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FGFR1与CEP290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姗姗 赵琬怡 +4 位作者 吴慧潇 舒梦 袁嘉欣 方丽 徐潮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7-949,共13页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缺乏或作用缺陷引起以性腺发育不良为特征的内分泌罕见病。依据是否并发嗅觉障碍...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缺乏或作用缺陷引起以性腺发育不良为特征的内分泌罕见病。依据是否并发嗅觉障碍可以分为嗅觉正常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normosmic isolated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nIHH)和嗅觉障碍的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本研究收集并分析了1例nIHH散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全外显子测序证实患儿同时携带FGFR1基因变异(c.2008G>A,p.E670K)和遗传于其母亲的CEP290基因变异(c.964G>A,p.D322N)。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GFR1基因突变(c.2008G>A)改变FGFR1蛋白TK2结构域,影响FGFR1受体的功能及下游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CEP290基因(c.964G>A)可能影响GnRH神经元的正确迁徙途径导致IHH,CEP290蛋白与FGFR1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扩展了IHH致病基因表达谱,为探究IHH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为该类疾病的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FGFR1 cep290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利用CRIS-PITCh系统构建原位表达CEP290-EGFP的细胞系
2
作者 周士博 胡怀斌 +1 位作者 涂海情 李慧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5-39,共5页
初级纤毛是一种存在于脊椎动物大多数细胞表面的细胞器,主要参与胚胎发育和传导胞外信号。在纤毛生长的过程中,过渡区关键蛋白CEP290主要定位在中心体上,而CEP290表达或定位异常影响初级纤毛的结构和功能。实验基于一种新型基因敲入技... 初级纤毛是一种存在于脊椎动物大多数细胞表面的细胞器,主要参与胚胎发育和传导胞外信号。在纤毛生长的过程中,过渡区关键蛋白CEP290主要定位在中心体上,而CEP290表达或定位异常影响初级纤毛的结构和功能。实验基于一种新型基因敲入技术——CRIS-PITCh系统,通过微同源介导末端连接方法,以实现将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序列插入CEP290基因中,最终构建融合表达CEP290-EGFP蛋白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因此,可以通过荧光成像直接观察内源CEP290的动态定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CEP290的功能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纤毛 CRIS PITCh 系统 cep290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下载PDF
Leber先天性黑矇10型一家系CEP290基因变异及临床表型分析
3
作者 张海涛 朱子芊 +4 位作者 但汉东 徐英英 郭含超 石路 毛良伟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280,共8页
目的确定并观察1个汉族Leber先天性黑矇(LCA)家系的致病基因变异和临床表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5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LCA10型一家系(1例患者和2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并行眼底彩色照相、闪光视网... 目的确定并观察1个汉族Leber先天性黑矇(LCA)家系的致病基因变异和临床表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5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LCA10型一家系(1例患者和2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并行眼底彩色照相、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全基因组DNA。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线粒体环基因组(mtDNA)测序以获得致病基因及变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所有变异位点进行注释,并参考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对所有变异位点进行致病等级评估。对候选位点进行Sanger验证,并对致病性证据不足的错义变异行Minigene体外功能验证。结果先证者,男,7个月。视物追随反应差,指压眼征、畏光、眼球震颤,黄斑中心凹周围区视网膜色素上皮部分脱失。2岁时,F-ERG检查发现,双眼a、b波振幅重度降低,峰时延长,甚至无波形。先证者父母临床表型未见明显异常。WES结果显示,先证者CEP290基因第40、2号外显子分别存在c.5515_5518del(p.Glu1839Lysfs*11)(V1)移码变异和c.74C>T(p.Ala25Val)(V2)错义变异。mtDNA测序结果为阴性。Sanger验证结果表明,先证者父亲、母亲分别携带杂合移码变异V1、新发错义变异V2,构成复合杂合变异。Minigene体外功能验证结果表明,V2变异使2号外显子产生一个新的剪接供体位点,从而导致2号外显子右侧缺失30个碱基对,蛋白质框内缺失10个氨基酸残基。ACMG评级分别为致病(V1)、可能致病变异(V2)。结论CEP290基因c.5515_5518del和新发变异c.74C>T构成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本家系的致病原因,分别导致截短蛋白的产生和前体信使RNA的异常剪接。LCA具有发病年龄小、视功能严重损害和致病变异多样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先天性黑矇10型 cep290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Minigene剪接验证
原文传递
CEP290基因突变所致Joubert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文静 王平 +5 位作者 唐静文 方红军 杨赛 冯枚 陈玫 廖红梅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 通过报道1例Jouber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查结果,结合文献复习,为该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断为Joubert综合征的1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收集,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Sanger测序对... 目的 通过报道1例Jouber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查结果,结合文献复习,为该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断为Joubert综合征的1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收集,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Sanger测序对相关基因进行DNA测序.检索1952年1月~2019年6月PubMed及万方中文文献数据库,以关键词“Joubert syndrome”及“Joubert综合征”进行搜索.结果 患儿男,5月,因“至今竖头不能、双眼震颤”入院,患儿有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眼部共济失调,头MRI提示“中线裂征”,患儿基因检测到CEP290 c.5611_5614delCAAA p.(Gln1871fs)和CEP290c.1825-2A>G两个杂合致病突变,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共检索到英文病例文献195篇,中文文献55篇.截至目前,国外报道约有200余例,国内报道70余例.报道的病变多发生于后颅窝、以小脑蚓部缺如或发育不全为主要特征的发育畸形,常伴有小头畸形、多指、视网膜缺损或视网膜发育不良和多囊肾;纯合子发病为其显著特征.现在已确认30余种与该病有关的纤毛/基质体基因突变.结论 CEP290基因c.5611_5614delCAAA p.(Gln1871fs)和CEP290 c.1825-2A>G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患儿Joubert综合征的分子病因.c.5611_5614delCAAA p.(Gln1871 fs)突变为移码突变,文献报道在患者中检测到该突变,故认为此突变为致病突变;c.1825-2A>G杂合突变为一个剪接位点突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经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NetGene2 Server),其明显影响mRNA剪接,且ESP6500、千人基因组、HGMD和dbSNP数据库均未见收录,根据ACMG/AMP 2015评级标准,结果为致病性的(PVS1,PM2,PM3,PP3).Mutation Taster软件预测为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BERT综合征 cep290基因 基因突变 磨牙征
原文传递
CEP290基因新变异相关单纯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庆歌 李亚 +3 位作者 游雅 刘长庚 李舒茵 雷博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0-655,共6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CEP290基因新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单纯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RD)的临床表型和致病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2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并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个CORD家系中的2例患者及2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受检者均行... 目的观察并分析CEP290基因新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单纯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RD)的临床表型和致病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2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并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个CORD家系中的2例患者及2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受检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彩色眼底照相、自身荧光、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SS-OCT)、自适应光学眼底成像、静态阈值视野、全视野和多焦视网膜电图(ERG)检查,以及全身其他系统检查。采集受检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试剂盒PS400对DNA进行测序,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进行Sanger验证及家系共分离分析。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对突变位点致病性进行分析。通过GERP++、Clustal Omega、Weblogo分析软件明确该基因突变位点在不同物种间的保守性。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1、29岁。患者右眼和左眼BCVA分别为0.7、0.4和0.3、0.4。全视野、多焦ERG检查,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功能降低,以视锥细胞功能下降更甚。SS-OCT检查,黄斑外核层变薄,椭圆体带及嵌合体带光反射信号减弱。自适应光学眼底成像检查,黄斑中心凹10°视角内视锥细胞排列紊乱、密度降低,部分区域视锥细胞萎缩透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全身其他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例患者均携带CEP290 c.950T>A(p.Leu317*)(M1)、c.4144_4149del(p.Tyr1382_Glu1383del)(M2)复合杂合变异。其父亲、母亲分别携带M2、M1。M1、M2分别为新发现无义突变、新发现缺失突变,在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ExAC数据库、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未见。M1被Mutation Taster、CADD软件预测为有害,GERP++显示其影响的氨基酸高度保守;根据ACMG指南评为疑似致病性变异。M2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先证者父母临床表型未见明显异常。Sanger测序验证,符合家系共分离。结论CEP290基因突变导致的单纯CORD患者在视锥细胞结构异常、密度下降,视锥、视杆细胞功能下降时,仍保留较好的视力。CEP290基因M1、M2分别为新发现无义突变、新发现缺失突变,扩大了单纯CORD的致病基因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突变 锥杆细胞营养不良 临床表型 cep290基因
原文传递
两例Joubert综合征患儿的CEP290基因变异分析
6
作者 罗媛媛 易昕 +1 位作者 周陶成 童光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49-152,共4页
分析CEP290基因变异致 Joubert 综合征2例临床表现与基因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例确诊为Joubert 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头颅MRI均提示“磨牙征”。例1有阵发性呼吸运动异常,例2合并有肝功能异常及肾囊肿,2例患儿全外显子组测序显... 分析CEP290基因变异致 Joubert 综合征2例临床表现与基因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例确诊为Joubert 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头颅MRI均提示“磨牙征”。例1有阵发性呼吸运动异常,例2合并有肝功能异常及肾囊肿,2例患儿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存在CEP29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例1 c.6787A>G错义变异来源于母亲,c.7342delinsAC移码变异来源于父亲。例2 c.2587-2(IVS24)A>T剪切位点变异来源于母亲,c.1666_c.1667 ins A移码变异来源于父亲。结论 2例患儿确诊为 Joubert 综合征,c.7342delinsAC、c.2587-2(IVS24)A>T和c.1666_c.1667 ins A为新发现的变异,扩大了Joubert综合征致病基因CEP290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290基因 JOUBERT综合征 全外显子组测序
下载PDF
一个Meckel-Gruber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7
作者 焦智慧 赵干业 +2 位作者 刘莉娜 郭煜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分析一个Meckel-Gruber综合征家系的致病性变异位点,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的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检出的可疑致病变异经PCR扩增后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确定致病性变异后抽取胎盘... 目的分析一个Meckel-Gruber综合征家系的致病性变异位点,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的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检出的可疑致病变异经PCR扩增后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确定致病性变异后抽取胎盘绒毛组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先证者携带CEP290基因c.2743G>T(p.E915X)和c.2587-2A>T复合杂合变异,均为未报道的新突变,先证者父母均为杂合携带者,胎儿未携带上述复合杂合突变。结论CEP290基因变异是Meckel-Gruber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丰富了CEP290基因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kel-Gruber综合征 cep290基因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罕见肾单位肾痨患儿的临床与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东 童桂霞 +7 位作者 董睿 律玉强 高敏 马健 宛雅 庞焕平 盖中涛 刘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43-746,共4页
目的对1例临床高度怀疑为肾单位肾痨(nephronophthisis,NPHP)的患儿进行基因变异鉴定与分析,以明确其诊断。方法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测序分析,对可疑致病变异位点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 目的对1例临床高度怀疑为肾单位肾痨(nephronophthisis,NPHP)的患儿进行基因变异鉴定与分析,以明确其诊断。方法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测序分析,对可疑致病变异位点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为7岁先天失明的女孩,因无明显诱因反复呕吐伴乏力、精神差7~8天于当地医院就诊,后以"肾功能衰竭"转入本院。患儿尿常规潜血(3+),尿蛋白(1+),血尿素氮、肌酐进行性明显升高;超声检查双肾体积略增大,肾实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提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临床拟诊为"肾单位肾痨"。测序结果示患儿CEP290基因存在c.2587-2A>T和c.2251C>T复合杂合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患儿携带的CEP290基因两个变异均被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结论患儿被确诊为CEP290基因变异所致的肾单位肾痨6型,该疾病案例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为该病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单位肾痨 cep290基因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RNA-based therapies in animal models of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causing blindness
9
作者 Xia Wang Xianghong Shan +1 位作者 Kevin Gregory-Evans Cheryl Y.Gregory-Evans 《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 2020年第2期113-126,共14页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is a severe,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recessive eye disease in which∼35%of genemutations are in-frame nonsensemutations coding for loss-of-function 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s(PTCs)inm...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is a severe,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recessive eye disease in which∼35%of genemutations are in-frame nonsensemutations coding for loss-of-function 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s(PTCs)inmRNA.Nonsense suppression therapy allows read-through of PTCs leading to production of full-length protein.A limitation of nonsense suppression is that nonsense-mediated decay(NMD)degrades PTC-containing RNA transcript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inhibition of NMD could improve nonsense suppression efficacy in vivo.Using a high-throughput approach in the recessive cep290 zebrafish model of LCA(cep290;Q1223X),we first tested the NMD inhibitor Amlexanox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onsense suppression drug Ataluren.We observed reduced retinal cell death and improved visual function.With these positive data,we next investigated whether this strategy was also applicable across species in two mammalianmodels:Rd12(rpe65;R44X)and Rd3(rd3;R107X)mouse models of LCA.In the Rd12 model,cell death was reduced,RPE65 protein was produced,and in vivo visual function testing was improved.We establish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mlexanox in Rd12 retina was through reduced UPF1 phosphorylation.In the Rd3 model,however,no beneficial effect was observed with Ataluren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mlexanox.This variation in response establishes that some forms of nonsensemutation LCA can be targeted by RNA therapies,but that this needs to be verified for each genotype.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cision medicine by identifying better responders to specific drugs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validated retinal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ion medicine Ataluren AMLEXANOX nonsense suppression RPE65 cep290 RD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