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调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D4^(+)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宋辉 郭一慧 +2 位作者 许家威 曾清 程纬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67,共5页
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可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对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和进展与miRNA介导CD4^(+)T细胞亚群的异常免疫调节密切相关。ITP患者mi... 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可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对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和进展与miRNA介导CD4^(+)T细胞亚群的异常免疫调节密切相关。ITP患者miRNA的不同表达情况可影响CD4^(+)T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导致Th1/Th2、Th17/Treg的调节失衡和TFH的过度分化,引起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本文就ITP中miRNA介导的CD4^(+)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失衡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探索ITP的免疫机制和免疫治疗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cd4^(+)t细胞
下载PDF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脂联素与CD4^(+)T细胞亚群的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颖 高惠英 +4 位作者 张琪 尚莉丽 范春雪 罗静 王彩虹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探究痛风患者脂联素与血尿酸、疾病活动度、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痛风组(n=90)及健康对照组(n=72)的临床资料(包括一... 目的比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探究痛风患者脂联素与血尿酸、疾病活动度、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痛风组(n=90)及健康对照组(n=72)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尿酸、CT4^(+)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检测两组外周血脂联素水平,比较两组间外周血脂联素及CD4+T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脂联素与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01),且Th2、Th17、Th17/Treg均升高(P<0.05),Treg、Th1/Th2均降低(P<0.05)。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呈负相关(r=-0.244,P<0.05;r=-0.311,P<0.05;r=-0.506,P<0.001),而与血尿酸无相关性。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Th1和Th1/Th2均呈正相关(r=0.252,P<0.05;r=0.218,P<0.05)。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均呈正相关(r=0.323,P<0.05;r=0.377,P<0.05;r=0.359,P<0.05);而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呈负相关(r=-0.265,P<0.05;r=-0.29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痛风组外周血脂联素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6及TNF-α均呈负相关(B _(ESR)=-12.541,P=0.003;B_( CRP)=-8.256,P=0.024;B_( IL-6)=-15.907,P=0.037;B _(TNF-α)=-79.770,P=0.040),而与Th1呈正相关(B _(Th1)=2.959,P=0.006)。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脂联素水平降低,Th2和Th17升高,而Treg降低,脂联素降低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紊乱及免疫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关节炎 脂联素 ^^cd4^(+)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拓亚伟 任艳琴 高胜利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848-2852,共5页
心肌梗死(MI)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进一步探索MI的相关病理机制有利于促进AM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MI设计复杂的病理过程,罪犯血管中往往含有大量可以诱导炎性反应的免疫细胞,其中以CD4^(+)T细胞亚... 心肌梗死(MI)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进一步探索MI的相关病理机制有利于促进AM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MI设计复杂的病理过程,罪犯血管中往往含有大量可以诱导炎性反应的免疫细胞,其中以CD4^(+)T细胞亚群中的1型辅助性T(Th1)细胞最多见,此外还包括含量较低的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Th9细胞、Th22细胞及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等。这些CD4^(+)T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并通过作用于炎性细胞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从而促进了MI的发生、发展,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就CD4^(+)T细胞亚群在MI的发生、发展、梗死后炎性反应及心室的不良重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阐明MI的病理过程,同时为MI预防、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cd4^(+)t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CD4^(+)T细胞亚群在皮肌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谢瑜欢 苏芮 +2 位作者 刘潞 姜蕾 王彩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926-1930,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DM)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特别关注CD4^(+)T细胞亚群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免疫失衡的角度,通过分析近10年来的文献,深入探讨了DM与CD4^(+)T细胞亚群的关联,全面梳理了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分子等方面的信息。结果主导... 目的探讨皮肌炎(DM)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特别关注CD4^(+)T细胞亚群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免疫失衡的角度,通过分析近10年来的文献,深入探讨了DM与CD4^(+)T细胞亚群的关联,全面梳理了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分子等方面的信息。结果主导免疫反应的CD4^(+)T细胞亚群,在DM的发病过程中有显著影响。其中,辅助性T细胞1型(Th1)与Th2和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s)比值的不平衡在DM的病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Tph细胞(PD-1hiCXCR5−CD4^(+))可能也参与DM的发病过程。结论CD4^(+)T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及其网络失衡参与了DM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治疗DM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cd4^(+)t细胞 免疫平衡 辅助性t细胞1型/辅助性t细胞2型 辅助性t细胞17型/调节性t细胞 综述
下载PDF
循环CD4^(+)CD45RA^(+)CD62L^(+)T细胞与接受EGFR-TKI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
5
作者 操辰新 唐辉 +4 位作者 耿瑞璇 郭伏平 白春梅 王颖轶 李太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58-664,共7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循环淋巴细胞的基线水平及动态变化与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设计一个回顾性队列,包括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EGFR-TKI治疗的40... 目的探索外周血循环淋巴细胞的基线水平及动态变化与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设计一个回顾性队列,包括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EGFR-TKI治疗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EGFR-TKI治疗期间,使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术收集外周血循环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动态监测,并通过电话随访每位患者的生存情况,分别比较基线以及治疗1月后外周血循环淋巴细胞亚群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在接受EGFR-TKI治疗的患者中,更高的基线循环CD4^(+)CD45RA^(+)CD62L^(+)T细胞计数与更高的肿瘤治疗应答相关(P<0.001)。整个人群的PFS为27.1个月,而OS未达到。然而,基线CD4^(+)CD45RA^(+)CD62L^(+)T细胞计数与中位PFS无相关性。此外,在EGFR-TKI治疗期间,CD4^(+)CD45RA^(+)CD62L^(+)T细胞计数稳定或升高的患者的PFS明显长于CD4^(+)CD45RA^(+)CD62L^(+)T细胞计数降低的患者(29.1个月对比9.4个月;P<0.001)。结论更高的基线循环CD4^(+)CD45RA^(+)CD62L^(+)T细胞计数与更好的EGFR-TKI治疗应答相关,CD4^(+)CD45RA^(+)CD62L^(+)T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与PFS延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淋巴细胞 肺癌 ^^cd4^(+)cd45RA^(+)cd62L^(+)t细胞 预后
下载PDF
补脾益肠丸重塑CD4^(+)T细胞亚群稳态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秋萍 赵畅 +4 位作者 刘端勇 李姗姗 施旻 陈丽玲 钟友宝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2-1338,共7页
目的探究补脾益肠丸(BPYCP)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方法48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0只)、模型组(DSS组,13只)、模型+补脾益肠丸组(DSS+BPYCP组,13只)、模型+5-ASA组(DSS... 目的探究补脾益肠丸(BPYCP)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方法48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0只)、模型组(DSS组,13只)、模型+补脾益肠丸组(DSS+BPYCP组,13只)、模型+5-ASA组(DSS+5-ASA组,12只);采用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小鼠UC模型,DSS+BPYCP组和DSS+5-ASA组分别采用BPYCP或美沙拉嗪(5-ASA)连续灌胃2周。观察小鼠粪便黏稠度及便血情况,测量结肠长度,结肠称质量并计算结肠质量指数及单位结肠质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的CD4^(+)T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4、IL-17A、IL-10及IL-2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T-框蛋白21(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B细胞淋巴瘤-6(Bcl-6)及大鼠叉头蛋白P3(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SS组比较,DSS+BPYCP组和DSS+5-ASA组UC小鼠腹泻、便血等症状得到改善,小鼠体质量及结肠长度均增加,且结肠质量、结肠质量指数及单位结肠质量指数均下降,黏膜上皮较完整,腺体排列更规整,炎性细胞浸润更少,病理组织损伤评分显著降低,肠系膜淋巴结中的Th2细胞比例降低,Th17细胞比例及IL-17A水平降低,结肠组织T-bet、GATA-3、RORγt、Bcl-6 mRNA水平降低(P<0.05);DSS+BPYCP组的Th1细胞比例降低,CD4^(+)CD25^(+)Treg、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IL-10水平均升高,CD4^(+)CXCR5^(+)Tfh细胞比例和IL-21水平降低,Foxp3 mRNA水平升高(P<0.05);DSS+5-ASA组的Th1细胞比例及IFN-γ水平降低(P<0.05)。结论BPYCP可能通过重塑肠道组织的CD4^(+)T细胞亚群稳态缓解实验性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补脾益肠丸 ^^cd4^(+)t细胞 细胞稳态
下载PDF
CD64指数PCT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预测模型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国峰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976-981,共6页
目的 探讨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患者早期继发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48例HTG-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早期是否... 目的 探讨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患者早期继发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48例HTG-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早期是否继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感染指标等。应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TG-AP患者早期继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248例HTG-AP患者分为感染组70例,非感染组178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感染相关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CD4^(+)T淋巴细胞亚群、PCT、CD6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PCT、CD4^(+)T淋巴细胞亚群为HTG-AP早期继发感染的独立预测因子。三者联合预测模型(AUC为0.865)对HTG-AP早期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个指标,敏感度(78.5%)和特异度(87.7%)均较高,阳性预测值71.83%,阴性预测值91.08%。校准后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临床实际观察结果一致性较高;通过Bootstrap内部验证,联合预测模型校准后的AUC值为0.865,其预测效能曲线与临床实际发生的曲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分析显示阈概率为12%~88%时,可预测HTG-AP早期继发感染。结论 基于CD64指数、PCT、CD4^(+)T淋巴细胞亚群建立的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可早期诊断HTG-AP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 感染 诊断预测模型 cd64指数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人外周血CD4^+ CD25^+细胞体外扩增T细胞亚群及功能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红 陈虎 +2 位作者 刘广贤 冯凯 廖丽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目的建立尼龙面柱法体外分选、扩增CD4+CD25+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扩增后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为临床输注供者来源的CD4+CD25+细胞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用尼龙棉柱法分离T细... 目的建立尼龙面柱法体外分选、扩增CD4+CD25+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扩增后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为临床输注供者来源的CD4+CD25+细胞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用尼龙棉柱法分离T细胞,加入含Anti-CD35μg/ml、IL-2 500 IU/ml、10%FCS的RPMI-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扩增CD4+CD25+细胞,分别在培养前、培养后3、8、16、21、28 d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25+及其功能;同时检测CD28+和fasL的表达。结果体外尼龙棉柱法分离的T细胞约16 d后,CD4+CD25+细胞可扩增(50.88±6.21)倍;但CD8+细胞也同时扩增,甚至略多于CD4+CD25+细胞。而T细胞活化指标fasL(介导细胞凋亡的死亡因子)的表达在培养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尼龙棉柱法在体外扩增培养可获得数量较多的CD4+CD25+Treg细胞,这些细胞不会促进T细胞活化,可能不会增加对宿主细胞的杀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细胞 扩增 t细胞 功能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慧宁 姜艳芳 牛俊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百分比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特点。方法采集CHB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2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标本,应用三色流式分析法对PBMC中CD4+CD25+Tregs占CD4+百分比及外周...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百分比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特点。方法采集CHB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2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标本,应用三色流式分析法对PBMC中CD4+CD25+Tregs占CD4+百分比及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分别比较CD4+CD25highTregs和CD4+CD25+CD127low/-Tregs占CD4+T细胞百分比,两组表型的Tregs在CHB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25%±3.22%vs1.57%±0.64%),(4.39%±2.03%vs1.86%±0.84%)〕(P<0.01)。CHB组外周血中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32.28%±6.26%)较正常对照组(39.39%±10.73%)下降,统计学有差别(P<0.05)。外周血中CD8+及CD4+/CD8+比值在两组间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HB患者CD4+CD25high和CD4+CD25+CD127low/-Tregs升高,外周血中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带状疱疹患者CD_4^+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43
10
作者 张美芳 马静 +2 位作者 杨励 张洁 张小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5-206,23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机体免疫功能与患带状疱疹的相关性,揭示带状疱疹发病的规律和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73例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选择88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健康对... 目的通过观察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机体免疫功能与患带状疱疹的相关性,揭示带状疱疹发病的规律和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73例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选择88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健康对照。结果带状疱疹患者血清CD4+T细胞显著降低,CD3+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CD4/CD8比值有所下降;不同年龄和不同病程的患者间也存在T细胞亚群的明显差异。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4+T细胞的降低和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下降,其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t细胞 ^^cd4^+t细胞
下载PDF
CIK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津浦 任秀宝 +2 位作者 刘虹 张澎 郝希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 :观察CIK细胞中CD4 + 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方法 :体外大规模扩增CIK细胞 ,利用磁珠分离系统富集纯化CIK细胞中的CD4 + T细胞亚群。采用胞内染色法分析其中Th1/Th2的比例变化 ;LDH法和荧光染色法比较 4h和 2 0h其对raji细胞... 目的 :观察CIK细胞中CD4 + 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方法 :体外大规模扩增CIK细胞 ,利用磁珠分离系统富集纯化CIK细胞中的CD4 + T细胞亚群。采用胞内染色法分析其中Th1/Th2的比例变化 ;LDH法和荧光染色法比较 4h和 2 0h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和raji凋亡。 结果 :经磁珠分离法富集的CD4 + CIK细胞纯度高达 96 % ,其中Th1/Th2的分布较PBMC有显著的改变 :Th1亚群、Th0亚群明显升高 ,Th2亚群无显著变化。CD4 + CIK细胞虽然不能在 4h之内溶解raji细胞 ,但可在 2 0h时产生同CD4 -CIK细胞同样强大的杀伤活性 ,荧光染色可见其在 4h之内诱导raji出现早期凋亡的迹象。 结论 :本研究提示CD4 + CIK细胞具有明显的“Th1优势”可以调节宿主免疫细胞活性 ;同时CD4 + CIK细胞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对肿瘤的抑制和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cd4^+t细胞 抗肿瘤 免疫活性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仝岩 任伟宏 +2 位作者 赵航 孙蕾 赵志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4-857,共4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reg和Th1、Th2、Th17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与RA的活动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8例RA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reg和Th1、Th2、Th17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与RA的活动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8例RA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Th1、Th2、Th17细胞)的变化。结果 RA的CD3+CD4+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增多,活动期RA组Treg比率高于缓解期RA组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RA组Th2细胞减少,RA中Th1,Th17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reg和Th1、Th2、Th17细胞与RA的活动性指标(ESR,CRP和PLT)均无关联。结论 CD4+T细胞亚群数量异常可能与RA疾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H17细胞 tREG cd64 ^^cd4^+t细胞
下载PDF
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廷 鞠玉琳 +2 位作者 李杨 曹世诺 赵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复方连黄能不同程度地使CD4+、CD4+/CD8+升高,而使CD8+下...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复方连黄能不同程度地使CD4+、CD4+/CD8+升高,而使CD8+下降。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连黄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连黄 小鼠 t淋巴细胞 ^^cd4^+ ^^cd8^+
下载PDF
CD4^+T淋巴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雪 焦艳梅 吴昊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001-1003,共3页
在免疫应答期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育为功能不同的亚群.并通过分泌特殊的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免疫,调节体液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按表型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它们多数表达T细胞受体.但识别的抗原和所受的主要组织相容... 在免疫应答期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育为功能不同的亚群.并通过分泌特殊的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免疫,调节体液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按表型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它们多数表达T细胞受体.但识别的抗原和所受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napatibility complex, MHC)的限制性不同。现将近年来关于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cd4^+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体液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发育 t细胞受体 ^^cd8^+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复方参鹿颗粒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及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琳 邱仲川 +4 位作者 陈珮 黄中迪 胡晓莹 朱小勤 瞿玮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临床疗效及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 目的观察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临床疗效及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1年以上。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4^+CD25^+细胞/CD4^+细胞、CD4^+CD25^+Fox P3^+细胞/CD4^+CD25^+细胞比例升高,Th1、Th2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Th2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提高肾阳虚型AA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减少Th1细胞数量、增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提高其Fox P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参鹿颗粒 再生障碍性贫血 ^^cd4^+t细胞
下载PDF
HIV潜伏库在CD4^+T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免疫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宏 耿文清 +1 位作者 崔华露 尚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4-1099,共6页
HIV潜伏库是艾滋病停药反弹和无法治愈的严重障碍。静息记忆CD4^+T细胞作为HIV潜伏库的关键细胞群,包括异质性的不同细胞亚群。HIV感染中,这些细胞亚群的不同的免疫学特征和功能特性是维持HIV潜伏库的重要机制。明确构成HIV潜伏库的重... HIV潜伏库是艾滋病停药反弹和无法治愈的严重障碍。静息记忆CD4^+T细胞作为HIV潜伏库的关键细胞群,包括异质性的不同细胞亚群。HIV感染中,这些细胞亚群的不同的免疫学特征和功能特性是维持HIV潜伏库的重要机制。明确构成HIV潜伏库的重要细胞亚群,且探究维持和补充HIV潜伏库的免疫学机制,是HIV潜伏库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潜伏库 ^^cd4^+t细胞 免疫机制
下载PDF
运动对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秦爱华 高自军 侯天德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细胞中数目最多,作用最重要的功能细胞。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中小强度有规律的运动提高CD4+/CD8+比值,增强机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而大强度、力竭运动则降低CD4+/CD8+比值,减弱T淋巴细... 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细胞中数目最多,作用最重要的功能细胞。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中小强度有规律的运动提高CD4+/CD8+比值,增强机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而大强度、力竭运动则降低CD4+/CD8+比值,减弱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t淋巴细胞 ^^CO4^+ ^^cd8^+ 免疫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腱糖蛋白C与CD4^(+)T细胞亚群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霞 谢戬芳 +2 位作者 柏欢欢 张文琦 郝楠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6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腱糖蛋白C(TN-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D4^(+)T细胞亚群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RA患者(n=130)和健康对照者(n=40)进行血清TN-C检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C...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腱糖蛋白C(TN-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D4^(+)T细胞亚群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RA患者(n=130)和健康对照者(n=40)进行血清TN-C检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计数及百分比,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清TN-C水平,分析其与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血清TN-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TN-C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TN-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敏感度为63.10%,特异性为95.00%,95%CI为0.79~0.91。与对照组、TN-C正常组比较,TN-C升高组Treg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降低,Th17/Treg比值升高(P<0.01)。RA患者血清TN-C水平与Treg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均呈负相关(r=-0.368、-0.237,P<0.01),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0.229,P<0.05)。结论RA患者血清TN-C高表达,外周血Th17/Treg失衡,TN-C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平衡参与RA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腱糖蛋白C cd4 ^^^(+)t细胞
下载PDF
新疆地区HIV感染者常见中医证型与CD4^+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静茹 马建萍 +3 位作者 马秀兰 张颖 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曾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24期20-22,共3页
目的:通过本研究开展HIV感染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与CD4+T细胞亚群炎性细胞因子的关联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艾滋病研究室收治的HIV感染者,共计72例,其中气阴两虚和气虚湿阻的患者各16例,使... 目的:通过本研究开展HIV感染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与CD4+T细胞亚群炎性细胞因子的关联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艾滋病研究室收治的HIV感染者,共计72例,其中气阴两虚和气虚湿阻的患者各16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纳入病例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浓度。结果:HIV感染者气虚湿阻型与气阴两虚型之间IL-4和IFN-γ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和气虚湿阻型HIV感染者之间Th1/Th2细胞失衡的程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中医证型 ^^cd4^+t细胞 IL-4 IFN-γ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比例与血清β_2-m联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燕 赵玉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03-305,共3页
恶性血液病往往是各种病因导致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或胸腺前体细胞发生发展某一阶段的克隆性病变,因此大多存在免疫异常,主要表现为免疫细胞比例失衡或功能缺陷。
关键词 血液肿瘤 t细胞 Β2-M ^^cd4^+/cd8^+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