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血清LBP和sCD14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知翰 张西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可溶性CD14(sCD14)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7例P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法检测患者血清LBP及sCD14水平,分析两者与PSC患...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可溶性CD14(sCD14)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7例P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法检测患者血清LBP及sCD14水平,分析两者与PS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87例PSC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0.23%(35/87).35例预后不良患者中肝衰竭11例(12.64%),进展为肝胆管癌8例(9.20%),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2例(13.79%),死亡4例(4.60%)。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BP及sCD14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介素-8(IL-8)、LBP及sCD14与PS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模型C评估PSC患者预后的AUC高于模型A及模型B,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LBP及sCD14与PSC患者预后相关,检测血清LBP及sCD14有助于评估PSC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载体蛋白质类/血液 抗原 cd14/血液 预后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及其变化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亚冬 张文元 +1 位作者 房国坚 陈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进行检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次数、克隆纯化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2006-08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所完成。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进行检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次数、克隆纯化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2006-08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所完成。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克隆化:将铺满培养瓶底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D-Hanks液小心的洗1次,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约4min,弃消化液,加LG-DMEM培养液收集细胞,1000r/min,离心10min,然后用LG-DMEM培养液充分混匀沉淀细胞。细胞计数后以10倍递减稀释至细胞密度为103个/mL。取0.1mL稀释后的细胞悬液加入10mL培养液,使最终细胞密度为10个/mL。将细胞悬液加入96孔培养板,每孔100μL。置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每天观察克隆细胞的增殖生长状况。待克隆细胞生长至60%~80%融合时,逐步扩大培养,在液氮冻存保种的同时进行细胞连续传代。将体外普通法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5代、第7代、第13代、第16代、第21代、第22代及克隆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3代、第5代、第15代、第26代均标记上CD14-FITC及CD44-PE,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阴性率及阳性率。结果:①普通法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各代的CD44表达呈阳性,且随着培养代次的增加,其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增强,到P16代以后又呈下降趋势;各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14出现了微弱阳性,但随着培养代次增加,其阳性率呈下降趋势。②克隆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CD44呈现阳性,表达在80%以上,至P26代时CD44表达下降到70.49%;其CD14基本呈阴性。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CD44呈阳性表达,CD14呈阴性表达。随着传代代数增加CD14阴性符合率逐渐提高,CD44阳性表达率也提高。普通法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较克隆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14阴性符合率差,前者的CD44阳性表达率也较后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学 抗原 表面 抗原 cd44 抗原 cd14/血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