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H23基因部分外显子与爆震性耳聋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晓民 薛希均 +6 位作者 戴朴 张金淑 王国建 康东洋 陈良飞 杨晓东 陈克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耳钙粘蛋白基因(CDH23)多态性与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对象来自解放军某部参加过军事演习训练的官兵,其中耳聋易感组39人、不易感组33人。所有受检对象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CDH23基因部分外显子序列测... 目的探讨耳钙粘蛋白基因(CDH23)多态性与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对象来自解放军某部参加过军事演习训练的官兵,其中耳聋易感组39人、不易感组33人。所有受检对象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CDH23基因部分外显子序列测定。结果在耳聋易感组与不易感组之间CDH23基因的3个外显子(7、8、42)未发现差异,其中rs708773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已发表资料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耳钙粘蛋白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外显子7、8、42上未见与此有关联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噪声性耳聋 耳钙粘蛋白 cdh2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噪声易感性
下载PDF
CDH2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Usher综合征的临床表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代艾艾 刘铁城 +1 位作者 高旭辉 李淑贤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研究Usher综合征家系成员的表型特征,确定其临床分型,并筛选可疑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本研究家系采自河南省济源市,该家系3代共9名成员(2名患者,7名非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绘制家系图。除Ⅲ2因年龄过小无法配合,其余成员均进... 目的研究Usher综合征家系成员的表型特征,确定其临床分型,并筛选可疑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本研究家系采自河南省济源市,该家系3代共9名成员(2名患者,7名非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绘制家系图。除Ⅲ2因年龄过小无法配合,其余成员均进行相关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眼底照相、OCT、FERG)、听力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声反射)和前庭功能检查(包括冷热水实验、眼动、眼震)。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该家系临床分型,并筛选可疑致病基因突变。结果该家系中2例患者(Ⅱ1、Ⅱ4)诊断为Usher综合征Ⅰ型,家系内其他成员均未表现出患病特征。USH在该家系中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CDH23基因的c.6253+1G>A和c.287_288ins G两个位点复合杂合突变致病。结论通过对该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该家系临床分型,并为筛选可疑致病基因突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HER综合征 表型 遗传病 基因突变 cdh23基因
下载PDF
男性烟依赖者CDH23基因甲基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3
作者 彭琳 谭巧文 +2 位作者 韩莹 赵静怡 郭宗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烟依赖者CDH23基因位点甲基化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岛某三甲医院健康查体男性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烟依赖史者64例纳入烟依赖组,无烟依赖史者66例纳入对照组。应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两组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男性烟依赖者CDH23基因位点甲基化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岛某三甲医院健康查体男性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烟依赖史者64例纳入烟依赖组,无烟依赖史者66例纳入对照组。应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既往疾病史、烟依赖史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采集血样标本,检测CDH23基因位点甲基化数值;分析男性烟依赖者CDH23基因位点甲基化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烟依赖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依赖组CpG246、CpG48两个位点的甲基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4、-2.436,P<0.05);CpG246、CpG48位点甲基化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F=6.235、4.692,P<0.05),低甲基化水平时颈动脉内膜厚度显著大于高甲基化水平。结论烟依赖者CDH23基因CpG位点发生低甲基化改变,这种低甲基化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cdh23基因 甲基化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黏附
下载PDF
CDH2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辛佳芮 刘双燕 +4 位作者 陈莹琦 钱佩谊 王颖 汪海燕 杨磊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2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CDH23基因rs1227049、rs1227051、rs3802711和Exon7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e,NIHL)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CDH2...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CDH23基因rs1227049、rs1227051、rs3802711和Exon7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e,NIHL)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CDH23基因rs1227049、rs1227051、rs3802711和Exon7多态性与NIHL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5月13日,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合计798例,对照组1112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CDH23-rs3802711多态性与NIHL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OR=0.75,95%CI:0.55~1.01,P=0.06;显性模型:OR=1.08,95%CI:1.38,P=0.52;隐性模型:OR=2.94,95%CI:1.12~7.71,P=0.03;加性基因模型:OR=2.24,95%CI:0.97~5.14,P=0.06);CDH23-Exon7多态性与NIHL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OR=3.38,95%CI:1.84~6.22,P<0.01;显性模型:OR=1.77,95%CI:0.79~3.97,P=0.17;隐性模型:OR=9.59,95%CI:28.20,P<0.01;加性基因模型:OR=6.95,95%CI:2.86~16.86,P<0.01);CDH23-rs1227049和rs1227051多态性与NIHL无相关性(P>0.05)。结论CDH23-rs380271和Exon7多态性与NIHL的发病风险有显著相关性,但未发现rs1227049和rs1227051多态性与NIHL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h23基因 噪声性听力损失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CDH23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风险关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焦洁 谷桂珍 +5 位作者 陈国顺 张焕玲 吴辉 李艳红 周文慧 余善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0,共7页
目的探讨CDH23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1月1日起,以河南省某钢铁企业的6297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队列研究人群,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于2019年7月,以1∶1巢式病例对照... 目的探讨CDH23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1月1日起,以河南省某钢铁企业的6297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队列研究人群,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于2019年7月,以1∶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队列研究对象中按照年龄、接噪工龄、性别、工种因素选择双耳高频(3000、4000、6000 Hz)平均听阈≥40 dB者选为听力损失组,选择双耳高频平均听阈<35 dB任一耳语频的任一频段(500、1000、2000 Hz)听阈均≤25 dB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各286例.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作业现场噪声测量,采用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TM法)对研究对象的CDH23基因18个位点进行检测.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NIHL的关系,及调整协变量后不同多态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以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分层后,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不同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不同SNP组合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听力损失组在年龄、接噪工龄、CNE、饮酒习惯、高血压患病情况和体育锻炼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组研究对象吸烟人数多,听力损失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混杂因素的条件下,分析结果显示CDH23基因rs3802711、rs3752751、rs3752752、rs11592462、rs10762480、rs3747867多态位点在总体或CNE分层分析结果与NIHL发生风险均有关(P<0.05).rs3802711位点总体分析结果和CNE≥97 dB(A)·年分层分析结果均显示,与携带GG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比较,携带AA/GA或GA+AA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更易发生NIHL(OR=3.121,95CI%:1.054~9.239,P=0.04;OR=2.056,95CI%:1.226~3.448,P=0.006;OR=2.221,95CI%:1.340~3.681,P=0.002);rs11592462位点总体分析结果中,与携带CC基因型或CG+CC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比较,携带GG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更易发生NIHL(0R=3.951,95CI%:1.104~14.137,P=0.035;OR=4.060,95CI%:1.145~14.391,P=0.030).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混杂因素的条件下,CDH23 rs 1227049、rs10999947、rs3752752、rs3752751、rs10762480、rs3802711、rs11592462、rs10466026、rs4747194、rs4747195位点在构成的单体型与NIHL发生风险均无关联(P>0.05).本研究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高血压和体育锻炼因素后GMDR分析结果均未见SNP组合与NIHL发生风险有关联(P>0.05).结论CDH23基因位点变异可能与NIHL的发生风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听力损失 单核苷酸多态性 cdh23基因 基因多态性 累积噪声暴露量
原文传递
Usher综合征患者致病突变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代艾艾 刘铁城 +1 位作者 高旭辉 李淑贤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79-783,共5页
目的研究1例Usher综合征患者的致病突变基因。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院2015年4月眼科门诊1例临床诊断Usher综合征的39岁女性患者及其家系内所有成员(包括患者及非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外周静脉血DNA,建立基因组DNA标本库,针对目前已知... 目的研究1例Usher综合征患者的致病突变基因。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院2015年4月眼科门诊1例临床诊断Usher综合征的39岁女性患者及其家系内所有成员(包括患者及非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外周静脉血DNA,建立基因组DNA标本库,针对目前已知的Usher综合征致病基因,对患者基因组DNA进行目标区域捕获高通量测序,锁定该患者致病基因,并进一步对该家系中的其他成员(包括患者及非患者)进行相关突变位点的验证,最终确定该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结果该患者致病突变定位于10q22.1的CDH23基因,由c.6253+1G>A和c.287_288ins G两个位点组成的复合杂合突变致病。在患者家系中,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成员均具有符合Usher综合征这一单基因遗传病规律的基因型,而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均无上述两处基因位点的突变。结论运用目标区域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在Usher综合征患者中实现致病基因的突变筛查,结合其他家庭成员的基因位点验证,可明确Usher综合征患者的具体致病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HER综合征 基因遗传病 cdh23基因 高通量测序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 Sanger测序
下载PDF
MYO7A、CDH23、SLC26A4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耳聋分子诊断与产前诊断 被引量:6
7
作者 易赏 左杨瑾 +9 位作者 文春秀 何升 林丽 陈秋莉 王梁 黄丽梅 周训钊 杜娟 董柏青 陈碧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3期5517-5520,共4页
目的通过3个先天性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查找耳聋未知致病突变,帮助高风险家庭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对5名经过常见突变位点聋病易感基因筛查阴性,但临床诊断为耳聋的患者及核心家系成员,进行听力、视力相关检查,使用基因组全外显... 目的通过3个先天性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查找耳聋未知致病突变,帮助高风险家庭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对5名经过常见突变位点聋病易感基因筛查阴性,但临床诊断为耳聋的患者及核心家系成员,进行听力、视力相关检查,使用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方法及基因测序方法进行检测;采集高风险家庭孕18周母亲胎儿羊水20ml1份,行产前基因分析。结果一个家系致病基因为MYO7A基因的c.397dupC和c.4937C>A两个位点复合杂合突变致病;一个家系致病基因为CDH23基因的c.7240-1G>A和c.7252G>A两个位点复合杂合突变致病;一个家系致病基因为SLC26A4基因的c.259G>T和IVS7-2A>G(c.919-2A>G)两个位点复合杂合突变致病,孕18周胎儿基因检测与先证者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其中检出MYO7A基因的c.397dupC位点突变和CDH23基因的c.7252G>A位点突变为国内首报新突变位点。结论通过基因测序、家系临床资料分析,基因突变携带者高风险家庭产前诊断,减少出生缺陷,丰富广西耳聋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7A、cdh23、SLC26A4基因 新突变位点 遗传性耳聋 分子诊断
原文传递
一个双基因Usher综合征1D/F型耳聋家系的基因检测
8
作者 亢鸿飞 赵凯慧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1个先天性重度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变异类型,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家系中的先证者进行415个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的序列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法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先证者父母和妹妹进行基... 目的探讨1个先天性重度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变异类型,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家系中的先证者进行415个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的序列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法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先证者父母和妹妹进行基因变异位点验证。结果先证者基因组DNA中检测到与双基因Usher综合征1D/F型耳聋相关的CDH23基因c.5131G>A(p.Val1711Ile)杂合变异和PCDH15基因c.2884C>T(p.Arg962Cys)杂合变异,先证者父亲携带PCDH15基因c.2884C>T(p.Arg962Cys)杂合变异,先证者母亲携带CDH23基因c.5131G>A(p.Val1711Ile)杂合变异。先证者妹妹听力正常,携带CDH23基因c.5131G>A(p.Val1711Ile)杂合变异,不携带PCDH15基因c.2884C>T(p.Arg962Cys)杂合变异。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进行致病性评级,CDH23基因c.5131G>A(p.Val1711Ile)变异和PCDH15基因c.2884C>T(p.Arg962Cys)变异均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1+PM2+PP3+PP4)。结论CDH23基因c.5131G>A(p.Val1711Ile)变异和PCDH15基因c.2884C>T(p.Arg962Cys)变异可能为该家系耳聋发生的遗传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遗传 Usher综合征1D/F型 cdh23基因 Pcdh15基因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新致病基因变异分析
9
作者 李星星 周永安 +1 位作者 李哲 白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3,54,共8页
目的对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NSHL)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分析,明确其致病变异。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标本,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ES)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二姐共4名成员进行测序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一代验证... 目的对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NSHL)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分析,明确其致病变异。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标本,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ES)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二姐共4名成员进行测序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一代验证,确定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利用细胞学实验检测基因的致病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3例患者同时携带PCDH15c.4765delC(p.Leu1589Serfs^(*)13)和CDH23c.9617G>A(p.Arg3206His)杂合变异,而家系中听力正常的成员携带PCDH15c.4765delC(p.Leu1589Serfs^(*)13)或CDH23c.9617G>A(p.Arg3206His)单杂合变异,其中PCDH15c.4765delC为未报道的新变异,PCDH15移码变异会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产生截短蛋白,且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变异型蛋白在细胞胞质内出现聚集现象,可能是由于基因变异引起的。结论PCDH15和CDH23双基因杂合变异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耳聋致病基因的变异谱,为该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基因杂合变异 Pcdh15基因 cdh23基因
原文传递
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合并HOXA11、ELANE基因突变的先天性骨髓造血衰竭1例
10
作者 王晶 武倩 周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1例主诉为乏力、纳差7年余,全血细胞减少4年余的患者就诊血液病科,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降低。血液系统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显示ELANE基因、HOXA11基因、CDH23基因突变,同时双耳听力轻度下降、语言表达不... 1例主诉为乏力、纳差7年余,全血细胞减少4年余的患者就诊血液病科,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降低。血液系统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显示ELANE基因、HOXA11基因、CDH23基因突变,同时双耳听力轻度下降、语言表达不清、双拇指外展受限,诊断为先天性骨髓造血衰竭,行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2年余,血象恢复正常,嵌合体示完全嵌合状态,听力明显恢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了该患者血液学异常并改善了双耳听力减弱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全血细胞减少 先天性骨髓造血衰竭 HOXA11基因 ELANE基因 cdh23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