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16阳性单核细胞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康富标 李艺 +1 位作者 彭焕彦 孙殿兴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eis,AIH)患者外周血CD16阳性单核细胞的频率、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肝病诊治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初治AIH患者13例和健康对照8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eis,AIH)患者外周血CD16阳性单核细胞的频率、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肝病诊治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初治AIH患者13例和健康对照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入组个体外周血CD16阳性单核细胞频率、膜分子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2、TLR-4的表达特点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α的分泌能力.结果 AIH组外周血CD16阳性单核细胞频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8,P〈0.05).AIH患者外周血CD16阳性单核细胞频率与血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73,P〈0.05).AIH患者CD16阳性单核细胞表达HLA-DR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Z=-2.173,P〈0.05),而TLR-4表达(Z=-1.992,P〈0.05)和TNF-α的分泌能力明显升高(Z=-2.607,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后CD16阳性单核细胞频率明显降低(Z=-2.197,P〈0.05),HLA-DR的表达水平升高(Z=-2.366,P〈0.05),而TLR-4水平则显著降低(Z=-2.197,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6阳性单核细胞可能参与了AIH的发病机制并与肝组织炎症和坏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cd16阳性单核细胞 人白细胞抗原DR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宏向 李秋环 +3 位作者 张纪芸 孙念政 郑楠 许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中IL 6 ,IL 10和TNF α水平 ,用Bactec 912 0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中IL 6 ,IL 10和TNF α水平 ,用Bactec 912 0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IL 6 ,TNF 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而IL 10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非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与其IL 6 ,TNF 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IL 10呈负相关 (P <0 0 1)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随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 ,病情危重时则持续高表达。结论 :新生儿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仅在败血症时显著增高 ,并随病情而变化 ,因此 ,它可能对败血症具有诊断意义 ,与败血症的预后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新生儿 流式细胞 单核细胞 cd14^+/cd16^+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的水平及其对LPS和IL-15刺激的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孟雪 甘华 +1 位作者 沈清 汤为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及脂多糖(LPS)联合白细胞介素15(IL-15)对其的影响,以了解炎症性免疫反应在T2DM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T2DM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CD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及脂多糖(LPS)联合白细胞介素15(IL-15)对其的影响,以了解炎症性免疫反应在T2DM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T2DM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并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LPS和IL-15干预4 h,收集PBMC和培养上清。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BMC内STAT5和p-STAT5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STAT5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IL-6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其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ELISA法检测LPS和IL-15干预后细胞培养上清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结果:T2DM组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血清CRP和IL-6水平呈正相关(r=0.394,P<0.05和r=0.741,P<0.01),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409,P<0.01),且25(OH)D3水平与CRP和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0.479和r=-0.774,均P<0.01),LPS联合IL-15刺激后PBMC的p-STAT5蛋白表达水平和PBMC培养上清IL-6、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T2DM患者p-STAT5的表达存在激活现象。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单核细胞功能紊乱,这种功能紊乱可能与活性维生素D3不足有关,二者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体内免疫炎症反应并与微炎症互为因果,从而导致了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TAT5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cd14+cd16+单核细胞 脂多糖类 细胞介素15 STAT5通路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增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叶辛 张蕾 +4 位作者 臧艳 顾海慧 郭慧军 邓安梅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组(n=31)、治疗后缓解组(n=25)和健康对照组(n=30)受检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采用ELISA方法...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组(n=31)、治疗后缓解组(n=25)和健康对照组(n=30)受检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IL-12和IL-10浓度,使用Sysmex XE-2100做血小板计数。结果 CD14+CD16+单核细胞(%):ITP患者治疗前组、治疗后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49±0.87vs 2.60±0.75 vs 1.10±0.58(P<0.01);TNF-α,IL-12和IL-10在3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者治疗前组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血小板计数,TNF-α和IL-10浓度具有相关(r=-0.623;r=0.492;r=-0.661,P<0.05)。结论 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在ITP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且与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相关,提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为未来临床判断ITP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免疫性 单核细胞 cd14+cd16+ 细胞因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14^(high)CD16^+单核细胞表达特点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昂 闫伟伟 +2 位作者 张纪元 王福生 邹正升 《肝脏》 2016年第10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功能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抗体标记结合多色流式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及表面TLR2分子的表达,用LPS刺激...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功能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抗体标记结合多色流式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及表面TLR2分子的表达,用LPS刺激及细胞内染色方法检测CHB患者外周血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的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CHB患者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与ALT呈负相关(R=0.739,P<0.01),与HBV DNA载量成正相关(R=-0.283,P=0.008);CHB患者外周血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上TLR2的表达高于其他两个亚群;免疫活化CHB患者外周血在LPS刺激后,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亚群分泌IL-6的能力均高于CD14highCD16-和CD14lowCD16+单核细胞亚群。结论 CD14^(high)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清除肝炎病毒及肝脏免疫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cd16 TOLL样受体2 单核细胞
下载PDF
CD14阳性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判断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怿 林幼萍 +1 位作者 江东新 苏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4-848,共5页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患者早期CDl4阳性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HLA—DRCDl4+%)的变化规律,并探讨HLA—DRCD14+%与严重创伤的预后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2012—12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住院的严重创伤...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患者早期CDl4阳性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HLA—DRCDl4+%)的变化规律,并探讨HLA—DRCD14+%与严重创伤的预后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2012—12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住院的严重创伤患者(AIS—ISS评分≥16分)共79例,生存组(n=54)和死亡组(n=25),分析两组患者伤后年龄、性别构成、AIS—ISS评分、APACHEII评分、GCS评分、致伤因素、受伤部位、血清降钙素原(PCT)和HLA—DRCDl4+%、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例数和免疫调理等方面的差别,观察并分析患者伤后第3、7天的APACHEII评分和HLA—DRCDl4+%的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及回归分析评估HLA—DRCDl4+%对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预判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情况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APACHEII和HLA—DRCDl4’%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组HLA—DRCDl4+%在第3天开始出现下降(P〈0.05),而死亡组APACHEII在第7天才高于存活组(P〈0.05)。以第3天HLA—DRCDl4+%值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预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894。多因素回归分析严重创伤患者第3天HLA—DRCDl4+%值是预判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HLA—DRCDl4+%是预判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受伤后第3天HLA—DRCDl4+%水平是预测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预后 cd14阳性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单核细胞CD14^+CD16^+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寇雨霏 李通 +1 位作者 刘畅 罗德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555-1557,共3页
脑梗死是指由于组织的血液供给障碍,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组织死亡(坏死)的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50岁-60岁的人群发病率更高,脑梗死起病急,前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发病后,疾病快速发作,迅速达到高峰[1]。单核... 脑梗死是指由于组织的血液供给障碍,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组织死亡(坏死)的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50岁-60岁的人群发病率更高,脑梗死起病急,前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发病后,疾病快速发作,迅速达到高峰[1]。单核细胞是由骨髓中的前体发育而来,前体又称单潜能或双潜能细胞,是从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在组织中,单核细胞在不同的解剖位置发育成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2]。巨噬细胞是负责保护组织免受外来物质损伤,但也被认为在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单核细胞异常与多种疾病如慢性炎症、应激反应、库欣综合征(亢进)、免疫介导的疾病、坏疽、结节病等密切相关。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出血性梗死4种类型[3]。研究表明,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破裂及随后的血栓形成是脑梗死发生的病理基础,斑块局部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是易损斑块形成的关键因素[4]。血小板及单核细胞的异常活化、凝血因子活性增高所导致的高凝状态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单核细胞 cd14+ cd16+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熙琳 梁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老年CHF患者(CHF组:NYHAⅡ级18例,NYHAⅢ级18例,NYHAⅣ级6例)和25名健康老年人(对照...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老年CHF患者(CHF组:NYHAⅡ级18例,NYHAⅢ级18例,NYHAⅣ级6例)和25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组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CHF组中,与NYHAⅡ级患者比较,NYHAⅣ级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及LVEDD均显著增高,而LVEF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F组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37,r=0.45,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6,r=-0.33,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的病情加重与炎症有关,在心力衰竭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单核细胞功能异常。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有望成为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再分层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cd14dimcd16+单核细胞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 CD16^+亚群及HLA-DR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喆娟 董慧慧 +4 位作者 林志益 李世波 李绍佐 刘华生 李红玲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808-810,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1例免疫耐受(IT)患者、29例免疫活化(IA)患者,及31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CD16、HLA-DR的表达。同时调查肝功能、乙肝五项和血清HBV DNA等相应临床资料。结果:免疫活化组(IA)的CD14+CD16+亚群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免疫耐受组(IT)(P<0.01);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HLA-DR表达明显高于CD14++CD16-亚群(P<0.01);乙型肝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比率与ALT呈正相关(r=0.876,P<0.01),与HBV DNA载量成负相关(r=-0.267,P<0.01)。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参与调节针对HBV的免疫反应,CD14+CD16+单核细胞与HBV复制和肝脏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检测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及HLA-DR水平对于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cd14^+ cd16^+ 亚群 HLA-DR 乙型肝炎 流式细胞分析法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共培养后移植心肌梗死大鼠对血管密度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柳 张瑞宁 +3 位作者 田小超 郭炳彦 刘素云 李拥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与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共培养后移植心肌梗死大鼠对血管密度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比较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将冠心病患者... 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与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共培养后移植心肌梗死大鼠对血管密度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比较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将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分选出的CD14^++CD16^+单核细胞与健康志愿者的EPC体外共培养观察其对EPC的增殖、迁移、黏附的影响后,将CD14^++CD16^+单核细胞与EPC共培养的细胞移植进入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观察其对大鼠缺血心肌新生血管密度、坏死心肌面积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与健康志愿者的EPC体外共培养后增殖能力、黏附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移植4周后模型组、EPC组、CD14^++CD16^+共培养组左心室梗死面积均显著升高(P<0.05),且EPC组<CD14^++CD16^+共培养组<模型组(P<0.05),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EPC组>CD14^++CD16^+共培养组>模型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升高,并抑制EPC修复及逆转左室重塑,改善心肌功能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cd14^++cd16^+单核细胞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CD_(14)^+CD_(16)^+单核细胞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吉卉 邹存秀 +3 位作者 刘珊 张旭 高畅 陶永清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4期69-70,I0003,共3页
目的探讨CD+14CD+16单核细胞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意义。方法 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及30例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血样均取自于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的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外周血中CD+14CD+16的表达... 目的探讨CD+14CD+16单核细胞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意义。方法 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及30例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血样均取自于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的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外周血中CD+14CD+16的表达水平。结果 GDM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D1+4CD1+6单核细胞增加是GDM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单核细胞 妊娠糖尿病 流式细胞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促炎症亚群CD16^+单核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玉丽 王斌 张红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促炎症亚群CD16^+单核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临床确诊的72例性乙型肝炎和7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再选取同时间段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人群的T细胞亚群及促炎症...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促炎症亚群CD16^+单核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临床确诊的72例性乙型肝炎和7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再选取同时间段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人群的T细胞亚群及促炎症亚群CD16^+单核细胞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各细胞因子在不同人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CD3^+、CD3^+CD4^+、CD3^+CD8^+、CD4^+/CD8^+计数明显偏低,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最低(P<0.05);对照组CD14^+CD16^+亚群计数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最高(P<0.0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CD14^++CD16^-亚群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乙型肝炎组,对照组最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促炎症亚群CD14^+CD16^+/CD14^+与肝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CD14^+CD16-/CD14^+的表达与肝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促炎症亚群CD16^+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炎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可根据其变化程度对患者病变程度做有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T细胞亚群 促炎症亚群cd16^+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不同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金河 蒋琴 +3 位作者 何芳 江丹 吴霞 陈龙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变化,分析其在不同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骨关节病患者40例以及... 目的检测不同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变化,分析其在不同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骨关节病患者40例以及健康人群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间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所占比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为28.13±6.16,明显高于骨关节病患者的24.20±7.16以及健康对照组的24.1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关节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与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有明显相关性(r=0.759,P<0.001),但与患者年龄(r=0.169,P=0.288)及病程无明显相关(r=-0.168,P=0.297)。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参与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发病,并维持疾病活动性,但不参与非免疫性关节炎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 单核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病 流式细胞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月梅 邹洪才 +1 位作者 王红娟 孙一平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4期7254-725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感染治疗前后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及健康新生儿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抗感染治疗前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感染治疗前后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及健康新生儿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抗感染治疗前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组(P<0.05);抗感染治疗后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下降,与健康新生儿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新生儿行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一例成年男性CD19与CD16+56双阳性淋巴细胞的报道
15
作者 王强 周筱琼 +1 位作者 于小妹 王丽君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cd19 cd16+56 淋巴细胞 阳性
下载PDF
肾炎患者尿中sC5b-9水平及CD16^+单核巨噬细胞膜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
16
作者 李宏向 林萍 +3 位作者 于洪英 张纪云 孙念政 杨剑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04-806,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炎患者补体激活时尿中活化单核巨噬细胞 (CD16 + Mo MΦ)膜辅因子蛋白 (MCP)、促衰变因子 (DAF)及同种限制因子 2 0 (HRF 2 0 )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134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CD16 + Mo MΦMCP、DAF和HRF 2 ... 目的 :探讨肾炎患者补体激活时尿中活化单核巨噬细胞 (CD16 + Mo MΦ)膜辅因子蛋白 (MCP)、促衰变因子 (DAF)及同种限制因子 2 0 (HRF 2 0 )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134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CD16 + Mo MΦMCP、DAF和HRF 2 0表达水平 ,采用ELISA法测定尿中可溶性C5b 9(sC5b 9)水平。结果 :MC病人尿中sC5b 9水平及CD16 + Mo MΦMCP、DAF、HRF 2 0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GS、MN及PGN病人尿中sC5b 9水平、CD16 + Mo MΦMCP、DAF、HRF 2 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且MCP、DAF、HRF 2 0表达水平与sC5b 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肾小球肾炎补体激活时尿中CD16 + Mo MΦMCP、DAF、HRF 2 0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以保护浸润肾组织的CD16 + Mo MΦ不被激活的补体损伤。从而 ,CD16 + Mo MΦ产生促炎作用 ,参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sC5b-9水平 cd16^+单核巨噬细胞 膜补体调节蛋白
下载PDF
单核细胞HLA-DR和CD16检测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黎华 王维维 +1 位作者 张良 沈立松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775-780,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HLA-DR)和CD16检测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炎症性疾病患者56例,以体检健康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和CD16表达量[HLA-DR平均荧光强度(MFI)...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HLA-DR)和CD16检测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炎症性疾病患者56例,以体检健康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和CD16表达量[HLA-DR平均荧光强度(MFI)、CD16 MFI]、阳性细胞百分比(HLA-DR+%、CD16+%)及阳性分子的MFI(HLA-DR+MFI、CD16+MFI),并分析单核细胞HLA-DR、CD16表达与白细胞各项指标[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淋巴细胞百分数(LYMPH%)、单核细胞绝对数(MO#)、单核细胞百分数(MO%)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核细胞HLA-DR、CD16诊断炎症性疾病的价值。结果炎症性疾病组NEUT#、NEUT%、MO#及NL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LYMPH#和LYMPH%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炎症性疾病组单核细胞HLA-DR MFI、HLA-DR+%及HLA-DR+MFI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单核细胞CD16 MFI、CD16+%及CD16+MF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HLA-DR+%、HLA-DR MFI、HLA-DR+MFI、CD16 MFI和CD16+MFI与NEUT#、NEUT%、LYMPH#、LYMPH%、NLR、MO#均相关(P<0.01),与MO%无相关性(P>0.05);单核细胞CD16+%与NEUT#、LYMPH#、LYMPH%、NLR、MO#、MO%相关(P<0.05),与NEUT%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单核细胞HLA-DR+%、HLA-DR MFI、HLA-DR+MFI、CD16+%、CD16 MFI和CD16+MFI诊断炎症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4、0.944、0.924、0.722、0.911、0.979。结论单核细胞HLA-DR和CD16可用于炎症性疾病的诊断,还可作为辅助评估炎症反应程度及监测机体免疫状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DR cd16 单核细胞 炎症性疾病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CD14^+单核细胞CD16(FcγRⅢ)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睿 章德文 何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2-613,共2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小鼠CD14^+单核细胞CD16表达强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昆明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组.于CLP术后48 h取血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14^+单核细胞中CD16的表...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小鼠CD14^+单核细胞CD16表达强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昆明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组.于CLP术后48 h取血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14^+单核细胞中CD16的表达水平.结果 严重脓毒症组单核细胞CD16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单核细胞CD16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脓毒症时,小鼠血液单核细胞CD16表达明显增加,CD16的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单核细胞 cd14 cd16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表达B7-H2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菊 黄坚 +5 位作者 徐若欣 吴云 满益伍 陈炜 唐兆芳 乐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49-154,共6页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不同类型预后不同.AP的免疫应答和失衡免疫与其严重程度有关,炎症因子和相关免疫细胞在AP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因而寻找炎症细胞和新炎症免疫因子对精准治疗AP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不同类型预后不同.AP的免疫应答和失衡免疫与其严重程度有关,炎症因子和相关免疫细胞在AP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因而寻找炎症细胞和新炎症免疫因子对精准治疗AP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A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表达B7-H2的临床意义.方法A P患者63例[轻度A P(m i l dA P,M A P)25例、中度AP(moderately severe AP,MSAP)20例、重度AP(severe AP,SAP)18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CD16^+细胞亚群上B7-H2表达情况,评价其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关联性及临床意义.结果AP患者发病24hCD14^+CD16^+细胞B7-H2出现异常高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1.10,P<0.001);A P各组B 7-H 2在C D 14^+C D 16^+细胞膜上表达明显高于CD14^+C D16^-细胞膜上表达(P<0.01);SAP组CD14^+C D 16^+和CD14^+C D 16^-细胞B7-H2表达(373.30±89.72和78.62±13.05)最高,M S A P组(279.55±76.95/44.92±12.44)其次,均高于M A P组(181.15±35.75/23.32±4.28),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AP组、MSAP组发病24 h、48 h、72h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膜B7-H2动态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然而,SAP组无论C D14^+C D16^+还是CD14^+C D16^-细胞膜B7-H2表达24h、48h、72h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膜B7-H2在AP患者体内高表达,与AP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SAP呈动态升高变化;同时B7-H2在AP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膜表达较CD14^+CD16^-单核细胞明显升高,为进一步认识AP免疫应答和失衡提供了新的线索,为AP精准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cd14^+cd16^+单核细胞 cd14^+cd16^-单核细胞 B7-H2
下载PDF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淼 杨林 +5 位作者 李伟静 宋宇 王玉辉 王旭 郑亮亮 宋玉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建立CD16^(+)单核细胞检测方法,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患者的单核细胞亚型和血浆中7种细胞因子(TNF-α、IL-2、IL-4、IL-6、IL-10、IL... 目的建立CD16^(+)单核细胞检测方法,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患者的单核细胞亚型和血浆中7种细胞因子(TNF-α、IL-2、IL-4、IL-6、IL-10、IL-17A和IFN-γ),统计分析两组CD16^(+)单核细胞百分率和血浆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分析各单核细胞亚型与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组CD16^(+)单核细胞亚型明显上调(P<0.01),同时其血浆中5种细胞因子(TNF-α、IL-6、IL-10、IL-17A和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部分细胞因子(TNF-α、IL-6、IL-17A)与CD16^(+)单核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CD16^(+)单核细胞百分率变化与AS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患者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亚型可为AS诊断提供新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6^(+)单核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