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9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28^(+)、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潘亚晶 董玉倩 陈素洁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9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分析CD28^(+)、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103例MM患者,于入院时检测其CD28、CD56表达情况。随访2年统计预后结果,比较不同预后(存活、病死)患者资料,通过COX分析MM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 目的分析CD28^(+)、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103例MM患者,于入院时检测其CD28、CD56表达情况。随访2年统计预后结果,比较不同预后(存活、病死)患者资料,通过COX分析MM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CD28^(+)、CD56^(+)与MM患者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绘制DCA曲线分析CD28^(+)、CD56^(+)预测MM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03例MM患者2年内共19例病死,84例存活,2年存活率为81.55%(84/103)。COX分析显示,R-ISS分期Ⅲ期、β2-MG、CD28^(+)、CD56^(+)均为MM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HR>1,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CD28^(+)、CD56^(+)均与MM患者R-ISS分期呈正相关(P<0.05);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28^(+)表达与MM患者β2-MG水平呈正相关(P<0.05),CD56^(+)表达与MM患者β2-MG水平无相关(P>0.05)。DCA曲线分析显示,当高风险阈值为0.0~0.31时,CD28^(+)、CD56^(+)表达预测MM患者预后净受益率大于0,有临床意义,净受益率最大值为0.184。结论CD28^(+)、CD56^(+)在MM患者中表达异常,对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d28^(+) ^^cd56^(+)
下载PDF
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熊丹 杨志刚 +2 位作者 李庆华 吴祖常 吕俊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10-1315,共6页
本研究探索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NK细胞,置于含10%人AB血清的造血干细胞培养基(SCGM)中,加入细胞因子IL-2、IL-15、SCF组成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采用... 本研究探索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NK细胞,置于含10%人AB血清的造血干细胞培养基(SCGM)中,加入细胞因子IL-2、IL-15、SCF组成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采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和CCK-8试剂盒检测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等方法比较不同培养体系对NK细胞增殖前后的数量、纯度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同方法对IL-2的浓度与NK细胞增殖效率及杀伤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经免疫磁珠分选法所得的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扩增18天后,IL-2/IL-15/SCF组扩增倍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含细胞因子组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IL-2/IL-15组和IL-2/IL-15/SCF组在效靶比10∶1时杀伤活性均高达90%以上。低、中、高浓度IL-2组扩增倍数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对K562细胞杀伤率的比较上,高浓度组明显高于低、中浓度组(p<0.05)。结论:在10%人AB血清的SCGM中加入IL-2/SCF/IL-15细胞因子组合,可使经MACS纯化的NK细胞在体外高效地活化及增殖;本培养体系中IL-2浓度较低(<1 000U/ml)时,NK细胞的扩增效率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与IL-2的浓度高低无相关性;而高浓度的IL-2(≥1 000U/ml)可进一步激活纯化后NK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56+cd16+NK细胞 MACS 细胞因子
下载PDF
LMR和CD163^(+)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许雪 叶宗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3例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检测患者血常规,得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计算出LMR。采...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3例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检测患者血常规,得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计算出LMR。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结组织中CD163^(+)TAM数量。采用ROC曲线确定LMR和CD163^(+)TAM的截断值,分析LMR和CD163^(+)TAM与DLBCL患者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63例初诊DLBCL患者的LMR的水平为3.69±1.71,CD163^(+)TAM的中位值为26/HPF。CD163^(+)TAM与LMR呈负相关(r=-0.58),与单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6)。采用ROC曲线确定LMR和CD163^(+)TAM临界值分别为2.95和29/HPF,并以此将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以及低CD163^(+)TAM组和高CD163^(+)TAM组。低LMR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以及存在骨髓浸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高LMR组(P<0.05)。高CD163^(+)TAM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LDH水平升高以及存在骨髓浸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低CD163^(+)TAM组(P<0.05)。LMR与OS呈正相关(r=0.43),CD163^(+)TAM比例与OS呈负相关(r=-0.65)。低LMR组和高CD163^(+)TAM组的DLBCL患者具有更短的OS(P<0.05)。结论:低LMR和高CD163^(+)TAM可以作为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LMR ^^cd163^(+)TAM 预后
下载PDF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CD^(16+56+)的随访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姚翠婵 曾华松 +2 位作者 韦茹 王蓓 熊小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OJIA)患儿治疗过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cells)CD16+56+比率、骨髓细胞形态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在提示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方面的意义...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OJIA)患儿治疗过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cells)CD16+56+比率、骨髓细胞形态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在提示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SOJIA病例,分析治疗早期及联合治疗后多项炎症指标、外周血NK cells CD16+56+比率、骨髓细胞形态学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儿中10例病情反复难治者,均出现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升高,9例外周血NK cells CD16+56+比率降低,8例骨髓细胞形态学发生变化(4例发现异形淋巴细胞,4例有吞噬现象)。及时采用强联合治疗方案后,8例病情得到控制,2例进展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结论:SOJIA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指标非特异性指向,治疗中同时警惕NK cells CD16+56+比率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等变化,及早采用个体化强联合治疗方案,是阻止病情发展,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 自然杀伤细胞cd16+56+ 骨髓细胞形态学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下载PDF
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静 肖成华 张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的百分比变化及两者在CI患者免疫反应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急性CI患者(发病2d)外周血中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及...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的百分比变化及两者在CI患者免疫反应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急性CI患者(发病2d)外周血中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CI患者(发病2d)外周血中的CD4+、CD25+、CD127 low调节T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而CD16+、CD56NK细胞的数量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CI患者发病2d,CD16+、CD56NK细胞表达水平上升,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说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是促进CI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d4+ cd25+ cd127 low调节T细胞 cd16+ cd56NK细胞
下载PDF
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变化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吟 沈佳庆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早期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在AP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标记法分别对164例AP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CD3、CD16、CD56荧光抗体标记,分析比较AP患者CD3^...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早期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在AP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标记法分别对164例AP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CD3、CD16、CD56荧光抗体标记,分析比较AP患者CD3^-CD16^+CD56^+NK细胞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百分比和计数情况,及其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用ROC曲线和AUC评价CD3^-CD16^+CD56^+NK细胞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百分比和计数对SAP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AP组、MSAP组和SAP组的CD3^-CD16^+CD56^+百分比和计数均显著下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16^+CD56^+细胞百分比的AUC为0.86(95%CI:0.745~0.973),取值≤5.27%时,特异性为0.92,敏感性为0.79;CD3^-CD16^+CD56^+细胞计数的AUC为0.89(95%CI:0.808~0.961),取值≤0.056×109/L时特异性为0.90,敏感性为0.79。结论 CD3^-CD16^+CD56^+NK细胞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百分比和细胞计数对SAP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cd3-cd16+cd56+NK细胞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脐血中CD56^(bright)CD16^(dim)/^-NK细胞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健 陈军浩 张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1期2060-2062,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血NK细胞和CD56bright CD16dim/-NK细胞亚群的比率,探讨CD56bright CD16dim/-NK细胞在脐血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母亲及对照组中NK细胞和CD56bright CD16dim/...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血NK细胞和CD56bright CD16dim/-NK细胞亚群的比率,探讨CD56bright CD16dim/-NK细胞在脐血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母亲及对照组中NK细胞和CD56bright CD16dim/-NK细胞亚群的比率。结果脐血中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母亲及对照组;NK细胞比率无显著性差异;CD56bright CD16dim/-NK细胞高于母亲及对照组;母亲组CD56bright CD16dim/-NK细胞高于对照组。结论脐血中丰富的CD56bright CD16dim/-NK细胞是脐血低免疫应答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NK细胞 cd56bright cd16dim -NK细胞
下载PDF
CD_(5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6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栾春来 孟君霞 +3 位作者 何孜岩 唐广 张晓南 陈杰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究CD56+表达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随机分为CD56+组与CD56-组,各16例。对两组临床生物学特征、诱导缓解率、缓解时间及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D56+组有7例高白细胞血症,C... 目的探究CD56+表达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随机分为CD56+组与CD56-组,各16例。对两组临床生物学特征、诱导缓解率、缓解时间及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D56+组有7例高白细胞血症,CD56-组有3例高白细胞血症;CD56+组有13例髓外浸润,CD56-组有9例髓外浸润。CD56+组诱导缓解达CR约占56.25%,复发率68.75%,平均缓解时间为(4.2±2.1)个月,与CD5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5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非常容易患高白细胞血症与髓外浸润,且缓解率低,缓解期间短,复发率较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高白细胞血症 髓外浸润
下载PDF
异基因移植CD56^+ CD16^+量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影响
9
作者 朱尊民 张琳 +2 位作者 张鲁芳 郭建民 张茵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20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CD56+CD16+细胞的量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对16例白血病患者应用HLA配型完全相合同胞供者进行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并观察了输注CD16+、CD56+量与GVHD的关系。结果16例患者均早期获得了...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CD56+CD16+细胞的量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对16例白血病患者应用HLA配型完全相合同胞供者进行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并观察了输注CD16+、CD56+量与GVHD的关系。结果16例患者均早期获得了造血功能恢复,4例发生了Ⅰ度aGVHD,5例发生了Ⅱ度aGVHD,输注CD16+、CD56+细胞的绝对量与Ⅱ度aGVHD发生呈负相关,相关系统为-0.67,Ⅱ度aGVHD所输注CD3+细胞绝对值、CD34+细胞绝对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GVHD的发生与输注CD16+、CD56+细胞的绝对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 移植 GVHD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移植 ^^cd56^+细胞 AGVHD ^^cd34^+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hCMV-IgM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琪 李芳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s-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As-ACI患者(脑梗死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3例(对照组)。根据颈内动脉超声结果将As-AC...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s-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As-ACI患者(脑梗死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3例(对照组)。根据颈内动脉超声结果将As-ACI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组、狭窄组。比较各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hCMV-IgM抗体阳性率和内膜中膜厚度(IMT)。分析As-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CD4^(+)CD25^(+)Treg细胞、TLR4与IMT的相关性及其对颈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CD4^(+)CD25^(+)Treg细胞、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LR4表达、hCMV-IgM抗体阳性率、TC、TG、LDLC、hs-CRP水平、IMT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组、狭窄组CD4^(+)CD25^(+)Treg细胞水平依次降低,TLR4表达、hCMV-IgM抗体阳性率、IMT依次增高(P<0.05)。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IMT呈负相关,TLR4表达与IMT呈正相关(P<0.05)。高血压、CD4^(+)CD25^(+)Treg表达、TLR4表达、hCMV-IgM抗体阳性是As-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CD4^(+)CD25^(+)Treg细胞、TLR4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hCMV-IgM抗体阳性率与As-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联合可以较好预测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ACI 颈动脉粥样硬化 ^^cd4^(+)cd25^(+)Treg细胞 TLR4 HCMV-IGM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
11
作者 郭伟峰 何约明 +6 位作者 庄锡彬 黄弘 真滢 朱秀妮 方耀堂 庄梓勋 曾玉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1-2094,2100,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积液量分为3组:少量胸腔积液组(35例)、中量胸腔积液组(42例)、大量胸腔积液组(27例)。根据患者疾病实际发展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未出现复发和转移)和预后不良组(75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选取同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治疗的60例肺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胸腔积液中MEG3表达。收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并计算Th17/CD4^(+)T。对比各组患者lncRNA MEG3及外周血Th17、CD4^(+)T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胸腔积液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P<0.05)。预后不良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而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lncRNA MEG3为NSCLC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Th17/CD4^(+)T不同,且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可作为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诊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lncRNA MEG3 ^^Th17/cd4^(+)T
下载PDF
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间的关系探讨
12
作者 戴薇 刘玉兰 +1 位作者 曾艳梅 李世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探究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Bregs)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将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S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志愿者60例纳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疾病临床... 目的:探究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Bregs)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将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S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志愿者60例纳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疾病临床分期将其分为进展期及强直期,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度将其分为活动组、稳定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细胞百分比。分析CD19^(+)CD24^(hi)CD27^(+)Bregs百分比与AS患者病程、晨僵时间、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BASDAI)、IL-10、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骶髂关节X线片分级等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s占CD19^(+)B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强直期AS患者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细胞百分比高于进展期患者,且骨性强直期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百分比高于纤维性强直期患者,活动组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比高于稳定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ESR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B细胞百分比与其BASDAI得分及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与ESR及CRP水平呈负相关,与患者晨僵时间及髂关节X线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B细胞百分比降低,且其水平与患者疾病分期、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IL-10、ESR及CRP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分期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13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CD19^(+)CD27^(+)IgD^(+)B细胞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冯月兰 刘志英 +1 位作者 王媛媛 张伟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外周血CD19^(+)CD27^(+)IgD^(+)B细胞比例变化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O患者和健康对照组CD19^(+)CD27^(+)IgD^(+)B细胞比例,分析TAO患者C...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外周血CD19^(+)CD27^(+)IgD^(+)B细胞比例变化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O患者和健康对照组CD19^(+)CD27^(+)IgD^(+)B细胞比例,分析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CD19^(+)CD27^(+)IgD^(+)B细胞比例与TAO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活动性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细胞显著低于非活动性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与TAO患者C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28,P<0.001)。结论: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降低,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疾病活动度 ^^cd19^(+)cd27^(+)IgD^(+)B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联合降钙素原预测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
15
作者 高婧 周鹏 +2 位作者 谢晶 王晓英 丛铃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38-844,共7页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HLA-DR/CD4^(+))、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SA...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HLA-DR/CD4^(+))、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SAP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是否继发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3)及未感染组(n=37)。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抗菌治疗情况。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LA-DR/CD4^(+)、IL-6及PCT预测SAP继发感染的效能。结果:感染组APACHEⅡ评分大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因、并发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组脂肪酶、IL-6及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HLA-DR/CD4^(+)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脂肪酶高表达(OR=2.354,95%CI 1.491~3.716)、HLA-DR/CD4^(+)高表达(OR=3.508,95%CI 1.283~9.588)、IL-6高表达(OR=4.284,95%CI 1.469~12.493)及PCT高表达(OR=5.743,95%CI 1.530~21.563)均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LA-DR/CD4^(+)、IL-6及PCT及三者联合诊断SAP继发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809、0.778、0.819及0.959,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诊断的AUC值及诊断效能明显大于单独HLA-DR/CD4^(+)(z=3.161,P=0.002)、IL-6(z=3.822,P<0.001)及PCT(z=3.346,P=0.001)诊断。局部感染组血清HLA-DR/CD4^(+)水平高于严重感染组,IL-6及PCT水平均低于严重感染组(P<0.05)。局部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严重感染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HLA-DR/CD4^(+)高表达、IL-6高表达及PCT高表达均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有效预测SAP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感染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脂联素与CD4^(+)T细胞亚群的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王颖 高惠英 +4 位作者 张琪 尚莉丽 范春雪 罗静 王彩虹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探究痛风患者脂联素与血尿酸、疾病活动度、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痛风组(n=90)及健康对照组(n=72)的临床资料(包括一... 目的比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探究痛风患者脂联素与血尿酸、疾病活动度、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痛风组(n=90)及健康对照组(n=72)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尿酸、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检测两组外周血脂联素水平,比较两组间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脂联素与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01),且Th2、Th17、Th17/Treg均升高(P<0.05),Treg、Th1/Th2均降低(P<0.05)。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呈负相关(r=-0.244,P<0.05;r=-0.311,P<0.05;r=-0.506,P<0.001),而与血尿酸无相关性。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Th1和Th1/Th2均呈正相关(r=0.252,P<0.05;r=0.218,P<0.05)。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均呈正相关(r=0.323,P<0.05;r=0.377,P<0.05;r=0.359,P<0.05);而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呈负相关(r=-0.265,P<0.05;r=-0.29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6及TNF-α均呈负相关(B _(ESR)=-12.541,P=0.003;B_( CRP)=-8.256,P=0.024;B_( IL-6)=-15.907,P=0.037;B _(TNF-α)=-79.770,P=0.040),而与Th1呈正相关(B _(Th1)=2.959,P=0.006)。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脂联素水平降低,Th2和Th17升高,而Treg降低,脂联素降低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紊乱及免疫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关节炎 脂联素 ^^cd4^(+)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CD4^(+) T淋巴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马波 卫峥 陈国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6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ycobaterium tuberculosis,MT)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ycobaterium tuberculosis,MT)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T感染分为单纯HIV感染组(n=35)和HIV合并MT感染组(n=34)。检测两组患者的PCT、CRP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两组以上指标的差异,并对HIV合并MT感染患者的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CT、CRP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在MT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HIV合并MT感染组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HIV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单纯HI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合并MT感染患者中,PCT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s=0.607,P<0.001),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PCT、CRP均呈负相关(rs=-0.751、-0.700,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CT、CRP及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MT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特异度为97.1%,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PCT、CRP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联合检测在HIV患者MT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与CD8^(+)T细胞耗竭相关的分化及代谢重编程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娜 李秀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3130-3137,共8页
CD8^(+)T细胞耗竭是导致机体免疫应答减弱及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核心原因。T细胞不仅在迁移进入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时需要突破重重屏障,而且在浸润至肿瘤微环境的T细胞的分化及代谢过程依然受到多因素的调控,往往造... CD8^(+)T细胞耗竭是导致机体免疫应答减弱及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核心原因。T细胞不仅在迁移进入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时需要突破重重屏障,而且在浸润至肿瘤微环境的T细胞的分化及代谢过程依然受到多因素的调控,往往造成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受到抑制,进一步形成耗竭性T细胞,导致免疫逃逸。因此,研究导致T细胞耗竭的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是逆转机体低免疫应答的关键,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及依据。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CD8^(+)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分化、代谢重编程及耗竭性T细胞形成的相关过程,以期为改善T细胞抗肿瘤疗效提供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cd8^(+)T细胞 T细胞耗竭 T细胞分化 代谢重编程
下载PDF
LncRNA LINC01137通过诱导CD8^(+)T细胞耗竭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孙文泽 李守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134,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INC0113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免疫逃逸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潜在的调节机制。方法采集24例健康志愿者和24例NSCLC患者血液样本,并收集NSCLC肿瘤组织和癌...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INC0113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免疫逃逸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潜在的调节机制。方法采集24例健康志愿者和24例NSCLC患者血液样本,并收集NSCLC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检测LINC01137水平。利用Starbase数据库预测LINC01137与miR-22-3p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进行验证。采用A5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和/或sh-LINC01137干扰序列转染A549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收集转染后的细胞上清液培养CD8^(+)T细胞,检测CD8^(+)T细胞耗竭标志物干扰素-γ(interfer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颗粒霉素B(granzyme B)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以及PD-1+Tim3^(+)CD8^(+)T细胞百分比。采用外泌体和/或miR-22-3p模拟物(miR-22-3p mimic)转染CD8^(+)T细胞,检测PD-1蛋白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肿瘤组织中LINC01137表达(3.357±0.548 vs 1.011±0.371)明显升高;与健康志愿者相比,NSCLC患者外周血LINC01137表达(3.216±0.342 vs 1.007±0.313)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67,-17.147,均P<0.001)。肿瘤组织LINC01137表达与外周血中LINC01137表达呈正相关(r=0.755,P<0.05)。在A5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LINC01137显著富集。与Exo+sh-NC组相比,Exo+sh-LINC01137组细胞活力(65.852%±4.715%vs 100.153%±11.934%)及细胞侵袭(21.464%±3.481%vs 43.126%±1.447%)能力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0,9.953,均P<0.01)。NSCLC患者外周血中LINC01137表达和CD8^(+)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520,P<0.05)。与Exo+sh-NC组相比,Exo+sh-LINC01137组IFN-γ(3865.314±543.852 pg/ml vs 1786.971±105.982 pg/ml),TNF-α(4631.930±510.715pg/ml vs 1973.242±379.623pg/ml),Granzyme B(3876.496±312.438pg/ml vs 1879.439±287.584pg/ml)和IL-2 mRNA水平(3.286±0.437 vs 1.015±0.314)升高,PD-1+Tim3^(+)CD8^(+)T细胞百分比(7.680%±2.185%vs 18.952%±3.21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97,-7.237,-8.146,-7.310,5.021,均P<0.01)。miR-22-3p是LINC01137的靶基因。与Exo+NC mimic组相比,Exo+miR-22-3p组PD-1蛋白水平(0.384±0.087 vs 1.003±0.147)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7,P<0.01)。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LINC01137表达显著上调;NSCLC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LINC01137通过靶向CD8^(+)T细胞中miR-22-3p并抑制其表达,诱导CD8^(+)T细胞耗竭,促进NSCLC细胞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LINC01137 外泌体 微小核糖核酸-22-3p ^^cd8^(+)T细胞
下载PDF
EB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牛文泽 杨文燕 张红强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目的探究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预后不良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 目的探究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预后不良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IM患儿作为IM组,同时期选取100例EBV感染但未发展为IM的患儿作为非IM组,以及9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三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EBV DNA载量等指标。根据治疗14d后EBV DNA转阴情况,将IM组患儿进一步分为预后良好组(93例)和预后不良组(27例),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IM组相比,IM组患儿治疗前EBV DNA载量较高(P<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P<0.05)。治疗14d后,IM组中有77.5%的患儿EBV DNA转阴。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儿治疗前的EBV DNA载量较高(P<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EBV DNA载量、白细胞、淋巴细胞、异常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为IM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EBV 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联合预测预后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EBV 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预测儿童IM预后的重要指标,且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DNA载量 ^^cd4^(+)T淋巴细胞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预后不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