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6/mTORC1通路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1
作者 施颖琦 沈美琴 樊锦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969-2973,共5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病原菌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化抗原36(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通路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79例设为感染组,同...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病原菌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化抗原36(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通路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79例设为感染组,同期83例胆总管结石无感染患者设为非感染组;统计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CD36/mTORC1通路水平,比较两组PBMCs中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的核糖体S6蛋白激酶(p-p70S6K)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36、mTOR、P-p70S6K对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68.13%,革兰阳性菌27株占29.67%,真菌2株占2.2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86.96%)、氨苄西林(82.61%)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85.71%)、氨苄西林(76.19%)耐药率较高,两者对美罗培南(0)、亚胺培南(0)敏感;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85.00%)、克林霉素(80.00%)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0)、替考拉宁(0)敏感;感染组外周血PBMCs中CD36、mTOR、P-p70S6K分别为(27.66±8.95)%、0.82±0.26、0.64±0.20高于非感染组(P<0.05);绘制ROC曲线获得CD36、mTOR、P-p70S6K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后CD36/mTORC1通路被激活,联合检测CD36、mTOR、P-p70S6K有助于诊断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分化抗原36/雷帕霉素蛋白复合物1 诊断价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胆道感染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外周血CD36/mTORC1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项华明 兰金耀 戴朝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5-1669,共5页
目的探究胆道感染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外周血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丽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80例作感染组,同期胆总管结石无胆道感染患者80例作无感染... 目的探究胆道感染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外周血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丽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80例作感染组,同期胆总管结石无胆道感染患者80例作无感染组,其中胆道感染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34)和重度组(n=21)三个亚组。抽取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36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p7036K(p-p7036K)及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36、mTOR、p-p7036K表达、血清IL-6、TNF-α、CRP及PCT水平高于无感染组(P<0.05),但两组p-AK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CD36、mTOR、p-p7036K、IL-6、TNF-α、CRP及PCT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mTOR、p-p7036K、TNF-α、CRP及PCT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合并胆道感染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外周血CD36/mTORC1出现异常表达,且与胆道感染病情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道感染 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通路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抑制脉管畸形的相关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3
作者 沈禹辰 王德明 范新东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84-289,共6页
脉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患,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其无法自行消退,且随着患者的生长而逐渐加重。脉管畸形的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激光治疗、硬化治疗、介入栓塞、手术切除等。但是对于一些范围较大的病变,传统治疗方式效果不佳。随着分子遗传... 脉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患,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其无法自行消退,且随着患者的生长而逐渐加重。脉管畸形的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激光治疗、硬化治疗、介入栓塞、手术切除等。但是对于一些范围较大的病变,传统治疗方式效果不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基因突变目前被认为是脉管畸形发生的根本原因,基因突变引起的相关通路的活化进一步促进了脉管畸形病变的进展。低流速脉管畸形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的激活;而高流速的脉管畸形主要涉及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快速加速纤维肉瘤(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RAF)/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APK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通路的激活。目前,针对相关基因突变及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也逐渐应用到脉管畸形的治疗中。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被广泛应用于低流速脉管畸形的靶向治疗;PI3K抑制剂——阿培利司在静脉畸形的治疗中也具有良好的前景;MAPKK抑制剂——曲美替尼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传统治疗辅以靶向药物的方式或为脉管畸形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畸形 信号通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复合物⁃1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雷帕霉素 曲美替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感染与外周血CD36/mTORC1信号通路及MCP-1、sTREM-1表达的关系
4
作者 王晓莉 李丽 +1 位作者 周新宇 徐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3296-3300,共5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感染与外周血分化抗原36(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通路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 目的探究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感染与外周血分化抗原36(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通路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结肠造口感染患者25例纳入感染组,术后未发生结肠造口感染患者126例纳入非感染组。统计感染组病原菌分布;统计两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外周血CD36、mTORC1、MCP-1、sTREM-1水平,四指标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结肠造口感染的诊断价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25例感染组患者检出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并以大肠埃希菌居多;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降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CD36、mTORC1、MCP-1、sTREM-1水平升高(P<0.05)。CD36、mTORC1、MCP-1、sTREM-1联合检测诊断直肠癌术后患者结肠造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各项单一检测(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肠道菌群失调;直肠癌术后患者结肠造口感染中CD36/mTORC1通路被激活,MCP-1、sTREM-1呈高表达,且其联合检测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结肠造口感染 病原菌 肠道菌群 分化抗原36 雷帕霉素蛋白复合物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