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24联合TyG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李闯 王侠 娄运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155-2158,共4页
目的探究CD24联合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NAFLD的50例患者作为NAFLD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27例无NAFLD的体检健康者作... 目的探究CD24联合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NAFLD的50例患者作为NAFLD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27例无NAFLD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24的表达和其他实验室参数,分析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24、TyG指数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NAFLD组与对照组CD24和TyG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4和TyG指数均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24联合TyG指数诊断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显著大于CD24和TyG指数单一诊断(0.774、0.877)。结论CD24和TyG指数均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CD24联合TyG指数对NAFL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cd24 中性粒细胞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下载PDF
CD24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欣静 乔晓娟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8期936-942,共7页
分化簇2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4,CD24)是一种黏蛋白样磷脂酰肌醇锚定的表面蛋白,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高表达,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及进展,并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体内外试验中已展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治疗前景。本... 分化簇2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4,CD24)是一种黏蛋白样磷脂酰肌醇锚定的表面蛋白,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高表达,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及进展,并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体内外试验中已展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治疗前景。本文综述了CD24在肿瘤微环境中参与恶性肿瘤的生长、增殖、侵袭转移等方面的生物学行为,阐述以CD24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疗法、纳米颗粒介导的药物递送等相关治疗策略,以期为CD24作为靶点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4 肿瘤微环境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沉默CD24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霍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靶向下调CD24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数据集CD2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靶向下调CD24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数据集CD2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及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T-47D中CD24的表达;利用siRNA干扰MCF-7细胞中CD24的表达,设置空白组(未进行转染)、si-NC组(转染无义序列)、siCD24组(转染CD24干扰物);CCK-8法检测各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乳腺癌细胞中TFPI-2的表达。结果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升高,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与人乳腺正常细胞系MCF-10A相比,CD24在MCF-7、MDA-MB-231和T-47D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升高(P<0.05);CCK-8结果显示,干扰CD24的表达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能力。Transwell结果显示,干扰CD24的表达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24表达下调后,siCD24组的乳腺癌细胞中TFPI-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CD24在乳腺癌中高表达,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显著相关,抑制CD24表达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负向调控TFPI-2基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4 乳腺癌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膀胱癌细胞高表达E2因子转录因子家族成员3a(E2F3a)通过上调CD24抑制NK细胞的杀伤
4
作者 姚田军 周幸春 +2 位作者 杨帆 刘静 张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341,共9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细胞过表达E2因子转录因子家族成员3a(E2F3a)后是否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并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E2F3a稳定过表达的人及小鼠膀胱癌细胞株并将其与NK细胞共孵育,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及流...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细胞过表达E2因子转录因子家族成员3a(E2F3a)后是否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并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E2F3a稳定过表达的人及小鼠膀胱癌细胞株并将其与NK细胞共孵育,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活化及杀伤能力的变化。转录组测序分析膀胱癌细胞E2F3a过表达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E2F3a与差异基因在蛋白水平上表达的相关性。进一步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及小干扰RNA(siRNA)等方法探索膀胱癌细胞过表达E2F3a后对NK细胞活化及杀伤影响的具体机制。结果 在膀胱癌细胞中过表达E2F3a能显著抑制N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膀胱癌细胞过表达E2F3a可显著上调CD24基因的表达,膀胱癌组织中E2F3a和CD24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CHIP结果显示,E2F3a能够结合CD24的启动子区并促进CD24基因的转录。干涉E2F3a过表达膀胱癌细胞中的CD24表达后,发现膀胱癌细胞E2F3a过表达所介导的NK细胞活化及杀伤抑制被显著缓解。结论 在膀胱癌细胞中E2F3a可结合CD24的启动子区促进CD24基因的转录及CD24蛋白的表达。膀胱癌细胞E2F3a通过上调CD24表达来抑制N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E2因子转录因子家族成员3a(E2F3a) 自然杀伤(NK)细胞 cd24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37和CD24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5
作者 叶琛 姜丽琴 +1 位作者 曾海克 邓文 《癌症进展》 2024年第8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介素-37(IL-37)和CD24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60例EOC患者、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EOC组、良性组和健康组,比较3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介素-37(IL-37)和CD24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60例EOC患者、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EOC组、良性组和健康组,比较3组受试者及不同预后EOC患者血浆PLT、D-D、FIB水平和血清IL-37、CD24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LT、D-D、FIB、IL-37、CD24单独及联合检测对EOC的诊断效能,以及对EOC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EOC患者PLT、D-D、FIB、IL-37和CD24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P﹤0.05),良性组患者PLT、D-D、FIB、IL-37和CD2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ROC曲线显示,PLT+D-D+FIB+IL-37+CD24五者联合检测诊断EO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60例EOC患者中,生存48例,死亡12例。死亡EOC患者血浆PLT、D-D、FIB水平和血清IL-37、CD24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LT+D-D+FIB+IL-37+CD24五者联合检测预测EOC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D-D、FIB、IL-37和CD24联合检测诊断EOC及预测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对EOC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血小板 白细胞介素-37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cd24 诊断价值 预后评估
下载PDF
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捷 吴蕙 +3 位作者 顾梅秀 潘柏申 郭玮 王蓓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1,70,共7页
目的 探究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作用和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3例SLE患者和23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以及血浆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外周血标本中的... 目的 探究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作用和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3例SLE患者和23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以及血浆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外周血标本中的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与细胞内IL-10的表达水平,并将其细分为CD24^(high)CD27^(+)以及CD24^(mid)CD27^(+)两个亚群,同时比较血浆中各细胞因子的浓度并分析其与Breg细胞的相关性。检测治疗后SLE患者外周血中Breg细胞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析其与疾病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体内的两种Breg细胞均显著升高,分别为6.09%±2.61%和12.28%±4.90%,其细胞内IL-10表达也明显增强,且CD24^(high)CD27^(+)型Breg细胞内IL-10水平高于CD24^(mid)CD27^(+)型亚群。患者血浆中IL-1β为(9.24±9.97) pg/mL,IL-10为(43.50±23.06) pg/mL,TNF-α为(11.26±7.48) pg/mL,IFN-γ为(12.83±7.27) pg/mL,较正常人均显著升高,且IL-10浓度与CD24^(mid)CD27^(+)型亚群细胞比例存在正相关。外周血中两种Breg细胞均与患者的疾病状态存在关联,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后,患者体内的Breg细胞显著下降。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显著升高,其分泌的IL-10相应增高,免疫调控作用增强。经过治疗,两者显著下降,提示其具有反映患者疾病状态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疾病状态 IL-10 cd24^(high)CD27^(+)型Breg细胞 cd24^(mid)CD27^(+)型Breg细胞
下载PDF
CD24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EMT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蒲卢兰 王东生 +5 位作者 周瑜清 方玲玉 陈艳茹 陈茂山 邓世山 侯令密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CD2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分析C...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CD2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分析CD24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CD2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相关预后因素的关系;收集7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CD24的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分选CD24^(high/low)细胞亚群,Transwell小室检测CD24^(high/low)细胞不同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D24^(high/low)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变化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CD24在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与CD24^(low)组比较,CD24^(high)组患者的预后更差(P<0.05)。免疫组化提示,CD24在TNBC中高表达,阳性率达82.19%,CD2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无关(P>0.05),仅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表明,CD24^(low)细胞群的迁移能力明显弱于CD24^(high)细胞群(t=22.814,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24^(low)组的E-cadherin和β-catenn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D24^(high)组,而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D24^(high)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24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EMT相关蛋白相关,可能参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4 三阴性乳腺癌 迁移 EMT
下载PDF
精准靶向CD24高表达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及体外验证
8
作者 周瑜清 李金穗 +6 位作者 陈宇 陈茂山 侯令密 王东生 蒲卢兰 邓世山 周方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4013-4019,共7页
背景:纳米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在选择性靶向及治疗肿瘤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应用纳米载体确保了装载药物的靶向递送与稳定性,增强了细胞摄取和生物相容性。目的:制备一种谷胱甘肽和pH值双响应性CD24适配体修饰的载铁死亡激动剂Era... 背景:纳米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在选择性靶向及治疗肿瘤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应用纳米载体确保了装载药物的靶向递送与稳定性,增强了细胞摄取和生物相容性。目的:制备一种谷胱甘肽和pH值双响应性CD24适配体修饰的载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和双质粒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PC(coBP)Ca,探讨其在体外对三阴性乳腺癌中CD24高表达细胞的精准靶向性和可行性。方法:PEG-CAPDB经过多次聚合反应生成纳米微球骨架COOH-PEG-CPADB-[co BMA co PDSMA],再通过自组装合成内载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1-2M2ge化合物、NF2敲除质粒和YAP过表达质粒形成PC(coBP),利用SELEX技术筛选CD24适配体,进一步修饰PC(coBP),最终形成载药纳米微球PC(coBP)Ca。检测PC(coBP)Ca表面CD24适配体修饰、对谷胱甘肽和pH值的敏感性、逃逸免疫细胞吞噬的性能及靶向性能、逃逸溶酶体吞噬和药物突释性能及对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与结论:PC(coBP)Ca的平均粒径为(141.11±13.43)nm,平均多分散性指数为0.353±0.074,平均Zeta电位显示良好分散性;PC(coBP)Ca中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的平均载药量为(23.34±2.45)%、包封率为(90.24±3.11)%;PC(coBP)Ca在谷胱甘肽和pH值双重响应作用下的4 h释放量约为90%,可有效逃避免疫细胞吞噬精准靶向CD24高表达三阴乳腺癌细胞,逃逸溶酶体,达到药物突释,激活铁死亡途径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实验成功合成载药纳米微球PC(coBP)Ca具备精准、有效、安全和低毒性的特点,有望成为三阴乳腺癌中CD24高表达细胞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纳米递送系统 铁死亡 cd24 靶向给药 谷胱甘肽
下载PDF
CD24、β-连环蛋白在卵巢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海英 桂晓凤 姜家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究卵巢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组织标本中CD24、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状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就诊并进行治疗的4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A组),4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B组),60例卵巢癌患者(C组),同期60例体... 目的:探究卵巢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组织标本中CD24、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状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就诊并进行治疗的4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A组),4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B组),60例卵巢癌患者(C组),同期60例体检健康的女性患者(N组)为研究对象。观察CD24、β-catenin与相关蛋白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0(Siglec-10)、Engrailed-2(EN2)在各组研究对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CD24、β-catenin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联性;并对CD24与Siglec-10、β-catenin与EN2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A组、B组、C组、N组四组研究对象中,CD2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0%、57.50%、85.00%、6.67%;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0%、67.50%、81.67%、10.00%;Siglec-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65.00%、88.33%、8.33%,EN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00%、62.50%、78.33%、10.00%,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卵巢癌患者组织中,CD24、β-catenin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不存在显著关联(均P>0.05),CD24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均存在显著关联(均P<0.05),β-catenin表达与患者组织分化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且CD24与Siglec-10、β-catenin与EN2表达均呈现正相关性(r=0.865,r=0.901,均P=0.000)。结论:对于卵巢癌患者而言,随着患者病变程度的加深,CD24、β-catenin的表达呈现上调趋势,CD24相关蛋白Siglec-10、EN2的表达也呈现上调趋势;同时CD2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均存在显著关联,β-catenin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分化存在显著关联。此外,卵巢癌患者组织中CD24与Siglec-10、β-catenin与EN2表达均呈现正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4 Β-连环蛋白 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0 卵巢癌 癌前病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CD24、CD164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10
作者 赵棋 何琳莉 +1 位作者 贾宁 蹇顺海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062-1065,1070,共5页
目的探讨CD24、CD16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18-01—2022-06本院病理科确诊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73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CD24、CD164的表达情况,分析CD24、CD16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 目的探讨CD24、CD16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18-01—2022-06本院病理科确诊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73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CD24、CD164的表达情况,分析CD24、CD16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CD24、CD164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3.01%(46/73)、67.12%(49/73)。CD24在不同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64仅在不同的FIGO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4在化疗耐药组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CD24、CD164双表达在HGSOC的化疗耐药组的阳性表达率较化疗敏感组升高(P<0.05)。并且二者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1,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24、CD164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0.05),此外,CD24阳性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D24阴性表达患者(P<0.05),而CD164表达与否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结论CD24、CD164可能参与促进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双表达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化疗耐药,检测CD24、CD164的表达对判断卵巢高级别浆液癌的预后及其病理诊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d24 CD164 化疗耐药 预后
下载PDF
CD24调节iNKT细胞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汪河 海蕾 张学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探讨小鼠急性肝损伤中CD24分子对不变的自然杀伤T(iNK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α-半乳糖甘油酰胺(α-GalCer)特异活化iNKT细胞,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炎症损伤程度,血清学方法检测转氨酶变化,免疫荧... 目的:探讨小鼠急性肝损伤中CD24分子对不变的自然杀伤T(iNK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α-半乳糖甘油酰胺(α-GalCer)特异活化iNKT细胞,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炎症损伤程度,血清学方法检测转氨酶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内iNKT细胞的数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肝内总iNKT细胞、iNKT细胞亚型数量、比例及iNKT细胞活性的变化,定量-PCR(Q-PCR)检测肝组织中iNK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结果:注射α-GalCer后,CD24基因敲除(CD24-/-)小鼠肝脏炎性细胞浸润比野生型(WT)小鼠少(F=10.10,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WT小鼠低(F=10.11,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正常生理状态及α-GalCer模型中,CD24-/-小鼠肝内iNK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WT小鼠(F=13.27,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正常生理状态下,CD24-/-小鼠肝内总iNKT细胞和其亚型的数量显著低于WT小鼠(F=6.841,P<0.05);注射α-GalCer后,小鼠肝内总iNKT细胞数量显著增多(F=33.01,P<0.001);进一步分析iNKT细胞亚型发现,NKT1、NKT2细胞数明显增多(F=37.12、40.55,均P<0.05),但CD24-/-小鼠仍低于WT小鼠(F=40.07、12.53,均P<0.05),NKT17细胞无变化(P>0.05)。Q-PCR结果表明,注射α-GalCer后,CD24-/-小鼠肝组织中IFN-γ和IL-4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WT小鼠(F=14.34、19.77,均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结果表明,α-GalCer模型中,CD24-/-小鼠iNKT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4明显低于WT小鼠(F=25.600、5.574,均P<0.05)。结论:肝内iNKT细胞与小鼠急性肝损伤密切相关,CD24分子可以通过调节肝内iNK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影响急性肝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4分子 Α-GALCER INKT细胞 肝损伤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44及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磊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CD44+/CD24-细胞与HER-2、ER、PR、CK5/6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单染及双染法检测4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及1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CD44+/CD24-细胞与HER-2、ER、PR、CK5/6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单染及双染法检测4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及1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及CD24的表达情况,检测1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ER-2、ER、PR、CK5/6表达状况以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1)CD44阳性定位于癌细胞膜。在浸润癌中阳性率为56.3%,在导管原位癌中阳性率为85.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乳腺浸润性癌中,CD44阳性率分别为69.2%、58.1%及4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CD24阳性表达于非癌性乳腺组织中小管的腔缘;在癌组织中除腔缘阳性外,可出现膜质阳性。在浸润癌中阳性率为32.5%,在导管原位癌中阳性率为64.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126例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者65例,占51.6%;CD44+/CD24-阳性细胞在Luminal A型为47.5%、Luminal B型为42.9%、HER-2过表达型为13.0%、基细胞型为80.9%。各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CD24-在基底细胞型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CD44+/CD24-在乳腺原位癌中的表达高于浸润性癌,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癌;CD24由非癌组织的腔缘型向癌组织的膜质型转变提示CD24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D44 cd24 CD44+/cd24- 免疫组化
下载PDF
ABCG2、CD44、CD24及CD44+/CD24-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玲 张昶 +3 位作者 王红霞 吉亚君 孟健 陈昊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 观察ABCG2、CD44、CD24及CD44+/CD24-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CD24-细胞的表达并应用单染方法检测ABCG2、CD24、CD44的表达情况,同时以60例癌旁组织... 目的 观察ABCG2、CD44、CD24及CD44+/CD24-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CD24-细胞的表达并应用单染方法检测ABCG2、CD24、CD44的表达情况,同时以60例癌旁组织及3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作对照.结果 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癌旁及乳腺增生症组织中均有表达.CD44+/CD24-细胞与CD44表达呈正相关(r=0.304,P<0.05),与ABCG2、CD24表达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 ABCG2表达与无瘤生存期相关(P<0.05).CD24在复发及间质无淋巴反应者中阳性表达高于无复发及间质有淋巴反应者(P<0.01及0.05).结论 CD44+/CD24-细胞表达并非乳腺癌组织特异性,其与CD44表达呈正相关;ABCG2阴性患者无瘤生存期长;CD24高表达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44+/cd24-细胞 ABCG2 cd24 CD44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24、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及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方征 张潇霖 +1 位作者 董唯一 谢云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4625-4630,共6页
背景:国内外研究显示CD24、CD44表达与胃癌的疾病进展、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可能存在密切关系。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CD24、CD44共表达情况及对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在菏泽市立医院... 背景:国内外研究显示CD24、CD44表达与胃癌的疾病进展、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可能存在密切关系。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CD24、CD44共表达情况及对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在菏泽市立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中CD24、CD44蛋白表达情况,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CD24、CD44双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在180例患者中,CD24阳性率为57.5%(92/180),其中低表达54例,高表达38例;CD44阳性率为49.3%(79/180),其中低表达48例,高表达31例。二者的共表达率为24.3%(39/180),双阴性率为30.0%(48/180);(2)与癌组织相比,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CD24、CD44的阳性率均较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24、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与胃癌组织大小、T分期、N分期、脉管浸润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WHO病理分型、Lauren分型、M分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T分期、N分期是影响CD24、CD44在胃癌组织中共表达的独立性危险因素;(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24和CD44的表达强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020,P=0.795);(5)180例患者,失访17例,失访率为9.4%。5年内死亡87例,CD24单阳组53例患者,死亡21例;CD44单阳组40例患者,死亡23例;双阴组48例患者,死亡13例,双阳组39例患者,死亡30例。Log-rank统计检验显示,4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1.72,P<0.001),CD24(+)CD44(+)患者预后最差;(6)结果表明,CD24、CD44在胃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与患者分期密切相关。二者的共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强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24 CD44 肿瘤干细胞 危险因素 预后 干细胞 胃肿瘤 抗原 cd24 抗原 CD44 肿瘤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CD24在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作为抗肿瘤靶点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贺 杨妍 杨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8-1105,共8页
分化簇2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4,CD24)是一种小分子量、高度糖基化的细胞膜上表达的蛋白质,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点与质膜相连。正常情况下,CD24主要在人体的免疫细胞上表达,但在70%以上的恶性肿瘤细胞包括肝癌、肺癌及膀胱癌... 分化簇2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4,CD24)是一种小分子量、高度糖基化的细胞膜上表达的蛋白质,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点与质膜相连。正常情况下,CD24主要在人体的免疫细胞上表达,但在70%以上的恶性肿瘤细胞包括肝癌、肺癌及膀胱癌等中也发现其过度表达。CD24往往通过参与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转移及侵袭,包括和配体P-选择素结合促进肿瘤细胞转移,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生长增殖等。因此,利用靶向CD24的siRNA或抗体等阻断其与相关信号通路的联系,将会成为潜在的抗肿瘤治疗方案之一。目前,包括抗体治疗、基因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方式在内的多项以CD24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药物,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最新研究显示,CD24可通过与巨噬细胞上的配体-唾液酸结合Ig样凝集素10(sialic-acid-binding Ig-like lectin 10,Siglec-10)结合,释放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吞噬的“别吃我”信号,进而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利用靶向CD24的抗体或CD24受体融合蛋白封闭CD24和Siglec-10的结合,将有助于巨噬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因此,CD24有望成为新的抗肿瘤免疫治疗靶点。本文将主要介绍CD24分子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与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并系统总结以CD24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手段的研发现状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簇24 恶性肿瘤 信号通路 抗肿瘤免疫 靶向治疗
下载PDF
EPCAM、CD44和CD2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世斌 肖隆斌 +3 位作者 许峰峰 吴文辉 李守智 李明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联合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2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经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 目的:联合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2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经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标本中EPCAM、CD44和CD24的表达。分析95例胃癌临床病理资料与这3种蛋白阳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EPCAM阳性56例(58.95%),CD44阳性41例(43.16%),CD24阳性56例(58.95%)。其中EPCAM+CD44+30例(31.58%),EPCAM+CD24+45例(47.37%),CD44+CD24+32例(33.68%),EPCAM+CD44+CD24+25例(26.32%)。(2)EPCAM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WHO组织学分型有关;CD44与BORRMANN分型、WHO组织学分型、CEA值有关;CD24与浸润深度、肿瘤位置、WHO组织学分型、脏器侵犯有关;三者阳性与浸润深度、肿瘤位置、WHO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3)EPCAM、CD44阳性组的生存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EPCAM+CD44+CD24+与EPCAM-CD44-CD24-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CD44+CD24+与EPCAM-CD44-CD24-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CAM、CD44和CD2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初筛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CD44 cd24 胃肿瘤
下载PDF
ALDH^1+、CD44^+/CD24^-重叠与乳腺癌基因亚型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妮 韩明利 +4 位作者 屈洪波 朱志坤 蔡建英 陈力学 吴诚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比较ALDH1+和CD44+/CD24-作为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时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及与临床相关因素相关方面的异同,并了解两种标志物互补后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染、双染技术检测203例未接受放化... 目的比较ALDH1+和CD44+/CD24-作为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时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及与临床相关因素相关方面的异同,并了解两种标志物互补后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染、双染技术检测203例未接受放化疗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重叠表达ALDH1+、CD44+/CD24-表型的情况。结果所有乳腺癌组织中重叠表达ALDH1+/CD44+/CD24-表型为5%,主要存在于HER-2(18%)型和Triple negativ型(45%),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其2年无病生存率低于其他表型(P<0.05)。结论少数乳腺癌患者(5%)为ALDH1+/CD44+/CD24-/low表型,主要存在于Triple negative型,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2年无病生存率低于其他表型。ALDH1+和CD44+/CD24-可能标志不同层次的乳腺癌干细胞,未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互补检测ALDH1+和CD44+/CD24-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标志物 乳腺癌 ALDH1 CD44 cd24
下载PDF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翟晓建 张浩 +2 位作者 张旖旎 倪鸣 王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758-4763,共6页
背景: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耐药等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磁珠法从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分选出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 背景: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耐药等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磁珠法从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分选出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分选后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膜P-gp荧光强度,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 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获得的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在90%以上;(2)CD44^+CD24^(-/low)细胞亚群成球比例明显强于non-CD44^+CD24^(-/low)细胞亚群;(3)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细胞膜P-gp荧光强度显著高于MFC-7/ADR细胞株(P<0.05);(4)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MD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FC-7/ADR细胞株(P<0.05);(5)结果表明,分选得到的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成球能力,高表达P-gp蛋白和MDR mRNA可能是导致多药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P糖蛋白 抗药性 肿瘤 抗原 CD44 抗原 cd24 组织工程 干细胞 乳腺癌 细胞活性 细胞分选 多药耐药 体外成球实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中CD24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栾雅静 李岩磊 +2 位作者 苗亚静 王正岩 仇晓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检测CD24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CLC临床参数、侵袭转移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SCLC原发灶、3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灶CD2... 目的检测CD24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CLC临床参数、侵袭转移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SCLC原发灶、3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灶CD24表达及CD34-MVD。结果 SCLC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CD24阳性率分别为53.3%(24/45)和60.6%(20/33),CD24阳性癌细胞常在癌巢周围密集分布,多见于侵袭边缘。CD34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呈条索状甚至形成小管腔,主要位于癌巢边缘或癌细胞密集区;CD24、MVD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及胸膜侵袭有关(P<0.05);SCLC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CD24阳性组MVD(33.44±8.51、47.65±14.31)均高于CD24阴性组(20.40±6.44、30.64±10.20)(P<0.05)。结论 CD24表达与SCLC侵袭转移行为和MV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 cd24 侵袭转移 MVD
下载PDF
STAT2、CD24和CD4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运霞 张玉文 +3 位作者 秦珍珠 王丹 豆颖 邱晓娣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癌组织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2(STAT2)、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24和CD4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病理科确诊的卵巢癌患者69例(卵巢癌组)、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免... 目的探讨卵巢癌癌组织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2(STAT2)、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24和CD4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病理科确诊的卵巢癌患者69例(卵巢癌组)、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卵巢组织STAT2、CD24和CD44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患者卵巢组织中STAT2、CD24和CD4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2%、65.22%和73.9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12.50%和15.63%。卵巢癌患者卵巢组织中STAT2、CD24和CD44阳性表达率与年龄、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性,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腹水呈显著相关。CD24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结论卵巢癌患者卵巢组织中STAT2、CD24和CD4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CD24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为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2 cd24 CD44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