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7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quenc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D3γ/δ and CD3ε chains in mandarin fish, Siniperca chuatsi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政 聂品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The genomic and cDNA sequences of the CD3γ/δ and CD3ε homologues in the mandarin fish, Siniperca chuatsi, were determined. As in other vertebrate CD3 molecule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mandarin fish CD3... The genomic and cDNA sequences of the CD3γ/δ and CD3ε homologues in the mandarin fish, Siniperca chuatsi, were determined. As in other vertebrate CD3 molecule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mandarin fish CD3γ/δ and CD3ε contained conserved residues and motifs, such as cysteine residues and CXXC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 However, mandarin fish CD3γ/δ and CD3ε showed some differences to their mammalian counterparts, specifically the absence of a negatively charged residue in the transmembrane region of CD3γ/δ. Additionally, while an N-glycosylation site was present in CD3c, the site was not observed in CD3γ/δ. The CD3γ/δ and CD3ε subunit sequences contain six and five exons, respectively, consistent with homologues from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at CD3γ/δ and CD3ε in mandarin fis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counterparts in Acanthopterygian fish. Real-time PCR showed CD3γ/δ and CD3ε were expressed mainly in the thymus and spleen in normal healthy fish and, to a lesser extent, in 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 such as the intestine and gills. When lymphocytes isolated from head kidney were treated with the mitogens phytohemagglutinin, concanavalin, and polyriboinosinic polyribocytidylic acid,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CD3γ/δ and CD3ε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within 12 h of treatment. Thi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T lymphocytes in the head kidney of teleost fish, and also the recognition of mitogens by the lymphocytes. Mandarin fish infected with the bacterial pathogen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also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expression of CD3γ/δ and CD3ε mR_NA, indicating that CD3γ/δ and CD3ε lymphocytes are involved in the immune response of this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γ/δ cd3ε mandarin fish MITOGEN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下载PDF
中华鳖CD3γ/δ、CD3ε和CD3ζ分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付建平 郭政 +2 位作者 高谦 罗璋 聂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本研究克隆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T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3γ/δ、CD3ε和CD3ζ的基因,分析了其在组织/器官表达的分布,并进一步揭示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anas hydrophila)感染后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中华鳖CD3γ/δ和ε分子结构相... 本研究克隆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T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3γ/δ、CD3ε和CD3ζ的基因,分析了其在组织/器官表达的分布,并进一步揭示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anas hydrophila)感染后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中华鳖CD3γ/δ和ε分子结构相似,均含有1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有1个ITAM结构域的胞浆区。与之不同的是,CD3ζ含有1个仅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有3个ITAM结构域的胞浆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D3γ/δ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CD3ε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且CD3γ/δ和CD3ε位于染色体Scaffold JH208224中反向排列且相距9.9 kb。CD3ζ位于染色体Scaffold JH209116.1上,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D3γ/δ、ε和ζ在脾、肝、肠、血液中表达量较高,在胸腺、肾、心脏、肌肉和肺中表达量低。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2 h后,CD3γ/δ、ε和ζ在胸腺中都呈显著的上调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69.3倍、85.7倍和163.4倍,表明细菌感染可以诱导CD3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δ cd3ε cd3ξ 中华鳖 表达分析 淋巴细胞
下载PDF
靶向BCMA/CD3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3
作者 杜加亮 武刚 +7 位作者 段茂芹 李萌 倪永波 崔永霏 郭璐韵 梅玉婷 王兰 于传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19-1227,共9页
目的 研究并建立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特异性鉴别、纯度、电荷异质性、产品相关杂质、翻译后修饰和生物学活性几个方面对靶向BCMA/CD3的双... 目的 研究并建立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特异性鉴别、纯度、电荷异质性、产品相关杂质、翻译后修饰和生物学活性几个方面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开展质量控制研究。采用基于赖氨酰肽链内切酶(Lys-C)酶切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技术的肽图法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进行特异性鉴别确认;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SEC)和还原/非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法(CE-SDS)进行纯度控制;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测定电荷异质性和产品相关杂质;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RPUHPLC)和在线质谱联用的多属性监测方法(MAM)监测靶向BCMA/CD3双抗中的翻译后修饰;采用T细胞激活和报告基因法测定该双抗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肽图法检测可有效识别双抗中的关键肽段,起到特异性鉴别确认的作用;SEC和CE-SDS法可有效区分双抗中的主成分、聚体和片段,对有效成分的纯度控制发挥关键作用;IEC法可有效区分酸碱变异体、目标双抗及亲代残留同源二聚体,有利于产品相关杂质的控制;MAM法可检测到天冬氨酸异构化和天冬酰胺脱酰胺化等翻译后修饰的存在,可作为CQA控制的有力补充;T细胞激活结合报告基因法可有效评估该双抗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针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建立了针对其CQA的质量控制方法,从质量可控的角度确保该类双抗产品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MA cd3 双特异性抗体 多发性骨髓瘤 关键质量属性 多属性监测方法
下载PDF
木兰花碱调控CD44s/STAT3通路对肺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干性特征的影响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英 武晓 +1 位作者 刘凤娟 张春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449-1453,1458,共6页
目的:探讨木兰花碱(Mag)对肺癌细胞迁移、侵袭、干性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Mag(0、10、20、40、80、160μmol/L)作用于肺癌细胞A549,检测细胞存活率,根据半抑制浓度(IC 50)值选择10、20、40μmol/L Mag进行后续... 目的:探讨木兰花碱(Mag)对肺癌细胞迁移、侵袭、干性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Mag(0、10、20、40、80、160μmol/L)作用于肺癌细胞A549,检测细胞存活率,根据半抑制浓度(IC 50)值选择10、20、40μmol/L Mag进行后续实验。将肺癌细胞A549随机分为A549组、Mag-L组(10μmol/L Mag培养基培养)、Mag-M组(20μmol/L Mag培养基培养)、Mag-H组(40μmol/L Mag培养基培养)和Mag-H+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激活剂Colivelin组(40μmol/L Mag+10μmol/L Colivelin培养基培养)。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肿瘤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干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D44s/STAT3通路及细胞干性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A549组比较,Mag-L组、Mag-M组、Mag-H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干细胞成球数和细胞中CD44s、STAT3、CD133、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SRY-box转录因子2(SOX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均P<0.05)。在高浓度Mag的基础上加入STAT3激活剂Colivelin逆转了以上指标的变化趋势。结论:Mag能够抑制肺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干性特征,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D44s/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木兰花碱 cd44s/STAT3通路 迁移 侵袭 干性特征
下载PDF
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俞小娟 刘丽 +12 位作者 白海娇 韩晓捷 刘春雨 付志浩 李萌 杜加亮 徐刚领 段茂芹 杨雅岚 崔春博 陈浩彬 于传飞 王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22-928,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以WIL2-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以Jurkat-NF-κB-Luc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对抗体的量效范围、孵育时间、诱导时间、效靶比及细胞接种密度进行优化,构建可用于测... 目的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以WIL2-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以Jurkat-NF-κB-Luc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对抗体的量效范围、孵育时间、诱导时间、效靶比及细胞接种密度进行优化,构建可用于测定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报告基因法。依据ICHQ2的指导原则对方法进行全面验证,包括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稳定性。结果成功建立了具有量效关系的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抗体起始浓度为500 ng/mL,稀释倍数为1∶4,共计8个浓度点(500,125,31.25,7.81,1.95,0.49,0.12,0.031 ng/mL),效靶比为4∶1,诱导时间为4 h。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5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品经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59.63%±4.57%,75.54%±4.05%,99.98%±9.63%,123.90%±5.54%和142.51%±12.82%;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93.17%±7.15%,94.42%±5.06%,99.98%±9.63%,99.12%±4.43%以及91.21%±8.21%,CV分别为7.67%,5.35%,9.63%,4.47%和9.00%,上述结果的变异系数CV值均<10%;实测效价与理论效价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9823,线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敏感检测出抗体结构变化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对双特异性抗体的稳定性检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了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生物学活性 报告基因 优化 验证
下载PDF
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李鑫盼 方懿 邱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23-2928,共6页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3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4例,比较两组放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LR水平变化,统计T淋巴细胞亚群、NLR在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NLR与放射线肺炎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T淋巴细胞亚群、NLR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ROC曲线,并计算其AUC面积。结果放疗后发生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且低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放疗后发生组NLR显著高于放疗前且显著高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NLR,且高于CD4^(+)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NLR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AUC面积为0.924,大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单独检测者。结论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NLR联合检测,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中具有较理想的诊断和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指标,而得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放射性肺炎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雷帕霉素治疗PIK3CD基因突变致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4例病例系列报告
7
作者 钱凯 卢美萍 +1 位作者 郭莉 吴建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199,共5页
背景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APDS)采用传统治疗方案预防感染的疗效欠佳,近年来雷帕霉素被用于PIK3CD基因突变所致的APDS1患儿的临床治疗。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治疗APDS1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在... 背景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APDS)采用传统治疗方案预防感染的疗效欠佳,近年来雷帕霉素被用于PIK3CD基因突变所致的APDS1患儿的临床治疗。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治疗APDS1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经基因检测确诊为APDS1且口服雷帕霉素治疗的连续病例。国内儿童雷帕霉素治疗APDS引起的非肿瘤性淋巴细胞增生,仍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用药前家长均充分了解用药风险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雷帕霉素口服剂量为1 mg·m^(-2)·d^(-1)。主要结局指标①12个月内发生肺炎的次数;②B超评估肝、脾、淋巴结肿大情况。结果4例使用雷帕霉素治疗的APDS1患儿中,男3例、女1例,发病年龄为(35.5±17.9)月龄,确诊年龄(56.5±35.0)月龄;全外显子组测序均显示PIK3CD基因c.3061G>A(p.E1021K)新发杂合突变;均因“反复咳嗽”就诊,均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均有肺炎,反复腮腺炎2例,伴特异性皮炎、炎症性肠病和韦格纳肉芽肿病各1例,生长迟缓2例;4例均行支气管镜检查,3例有支气管内膜鹅卵石样凸起;均有CD19+B细胞比例下降、CD4^(+)/CD8^(+)倒置,3例IgM升高,1例IgG下降。在雷帕霉素治疗前均予IVIG、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后仍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肝脾肿大,且3例出现PLT减少,2例出现贫血。4例患儿确诊后1~44个月起口服雷帕霉素,疗程12~58个月。雷帕霉素治疗后12个月肺炎年均次数由5.3次降至1.0次,肝、脾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均明显改善,Hb和PLT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免疫学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未发现雷帕霉素相关不良反应,无发生肿瘤及死亡病例。结论雷帕霉素对APSD1有一定疗效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K3cd 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 雷帕霉素 临床症状 治疗
下载PDF
1种用于分离猪肠道CD3^(+)T细胞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陈忠良 黄振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24-27,共4页
CD3^(+)T细胞是猪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肠道病毒感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采用磁珠富集手段从猪小肠组织中分离原代CD3^(+)T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将为研究猪肠道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还可加速抗病毒药... CD3^(+)T细胞是猪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肠道病毒感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采用磁珠富集手段从猪小肠组织中分离原代CD3^(+)T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将为研究猪肠道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还可加速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细胞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磁珠分离
下载PDF
CD3ε of a pan T cell marker involved in mouse Aspergillus fumigatus keratitis
9
作者 Wen-Hao Shi Li-Mei Wang +4 位作者 Hai-Jing Yan Shi-Long Liu Xian Yang Xue-JiaoYang Cheng-Ye C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4期616-624,共9页
AIM:To explore whether CD3ε is involved in the adaptive immunity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keratitis in mice and the role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in it.METHODS:Mice models of A.fumigatus keratitis ... AIM:To explore whether CD3ε is involved in the adaptive immunity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keratitis in mice and the role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in it.METHODS:Mice models of A.fumigatus keratitis were established by intra-stromal injection and corneal epithelial scratching.Subconjunctival injections of natamycin,wedelolactone,LOX-1 inhibitor(poly I)or Dectin-1 inhibitor(laminarin)were used to treat mice with A.fumigatus keratitis.Mice were pretreat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nti-mouse CD3ε.We observed the corneal infection of mice under the slit lamp microscope and made a clinical score.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CD3ε and interleukin-10(IL-10)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With the disease progresses,the degree of corneal opacity and edema augmented.In the intrastromal injection models,CD3εprotein expression began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on the 2^(nd) day.However,in the scraping epithelial method models,CD3ε only began to increase on the 3^(rd) day.After natamycin treatment,the degree of corneal inflammation in mice was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on the 3^(rd) day.After wedelolactone treatment,the severity of keratitis worsened.And the amount of CD3ε protein was also reduced,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By inhibiting LOX-1 and Dectin-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D3ε pro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After inhibiting CD3ε,corneal ulcer area and clinical score increased,and IL-10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CONCLUSION:As a pan T cell marker,CD3ε participate in the adaptive immunity of A.fumigatus keratitis in mice.In our mice models,the corneas will enter the adaptive immune stage faster.By regulating IL-10,CD3ε exerts antiinflammatory and repairs effects in the adaptive immun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ε adaptive immunity Aspergillus fumigatus keratitis INTERLEUKIN-10
下载PDF
miR-30e-5p通过靶向PIK3CD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10
作者 郝云鹤 邹瑞 +1 位作者 赵晓彪 李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mi R-30e-5p通过靶向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δ肽(PIK3CD)介导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的机制。方法:将Hep G2通过转染相应质粒后分为对照组、miR-... 目的:探讨mi R-30e-5p通过靶向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δ肽(PIK3CD)介导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的机制。方法:将Hep G2通过转染相应质粒后分为对照组、miR-30e-5p mimics组、PIK3CD敲低组、阴性对照组、miR-30e-5p mimics+PIK3CD过表达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细胞miR-30e-5p、PIK3CD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情况;以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30e-5p对PIK3CD的靶向调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 R-30e-5p mimics组、PIK3CD敲低组增殖率、迁移率、侵袭数、PIK3CD蛋白与mRNA表达、N-cadherin、MMP2、MMP9、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磷酸化m 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过表达PIK3CD减弱了miR-30e-5p mimics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并升高PI3K/AKT/mTOR通过相关蛋白表达。miR-30e-5p可靶向下调PIK3CD表达。结论:上调miR-30e-5p可通过降低PIK3CD表达而阻止PI3K/AKT/mTOR信号激活,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0e-5p PIK3cd PI3K/AKT/MTOR 肝肿瘤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对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张海璐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433-436,共4页
探究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对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来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化疗的82例NSCLC合并MP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 探究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对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来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化疗的82例NSCLC合并MP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1例,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科内治疗,在此基础上单一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组采用奥沙利铂+胸腺肽。化疗8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以及胸腔积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联合组上述数据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联合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治疗NSCLC合并MPE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奥沙利铂 非小细胞型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cd3^(+) cd4^(+)
下载PDF
Construc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toward rhodamine B of CdS/Fe_(3)O_(4) heterojunction
12
作者 CONG Yuan WANG Yunhao +5 位作者 LI Wanping ZHANG Zhicheng LIU Shuo GUO Huiyuan YUAN Hongyu ZHOU Zhiping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41-2249,共9页
A simple two-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synthesized four different CdS/Fe_(3)O_(4)photocatalysts with varying ratios of mass of CdS to Fe_(3)O_(4).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A simple two-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synthesized four different CdS/Fe_(3)O_(4)photocatalysts with varying ratios of mass of CdS to Fe_(3)O_(4).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XRD),Raman spectrum,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Solid UV reflectance spectra testing found that CdS/Fe_(3)O_(4)nanocomposites had good light absorption throughout the spectral range,promoting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CdS/Fe_(3)O_(4)(2∶5)with a mass ratio of 2∶5 exhibited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with a degradation rate of 98.8%for rhodamine B.Furthermore,after five cycles of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reaction,the rhodamine B degradation rate remained at 96.2%,indicating that the photocatalysts have good pho-tocatalytic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Fe_(3)O_(4) PHOTOCATALYST degradation rate rhodamine B
下载PDF
CD4+CD25+Foxp3+Treg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牛庆玲 张芳 周颖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CD4+CD25+叉头框蛋白3(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子痫前期(PE)患者外周血表达中的意义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PE患者为疾病组,另根据年龄、孕周匹配选取健康孕妇60例为健康组。疾... 目的分析CD4+CD25+叉头框蛋白3(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子痫前期(PE)患者外周血表达中的意义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PE患者为疾病组,另根据年龄、孕周匹配选取健康孕妇60例为健康组。疾病组中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水平差异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疾病组根据是否存在妊娠不良结局分为不良组与良好组。对比良好组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CD4+CD25+Foxp3+Treg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轻度组、重度组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均低于健康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健康组(P<0.01)。疾病组、重度组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均低于轻度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轻度组(P<0.01),重度组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低于疾病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疾病组(P<0.01)。不良组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良好组,终止妊娠时间早于良好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均低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终止妊娠时间、24 h尿蛋白定量、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均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r=-0.722,P<0.01)。结论PE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异常低表达,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cd4+cd25+Foxp3+Treg细胞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18
14
作者 高瀛岱 熊冬生 +4 位作者 许元富 彭晖 邵晓枫 杨纯正 朱祯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449,共6页
构建和表达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 ,并测定该微型双功能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采用PCR和overlapPCR方法构建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 ,并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DNA序列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 ,并用Westernblot和分子排阻层析鉴... 构建和表达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 ,并测定该微型双功能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采用PCR和overlapPCR方法构建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 ,并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DNA序列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 ,并用Westernblot和分子排阻层析鉴定纯化产物 ;采用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鉴定纯化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已构建成功 ,表达可溶性产物的产量达 2mg L以上 ,纯化产物中二聚体的比例达 90 % ,具有与Jurkat(CD3 + )和K5 62 A0 2细胞 (Pgp+ )结合的活性 ,与抗CD3ScFv及抗PgpScFv的亲合常数相当。成功地构建了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 ,并获得高效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抗Pgp 双功能抗体 构建 表达 肿瘤免疫疗法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对CD_3AK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友顺 黎露刚 +8 位作者 吴侃 谢宗华 唐庆 李新岗 祁铁流 李长亮 汪洋 汪庭 方光如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39,共3页
研究了螺旋藻多糖 ( PS)对 CD3Mc Ab激活的杀伤细胞 ( CD3Mc Ab Activated KillerCells,CD3AK Cell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 PS浓度为 2 .5μg· ml-1培养体系条件下 ,对 CD3AK细胞具有明显的刺激细胞增殖作用 ( P<0 .0 2... 研究了螺旋藻多糖 ( PS)对 CD3Mc Ab激活的杀伤细胞 ( CD3Mc Ab Activated KillerCells,CD3AK Cell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 PS浓度为 2 .5μg· ml-1培养体系条件下 ,对 CD3AK细胞具有明显的刺激细胞增殖作用 ( P<0 .0 2 ) ;对培养长达 2 3d的 CD3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 K562 细胞 )的活性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 4 6.5%~ 50 % )。提示 PS对辐射损伤和化疗引起的造血功能损伤及在肿瘤的生物治疗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cd3AK细胞 增殖能力 肿瘤 生物治疗
下载PDF
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孙瑛勋 程绍辉 +4 位作者 于鸣 贺永怀 赖春宁 黎燕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 分析抗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 (mAb)yCD3的免疫学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观察其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CD3AK体外及动物体内的抑瘤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yCD3的特异性, 以及CD3AK细胞的免疫表型和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用 3H -...  目的: 分析抗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 (mAb)yCD3的免疫学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观察其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CD3AK体外及动物体内的抑瘤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yCD3的特异性, 以及CD3AK细胞的免疫表型和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用 3H -TdR法测定yCD3对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乳酸脱氢酶法 (LDH)测定CD3AK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观察静脉注射CD3AK细胞后肿瘤生长的情况、转移灶数量和小鼠存活天数。结果: yCD3与T细胞呈特异性反应, 5μgyCD3可竞争抑制 70%的标准抗CD3抗体与细胞表面CD3分子的结合。yCD3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有效浓度为 8μg/L, 并与IL- 2、抗CD28抗体有协同作用。活化的CD3AK细胞中CD3+、CD8+和CD25+细胞增多; 产生IL- 2和IFN γ的CD3+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抗CD28抗体协同刺激下分别增加 3. 29和 2. 47倍。当效靶细胞比为 80∶1时, CD3AK细胞对体外肿瘤细胞杀伤的百分率为 57. 54%。分组观察荷瘤动物, CD3AK细胞治疗组的抑瘤率为 33. 17%, 对小鼠肿瘤肺转移的抑制率为39. 70%, 与LAK细胞联合治疗的疗效更显著。结论: yCD3可活化T细胞, 诱导的CD3AK细胞在体外及动物体内显示抑制肿瘤的作用, 在临床抗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单克隆抗体 cd3AK细胞 过继性免疫治疗
下载PDF
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8+、CD3+淋巴细胞与血液各组份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芳 刘晓辉 +4 位作者 刘秀玲 刘骏 华卫琼 蒋冰 何卫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03-2005,共3页
[目的]评价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8+、CD3+淋巴细胞与血液各组份白细胞(WBC)、总淋巴细胞(TL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回顾性分析297例HIV感染者TLC和CD4+/CD8+/CD3+T淋... [目的]评价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8+、CD3+淋巴细胞与血液各组份白细胞(WBC)、总淋巴细胞(TL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回顾性分析297例HIV感染者TLC和CD4+/CD8+/CD3+T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297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血中CD4+淋巴细胞与血液中各组份的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只与TLC、WBC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0.423,与其他各组分呈弱相关;对CD4+淋巴细胞分组(CD4+﹤200/μl、200/μl≤CD4+﹤500/μl、CD4+≥500/μl)后,随着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血液各细胞值低于正常值的百分比减少;按患者和感染者来分组后,除RBC和HGB外,患者CD4+细胞与血液各组份的相关关系均较感染者高;经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患者CD4+细胞与WBC、TLC、RBC、HGB相关性更强。297例HIV/AIDS患者血中CD3+、CD8+淋巴细胞与血液中各组份的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WBC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5、0.425;与TLC呈强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777。[结论]HIV/AIDS患者外周血,尤其是AIDS患者CD3+、CD4+、CD8+淋巴细胞与血液TLC相关性较强,可以将其作为反映HIV/AIDS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疾病发展阶段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cd4+淋巴细胞 cd8+淋巴细胞 cd3+淋巴细胞 总淋巴细胞 相关性
下载PDF
CD3、CD4、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晓 燕翔 +2 位作者 鞠艳芳 于海明 焦顺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CD3、CD4及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NSCLC手术标本中CD3、CD4、COX-2的表达情况,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它们与患者总生存(OS)间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组织中...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CD3、CD4及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NSCLC手术标本中CD3、CD4、COX-2的表达情况,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它们与患者总生存(OS)间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组织中CD3平均面密度、CD4平均光密度均与患者OS相关(P<0.05),CD3高表达者OS较长,CD4低表达者OS更长。COX-2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无关(P>0.05)。结论:CD3表达越强,患者术后OS时间越长;CD4表达越强,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短;COX-2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cd4 COX-2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外周血T细胞CD3ζ基因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思初 潘焕玉 +4 位作者 徐媛 李萡 杨力建 刘薇薇 陈嘉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99-1400,共2页
目的了解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信号传导分子CD3ζ基因表达水平,为铅接触和铅中毒工人免疫系统损害的机制提供资料。方法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10例铅接触工人、6例铅中毒工人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 目的了解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信号传导分子CD3ζ基因表达水平,为铅接触和铅中毒工人免疫系统损害的机制提供资料。方法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10例铅接触工人、6例铅中毒工人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3ζ基因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计算铅接触、铅中毒工人与正常人CD3ζ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正常人、铅接触和铅中毒工人外周血CD3ζ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3.01±2.11)、(11.4±13.3)和(2.42±3.01)。与正常人相比,铅接触工人外周血CD3ζ基因表达上升(P<0.05)。与铅接触工人相比,铅中毒工人CD3ζ基因表达下降(P<0.05)。结论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中外周血T细胞CD3ζ基因表达异常,提示机体接触铅后T细胞活化过程存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ζ 基因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淫羊藿甙逆转转化生长因子β_2对LAK、CD_3AK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晓燕 张玲 +3 位作者 王芸 毛海婷 刘炬 温培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6-268,270,共4页
探讨淫羊藿甙逆转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2 ,TGFβ2 )对LAK、CD3AK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 ,RT PCR和流式细胞术。结果 :淫羊藿甙能逆转受TGFβ2 抑制的LAK和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 ,并能部... 探讨淫羊藿甙逆转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2 ,TGFβ2 )对LAK、CD3AK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 ,RT PCR和流式细胞术。结果 :淫羊藿甙能逆转受TGFβ2 抑制的LAK和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 ,并能部分恢复受TGFβ2 抑制的LAK细胞表面IL 2Rα表达和CD3AK细胞内穿孔素mRNA水平 ,以及CD3AK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 :淫羊藿甙通过恢复LAK细胞IL 2Rα表达 ,提高CD3AK细胞内穿孔素mRNA水平及促进CD3AK增殖 ,逆转TGFβ2 对LAK、CD3AK的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甙 转化生长因子Β LAK细胞 cd3AK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