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S平台的产品功能结构设计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佳 孙志学 《设计》 2020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面临工业设计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要求所带来的挑战,教学平台水平以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随之也带来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以OBE的理念为指导,提升创新实验平台的内涵,建立项目拉动课堂教学的方法体系,并以产学研合作带动师生开阔... 面临工业设计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要求所带来的挑战,教学平台水平以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随之也带来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以OBE的理念为指导,提升创新实验平台的内涵,建立项目拉动课堂教学的方法体系,并以产学研合作带动师生开阔视野,并融入课堂教学中,重点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成果获得了认定。在创新创业试点学院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平台 项目驱动模式 产学研合作 课程体系建设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校企共建文创设计工作室的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卢维佳 银步青 洪庆平 《湖南包装》 2024年第2期179-182,209,共5页
在职业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十四五规划明确“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文创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支撑文创产业发展。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机遇、人才培养需求、师资建设诉... 在职业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十四五规划明确“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文创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支撑文创产业发展。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机遇、人才培养需求、师资建设诉求,明确校企共建文创设计工作室的背景与动因,提出“两实两虚”项目教学体系、“双轮驱动”项目运作模式、“三方共赢”价值互补机制和“五位一体”考核评价标准的特色创新,保障文创设计工作室健康、稳定、长效发展。该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搭建互利共赢平台,实现新时代技术技能型设计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共建 文创设计 工作室
下载PDF
The Two Faces of Urbanity: Exploring Global and Local Values---Two Urban Studios in Taksim Square and along the Shores of the Golden Horn in Istanbul
3
作者 Kezban Ayca Alangoy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7年第1期91-106,共16页
Since the 18th century, the irritating but also fascinating scenes of urbanity--a complex phenomenon with cultural,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temporal, spatial, functional, and formal dimensions--have been describe... Since the 18th century, the irritating but also fascinating scenes of urbanity--a complex phenomenon with cultural,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temporal, spatial, functional, and formal dimensions--have been described in literary works. Many seemingly opposite facts, such as individuality/society, freedom/loneliness/socialization, anonymity/strangeness/identity/belonging, diversity/chaos/segregation, indifferent city-dweller/initiative citizenship, have been revealed through literary works, travel and utopian writing, urban theories, scientific studies, manifestos, and newspaper articles. On the one hand, there are those who advocate a life outside the city because they consider the problems produced by the city and the phenomenon of density which they perceive merely in quantitative terms, as unsolvable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those who see the production of loose urban fabric as a solution or those who accept the (seemingly) opposite facts of urbanity as positive values and therefore support city life. All of these ideas are still as actual today as they were in the past. We are often unable to use our citizen rights to the city, to encounter different classes (social/etlmic/religious), to experience heterogeneity as an aspect inherent in city life and in the route of our daily life--following the orders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mainly organized around work--and we are often drawn into the same districts on the same paths. Our perception of our urban environments may get monotonous and shallow, but the irritating yet fascinating features of the first big cities still exist and may be grasped and brought into consciousness. Throughout their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urban design studios, students can be encouraged to investigate the rhythm of their daily life, the conditions of their urban environments, and discovering the city as an intellectual and sensual programme, so that the phenomenon of urbanity can be grasped not just on formal, but on various other dimensions as well.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two urban studios located in Taksim Square and along the shores of the Golden Horn in Istanhul. Tak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tent of urbanity into account, acquired theoretically through literary works and studies on urban planning and its history, the main aim of these studios has been the phenomen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 content of urbanity by the students. Through creative analysis of permanent/temporary spaces engendered by the diversity of user profiles and actions discovered on phenomenological excursions, students examine the qualitative values of density and global and local dynamics. We believe that designing spaces as "prototypes" helps highlight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tent of urbanity. The present study aims not only to highlight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tent of urbanity, but also to encourage its discuss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education and to emphasize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of theoretical readings and phenomenological studies to urban design studios. The present study also aims to emphasize the beneficial correlation of global and local dynamics as the two faces of urbanity; important more than ever for the big cities of the 21 st century if we advocate for a vivid and resilient city life and citiz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design studios creative analysis process phenomenological excursions global and local dynamics for urban resilience.
下载PDF
行动研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城市设计工作坊教学方法及借鉴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建华 郑琪 卢丹梅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2期46-54,共9页
作为空间发展和治理工具,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是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设计人才是当前城市设计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城市设计课程采用行动研究式工作坊特色教学,注重城市... 作为空间发展和治理工具,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是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设计人才是当前城市设计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城市设计课程采用行动研究式工作坊特色教学,注重城市设计人才空间设计和治理能力培养,其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城市设计教学参考和借鉴。奥克兰大学城市设计工作坊教学秉持CPS创新性教学理念,以行动研究为特色,注重学生的学术素养、批判思维、决策能力、研究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能力培养。城市设计工作坊教学包括现状调查、发现问题、观点产生、找出解决方案和形成解决策略五个环节,教学内容涵盖空间设计和治理实施等系列课程。通过讲座、调研、阅读、研讨、咨询等教学方式,将城市形态学理论贯穿于项目实践教学,让学生多视角参与城市动态发展与建设的行动研究中,实现创新性解决问题的目的。以奥克兰滨海地块的更新与开发工作坊教学为例,介绍了行动研究方法在奥克兰大学城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针对我国城市设计工作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强调综合能力培养、建构设计与治理并重的教学内容体系、运用行动研究的实践教学方法等对我国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教学 行动研究 创新性思维 城市设计 奥克兰大学
下载PDF
创新与求实 香港大学园境学硕士课程设计介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弘志 张安 《风景园林》 2006年第5期59-65,共7页
从1993年成立以来,香港大学园境学的硕士课程一直秉承求实与创新并举的教学方针,本文重点介绍了2005至2006年度的一年级课程设计作品。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课程设计 综述 设计技能 创造性 实用性
下载PDF
“艺工”融合、“创意、实践”结合的设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旭芬 张文静 +2 位作者 胡守忠 田丙强 阮金花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15年第2期31-35,共5页
为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在“艺工”融合、“创意、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的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卓越教育机制,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开展课题项目的设计研究... 为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在“艺工”融合、“创意、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的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卓越教育机制,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开展课题项目的设计研究,使学生在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设计 工作室 教育
下载PDF
从陶瓷首饰设计看景德镇学生工作室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桐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19,共3页
随着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口号的提出,创意的价值日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工作者所关注,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更是成为这一设计理念的广泛受众,通过对陶瓷首饰设计的研究,我们可从中看出景德镇学生工作室对创意概念的... 随着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口号的提出,创意的价值日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工作者所关注,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更是成为这一设计理念的广泛受众,通过对陶瓷首饰设计的研究,我们可从中看出景德镇学生工作室对创意概念的解读方式,并可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首饰 创意设计 学生工作室
下载PDF
重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国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9-81,共3页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在高职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却还在抹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广建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工作室制的教学模...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在高职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却还在抹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广建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教学;通过对老师多渠道的培养,提高教师实践性的综合素质;通过开放式、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工作室制 实践性
下载PDF
工作室制度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鲍艳宇 《设计》 2018年第1期66-67,共2页
文章从工作室制度下带来的教学变化,对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进行理论实践研究。近年来随着高校部分专业的转型,教学手段及方式都有了很多的不同,工作室制度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文章中从工作室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工作室学生自主... 文章从工作室制度下带来的教学变化,对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进行理论实践研究。近年来随着高校部分专业的转型,教学手段及方式都有了很多的不同,工作室制度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文章中从工作室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工作室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工作室的培养方式适合应用型人才发展、工作室制度适合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来对工作室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做出研究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室 应用型 创意 设计
下载PDF
“产品系统设计”课程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国英 张婷 《设计艺术研究》 2021年第5期103-107,132,共6页
如何通过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设计人才,是亟需研究的课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产品系统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提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专任教师+企业导师双师型团队,兼... 如何通过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设计人才,是亟需研究的课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产品系统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提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专任教师+企业导师双师型团队,兼顾课题真实性和教学相关性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翻转课堂为主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强化教学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环节,结合数字平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资源相对短缺的地方应用型院校的"产品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系统设计 工作室项目化教学 创新实践能力 地方应用型高校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创意设计工作室的创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令真 李映 +3 位作者 陈杰 彭俊滔 钟颖 沈督林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年第12期95-96,共2页
以3D打印技术行业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3D打印产品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市场需求、决策风险和营销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旨在提升3D打印技术创意设计工作室水平,为相关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3D打印 创意设计 工作室 决策风险
下载PDF
创意产业化的萌芽:民国时期上海独立设计事务所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华强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3,共10页
本文拟从历史维度和文化创意职业者的主体视角,以20世纪初上海创意产业化起步时期的独立设计师事务所为研究线索和考察对象,对上海创意产业的源头进行追溯,试图重新梳理和发现中国创意产业发生、发展的历史路径,为当下的创意产业实践提... 本文拟从历史维度和文化创意职业者的主体视角,以20世纪初上海创意产业化起步时期的独立设计师事务所为研究线索和考察对象,对上海创意产业的源头进行追溯,试图重新梳理和发现中国创意产业发生、发展的历史路径,为当下的创意产业实践提供历史经验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 萌芽 民国时期 设计事务所
原文传递
激发现代景观创意的火花——香港大学基础景观设计课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麦咏诗 常耿家祺(翻译) 田乐(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5期24-37,共14页
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大多以学习经典景观案例、实地考察和模仿练习作为基础教学方式。基础景观设计课的学生通常通过研习和摹拟先例来了解景观大师的设计,并通过场地调研的过程来学习空间设计。一直以来,创意和创造性都是景观设计学所追... 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大多以学习经典景观案例、实地考察和模仿练习作为基础教学方式。基础景观设计课的学生通常通过研习和摹拟先例来了解景观大师的设计,并通过场地调研的过程来学习空间设计。一直以来,创意和创造性都是景观设计学所追求的学科目标。因此,景观设计教学也可以研究艺术创作的过程作为起点,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和设计作品,领悟设计概念的发展过程,并培养他们运用不同技法来表达设计的能力。同时,现代景观设计学不再只限于空间设计,而是需要对环境的演变进程、操作、分步机制、运动以及系统运作进行完整理解。由此可见,现代景观的表现性和动态性正受到重视。以上对景观的理解需要一套不同的观察与表达的方式与技巧。本文旨在分享香港大学园境学文学士课程中的基础景观设计课如何基于现代景观学科语境来制定教学内容及其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景观设计课 动态 过程 创意 艺术 概念 观察与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