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减毒细菌运送CD8^+T细胞表位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志明 张晓明 +3 位作者 焦新安 Richard Lo-Man Claude Leclerc 刘秀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0-733,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减毒菌体外运送CD8+T细胞表位的效应。方法:以表达卵清蛋白(OVA)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CD8+T细胞表位的重组菌13A(ptG2F)、25A(ptG2F)和SL7207(ptG2F)感染抗原提呈细胞(APC)LKb、LLd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 目的:分析重组减毒菌体外运送CD8+T细胞表位的效应。方法:以表达卵清蛋白(OVA)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CD8+T细胞表位的重组菌13A(ptG2F)、25A(ptG2F)和SL7207(ptG2F)感染抗原提呈细胞(APC)LKb、LLd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应用体外抗原提呈试验检测APC对重组菌运送的CD8+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结果:感染试验证实,减毒菌13A、25A和SL7207对LKb细胞或LLd细胞均具有良好的侵袭能力,BMDC对重组菌具有很好的摄取功能。抗原提呈试验结果显示,在感染的早期(2h),LKb、LLd细胞和BMDC均可提呈重组菌13A(ptG2F)或SL7207(ptG2F)运送的T细胞表位;在感染的晚期(48h),LKb细胞对OVA257-264CD8+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降低,LLd细胞对LCMV118-132CD8+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增强。3种APC均不能提呈25A(ptG2F)运送的T细胞表位。另外,在同样的作用条件下,BMDC对减毒菌运送的抗原表位的提呈效应要强于LKb和LLd细胞。结论:重组菌能运送CD8+T细胞表位,为基于减毒细菌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减毒大肠杆菌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体外抗原提呈试验
下载PDF
重组减毒大肠杆菌对真核表达的CD8^+T细胞表位的运送研究
2
作者 潘志明 张晓明 +3 位作者 焦新安 Richard Lo-Man Claude Leclerc 刘秀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体内重组减毒大肠杆菌运送真核表达的CD8+ T细胞表位的效应。方法:将携带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与OVA CD8+ T细胞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13A(pG2F)感染抗原提呈细胞(APC)LKb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 目的:分析体外、体内重组减毒大肠杆菌运送真核表达的CD8+ T细胞表位的效应。方法:将携带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与OVA CD8+ T细胞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13A(pG2F)感染抗原提呈细胞(APC)LKb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应用体外抗原提呈试验检测APC对重组菌运送的CD8+ 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同时,重组菌13A(pG2F)以静脉注射方式免疫C57BL/6小鼠,应用ELISPOT法检测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结果:感染试验表明,大肠杆菌13A能向APC中运送真核表达质粒,并且外源GFP基因获得了表达。体外抗原提呈试验结果显示,在感染的早期(2小时),LKb和BMDC均可提呈重组菌13A(pG2F)运送的T细胞表位;在感染的晚期(48小时),LKb细胞对CD8+ 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增强。在同样的作用条件下,BMDC对减毒菌运送的抗原表位的提呈效应要强于LKb细胞。体内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可以有效运送真核表达的CD8+ T细胞表位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结论:重组减毒大肠杆菌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有效运送真核表达的CD8+ T细胞表位,为基于减毒细菌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大肠杆菌 真核 cd8^+t细胞 体外抗原提呈试验 ELISPOt
下载PDF
TERT多表位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丽娜 魏林 +5 位作者 杨建岭 石文凯 霍明山 李彩霞 崔玉秀 曾瑞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5-889,894,共6页
目的:制备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多表位(meTERT)肽疫苗和DNA疫苗,免疫小鼠,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重叠延伸PCR将TERT的多个CD4+和CD8+T细胞表位串联连接,得meTERT的DNA片段;将该片段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及原核... 目的:制备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多表位(meTERT)肽疫苗和DNA疫苗,免疫小鼠,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重叠延伸PCR将TERT的多个CD4+和CD8+T细胞表位串联连接,得meTERT的DNA片段;将该片段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及原核表达载体pGEX-4T中,制备DNA疫苗(PCT),并原核表达多表位肽疫苗(PCG);皮下/肌肉(50μg/100μg)免疫小鼠3次,取脾细胞,用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频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脾细胞杀伤率(抗原刺激的SP2/0细胞为靶细胞)。结果:成功制备meTERT的PCT和PCG疫苗;动物实验表明:PCT+PCG联合免疫诱导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另外,PCT+PCG诱导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分泌IL-4的数量;PCT+PCG联合免疫诱导了显著的脾细胞杀伤活性(67.8%)。结论:含多个CD4+和CD8+T细胞表位的meTERT的DNA疫苗PCT和多表位肽疫苗PCG联合免疫能够诱导强烈的Th1和CTL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t cd4+t细胞 cd8+t细胞 metERt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人源CD8+ T细胞表位鉴定
4
作者 李敏 董少波 +6 位作者 张杰 岳灿 乔佩雯 喻同琦 梁米芳 占建波 刘军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鉴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CD8^(+)T细胞表位,为了解抗病毒免疫机制和疫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SFTSV非结构蛋白中预测潜在表位,利用酶联免疫斑点吸附试验、胞内因子染色、四聚体染色验证表位的免疫原性,... 目的鉴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CD8^(+)T细胞表位,为了解抗病毒免疫机制和疫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SFTSV非结构蛋白中预测潜在表位,利用酶联免疫斑点吸附试验、胞内因子染色、四聚体染色验证表位的免疫原性,体外复性试验验证表位与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合力。结果NS-3多肽能刺激特异性CD8^(+)T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且诱导CD107a表达水平升高。康复病例中检测到NS-3表位特异性CD8^(+)T细胞分群。NS-3与HLA-A*3001能稳定结合。结论从SFTSV的NS蛋白中鉴定到首个人源HLA-A*3001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NS-3,为疫苗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tSV 非结构蛋白 cd8+t细胞 HLA-A*3001 四聚体
原文传递
口服重组沙门菌诱导的免疫应答动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辉 焦新安 +2 位作者 潘志明 胡茂志 唐丽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2-375,393,共5页
以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OVA、LCMV NP CD8^+T细胞表位的重组减毒沙门菌SL7207(ptG2F)为免疫原,经口服途径接种BALB/c小鼠,每2周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免疫后,以ELISPOT法分别... 以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OVA、LCMV NP CD8^+T细胞表位的重组减毒沙门菌SL7207(ptG2F)为免疫原,经口服途径接种BALB/c小鼠,每2周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免疫后,以ELISPOT法分别测定免疫小鼠派伊尔氏结细胞中特异性针对OVA和LCMV NP CD8^+T细胞表位的IFN-γ分泌细胞和IL-4分泌细胞。同时,运用ELISA分别检测血清、肠黏膜中的GFP特异性抗体,分析了口服重组减毒沙门菌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动态规律。实验表明SL7207(ptG2F)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产生了LCMV NP CD8^+T细胞表位(H-2~d)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在第2次免疫后,即可检测到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和IL-4分泌细胞;在第3次免疫后,IFN-γ分泌细胞数量明显高于IL-4分泌细胞数。然而,在第4、5次免疫后,IFN-γ分泌细胞数和IL-4分泌细胞数相当,未见明显变化。试验中未能检测到针对OVA CD8^+T细胞表位(H-2~b)的细胞免疫应答。运用ELISA方法检测到SL7207(ptG2F)、SL7207(ptGFP)免疫组GFP特异性IgG和IgA抗体,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重组减毒沙门菌口服免疫可以有效运送外源抗原至宿主免疫系统,并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菌 ELISPOt cd8+t细胞 黏膜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