC系统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旁观者”效应;利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 目的 探讨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CD基因转导小鼠胃癌细胞株MFC,采用MTT法测定CD5-FC系统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旁观者”效应;利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凋亡细胞,同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转导CD基因可使MFC对5-FC高度敏感,并且显示出强大的“旁观者”效应。经5-FC作用后,荧光染色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DNA梯度,同时发现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表达下调,而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结论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胃癌细胞MFC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FC系统 小鼠 胃癌 细胞杀伤作用 自杀基因系统 作用机理 胞嘧啶脱胺酶
下载PDF
CD/5-FC对KSHV肿瘤转化基因K12诱导NIH3T3转化细胞的杀伤作用
4
作者 唐桂霞 卢春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sarcoma-associatedherpesvirus,KSHV)转化基因K12和含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分别命名为LZRS-K12和pLXSN-Fcy∷Fur。将LZRS-K12质粒转染NIH3T3细胞系,诱...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sarcoma-associatedherpesvirus,KSHV)转化基因K12和含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分别命名为LZRS-K12和pLXSN-Fcy∷Fur。将LZRS-K12质粒转染NIH3T3细胞系,诱导细胞转化获得具有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N/K12细胞,进一步将pLXSN-Fcy∷Fur质粒转染N/K12细胞,获得含CD基因的N/K12/FF细胞。加入5-氟胞嘧啶(5-FC)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IHC)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N/K12/FF细胞在使用5-FC后存活率明显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FC作用后的N/K12/FF细胞的凋亡率与作用前相比增加了4.6%。与此同时,经5-FC作用后的N/K12和N/K12/FF细胞的生长周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均表现为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S和G2-M期细胞比率增高。5-FC使得N/K12细胞的增殖主要阻滞在G2-M期,而N/K12/FF细胞的增殖主要阻滞在S期。IHC检测结果表明,N/K12细胞在5-FC使用前后Fas和Fas-L表达改变均不明显;而N/K12/FF细胞在5-FC使用后的Fas和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5-FC使用前的水平。提示,CD/5-FC对KSHV肿瘤转化基因K12诱导NIH3T3转化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凋亡有可能介导了部分杀伤过程;Fas和Fas-L有可能部分参与凋亡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肿瘤转化基因K12 cd/5-FC系统 细胞凋亡 卡波济肉瘤 杀伤作用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CD/5-FC系统治疗口腔鳞癌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王安训 黄洪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AdCMVCD) /5 氟胞嘧啶 (5 FC)自杀基因治疗口腔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AdCMVCD/5 FC系统治疗口腔鳞癌细胞 (Tca8113细胞株 )后分别应用3 H 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 (FCM )、TUNEL法...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AdCMVCD) /5 氟胞嘧啶 (5 FC)自杀基因治疗口腔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AdCMVCD/5 FC系统治疗口腔鳞癌细胞 (Tca8113细胞株 )后分别应用3 H 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 (FCM )、TUNEL法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CD/5 FC治疗组3 H TdR掺入率显著下降 (P <0 .0 0 1) ,且与 5 FC的浓度成反比 ;FCM显示S期比率显著升高 (P <0 .0 0 1) ,G2 +M期比率下降为 0 (P <0 .0 0 1) ,G1/G0 期的改变不明显 (P >0 .0 5 ) ;透射电镜及TUNEL法显示治疗后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 ,其凋亡率由治疗前的 (4 .40± 0 .87) %上升到 (15 .80± 1.5 5 ) % (P <0 .0 0 1)。结论 :AdCMVCD/5 FC系统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DNA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治疗 口腔鳞癌 cd/5-FC系统 流式细胞仪 FCM
下载PDF
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冬 韦军民 +2 位作者 黄美雄 何庆泗 苏伟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 目的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K/GCV治疗组,CD/5-Fc治疗组,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TK/GCV+CD/5-Fc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法,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治疗后各组体积数增加(P<0.05),治疗组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疗效q值=1.675>1.15,即TK/GCV、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TK/GCV与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双自杀基因系统 胸苷激酶 丙氧鸟苷 胞嘧啶脱氨酶 5-氟胞嘧啶 小鼠
下载PDF
CdS/Nb_(2)O_(5)异质结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玲霞 朱蓓蓓 +1 位作者 李百裕 周杰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由CdS纳米颗粒分散于Nb_(2)O_(5)纳米笼表面,二者形成紧密的Ⅱ型异质结;CdS的引入增强了Nb_(2)O_(5)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同时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当CdS的含量为15%时,CdS/Nb_(2)O_(5)可在60 min实现环丙沙星的高效降解,其反应速率常数是CdS的7.5倍,Nb_(2)O_(5)的20倍,空穴是该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研究结果为抗生素废水的高效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Nb_(2)O_(5) 异质结 光催化 环丙沙星
下载PDF
PdAg/CDs-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糠醛水相加氢-重排制环戊酮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力 包桂蓉 +3 位作者 罗嘉 高鹏 吉学武 邓文瑶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7-1069,共13页
以沸石分子筛(ZSM-5)为载体,碳点(carbon dots,CDs)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光照还原法制备了双金属PdAg/CDs-ZSM-5催化剂,用于糠醛(furfural,FFA)水相加氢-重排制备环戊酮(cyclopentanone,CPO)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 以沸石分子筛(ZSM-5)为载体,碳点(carbon dots,CDs)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光照还原法制备了双金属PdAg/CDs-ZSM-5催化剂,用于糠醛(furfural,FFA)水相加氢-重排制备环戊酮(cyclopentanone,CPO)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氨气程序升温化学吸附(NH3-TPD)和吡啶红外(Py-FT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s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和丰富的Lewis酸性位点,能够将Pd^(2+)、Ag^(+)还原为金属单质并形成纳米合金结构,复合催化剂中适宜的酸性位点与PdAg合金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PdAg/CDs-ZSM-5催化剂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对FFA转化率达到100%,目标产物CPO选择性为92.6%。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PdAg/cds-ZSM-5 糠醛 Lewis酸性位点 环戊酮
下载PDF
CD/5-FC系统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血管形成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潘雪 李兆申 +4 位作者 许国铭 崔龙 戴观荣 龚燕芳 屠振兴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17-720,共4页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ytosinedeaminase ,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 pAdTrack CMV CD ,与骨架载体pAdEasy 1在细菌内重组为 pAd CD ,经 2 93细胞包装...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ytosinedeaminase ,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 pAdTrack CMV CD ,与骨架载体pAdEasy 1在细菌内重组为 pAd CD ,经 2 93细胞包装、扩增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纯化高效的CD腺病毒液 ,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观察CD基因的原位治疗及微血管形成抑制情况。结果 含CD基因腺病毒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 ,包装纯化后 ,检测病毒滴度为 2× 10 11pfu/ml,体内实验显示CD基因原位转导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 腺病毒介导CD/ 5 FC自杀基因系统 ,不仅可以直接杀灭癌细胞 ,而且还可通过抑制移植瘤微血管的形成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可作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胞嘧啶脱氨酶 微血管形成 基因治疗 动物实验 cd/5-FC系统 胰腺癌
原文传递
CD/5-FC对人直肠癌细胞辐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文平 李世拥 +2 位作者 安萍 于波 蔡慧芸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0-441,共2页
关键词 cd/5-FC 人直肠癌细胞 辐射增敏作用
原文传递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TK/GCV与CD/5FC双自杀基因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研究
11
作者 刘军 王占民 +5 位作者 李东华 吴小鹏 刘春生 马道新 赵志伦 刘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21-423,共3页
目的 探讨TK与CD双自杀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 ,并在前药用量、杀伤效力及旁观者效应强弱等方面 ,与单自杀基因比较。方法 将TK与CD双自杀基因导入肝细胞肝癌细胞系HCC 990 3,用不同浓度更昔洛韦 (GCV)及 5氟胞嘧啶 (5... 目的 探讨TK与CD双自杀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 ,并在前药用量、杀伤效力及旁观者效应强弱等方面 ,与单自杀基因比较。方法 将TK与CD双自杀基因导入肝细胞肝癌细胞系HCC 990 3,用不同浓度更昔洛韦 (GCV)及 5氟胞嘧啶 (5FC)、不同混育比例及不同混育时间分别作用于细胞 ,观察在这些条件下的杀伤效应及旁观者效应。结果 GCV与 5FC的有效浓度范围分别是大于 10 -2 μg/ml及大于 2mmol/L ,混育 96h杀伤作用明显高于 2 4h。HCC 990 3/TK +CD细胞占 5 %以上 ,即可观察到旁观者效应。结论 以脂质体介导成功将双自杀基因TK与CD感染肝细胞肝癌细胞系HCC 990 3,双自杀基因具有强大杀伤作用 ,较单自杀基因更为明显 ,其前药用量减少 ,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旁观者效应更为强大。其杀伤作用与前药浓度、混育比例及混育时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介导 TK/GCV cd/5FC 双自杀基因 治疗 肝细胞肝癌
原文传递
CD/5-FC系统治疗口腔鳞癌移植瘤的研究
12
作者 王安训 黄洪章 +1 位作者 陈剑经 邝珠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5-氟胞嘧啶自杀基因系统 疗效 细胞凋亡 透射电镜 cd/5-FC系统 口腔鳞癌移植瘤
原文传递
CD/5-FC自杀基因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亚军 孙家邦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59-861,共3页
关键词 胰腺癌 自杀基因治疗 cd/5-FC 5-FU 肿瘤 早期诊断 5-氟胞嘧啶 消化系统 限制 机体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CD/5-FC系统联合照射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敏研究
14
作者 王安训 黄洪章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cd/5-FC系统 口腔鳞癌 增敏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组织特异性CD/5-FC热化疗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
15
作者 黎成金 王羊 王烈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96-298,295,共4页
关键词 cd/5-FC 结肠癌组织 肝转移 组织特异性 基因治疗系统 热化疗 胞嘧啶脱氨酶 转录调控序列
原文传递
组织特异性CD/5-FC热化疗对裸鼠肝外组织的损伤作用
16
作者 黎成金 王羊 王烈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cd/5-FC 组织特异性 损伤作用 肝外组织 基因治疗系统 热化疗 胞嘧啶脱氨酶 5-氟尿嘧啶
原文传递
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4/5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道明 张云汉 +1 位作者 高冬玲 付淑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39-43,共5页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中CD44v4/5的表达,结果发现: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6.19%(16/21),而非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2.86(9/21),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从Ⅰ级...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中CD44v4/5的表达,结果发现: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6.19%(16/21),而非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2.86(9/21),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从Ⅰ级鳞癌到Ⅲ级鳞癌,其阳性率依次为69.23%(9/13)、64.71%(11/17)和41.67%(5/12),彼此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癌巢周边的癌细胞,肌间浸润的癌细胞,有核分裂的癌细胞和癌栓中的癌细胞及浸润脉管壁的癌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提示:CD44v4/5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和淋巴道、血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cd44v4/5 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 转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CD_(44)v_5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庆洪 袁景伦 +2 位作者 陈国玉 夏建国 刘金龙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7期512-513,共2页
目的 研究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D4 4变异体 5 (CD4 4v5)含量 ,探讨其对胃癌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 30例胃癌患者术前PBLCD4 4v5含量和 10例正常对照组PBLCD4 4v5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术前P... 目的 研究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D4 4变异体 5 (CD4 4v5)含量 ,探讨其对胃癌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 30例胃癌患者术前PBLCD4 4v5含量和 10例正常对照组PBLCD4 4v5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术前PBLCD4 4v5含量为 7 6 1%± 5 5 4% ,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有转移的胃癌患者PBLCD4 4v5含量 (8 77%± 5 95 % )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4 44 %± 2 33%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PBLCD4 4v5可望作为胃癌患者转移的生物学监测指标。应用FCM检测胃癌患者术前PBLCD4 4v5含量对胃癌转移的诊断和进展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周血淋巴细胞 cd44变异体5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食管癌中CD_(44)V_5和nm23-H_1基因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寇炜 吴静 严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8-221,252,共5页
目的 :探讨CD4 4V5,nm2 3 H1 的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85例食管癌标本进行CD4 4V5和Nm2 3 H1 的基因产物测定 ,并对其中 50例患者术后随访 3年。结果 :①CD4 4V5在食管癌中的阳性... 目的 :探讨CD4 4V5,nm2 3 H1 的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85例食管癌标本进行CD4 4V5和Nm2 3 H1 的基因产物测定 ,并对其中 50例患者术后随访 3年。结果 :①CD4 4V5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1 .2 % ,Nm2 3 H1 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57.6 %。②在食管癌中CD4 4V5的过表达和Nm2 3 H1 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及预后相关 (P<0 .0 5) ,而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均无相关性 (P >0 .0 5)。③在食管癌中 ,CD4 4V5和Nm2 3 H1 的表达呈负相关 (r=- 0 439,P <0 .0 1 ) ,且CD4 4V5的过表达伴有Nm2 3 H1 低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 (P <0 .0 1 )。结论 :CD4 4V5和Nm2 3 H1 在食管癌中的不同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CD4 4V5、Nm2 3 H1 的不同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d44V5 NM23-H1 基因表达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CD44v4/5、MMP-1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毅 赵国昌 李汉臣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8期731-732,742,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中CD44v4/5、MMP-10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73例食管鳞癌中CD44v4/5、MMP-10的表达。结果CD44v4/5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4.6%(31/48),而在非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2.0%(8/25),两组...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中CD44v4/5、MMP-10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73例食管鳞癌中CD44v4/5、MMP-10的表达。结果CD44v4/5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4.6%(31/48),而在非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2.0%(8/2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MMP-10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9.2%(38/48),而在非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40.0%(10/25),两组之间亦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D44v4/5和MMP-10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cd44v4/5 MMP-10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