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血清AFP、CEA、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燕彩霞 王达 +1 位作者 魏传霞 陈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治疗,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酸味方,治疗4周。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FP、CEA、CA-125水平;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并计算CD_(4)^(+)/CD_(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68%(38/41)、75.61%(31/4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62.35±9.12)ng/mL、(2.13±0.39)μg/mL、(32.37±5.93)U/mL,对照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139.65±20.71)ng/mL、(2.47±0.42)μg/mL、(49.62±6.03)U/mL,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44.08%±5.41%、21.64%±2.96%、1.65%±0.28%、35.42%±3.97%,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37.26%±4.76%、25.47%±3.08%、1.22%±0.27%、29.65%±4.25%,观察组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用酸味方有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CD_(4)^(+)/CD_(8)^(+)比值、提高QOL-LC评分,并且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方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AFP CEA CA-125 cd_(4)^(+)/cd_(8)^(+)
下载PDF
电针对重症肌无力大鼠症状及CD_(4)^(+)/CD_(8)^(+)、AChR-A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申 杨硕 +1 位作者 张红霞 卜淑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836-841,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重症肌无力(MG)大鼠症状及CD_(4)^(+)/CD_(8)^(+)、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Lewis大鼠作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均通过免疫接种法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 目的:探讨电针对重症肌无力(MG)大鼠症状及CD_(4)^(+)/CD_(8)^(+)、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Lewis大鼠作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均通过免疫接种法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泼尼松组,每组10只,其中电针组大鼠每日于阳陵泉、足三里、脾俞穴位处行电针刺激,泼尼松组大鼠灌服泼尼松5.4 mg/(kg·d),对照组、模型组及泼尼松组大鼠每日于非穴位处行电针刺激,连续15 d。记录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体质量;采用Lennon评分评估大鼠肌力情况;采用肌电图检测重复电刺激(RNS)衰减率;测定胸腺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ChR-Ab、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比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模型组、电针组及泼尼松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临床Lennon评分、RNS衰减率及血清AChR-A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电针组及泼尼松组体质量、临床Lennon评分、RNS衰减率及血清AChR-A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及泼尼松组大鼠体质量降低,临床Lennon评分、RNS衰减率及血清AChR-Ab水平升高,胸腺指数、血清IFN-γ、IL-4、IL-6水平、CD_(4)^(+)T细胞占比及CD_(4)^(+)/CD_(8)^(+)比值升高,血清TGF-β_(1)水平及CD_(8)^(+)T细胞占比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泼尼松组体质量、血清TGF-β_(1)水平及外周血CD_(8)^(+)T细胞占比升高,临床Lennon评分、RNS衰减率及胸腺指数、血清AChR-Ab、IFN-γ、IL-4、IL-6水平、外周血CD_(4)^(+)T细胞占比及CD_(4)^(+)/CD_(8)^(+)比值降低(P<0.05);电针组作用效果弱于泼尼松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可改善EAMG大鼠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免疫平衡恢复,降低AChR-Ab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电针 cd_(4)^(+)/cd_(8)^(+)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新发HIV/AIDS患者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其与CD_(4)^(+)T细胞计数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刘云 卢和丽 +1 位作者 邹卿 袁也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09-4014,共6页
背景HIV/AIDS与抑郁症相关,抑郁症加大HIV相关认知紊乱(HAND)风险,并降低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加剧HIV传播风险。国内研究较少报道新发HIV/AIDS患者(PLWHA)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与CD_(4)^(+)T细胞计数相关性。目的探究新发PL... 背景HIV/AIDS与抑郁症相关,抑郁症加大HIV相关认知紊乱(HAND)风险,并降低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加剧HIV传播风险。国内研究较少报道新发HIV/AIDS患者(PLWHA)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与CD_(4)^(+)T细胞计数相关性。目的探究新发PLWHA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与CD_(4)^(+)T细胞计数相关性,为AIDS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4月—2022年6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江西省ART定点医院抽取新发PLWHA抑郁患者,患者确诊后立即启动ART及心理干预,干预总周期为12周。在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并检测CD_(4)^(+)T细胞计数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新发PLWHA抑郁患者200例,有效随访178例,有效率为89.0%。178例PLWHA抑郁患者轻中度88例(49.4%)、重度90例(50.6%),伴焦虑者173例(97.2%)。患者CD_(4)^(+)T细胞计数均值在干预前为(346.39±156.87)个/μL,干预后为(421.93±149.61)个/μL。干预后,新发PLWHA抑郁患者CD_(4)^(+)T细胞计数高于干预前(t_(配对)=10.971,P<0.05),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HAMD总分与CD_(4)^(+)T细胞计数分级(以500个/μL为分界值)呈负相关(r_(s)=-0.157,P=0.036)、与HAMA总分呈正相关(r_(s)=0.764,P<0.001)。干预后,HAMD总分与干预后CD_(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_(s)=-0.150,P=0.046)、与HAMA总分呈强正相关(r_(s)=0.939,P<0.001)。干预前,新发PLWHA抑郁患者CD_(4)^(+)T细胞计数<500个/μL者HAMD、HAMA总分高于CD_(4)^(+)T细胞计数≥500个/μL者(P<0.05)。结论新发PLWHA抑郁严重程度与CD_(4)^(+)T细胞计数相关,经专业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感染 cd_(4)^(+)T细胞计数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患者HMGB1、PINP和CD_(4)^(+)T细胞变化及与Hp感染的关系
4
作者 刘旭 管小倩 +2 位作者 郝迁 张彦 齐红兵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CD_(4)^(+)T细胞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n...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CD_(4)^(+)T细胞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n=63)与Hp阴性组(n=34);另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MGB1和PIN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_(4)^(+)T细胞水平。比较消化性溃疡组与对照组HMGB1、PINP和CD_(4)^(+)T细胞水平;不同Hp感染HMGB1、PINP和CD_(4)^(+)T细胞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Hp感染与HMGB1、PINP和CD_(4)^(+)T细胞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MGB1、PINP和CD_(4)^(+)T细胞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消化性溃疡组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INP和CD_(4)^(+)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HMGB1水平高于Hp阴性组,PINP和CD_(4)^(+)T细胞水平低于Hp阴性组(P<0.05)。经Pearson分析,HMGB1与Hp感染呈线性正相关,PINP和CD_(4)^(+)T细胞与Hp感染呈线性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MGB1、PINP和CD_(4)^(+)T细胞为影响Hp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HMGB1水平升高,PINP和CD_(4)^(+)T细胞水平下降,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为影响Hp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I型原胶原N端前肽 cd4+T细胞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Mo-Zn_(0.5)Cd_(0.5)S@NiCo_(2)S_(4)掺杂-异质结体系的制备及其双功能光催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牛杰 王亮 +1 位作者 孟祥超 李春虎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采用溶剂热与水热法制备了Mo-Zn_(0.5)Cd_(0.5)S@NiCo_(2)S_(4)掺杂-异质结光催化剂,系统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微观形貌和光电性能,通过差分电荷密度的计算并阐释了电子转移方向。结果表明,Mo的掺杂改变了Zn_(0.5)Cd_(0... 采用溶剂热与水热法制备了Mo-Zn_(0.5)Cd_(0.5)S@NiCo_(2)S_(4)掺杂-异质结光催化剂,系统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微观形貌和光电性能,通过差分电荷密度的计算并阐释了电子转移方向。结果表明,Mo的掺杂改变了Zn_(0.5)Cd_(0.5)S的晶格和能带结构,异质结的构筑增加了光催化活性位点,加快了电子转移速率。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四环素(TC)溶液同时产氢来考察双功能光催化剂的活性。60 min内,TC的降解率可达75%,氢气产量达1146.72μmol/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_(0.5)cd_(0.5)S NiCo_(2)S_(4) 光催化剂 异质结 产氢 光降解
下载PDF
CD_(4)^(+)与CD_(8)^(+)T淋巴细胞在骨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晓霜 周建林 彭昊 《中国医药》 2023年第8期1277-1280,共4页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关节炎性病变,常累及软骨及周围组织,最终可导致关节衰竭并伴有疼痛和残疾。许多证据表明免疫机制贯穿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发现,CD_(4)^(+)、CD_(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通过细胞...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关节炎性病变,常累及软骨及周围组织,最终可导致关节衰竭并伴有疼痛和残疾。许多证据表明免疫机制贯穿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发现,CD_(4)^(+)、CD_(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分化、组织浸润、免疫亚群失衡以及释放不同的细胞因子,激活相关细胞通路,造成滑膜炎症、软骨丢失、降解、内稳态失衡以及软骨下骨重建等。现就CD_(4)^(+)、CD_(8)^(+)T淋巴细胞在骨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免疫学 cd_(8)^(+)T淋巴细胞 cd_(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CD_(4)、CD_(8)、CD_(95)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文富 陈光远 +3 位作者 张颖 巫刚 夏庆 蒋俊明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胰腺炎 (AP)患者外周CD4+T、CD8+T、CD95+T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35例AP患者 ,利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外周CD4+T、CD8+T、CD95+T的水平。结果 :①CD4+T、CD4+T/CD8+T于早期降低明显 ,肝脾湿...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胰腺炎 (AP)患者外周CD4+T、CD8+T、CD95+T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35例AP患者 ,利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外周CD4+T、CD8+T、CD95+T的水平。结果 :①CD4+T、CD4+T/CD8+T于早期降低明显 ,肝脾湿热 (GRSR)组、脾胃实热 (PWSR)组更为显著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恢复。②CD8+T在各组患者中均无明显变化。③CD95+T肝脾气滞 (GPQZ)组、GPSR组各时点均明显升高 (P <0 0 1,P <0 0 5 ) ;PWSR组早期无变化 ,第四天后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前者。结论 :①AP患者早期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 ,GPSR组和PWSR组更明显。②CD95与病情轻重成反变关系。③热毒内盛可能使机体CD95功能减弱或表达降低 ,机体出现明显的SIRS过程 ,益活清下 (YHQX)法使其表达升高而下调免疫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_(4) cd_(8) cd_(95) 急性胰腺炎 免疫炎性反应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肿瘤化疗患者血常规和CD_4/CD_8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月芬 吴敏华 +4 位作者 陈旭烽 应筱莉 谢艳茹 王永辉 楼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血常规及CD4/CD8的影响。方法:80例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参麦+化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含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参麦+化疗组每次化疗期间连用...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血常规及CD4/CD8的影响。方法:80例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参麦+化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含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参麦+化疗组每次化疗期间连用参麦注射液50mL/d,共5d。比较两组病人6疗程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医症状积分的平均值;对比两组病人CD4/CD8绝对值及比例情况。结果:参麦+化疗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CD4/CD8比例较单纯化疗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参麦+化疗组高,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化疗相关症状,减轻化疗骨髓抑制,调节化疗患者免疫状态,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肿瘤 血常规 cd_4/cd_8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_(4)^(+)CD_(25)^(+)Treg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凌春萍 毛德文 王晓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_(4)^(+)CD_(25)^(+)Treg细胞的影响,揭示解毒化瘀颗粒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免疫介导发病机制的干预效应。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_(4)^(+)CD_(25)^(+)Treg细胞的影响,揭示解毒化瘀颗粒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免疫介导发病机制的干预效应。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持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D_(4)^(+)CD_(25)^(+)Treg细胞水平及肝功能(TBIL、ALT、ALB)、凝血功能(PTA)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及8周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8周后治疗组CD_(4)^(+)CD_(25)^(+)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TBIL、ALT、ALB、PTA改善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7.5%(35/40),优于对照组的57.5%(23/40)(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有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CD_(4)^(+)CD_(25)^(+)Treg细胞水平来发挥其免疫拮抗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慢加急性肝衰竭 cd_(4)^(+)cd_(25)^(+)Treg细胞
下载PDF
g-C_(3)N_(4)/Zn_(0.5)Cd_(0.5)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双酚A的性能研究
10
作者 马瑛琪 李瑾 +3 位作者 逄雅洁 任祉杰 钟莲 赵如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2,共8页
本文以醋酸锌、醋酸镉和硫脲为原料,在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改变Zn/Cd的摩尔比,采用一锅退火法制备了系列g-C_(3)N_(4)/Zn_(1-x)Cd_(x)S复合物。以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所制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Zn/Cd的摩尔比为1∶1的g... 本文以醋酸锌、醋酸镉和硫脲为原料,在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改变Zn/Cd的摩尔比,采用一锅退火法制备了系列g-C_(3)N_(4)/Zn_(1-x)Cd_(x)S复合物。以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所制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Zn/Cd的摩尔比为1∶1的g-C_(3)N_(4)/Zn_(0.5)Cd_(0.5)S在光反应30 min后,对BPA去除率可达94.9%,是g-C_(3)N_(4)(1.8%)和Zn_(0.5)Cd_(0.5)S(45.5%)的52.7和2.1倍;反应速率可达0.1276 min-1,是g-C_(3)N_(4)(0.0009 min-1)和Zn_(0.5)Cd_(0.5)S(0.0213 min-1)的141.7和6.0倍。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g-C_(3)N_(4)/Zn_(0.5)Cd_(0.5)S复合物的结构。光致发光光谱(PL)、电化学阻抗(EI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的分析结果表明,g-C_(3)N_(4)/Zn_(0.5)Cd_(0.5)S复合物遵循Z型界面电荷转移机制,具有较强可见光吸收能力及高电荷分离/转移速率,促进了其光催化性能的大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Zn_(0.5)cd_(0.5)S 双酚A 光催化 Z型异质结
下载PDF
Sulfur vacancies-induced“Electron Bridge”in Ni_(4)Mo/Sv-Zn_(x)Cd_(1-x)S regulates electron transfer for efficient H_(2)-releasing photocatalysis 被引量:1
11
作者 Xin Zhang Manyi Gao +3 位作者 Longyu Qiu Jie Sheng Weiwei Yang Yongsheng Y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plentiful photocatalyst heterojunctions,their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charge flow precision remain low on account of lacking interfacial modulation.Herein,through a defect-induced heterojunc...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plentiful photocatalyst heterojunctions,their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charge flow precision remain low on account of lacking interfacial modulation.Herein,through a defect-induced heterojunction constructing strategy,Ni4Mo alloys were in-situ grown on the unsaturated coordinated sulfur atoms of sulfur vacancies-rich ZCS(Sv-ZCS)via interfacial Ni-S covalent bonds.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se unsaturated sulfur atoms induced by sulfur vacancies vastly facilitate to anchor more Ni-Mo nanoparticles and form abundant Ni-S covalent bonds,meanwhile,these sulfur vacancies could form dual internal electric field(IEF)and work with Ni-S covalent bonds as“Electron Bridge”to further accelerate photoelectrons transfer,as well as promote the activation of water molecules and the desorption of hydrogen proton.Accordingly,the optimized Ni_(4)Mo/Sv-ZCS composite achieves an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PHE)rate of 94.69 mmol h^(-1)g^(-1)without an evident decrease after 6 cycles of photocatalytic tests,which is 21.2 and 1.94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Pt/ZCS and Ni_(4)Mo/ZCS,respectively.This tactic opens a new way for optimizing Zn_(x)Cd_(1-x)S-based heterojunctions by constructing sulfur vacancies and covalent bonds as“Electron Bridge”to enhance the activity of P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4)Mo Sulfur vacancies-rich Zn_(x)cd_(1-x)S Electron Bridg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外周血sema4D、CD_(72)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杨祖芳 涂祎敏 罗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2期4207-4210,共4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病人外周血可溶性信号素4D(sema4D)、CD_(7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病人为冠心病组,入选北京老年医院同期体检健康者78人为对... 目的:探究冠心病病人外周血可溶性信号素4D(sema4D)、CD_(7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病人为冠心病组,入选北京老年医院同期体检健康者78人为对照组。冠心病病人根据Rentrop分级法分组,将0级或1级病人作为侧支循环不良组,2级或3级病人作为侧支循环良好组。检测外周血sema4D、CD_(72)表达水平,绘制散点图分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病人外周血sema4D、CD_(72)水平的相关性,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结果:冠心病组外周血sema4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_(7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为0级,31例为1级,21例为2级,16例为3级;侧支循环不良组病人外周血sema4D水平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CD_(72)水平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外周血sema4D、CD_(72)与冠心病病人发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呈负相关(r=-0.66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的sema4D、高水平的总胆固醇(TC)为影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高表达的CD_(72)为保护因素。结论:冠心病病人外周血sema4D呈高表达,CD_(72)呈低表达,二者呈负相关,且两者高表达分别为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 cd_(72) 可溶性信号素4D 危险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白介素-2、白介素-10、CD_(4)^(+)/CD_(8)^(+)水平在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艳丹 李宏峰 +1 位作者 张金燕 夏蕾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8期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CD4+/CD_(8)^(+)水平在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CD4+/CD_(8)^(+)水平在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3周,治疗后随访6个月,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6)、未复发组(n=74)。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外周血IFN-γ、IL-2、IL-10、CD4+/CD_(8)^(+)水平,分析各指标对尖锐湿疣疾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治疗3周后外周血IFN-γ、IL-2、CD4+/CD_(8)^(+)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复发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外周血IFN-γ、IL-2、CD4+/CD_(8)^(+)水平均低于未复发组,IL-10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治疗3周后外周血IFN-γ、IL-2、IL-10、CD4+/CD_(8)^(+)预测尖锐湿疣复发均有较大的曲线下面积(AUC),各指标联合预测时AUC最大,联合预测时的最佳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87.84%。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FN-γ、IL-2、IL-10、CD4+/CD_(8)^(+)水平在疗程中可产生明显变化,动态监测上述指标水平可为疾病复发的预测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干扰素-Γ 白介素-2 白介素-10 cd_(4)^(+)/cd_(8)^(+) 复发
下载PDF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血清中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玲 谢兴元 +2 位作者 周杜鹃 肖菲 王瑞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7期2676-2679,共4页
目的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血清血细胞簇分化抗原(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肾内科收治的57例肾病综合征(nephr... 目的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血清血细胞簇分化抗原(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肾内科收治的57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为16岁,最小为2岁,年龄(6.73±1.55)岁。所有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根据糖皮质激素疗效将患儿分为敏感组与耐药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CD3^(+)、CD_(4)^(+)、CD_(8)^(+)以及CD_(4)^(+)/CD_(8)^(+)水平变化情况,并于1年后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分为频发组与非频发组,比较CD3^(+)、CD_(4)^(+)、CD_(8)^(+)以及CD_(4)^(+)/CD_(8)^(+)水平。结果57例患者经过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有效(敏感组)34例,无效(耐药组)23例;治疗前,敏感性与耐药组患儿CD3^(+)、CD_(4)^(+)、CD_(8)^(+)以及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敏感组CD3^(+)、CD_(4)^(+)、CD_(4)^(+)/CD_(8)^(+)水平分别为(742.56±214.68)个/μl、(568.91±27.23)个/μl、(1.28±0.24),高于耐药组的(639.37±121.44)个/μl、(392.49±51.09)个/μl、(0.73±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7、17.523、10.258,均P<0.05)。1年后对患者予以随访,根据发作次数分为频发组14例与非频发组43例,非频发组患者CD3^(+)、CD_(4)^(+)、CD_(4)^(+)/CD_(8)^(+)水平分别为(732.63±231.51)个/μl、(548.28±53.64)个/μl、(1.25±0.27),显著高于频发组的(565.36±315.23)个/μl、(243.81±38.12)个/μl、(0.59±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05、23.760、8.310,均P<0.05)。结论血清中CD3^(+)、CD_(4)^(+)、CD_(4)^(+)/CD_(8)^(+)水平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状态,为病情判断、糖皮质激素耐药评估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cd_(4)^(+)/cd_(8)^(+) 临床意义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玉兰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43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1例)和...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43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1例)和研究组(2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比较两组术前1 d和术后7 d的免疫功能、术后恢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7 d,研究组的CD_(3)^(+)、CD_(4)^(+)、CD_(4)^(+)/CD_(8)^(+)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CD_(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常规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能有效改善其术后免疫功能,并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 cd_(3)^(+) cd_(4)^(+) cd_(8)^(+) 预后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中微小RNA-155水平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琳娜 《科学咨询》 2022年第7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中微小RNA-155水平。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在2019年度3月~2020年度3月,对两组受检者外周血CD_4~+和CD_8~+T...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中微小RNA-155水平。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在2019年度3月~2020年度3月,对两组受检者外周血CD_4~+和CD_8~+T、RNA-155水平实施检测,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CD_4~+、CD_8~+T、RNA-155水平和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IL-2水平(31.21±3.19)pg/ml、IL-4水平(52.19±2.61)pg/ml、IL-10水平(167.71±11.31)pg/ml和对照组IL-2水平(14.61±1.71)pg/ml、IL-4水平(26.11±2.67)pg/ml、IL-10水平(84.41±3.21)pg/ml具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RNA-155水平呈现升高趋势,和免疫活化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cd_4~+ cd_8~+T RNA-155
下载PDF
T细胞亚群失衡及CD_(8)^(+)CD_(28)^(+) T细胞表达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明泳 王芳 +1 位作者 孙志萍 郝月琴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6期949-950,954,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及CD_(8)^(+)CD_(28)^(+) T细胞表达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ECOPD住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0例健康非吸烟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ECOPD患者予以抗感染...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及CD_(8)^(+)CD_(28)^(+) T细胞表达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ECOPD住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0例健康非吸烟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ECOPD患者予以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均空腹抽血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CRP,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并抽取健康对照组空腹血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CD_(3)^(+)、CD_(4)^(+)、CD_(4)^(+)/CD_(8)^(+)比值均显著下降,CD_(8)^(+)CD_(28)^(+) T淋巴细胞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治疗后1个月AECOPD组患者外周血CD_(8)^(+)CD_(28)^(+) T淋巴细胞及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CD_(3)^(+)、CD_(4)^(+)及CD_(4)^(+)/CD_(8)^(+)比值虽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且T细胞亚群失衡,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慢性过程。CD_(8)^(+)CD_(28)^(+) T淋巴细胞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的气道炎症反应,与CRP可作为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气道炎症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气道炎症 cd_(8)^(+)cd_(28)^(+)T细胞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癌症患者外周血Th(CD_(4)^(+))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图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立奇 段丽 +6 位作者 朱慧萍 万远廉 丁丽华 林其燧 刘广贤 李金翰 陈家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 用核仁银染强度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h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与机体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癌症、炎症、非肿瘤非炎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h(CD+ 4)淋巴细胞中的核仁银染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炎症、... 目的 用核仁银染强度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h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与机体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癌症、炎症、非肿瘤非炎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h(CD+ 4)淋巴细胞中的核仁银染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炎症、非肿瘤非炎症疾病患者及正常人相比 ,癌症患者Th淋巴细胞核仁银染强度显著下降。结论 癌症患者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大小可以灵敏地反映体内癌变进展程度与机体免疫状况的相互关系。提示这一结果有可能为临床诊断癌症提供一个新的、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图像分析 Th(cd_(4)^(+)) 淋巴细胞 RDNA转录活性 核仁银染强度
下载PDF
CD_8^+T淋巴细胞毒性改变在急性脑梗死后肺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祖福 杨江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4期2074-2077,共4页
目的探讨CD_8^+T淋巴细胞毒性改变在急性脑梗死后肺炎发病中的作用,分析急性脑梗死后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是否感染肺炎将其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先从单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导致急... 目的探讨CD_8^+T淋巴细胞毒性改变在急性脑梗死后肺炎发病中的作用,分析急性脑梗死后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是否感染肺炎将其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先从单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导致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炎的有关危险因素,然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拟合,对相关的混杂因子进行适度调整,最终揭示参与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贫血、基线空腹血糖、侵入性检查和治疗、质子泵受体阻滞剂、早期康复治疗、意识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残障程度、吞咽功能与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_8^+T淋巴细胞毒性改变、年龄、性别、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贫血、基线空腹血糖、侵入性检查和治疗、质子泵受体阻滞剂、意识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残障程度、吞咽功能是急性脑梗死后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早期康复治疗是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炎的一种保护因素。结论 CD_8^+T淋巴细胞毒性改变、年龄、性别、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贫血、基线空腹血糖、侵入性检查和治疗、质子泵受体阻滞剂、意识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吞咽功能是急性脑梗死后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d_8^+T淋巴细胞毒性 肺炎 危险因素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_(4)应答水平与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素华 黄海燕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对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_(4)应答水平与乙型肝炎(乙肝)宫内感染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成功妊娠的慢性乙肝患者45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治疗前后CD_(4)应答水平、新... 目的:对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_(4)应答水平与乙型肝炎(乙肝)宫内感染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成功妊娠的慢性乙肝患者45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治疗前后CD_(4)应答水平、新生儿慢性乙肝宫内感染、产妇分娩后慢性乙肝宫内感染进行分析,同时总结CD_(4)应答水平与乙肝宫内感染率的关系。结果:两组孕妇身体基本情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CD_(4)应答水平和宫内感染情况之间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经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孕妇体内CD_(4)细胞水平出现回升,且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慢性乙肝宫内感染率和产妇分娩后慢性乙肝宫内感染率,同时观察到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而未治疗的孕妇体内CD_(4)细胞数量减少且乙肝宫内感染率大大增加。结论: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够阻断乙肝病毒传播,增高了CD_(4)应答水平,提升了孕妇的免疫力,同时降低了新生儿乙肝宫内感染率,故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_(4)应答水平 乙肝宫内感染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