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修复时间对CD44V6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文娟 张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8-380,共3页
抗原修复已成为免疫组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一般采用温度控制在92℃~98℃,微波持续辐射8~10分钟,对大多数抗原修复可达到最佳效果,但对少数抗原修复效果却不满意。为此我们观察了不同微波修复时间对CD44V6抗... 抗原修复已成为免疫组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一般采用温度控制在92℃~98℃,微波持续辐射8~10分钟,对大多数抗原修复可达到最佳效果,但对少数抗原修复效果却不满意。为此我们观察了不同微波修复时间对CD44V6抗原表达的影响,发现微波辐射组织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抗原 抗原修复 微波 修复时间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中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谷化平 周翠玲 尚培中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抗原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5 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 2 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在甲状腺癌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 6 4 0 % ,显著... 目的 :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抗原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5 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 2 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在甲状腺癌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 6 4 0 % ,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 (37 0 % )和癌旁甲状腺 (2 5 0 % ,P <0 0 5 )。CD44v6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无关 ,在淋巴结转移病例和病理分期Ⅲ~Ⅳ期病例 ,CD44v6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和病理分期Ⅰ~Ⅱ期病例 (P <0 0 5 )。CD44v6阳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及死亡率显著高于CD44v6阴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和死亡率 (P <0 0 5 )。结论 :CD44v6表达对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和预后评估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cd44v6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恶性程度 生物学行为 预后
下载PDF
CD44v6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谷化平 尚培中 周翠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03-304,共2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微波 -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5 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 2 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D 44v6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癌中CD 44v6表达阳性率 ( 6 4.0 % )显著高于...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微波 -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5 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 2 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D 44v6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癌中CD 44v6表达阳性率 ( 6 4.0 % )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 ( 37.0 % )和癌旁甲状腺组织( 2 5 .0 % ) (均P <0 .0 5 )。CD44v6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无关 ;CD44v6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病理分期Ⅲ~Ⅳ期病例显著高于病理分期Ⅰ~Ⅱ期病例(P <0 .0 5 )。CD44v6阳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及死亡率显著高于CD 44v6阴性者 (P <0 .0 5 )。结论 CD 44v6表达对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和预后评估是一种有意义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瘤 上皮细胞黏附素 cd44v6抗原 抗原表达 徽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TEN蛋白和CD44v6检测在提示喉癌分化程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平 武乃旺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390-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PTEN蛋白和CD44v6检测在提示喉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喉癌)分化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喉癌组织标本和距离病变范围2.5cm以上的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和CD44v6的表达情况。进行合理的统计... 目的探讨PTEN蛋白和CD44v6检测在提示喉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喉癌)分化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喉癌组织标本和距离病变范围2.5cm以上的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和CD44v6的表达情况。进行合理的统计学设计,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喉癌某些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喉癌组中表达率为55.67%(54/97),癌旁组中为100%(97/9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的表达在高、中、低分化不同组织类型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高、中、低分化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低表达与CD44v6高表达呈负相关性(r=-0.652,P〈0.05)。结论PTEN蛋白对预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无意义,但对提示其分化程度具有一定意义。CD44v6在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提示喉癌分化程度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PTEN磷酸水解酶 抗原cd44v6 细胞分化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