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LR、CD4^(+)/CD8^(+)和APRI检测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伤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何国庆 储开东 《肝脏》 2024年第5期581-587,共7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CD4^(+)/CD8^(+))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伤患儿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CD4^(+)/CD8^(+))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伤患儿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200例,根据是否出现肝功能异常分为肝损伤组(n=157)和非肝损伤组(n=43);将肝损伤组患儿根据肝功能检查结果分为轻度肝损伤组(n=77)、中度肝损伤组(n=59)和重度肝损伤组(n=21),根据EB病毒DNA(EBV DNA)峰值载量分为低载量组(n=32)、中载量组(n=97)和高载量组(n=28),根据治疗1周后EBV DNA载量是否转阴分为转阴组(n=116)和未转阴组(n=41);检测和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血常规、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Pearson分析MLR、CD4^(+)/CD8^(+)和APRI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腺苷脱氨酶(ADA)和肝损伤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和单独检测的评估效能。结果肝损伤组的中性粒细胞(NEU)和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非肝损伤组,年龄、单核细胞(MO)、淋巴细胞比率(LY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腺苷脱氨酶(ADA)、hs-CRP和EBV DNA载量水平高于非肝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体质指数(BMI)、病程、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伤患儿中,重度亚组的MLR和CD4^(+)/CD8^(+)为0.15±0.04和0.88±0.32,分别低于中度亚组和轻度亚组的0.18±0.05、0.25±0.07和1.09±0.37、1.22±0.41,APRI为1.24±0.25,高于中度亚组和轻度亚组的1.13±0.20和1.05±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84、14.267、11.459,均P<0.05);高载量亚组的MLR和CD4^(+)/CD8^(+)为0.16±0.04和0.86±0.31,低于中载量亚组和低载量亚组的0.19±0.05、0.24±0.06和1.15±0.39、1.24±0.43,APRI为1.21±0.23,高于中载量亚组和低载量亚组的1.10±0.19和1.02±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5、16.428、10.297,均P<0.05);未转阴亚组的MLR和CD4^(+)/CD8^(+)为0.17±0.04和0.82±0.29,低于转阴亚组的0.22±0.05和1.16±0.38,APRI为1.17±0.21,低于未转阴亚组的1.03±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28、8.374、7.429,均P<0.05)。Pearson显示,IM肝损伤患儿的MLR、CD4^(+)/CD8^(+)与hs-CRP、ADA和肝损伤持续时间呈负相关,APRI呈正相关(P<0.01)。ROC显示MLR、CD4^(+)/CD8^(+)和APRI单独及联合检测评估IM肝损伤患儿的AUC分别为0.539、0.906、0.854和0.978,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任一单项检测的效能(P<0.05)。结论MLR、CD4^(+)/CD8^(+)和APRI作为简易可靠的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IM合并肝损伤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损伤 MLR ^CD4^(+)/CD8^(+) APRI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探究
2
作者 王雨佳 李欣 +1 位作者 宋德利 王辰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8^(+)、D-D水平,分析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D-D水平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比较外周血不同CD4^(+)/CD8^(+)、D-D水平EBV-HLH患者3个月内预后情况,评价外周血CD4^(+)/CD8^(+)、D-D水平对EBV-HLH死亡风险的影响,分析外周血CD4^(+)/CD8^(+)、D-D水平的交互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D-D水平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CD4^(+)/CD8^(+)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低于低水平患者,D-D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低水平时,死亡风险是高水平的6.125倍;D-D高水平时,死亡风险是低水平的14.348倍,且CD4^(+)/CD8^(+)、D-D水平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结论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下降、D-D水平升高,且二者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DNA ^CD4^(+)/CD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二聚体
下载PDF
CAR和CD4^(+)/CD8^(+)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伤患儿病情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忠丽 崔蕾 储开东 《肝脏》 2023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和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CD4^(+)/CD8^(+))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伤患儿病情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I...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和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CD4^(+)/CD8^(+))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伤患儿病情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IM肝损伤患儿130例,根据肝功能检查是否异常分为肝损伤组(n=86)和非肝损伤组(n=34);将肝损伤组患儿按照肝损伤程度分成轻度肝损伤组(n=34)、中度肝损伤组(n=30)和重度肝损伤组(n=22),根据EBV DNA峰值载量分为低载量组(n=14)、中载量组(n=57)和高载量组(n=15)。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列入健康组。观察各组CAR和CD4^(+)/CD8^(+)表达水平,Pearson分析与TBA、IgM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和单独检测的评估效能。结果肝损伤组的CAR为0.83±0.21,高于非肝损伤组和健康组的0.62±0.14和0.35±0.09,肝损伤组的CD4^(+)/CD8^(+)为0.85±0.31,低于非肝损伤组和健康组的1.04±0.36和1.3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87、19.482,均P<0.05)。观察组中,重度肝损伤组和高EBV DNA载量组的CAR为0.92±0.27和0.87±0.25,分别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的0.84±0.22和0.71±0.16,以及中载量和低载量组的0.79±0.18和0.65±0.13;重度组和高载量组的CD4^(+)/CD8^(+)为0.89±0.31和0.78±0.29,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的1.07±0.38和1.23±0.43,以及中载量和低载量组的1.13±0.42和1.25±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96、24.387、28.453、26.591,均P<0.05)。观察组急性期的CAR为0.83±0.21,高于康复期的0.54±0.13,急性期的CD4^(+)/CD8^(+)为1.06±0.37,低于康复期组1.28±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5,7.483,均P<0.05)。Pearson显示,IM肝损伤患儿的CAR与TBA、IgM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CD4^(+)/CD8^(+)呈负相关(P<0.01)。ROC显示,CAR和CD4^(+)/CD8^(+)单独及联合检测评估IM肝损伤患儿的AUC分别为0.794、0.758和0.916,联合检测效能高于任一单项检测(P<0.01)。结论血清CAR和CD4^(+)/CD8^(+)水平与IM肝损伤患儿的病情程度和疾病预后显著相关,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损伤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CD4^(+)/CD8^(+)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CD14^+单核细胞黏附能力和ToLL样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喜福 张晓岩 +1 位作者 叶明 米玉红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CD14^+单核细胞CD11b/CD18、血浆黏附分子ICAM-1,及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和Toll样受体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单...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CD14^+单核细胞CD11b/CD18、血浆黏附分子ICAM-1,及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和Toll样受体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跨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因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50例)和丹参多酚酸治疗组(15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口服,并急诊行PCI治疗。而丹参多酚酸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予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点,每日1次,持续5d。入院时及治疗5d末取静脉血6m L分离单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ELISA等方法检测单核细胞CD11b/CD18、血浆ICAM-1、单核细胞Toll受体4(TOLR4)表达的变化。并观察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单核细胞与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另取30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5d末,两组患者单核细胞CD11b/CD18、血浆ICAM-1及TLR4水平均较人院前明显降低(P<0.01),单核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显著下降(P<0.01);而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5d末丹参多酚治疗组单核细胞CD11b/CD18、血浆ICAM-1及TLR4水平显著降低(P<0.05);单核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盐能通过抑制CDl4^+单核细胞TLR4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这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cdl4^+单核细胞 黏附能力 TOLL 样受体
下载PDF
曲古霉素A对CD14^+单核细胞活化及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洋 堵培 +2 位作者 高珂琴 杨爽 贾素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867-873,共7页
目的:研究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对CD14^+单核细胞活化状态及Toll样受体4(TLR4)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用20nmol/L浓度TSA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RT-q PCR方法检测TLR4及下游炎症... 目的:研究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对CD14^+单核细胞活化状态及Toll样受体4(TLR4)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用20nmol/L浓度TSA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RT-q PCR方法检测TLR4及下游炎症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表面TLR4蛋白表达量,以Ch IP-q PCR方法检测TLR4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变化,以Transwell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能力,以细胞黏附力实验检测单核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TSA刺激能够增加CD14^+单核细胞的趋化和黏附能力,上调CD14^+单核细胞中TLR4及下游炎症因子TNF-α、MCP-1和IL-6的表达,提高TLR4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结论:TSA能够诱导CD14^+单核细胞活化,提高TLR4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促进TLR4信号通路基因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霉素A ^CD14^+单核细胞 组蛋白乙酰化 TLR4信号通路 细胞活化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CD4^(+)/CD8^(+)比值和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彩霞 赵有丽 高阿宁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2期2917-2920,共4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汉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感染EB病毒的IM急性期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汉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感染EB病毒的IM急性期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51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抗炎等对症治疗,于治疗前(急性期)、治疗后(恢复期:病程满1个月)均采取血液样本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炎症细胞因子[IL-6、肿瘤坏死细胞-α(TNF-α)、γ干扰素(IFN-γ)]以及EBV DNA载量。对照组患儿仅抽取一次血液标本进行相关指标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EBV DNA载量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水平分别为(81.34±4.97)%、(54.26±9.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59±5.14)%、(26.78±5.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急性期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分别为(17.41±5.47)%、0.32±0.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7±5.41)%、1.37±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恢复期CD3^(+)、CD8^(+)水平分别为(74.12±6.68)%、(41.12±8.49)%,明显低于急性期患儿,CD4^(+)及CD4^(+)/CD8^(+)比值分别为(26.98±6.85)%、0.67±0.24,明显高于急性期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急性期IgA、IgG、IL-6、TNF-α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恢复期患儿的IgA、IgG、IL-6、TNF-α及IFN-γ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恢复期EBV DNA载量水平为(1.62±0.23)×103 copies/mL,明显低于急性期患儿的(4.23±1.14)×103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BV DNA载量水平与IL-6、TNF-α、IFN-γ均呈正相关(r=0.613、0.514、0.466,P<0.05),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性(r=-0.394,P<0.05)。结论IM患儿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降低,血清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检测其水平变化可预测其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T淋巴细胞 ^CD4^(+)/CD8^(+)比值 细胞介素-6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应用CD4^+TCR四聚体-流式分析和细胞爬片法检测分析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CD14^+单核细胞
7
作者 吴荣顺 赖小敏 +2 位作者 谢丹 方毅敏 张扣兴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CD4+TCR四聚体-流式分析和细胞爬片法检测分析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CD14+单核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四聚体对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外周血进行染色,流式检测四聚体阳性CD14+细胞的百分率,以非结核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结核呼吸... 目的探讨CD4+TCR四聚体-流式分析和细胞爬片法检测分析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CD14+单核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四聚体对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外周血进行染色,流式检测四聚体阳性CD14+细胞的百分率,以非结核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结核呼吸道感染组)外周血及脐带血标本(脐带血组)作为研究对照。将肺结核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制作成细胞爬片,用四聚体-细胞爬片法原位染色,激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爬片中四聚体与结核抗原双染阳性及四聚体与CD14双染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应用CD4+Vα21-J39/Vβ29-D1-J2 TCR四聚体检测肺结核组、非结核呼吸道感染组和脐带血组的四聚体阳性CD14+细胞百分率中位数分别为1.32%、0.50%和0.26%,而CD4+Vα21-J39/Vβ29-D2-J2 TCR四聚体则分别为1.05%、0.49%和0.19%。肺结核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细胞爬片法可观察到肺结核组四聚体与CD14双染阳性及四聚体与结核抗原双染阳性的细胞,而对照组标本均为阴性。结论 CD4+TCR四聚体技术,结合细胞流式和细胞爬片原位染色方法,能在体外敏感地检测出结核抗原特异性CD14+单核细胞,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其在结核感染者体内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CD4^+ TCR四聚体 ^CD14^+单核细胞
下载PDF
LPS刺激来自人单核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在调节自体CD4^+CD25^+T细胞活性作用研究(英文)
8
作者 刘冀伟 川崎隆 +3 位作者 富山智香子 内藤真 吴丹西 马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树突状细胞(DC)是现今被认为最具潜能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应用不同方法在体内诱导细胞毒T细胞(CTL)来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已有报告。然而,在体内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可能仅限制在局部或系统抑制CTL产生和功能。为了检测LP... 树突状细胞(DC)是现今被认为最具潜能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应用不同方法在体内诱导细胞毒T细胞(CTL)来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已有报告。然而,在体内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可能仅限制在局部或系统抑制CTL产生和功能。为了检测LPS刺激人单核细胞的DC来抑制自体CD4+CD25+T细胞能力,使用HLAA2限制性p53264-272肽作为肿瘤抗原,用LPS(DCLPS+)或不用LPS(DCLPS-)产生的DC分别与自体T细胞共同培养。结果显示:在DCLPS+活化的T细胞的CD4+CD25+T细胞群比DCLPS-活化的T细胞要低。这个结果提示,DCLPS+与CD4+CD25+T细胞群有关联,而且这种特性可能是由于T细胞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CD4^+CD25^+ T细胞
下载PDF
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金川 陈松楠 +3 位作者 张立敏 郭广宏 李岩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分析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联。方法检测119例SLE患者及117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A... 目的分析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联。方法检测119例SLE患者及117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A、CD8B基因14个标签SNP位点基因型,比较组间T细胞亚群及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SLE组CD4^(+)T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携带CD4 rs1055141C>T/CT基因型(OR:2.280,95%CI:1.261~4.123,P<0.01)及T等位基因(OR:2.210,95%CI:1.293~3.778,P<0.01)、CD8B rs13400210C>T/TT基因型(OR:8.661,95%CI:1.066~70.378,P<0.05)及T等位基因(OR:8.389,95%CI:1.041~67.613,P<0.05)、CD8B rs4832054A>G/AG基因型(OR:2.046,95%CI:1.055~3.967,P<0.05)的个体更易患SLE。结论低T细胞CD4^(+)/CD8^(+)比值是SLE诊断的稳定指标。CD4 rs1055141C>T、CD8B rs13400210C>T和CD8B rs4832054A>G与SLE发病有关联,rs1055141 CT、rs13400210 TT、rs4832054 AG基因型和rs1055141、rs13400210 T等位基因是SLE发病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CD4^(+)/CD8^(+)比值 CD4基因 CD8A基因 CD8B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表达与巨噬细胞凋亡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安 徐巧玲 +1 位作者 李明强 刘清蒙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217-4219,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与单核巨噬细胞(MΦ)凋亡的可能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仪测定29例活动性结核、17例肺外结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PBMC中CD4^+CD25^+...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与单核巨噬细胞(MΦ)凋亡的可能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仪测定29例活动性结核、17例肺外结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PBMC中CD4^+CD25^+Foxp3^+Treg表达及MΦ凋亡率,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性结核患者PBMC中CD4^+CD25^+Foxp3^+Treg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患者,且复治患者高于初治患者,肺外结核高于肺结核;患者MΦ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初治组明显高于复治组(P<0.01)。活动性结核患者PBMC中CD4^+CD25^+Foxp3^+Treg表达与MΦ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CD4^+CD25^+Foxp3^+Treg表达升高,MΦ凋亡下降,提示与结核病呈慢性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凋亡
下载PDF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伟 张国香 +3 位作者 史文芝 董露 刘华 申徐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9-454,共6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标本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血标本检测所有患者全血细胞,包括单核细胞绝对数(AMC)、淋巴细胞绝对数(AL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累及的淋巴...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标本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血标本检测所有患者全血细胞,包括单核细胞绝对数(AMC)、淋巴细胞绝对数(AL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累及的淋巴结数目,骨髓受累(BMI)、Ann Arbor分期,B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使用FLIPI和FLIPI-2进行预后分层,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ACD4C)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ACD8C)。结果:Ann Arbor分期较高、Hb<120 g/L、LDH大于正常上限、累及淋巴结数目>4、累及骨髓者、高β2-MG水平、FLIPI评分和FLIPI-2评分较高者,其AMC水平亦较高(P<0.05)。不同因素分组的ACD4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MC≥0.89×10~9/L患者较AMC<0.89×10~9/L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短(P=0.010,0.002)。ACD4C>0.16×10~9/L患者较ACD4C≤0.16×10~9/L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长(P=0.016,0.012)。低ACD4C和高AMC与较短的PFS和OS相关(P=0.013,0.020)。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26)、累及骨髓(P=0.017)、升高的LDH(P=0.001)、β2-MG(P=0.014)、FLIPI(P=0.004)和FLIPI-2评分(P=0.000)与较短的PFS相关。而较短时的OS与Hb(P=0.015)、升高的LDH(P=0.003)、β2-MG(P=0.045)、累及骨髓(P=0.016)和FLIPI-2评分(P=0.003)相关。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ACD4C≤0.16×10~9/L是影响FL预后(PFS和OS)的因素(P<0.05)。结论:低ACD4C水平与FL患者预后不良有关,ACD4C水平可作为判断FL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单核细胞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脾脏CD4^+T、CD19^+B淋巴细胞凋亡在狼疮性BXSB小鼠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12
作者 刘喜德 刘风云 陈滢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0期65-67,共3页
目的对♀、♂狼疮性BXSB小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分布及脾脏T、B淋巴细胞凋亡进行比较探讨脾脏CD4+T、CD19+B淋巴细胞凋亡在狼疮性BXSB小鼠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外周血CD4+T、CD8+T、CD19+B细胞... 目的对♀、♂狼疮性BXSB小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分布及脾脏T、B淋巴细胞凋亡进行比较探讨脾脏CD4+T、CD19+B淋巴细胞凋亡在狼疮性BXSB小鼠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外周血CD4+T、CD8+T、CD19+B细胞分布及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狼疮性BXSB小鼠肾脏免疫组化。结果与♀BXSB小鼠比较,♂BXSB小鼠外周血CD4+T、CD8+T细胞分布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CD19+B细胞分布及脾脏CD4+T、CD19+B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BXSB小鼠绝大多数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可见大量IgG呈片状沉积,而♀BXSB小鼠肾脏几乎无IgG沉积。结论♂BXSB小鼠发病较♀BXSB小鼠重,细胞凋亡在BXSB小鼠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CD4^+T ^cdl9^+B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小鼠 发病机制 红斑狼疮
下载PDF
正常T细胞分泌激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CD_4^+细胞计数和CD_4^+/CD_8^+比值的关系
13
作者 刘雪林 王福生 金磊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T细胞分泌激活因子(RANTES)启动子和内含子等位基因,对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和病毒载量的关系,以期探讨RANTE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艾滋病(AIDS)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rea... 目的分析正常T细胞分泌激活因子(RANTES)启动子和内含子等位基因,对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和病毒载量的关系,以期探讨RANTE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艾滋病(AIDS)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realtime法对40例汉族HIV1感染者测定外周血CD+4、CD+8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应用PCRRFLP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对RANTES403、28和In1.1三个位点等位基因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和病毒载量的关系的分析表明,具有RANTESIn1.1C/C和T/C基因型的感染者,与较高的病毒载量、较低的CD+4T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有关。In1.1T/T与T/C、C/C基因型的log10病毒载量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不同基因型之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细胞比值则无显著性差异。log10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r=-0.447,P<0.01)、CD+4/CD+8比值(r=-0.369,P<0.05)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所研究人群中,具有RANTESIn1.1C的基因型者,与较高的病毒载量、较低的CD+4T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有关,它们是反映AIDS进程的主要指标,可能加速AIDS发病进程;而RANTES403和28等位基因的影响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T细胞分泌激活因子(RANTEs) 单核苷酸多态性 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不同病期阶段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和TLR4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智慧 裴毅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1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单核细胞 CD14和 TLR4(Toll 样受体4)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8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影像学观察到肿瘤大小变化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值分为稳定期及进展期)外周血...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单核细胞 CD14和 TLR4(Toll 样受体4)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8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影像学观察到肿瘤大小变化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值分为稳定期及进展期)外周血单核细胞 CD14和 TLR4的表达。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CD14稳定期及进展期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1600±2.32217)%、(5.8629±1.91896)%,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5580±1.4227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患者稳定期 TLR4表达水平为(10.4444±3.16225)%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8.8780±5.2461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进展期 TLR4表达水平为(14.7286±6.95213)%,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8.8780±5.24612)%(P<0.05)和恶性肿瘤患者稳定期(10.4444±3.16225)%(P<0.05)。结论单核细胞表面的 TLR4的表达水平在恶性肿瘤患者进展期较稳定期及对照组显著增高,而 CD14的表达与病期无关,与对照组无差异。因此在 CD14处于稳定状态下,TLR4的表达上调有可能预测肿瘤患者病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单核细胞 cdl4 TLR4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辛杰晶 潘修成 +3 位作者 毛娟娟 任劲松 刘梅 李丽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分析α-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1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α-干扰素治疗24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 目的 分析α-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1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α-干扰素治疗24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水平,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治疗前CHB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表达水平与HBV DNA水平成正相关;治疗24周后,Treg水平明显下降,而单核细胞PD-L1表达无明显变化.在不同应答病例,治疗24周后外周血Treg和单核细胞PD-L1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同.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Treg和单核细胞PD-L1水平影响α-干扰素抗HBV疗效,测定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的表达,可作为α-干扰素抗HBV疗效预测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α-干扰素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PD-L1 单核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8^+及尿MCP-1水平变化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润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116-1117,共2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CD4+、CD8+及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 目的研究外周血CD4+、CD8+及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为稳定期30例,活动期34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8+及尿MCP-1水平,并分析外周血CD4+、CD8+及尿MCP-1水平与SLE-DAI评分关联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4+、CD8+、尿MC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8+、尿MCP-1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健康体检者,CD4+低于稳定期患者、健康体检者(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外周血CD8+、尿MCP-1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1=0.538,P1=0.001;r2=0.759,P2<0.001),CD4+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421,P=0.005)。结论外周血CD4+、CD8+及尿MCP-1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呈现异常表达状态,且与其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对临床诊断疾病、判断病情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外周血 ^CD4^+ ^CD8^+
下载PDF
EB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牛文泽 杨文燕 张红强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目的探究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预后不良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 目的探究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预后不良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IM患儿作为IM组,同时期选取100例EBV感染但未发展为IM的患儿作为非IM组,以及9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三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EBV DNA载量等指标。根据治疗14d后EBV DNA转阴情况,将IM组患儿进一步分为预后良好组(93例)和预后不良组(27例),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IM组相比,IM组患儿治疗前EBV DNA载量较高(P<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P<0.05)。治疗14d后,IM组中有77.5%的患儿EBV DNA转阴。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儿治疗前的EBV DNA载量较高(P<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EBV DNA载量、白细胞、淋巴细胞、异常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为IM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EBV 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联合预测预后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EBV 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预测儿童IM预后的重要指标,且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DNA载量 ^CD4^(+)T淋巴细胞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预后不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NLR、CD4^(+)/CD8^(+)比值、ADA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分析及对肝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婷婷 郑武田 +2 位作者 刘梦莹 胡宁 方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1340-1344,1262,共6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D4^(+)/CD8^(+)比值、腺苷脱氨酶(ADA)与EB病毒(E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载量的相关性,分析其对IM患儿肝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儿...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D4^(+)/CD8^(+)比值、腺苷脱氨酶(ADA)与EB病毒(E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载量的相关性,分析其对IM患儿肝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2例IM患儿(IM组),另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95例EB病毒检测阴性的发热患儿(非IM组)和体检健康的7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肝损害将IM患儿分为肝损害组(61例)和非肝损害组(41例)。比较外周血NLR、CD4^(+)/CD8^(+)比值、ADA与EBV-DNA载量,Pearson法分析NLR、CD4^(+)/CD8^(+)比值、ADA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M患儿发生肝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IM组ADA高于非IM组和对照组(P<0.05),且非IM组高于对照组(P<0.05),NLR、CD4^(+)/CD8^(+)比值低于非IM组和对照组(P<0.05),且非IM组低于对照组(P<0.05),IM组EBV-DNA载量高于非IM组(P<0.05)。IM患儿ADA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r=0.493,P<0.05),NLR、CD4^(+)/CD8^(+)比值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419、-472,P<0.05)。肝损害组ADA、EBV-DNA载量高于非肝损害组(P<0.05),NLR、CD4^(+)/CD8^(+)比值低于非肝损害组(P<0.05)。肝脏肿大、高EBV-DNA载量、高ADA是IM患儿肝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高NLR、高CD4^(+)/CD8^(+)比值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IM患儿ADA增高,NLR、CD4^(+)/CD8^(+)比值降低,与EBV-DNA载量增加以及肝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NLR ^CD4^(+)/CD8^(+)比值 ADA EBV-DNA 相关性 肝损害
原文传递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其表面CD137、CD137L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群 张利宁 +3 位作者 肖东杰 丁培芳 宋静 孙汶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62-364,367,共4页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体外扩增培养技术,并初步探讨其表面CD137、CD137L的表达特点。方法:利用贴壁方法自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获得单核细胞,体外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体外扩增培养技术,并初步探讨其表面CD137、CD137L的表达特点。方法:利用贴壁方法自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获得单核细胞,体外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联合诱导培养,对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表型分析,并检测CD137及CD137L的表达。结果:诱导培养5~7天后的非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DCs形态,无明显的增殖趋势;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MHCⅡ-类分子HLA-DR表达率为64.02%,单核-巨噬细胞系特异性表面标志CD14表达率仅为2.34%;人类DCs表面CD137L表达率为41.03%;CD137表达率为9.77%,LPS刺激后表达率增加为36.06%。结论: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GM-CSF、IL-4诱导,可获得大量的未成熟DCs,其中含有少量的单核-巨噬细胞;此DCs增殖能力很弱,表明单核细胞为DCs的非增殖性前体;体外培养的人类DCs可中等量表达CD137L,并有CD137的表达,LPS刺激可诱导CD137表达的增加。为进一步研究DCs以及CD137、CD137L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介素4 cdl37 cdl37配体
下载PDF
CD4^+CD25^+/highCD127^low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永生细胞”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莲女 周永列 +1 位作者 罗晓明 王欣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CD4^+CD25^+/highCD127^low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EB病毒(EBV)转化的“永生细胞”抑制途径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23例急性期IM患儿和其中10例恢复期随访EBV感染IM患儿CD3^+、CD3^+CD4^+、CD3^+CD8^+、CD4^... 目的探讨CD4^+CD25^+/highCD127^low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EB病毒(EBV)转化的“永生细胞”抑制途径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23例急性期IM患儿和其中10例恢复期随访EBV感染IM患儿CD3^+、CD3^+CD4^+、CD3^+CD8^+、CD4^+CD25^+/highCD127^low和CD19^+、CD19^+CD23^+表达情况,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IM患儿CD3^+、CD3^+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而CD3^+CD4^+、CD4^+/CD8^+比值、CD4^+CD25^+/highCD127^low、CD19^+、CD19^+CD2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3^+CD8^+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CD3^+CD4^+、CD4^+/CD8^+比值、CD4^+CD25^+/highCD127^low、CD19^+、CD19^+CD23^+恢复期都明显下降。在疾病恢复期,CD3^+CD8^+、CD4^+/CD8^+比值、CD19^+、CD19^+CD23^+仍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急性期CD3^+、CD3^+CD8^+与CD19^+、CD19^+CD23^+细胞均呈负相关,而CD4^+CD25^+/highCD127^low与CD19^+、CD19^+CD23^+细胞均呈正相关。结论在EBV感染儿童IM发病过程中,CD4^+CD25^+/highCD127^low的降低可能对EBV转化的“永生细胞”在体内的有效抑制起着主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D19^+CD23^+ ^CD4^+CD25^+/highCD127^low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