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_(4)-GMET和G-PT处理对AR+AF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立 郑学军 +3 位作者 贺楚才 黄乐 彭井泉 左滨槐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4-117,共14页
目的在兼顾涂层抗反射性和疏水性的前提下,通过强化抗反射(AR)多层复合膜系与抗指纹(AF)涂层之间的黏附力,提升复合涂层的机械耐久性能。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AR多层复合膜系,首创性地采用CF_(4)气体微刻蚀(CF_(4)-Gas Mi... 目的在兼顾涂层抗反射性和疏水性的前提下,通过强化抗反射(AR)多层复合膜系与抗指纹(AF)涂层之间的黏附力,提升复合涂层的机械耐久性能。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AR多层复合膜系,首创性地采用CF_(4)气体微刻蚀(CF_(4)-Gas Micro-etching Treatment,CF_(4)-GMET)与石墨等离子体(Graphite Plasma Treatment,G-PT),依次对AR膜系表面进行处理后,将AF试剂蒸镀附于AR层表面并冷却,即可得到具有超强耐磨性的AF/CF_(4)-GMET&G-PT SiO_(2)/AR抗反射疏水涂层。结果CF_(4)-GMET对AR表层SiO_(2)处理后,其表面“柱状尖峰”消失,得到低粗糙度针状表面,并增大了SiO_(2)与AF涂层的接触比表面积。G-PT处理大幅提高了表层SiO_(2)亲水性,从而使得SiO_(2)表面黏附功增大。经2道工艺处理后,SiO_(2)表面粗糙度降低,黏附功先降后升为最大值,蒸镀AF疏水涂层后界面结合最为稳定,耐磨性能显著增强。在负载为1000 g的钢丝绒摩擦10000次后,抗反射疏水涂层的水接触角(WCA)从117.7°下降至113.6°,磨损率仅为3.4%,耐磨性能极佳。结论对AR膜系表层SiO_(2)进行CF_(4)-GMET和G-PT处理,能显著提高抗反射疏水涂层的耐磨性能,而对光学透过率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 cf_(4)气体微刻蚀 石墨等离子体处理 抗反射疏水涂层 耐磨性
下载PDF
CF_(3)H和CO_(2)抑制CH_(4)爆炸实验研究
2
作者 白洁琪 白纪成 +3 位作者 梁运涛 王琳 宋双林 田富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0,共9页
为对比研究CF_(3)H和CO_(2)对CH_(4)爆炸特性的抑制效果,使用20 L球型爆炸压力测试系统分别测量对比2种抑制剂对CH_(4)在空气中爆炸极限范围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2种抑制剂对CH_(4)体积分数9.5%爆炸压力参数影响,分析了2种抑制... 为对比研究CF_(3)H和CO_(2)对CH_(4)爆炸特性的抑制效果,使用20 L球型爆炸压力测试系统分别测量对比2种抑制剂对CH_(4)在空气中爆炸极限范围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2种抑制剂对CH_(4)体积分数9.5%爆炸压力参数影响,分析了2种抑制剂针对CH_(4)在空气中爆炸的爆炸三角形。结果表明:CF_(3)H和CO_(2)均能缩小CH_(4)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抑制CH_(4)至失爆所需CF_(3)H和CO_(2)体积分数分别为12.5%和21.5%;对比抑制CH_(4)体积分数9.5%的爆炸参数(反应峰值压力和升压速率),10%CF_(3)H的抑爆能力是等量CO_(2)的1.95倍和1.3倍,但是低于体积分数4%的CF_(3)H单独使用时对CH_(4)爆炸存在微弱的促进作用;2种抑制剂作用下的爆炸三角形显示CF_(3)H抑制下的可爆区域面积小于CO_(2),安全区域内CF_(3)H的窒息比是CO_(2)的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爆炸 瓦斯爆炸 CO_(2) cf_(3)H 爆炸极限 抑爆剂 爆炸压力 爆炸三角形
下载PDF
温度对SF_(6)/CF_(4)混合气体尖板放电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陈远东 郑宇 +3 位作者 孟辉 沈腾达 梁建 周文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8,共8页
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使用SF_(6)/CF_(4)混合气体可以避免SF_(6)气体液化,适合在极寒地区应用。为获得设备内部存在尖端放电缺陷时SF_(6)/CF_(4)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受温度的影响,采用尖板电极模拟缺陷尖端放电,开展SF_(6)/CF_(4)混合气体在0... 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使用SF_(6)/CF_(4)混合气体可以避免SF_(6)气体液化,适合在极寒地区应用。为获得设备内部存在尖端放电缺陷时SF_(6)/CF_(4)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受温度的影响,采用尖板电极模拟缺陷尖端放电,开展SF_(6)/CF_(4)混合气体在0.1~0.7 MPa气压范围和-50~20℃温度范围的工频放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SF_(6)/CF_(4)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随气压升高均出现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驼峰趋势;但随着温度降低,驼峰峰值处的击穿电压随温度降低出现降低趋势,而在非驼峰峰值处的击穿电压随温度降低而基本不变。通过分析温度对电晕空间电荷的影响,解释了SF_(6)/CF_(4)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在不同气压下受温度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cf_(4) 驼峰曲线 尖端放电 绝缘缺陷 温度效应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寒地区CF_(4)和SF_(6)/CF_(4)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汝括 董杰 +3 位作者 王雅湉 伊国鑫 丁祥浩 马乐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高寒地区须携带多台仪器以满足3种不同量级SF_(6)气体中CF_(4)气体浓度的检测需求,现场运维效率低且仪器购置成本高。为此,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热释电检测技术的SF_(6)气体中CF_(4)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可自动选择不同的放大电阻以实现多量... 高寒地区须携带多台仪器以满足3种不同量级SF_(6)气体中CF_(4)气体浓度的检测需求,现场运维效率低且仪器购置成本高。为此,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热释电检测技术的SF_(6)气体中CF_(4)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可自动选择不同的放大电阻以实现多量程切换。然后提出了BP和PSO-BP2种神经网络温度-压力协同补偿模型,并通过搭建高效模拟实验平台为模型预测提供数据支撑,预测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优于BP神经网络。最后将PSO-BP神经网络温度-压力协同补偿模型内置于多量程检测仪器CF_(4)气体浓度检测仪器。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小量程和大量程检测误差和重复性分别不超过±2%和1.6%,混合比量程下误差和重复性分别不超过±0.5%和0.2%,对高寒地区电网运维检修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_(4)气体浓度检测 热释电检测技术 高寒地区 三量程 PSO-BP神经网络模型 温度-压力协同补偿
下载PDF
纯SF_(6)断路器的SF_(6)/CF_(4)混合气体不停电改造方案
5
作者 柯振宇 朱亮亮 +2 位作者 白祥宇 杨胜林 丁自成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4期177-179,共3页
SF_(6)气体因其绝缘、灭弧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为满足灭弧性能要求,SF_(6)气体常以高压状态存在于电力设备内,但压力过高时,环境温度的降低极易造成其液化。近年来,冬季低温寒潮时,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所辖设备多次出现断... SF_(6)气体因其绝缘、灭弧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为满足灭弧性能要求,SF_(6)气体常以高压状态存在于电力设备内,但压力过高时,环境温度的降低极易造成其液化。近年来,冬季低温寒潮时,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所辖设备多次出现断路器SF_(6)液化、闭锁等情况,存在断路器拒动、越级跳闸的风险。针对新疆地区极端温度造成的SF_(6)气体低温液化问题,研究利用SF_(6)/CF_(4)混合气体代替纯SF_(6)作为绝缘介质,解决纯SF_(6)气体高压状态遇低温易液化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纯SF_(6)断路器进行混合气体不停电改造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断路器 SF_(6)/cf_(4) 混合气体 替代技术
下载PDF
SF_(6)/CF_(4)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泄漏率准确测试方法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文良 王振中 +2 位作者 王琰 王琼 刘卓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1年第2期28-31,共4页
针对目前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泄漏率检测常用的扣罩法和局部包扎法存在检测准确度低、安装难度大、无法带电作业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F_(6)/CF_(4)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泄漏率准确测试方法,在设备充气接口处安装检测元件,实时测取设备... 针对目前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泄漏率检测常用的扣罩法和局部包扎法存在检测准确度低、安装难度大、无法带电作业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F_(6)/CF_(4)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泄漏率准确测试方法,在设备充气接口处安装检测元件,实时测取设备内部的压力值和温度值,计算气体密度和泄漏率。该方法可有效排除气温和气室体积因素的干扰,提高气体泄漏率检测的准确度,且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可作为日常监测方式,对SF_(6)/CF_(4)气体绝缘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故障预测和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cf_(4)气体 气体绝缘设备 气体泄漏率 精准检测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神经调节蛋白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萍 牛尚梅 +4 位作者 柴巧英 刘云 史冬丹 李欣欣 胡新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2025-2029,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清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69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同期收治的57例亚临床甲亢患者作为亚临床甲亢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清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69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同期收治的57例亚临床甲亢患者作为亚临床甲亢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为健康对照组。对甲亢患者均给予硫酰胺类药物甲巯咪唑治疗3个月。比较3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分析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TSH、FT3、FT4、NRG4水平变化;评估治疗前血清NRG4辅助诊断甲亢的价值;分析治疗前血清NRG4水平与TSH、FT3、FT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甲亢组治疗前TSH水平[(0.14±0.03)mU/L]低于亚临床甲亢组[(0.25±0.04)mU/L]、健康对照组[(2.61±0.45)mU/L],甲亢组治疗前FT3、FT4、NRG4水平[(15.54±2.68)pmol/L、(41.36±10.02)pmol/L、(3.42±1.12)ng/mL]高于亚临床甲亢组[(6.25±0.27)pmol/L、(20.34±3.45)pmol/L、(2.61±0.52)ng/mL]、健康对照组[(3.74±0.39)pmol/L、(12.03±2.16)pmol/L、(1.89±0.4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患者FT3、FT4、NRG4水平在治疗1个月[(12.04±2.41)pmol/L、(30.25±7.84)pmol/L、(2.84±0.87)ng/mL]、3个月[(7.65±2.23)pmol/L、(19.63±4.25)pmol/L、(2.37±0.61)ng/mL]时相比治疗前降低(P<0.05),TSH水平在治疗1个月[(0.87±0.21)mU/L]、3个月[(1.42±0.32)mU/L]相比治疗前升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RG4诊断甲亢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799~0.919,P<0.05),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8.9%,最佳临界值为2.39 ng/mL,约登指数为0.55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RG4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r=-0.494,P<0.05),与FT3、FT4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2、0.644,P<0.05)。结论 甲亢患者血清NRG4呈相对高水平,硫酰胺类药物治疗后其水平下降;甲亢患者NRG4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指标水平具有相关性,对甲亢的临床诊治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神经调节蛋白4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下载PDF
高寒地区高压断路器用SF_(6)/CF_(4)混合气体液化试验分析
8
作者 杨文良 刘卓 +2 位作者 王振中 王琰 赵磊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1年第3期28-31,共4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某次气温骤降后,8台不同生产厂家的SF_(6)/CF_(4)混合气体断路器相继发生低气压告警或闭锁故障,现场开展了密封性能测试、SF_(6)分解物测试、密度表校验等诊断性试验,试验结果未见异常。之后对缺陷断路器进行了混合... 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某次气温骤降后,8台不同生产厂家的SF_(6)/CF_(4)混合气体断路器相继发生低气压告警或闭锁故障,现场开展了密封性能测试、SF_(6)分解物测试、密度表校验等诊断性试验,试验结果未见异常。之后对缺陷断路器进行了混合气体组分测试,根据断路器参数,利用试验平台模拟了断路器在低温运行工况下发生低气压故障的过程。结果表明:充装SF_(6)/CF_(4)气体比例不正确、混合气体密度表参数不匹配、罐体内气压过高会造成SF_(6)/CF_(4)混合气体断路器在低温条件下发生低气压故障。提出了应在相关规程中增加对混合气体断路器开展现场混合气体组分测试、核对密度表参数、出厂时进行低温条件下密封性能检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SF_(6)/cf_(4)混合气体断路器 低气压 气体组分 密度表参数
下载PDF
热态SF_(6)/CF_(4)击穿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广雷 林莘 +4 位作者 夏亚龙 徐建源 庚振新 钟建英 赵晓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70,共6页
热态介质折合临界击穿场强是判断开关设备弧后介质是否发生重击穿的依据,获取热态SF_(6)/CF_(4)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对于评估和优化SF_(6)/CF_(4)高压开关设备开断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质量作用定律计算压强为0.1~1.6 MPa下SF_(6)... 热态介质折合临界击穿场强是判断开关设备弧后介质是否发生重击穿的依据,获取热态SF_(6)/CF_(4)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对于评估和优化SF_(6)/CF_(4)高压开关设备开断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质量作用定律计算压强为0.1~1.6 MPa下SF_(6)/CF_(4)等离子体粒子组分含量,分析300~4000 K温度范围内混合气体50%SF_(6)/50%CF_(4)随温度变化过程。采用两项近似法求解玻尔兹曼方程,计算不同压强下热态SF_(6)/CF_(4)折合临界击穿场强(E/N)_(cr)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500 K时,(E/N)_(cr)几乎不变,约为268.3 Td(1 Td=1×10^(-21)Vm^(2));温度高于2000 K时,由于CF_(4)分解产物CF_(x)(x=1,2,3)的影响,混合气体(E/N)_(cr)高于纯SF_(6);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E/N)_(cr)稳定在40 Td左右。最后计算了0.7 MPa下不同比例冷态SF_(6)/CF_(4)有效电离反应系数,并与文献值进行对比,验证文中计算方法和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态SF_(6)/cf_(4) 质量作用定律 粒子组分 玻尔兹曼方程 折合临界击穿场强
下载PDF
五种吸附剂与C_(4)F_(7)N气体及CF_(3)SO_(2)F气体的相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浥尘 郑宇 +2 位作者 朱太云 周文俊 李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6-203,共8页
全氟异丁腈(C_(4)F_(7)N)和三氟甲基磺酰氟(CF_(3)SO_(2)F)是两种具有应用前景的SF_(6)替代气体,有必要研究其与设备中常见吸附剂的相容性。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五种常用的吸附剂(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13X分子筛及活性氧化铝)... 全氟异丁腈(C_(4)F_(7)N)和三氟甲基磺酰氟(CF_(3)SO_(2)F)是两种具有应用前景的SF_(6)替代气体,有必要研究其与设备中常见吸附剂的相容性。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五种常用的吸附剂(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13X分子筛及活性氧化铝)与C_(4)F_(7)N气体、CF_(3)SO_(2)F气体的相容性,采用C_(4)F_(7)N/CO_(2)、CF_(3)SO_(2)F/N_(2)混合气体进行试验,检测试验前后混合气体的比例及成分,发现活性氧化铝会使C_(4)F_(7)N气体体积分数下降,但不会使CF_(3)SO_(2)F气体体积分数下降;其他几种吸附剂均不会使两种气体体积分数下降。分析表明,C_(4)F_(7)N气体分子的CN基团会与活性氧化铝发生弱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被活性氧化铝吸附,因此活性氧化铝不适合作为C_(4)F_(7)N气体设备中的吸附剂。该文涉及的五种吸附剂均与CF_(3)SO_(2)F气体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C_(4)F_(7)N cf_(3)SO_(2)F SF_(6)替代气体 相容性
下载PDF
温度对SF_(6)/CF_(4)气体间隙工频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远东 郑宇 +3 位作者 孟辉 李儒璋 梁建 周文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69-4176,共8页
SF_(6)/CF_(4)混合气体具有低液化温度和高绝缘强度,主要应用于低温环境GIS等设备中,有必要研究低温环境下温度对SF_(6)/CF_(4)混合气体的工频放电的影响。为此开展了SF_(6)/CF_(4)混合气体在−50~20℃温度范围内的工频放电试验,得到了... SF_(6)/CF_(4)混合气体具有低液化温度和高绝缘强度,主要应用于低温环境GIS等设备中,有必要研究低温环境下温度对SF_(6)/CF_(4)混合气体的工频放电的影响。为此开展了SF_(6)/CF_(4)混合气体在−50~20℃温度范围内的工频放电试验,得到了稍不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随温度的变化,以及极不均匀电场中局放起始电压和击穿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在稍不均匀电场中,0.7 MPa 20%SF_(6)/80%CF_(4)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随温度降低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而0.7 MPa 50%SF_(6)/50%CF_(4)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随温度降低基本保持不变。在极不均匀电场中,0.7 MPa 20%SF_(6)/80%CF_(4)混合气体的尖端缺陷局放起始电压随温度降低而轻微降低,放电量和放电次数随温度降低呈增大趋势,但击穿电压随温度降低基本保持不变。研究结果对于指导SF_(6)/CF_(4)混合气体在低温下的绝缘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 气体放电 击穿特性 温度影响 SF_(6)/cf_(4)混合气体
下载PDF
低温SF_(6)/CF_(4)混气中绝缘子闪络电压的概率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远东 郑宇 +4 位作者 孟辉 李儒璋 张海龙 梁建 周文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9-236,共8页
SF_(6)/CF_(4)混合气体主要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中,气固交界面是设备的绝缘薄弱环节,有必要研究低温环境下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文中首先分析了SF_(6)/CF_(4)混合气体的基本绝缘和液化特性,据... SF_(6)/CF_(4)混合气体主要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中,气固交界面是设备的绝缘薄弱环节,有必要研究低温环境下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文中首先分析了SF_(6)/CF_(4)混合气体的基本绝缘和液化特性,据此选择0.7 MPa 50%SF_(6)/50%CF_(4)混合气体进行-50~20℃温度范围内的圆柱形绝缘子沿面闪络试验,同时开展了0.5 MPa SF_(6)气体在-35~20℃温度范围内的对照试验。其次采用威布尔分布分析了沿面闪络电压的概率分布特性。发现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服从威布尔分布,利用威布尔分布可反映不同累积概率下的闪络电压及其分散性,其特征闪络电压随温度降低呈先下降再上升最后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建议0.7 MPa 50%SF_(6)/50%CF_(4)混合气体的最低使用温度不低于-40℃,该值低于0.5 MPa SF_(6)气体的最低使用温度建议值-35℃,研究结果对SF_(6)/CF_(4)混合气体在低温下的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cf_(4) 气体绝缘 气体放电 沿面闪络 概率分布
下载PDF
微水条件下SF6/CF_(4)混合气体中的低温沿面放电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子林 郑宇 +1 位作者 周文俊 董旭柱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4,共8页
为了探究微水条件下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环氧树脂低温沿面闪络特性,开展0.2 MPa与0.4 MPa两个气压下50%SF_(6)/50%CF_(4)混合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微水含量条件下的环氧树脂沿面放电试验。文中利用板—板电极模拟切向电场为主的准均... 为了探究微水条件下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环氧树脂低温沿面闪络特性,开展0.2 MPa与0.4 MPa两个气压下50%SF_(6)/50%CF_(4)混合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微水含量条件下的环氧树脂沿面放电试验。文中利用板—板电极模拟切向电场为主的准均匀电场,通过计算和实验探究了微水含量的选取和控制方法,研究了温度和微水含量对50%SF_(6)/50%CF_(4)混合气体中准均匀电场沿面闪络的影响,研究发现:沿面闪络电压随温度降低呈先减小后稳定的变化规律,仅当试验气压为0.2 MPa且含水量为3000 ppm(1 ppm=1×10^(-6))时,沿面闪络电压随温度降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微水含量在300~3000 ppm范围内时,微水含量对气压为0.2 MPa和0.4 MPa的50%SF_(6)/50%CF_(4)混合气体中沿面闪络击穿场强的影响不大。试验可为低温下的GIS等设备的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cf_(4)混合气体 微水 低温 沿面闪络
下载PDF
Cu(CF_(3)SO_(3))2/g-C_(3)N_(4)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14
作者 隋秉蓉 初红涛 +2 位作者 尹杰 楼慈涵 张宇桐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69,共5页
先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制备g-C_(3)N_(4)粉末,再采用溶剂热法制备Cu(CF_(3)SO_(3))2/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考察Cu(CF_(3)SO_(3))2/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并对其进行光催化动力学分析。... 先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制备g-C_(3)N_(4)粉末,再采用溶剂热法制备Cu(CF_(3)SO_(3))2/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考察Cu(CF_(3)SO_(3))2/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并对其进行光催化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Cu(CF_(3)SO_(3))2/g-C_(3)N_(4)复合样品呈管状结构,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性能远高于g-C_(3)N_(4),150 min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6.6%;在重复使用4次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然可以保持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g-C_(3)N_(4) Cu(cf_(3)SO_(3))2
下载PDF
Decomposition of Potent Greenhouse Gases SF_6,CF_4 and SF_5CF_3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仁熙 王婧婷 +1 位作者 曹栩 侯惠奇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88-393,共6页
For their distinguished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100)and long atmosphere lifespan,CF_4,SF_6 and SF_5CF_3were significant in the field of greenhouse gas research.The details of discharging character and the optima... For their distinguished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100)and long atmosphere lifespan,CF_4,SF_6 and SF_5CF_3were significant in the field of greenhouse gas research.The details of discharging character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 were discussed by using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reactor to decompose these potent greenhouse gases in this wor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F_6 could be decomposed by 92%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5 min resident time and3000 V applied voltage with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2.0 k Pa,28.2 k Pa,and 1.8 k Pa for SF_6,air and water vapor,respectively.0.4 k Pa CF_4 could be decomposed by 98.2% for 4 min resident time with 30 k Pa Ar added.The decomposition of SF_5CF_3 was much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SF_6 and CF_4and moreover,1.3 k Pa SF_5CF_3,discharged with 30 k PaO_2,Ar and air,could not be detected when the resident time was 80 s,40 s,and 120 s,respectively.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BD was a feasible technique for the abatement of potent greenhouse g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SF_5cf_3 cf_4 SF_6
下载PDF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new N^4-[bi-(4-fluorophenyl)-methyl]-piperazine thiosemicarbazones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被引量:4
16
作者 Qing Han Li Zhi Gang Zha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Six new N4-[bi-(4-fluorophenyl)-methyl]-piperazine thiosemicarbazones 3a-f have been prepared starting from [bi-(4-fluorophenyl)-methyl]-piperazine in solvent-free condition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with excell... Six new N4-[bi-(4-fluorophenyl)-methyl]-piperazine thiosemicarbazones 3a-f have been prepared starting from [bi-(4-fluorophenyl)-methyl]-piperazine in solvent-free condition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with excellent yields. Their structures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MS and 1H NMR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4-Fluorophenyl)-methyl]-piperazine THIOSEMICARBAZONES Microwave irradiation SOLVENT-free Organic synthese
下载PDF
Solvent-free synthesis of some new 2-(3,5-dimethoxy-4-methylphenyl)-5-aryl-1,3,4-oxadiazoles 被引量:2
17
作者 Aamer Saeed Amara Mumtaz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3-427,共5页
An expeditious microwave-accelerated one-step synthesis of some new 2-(3,5-dimethoxy-4-methylphenyl)-5-aryl-1,3,4- oxadiazoles by reaction of 3,5-dimethoxy-4-methyl hydrazide with different carboxylic acids in prese... An expeditious microwave-accelerated one-step synthesis of some new 2-(3,5-dimethoxy-4-methylphenyl)-5-aryl-1,3,4- oxadiazoles by reaction of 3,5-dimethoxy-4-methyl hydrazide with different carboxylic acids in presence of thionyl chloride under neat conditions,has been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Oxadiazoles 3 5-Dimethoxy-4-methylhydrazide SOLVENT-free
下载PDF
Strontium chloride-catalyzed one-pot synthesis of 4(3H)-quinazolinones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被引量:2
18
作者 Min Wang Zhi Guo Song Ting Ting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167-1170,共4页
Strontium chloride was used as an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in one-pot condensation of anthranilic acid, ortho esters and amin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4(3H)-quinazolinone derivatives in good yields at ... Strontium chloride was used as an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in one-pot condensation of anthranilic acid, ortho esters and amin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4(3H)-quinazolinone derivatives in good yields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H)-Quinazolinones One-pot synthesis Solvent-free conditions Strontium chloride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加重FFAR4基因缺失小鼠结肠炎进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靖伟 姜旋 +1 位作者 朱升龙 陈永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额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病情。研究表明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人群研究表明部分IBD患者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益于其疾病缓解。...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额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病情。研究表明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人群研究表明部分IBD患者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益于其疾病缓解。大规模测序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基因FFAR4存在突变,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IBD治疗中的不确定结果是否与FFAR4基因的缺失有关,目前尚不清晰。通过对野生型(WT)小鼠和FFAR4基因缺失(FFAR4KO)小鼠进行结肠炎造模,并同时对两组小鼠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时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情况下,相较于WT小鼠,FFAR4KO小鼠的结肠炎更加严重,表现为更多的体质量丢失、更高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更高的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更高的结肠炎症因子转录水平。该研究为IBD患者得到精确营养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游离脂肪酸受体4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FREE RADICAL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2-METHYL-AND 2-METHYL-9-n-BUTYL-(-7-METHYLENE-1,4,6-TRIOXA-SPIRO (4, 4)NONANE)
20
作者 潘才元 王寅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32-238,共7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and free radical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2-methyl-and 2-methyl-9-n-butyl (-7-methylene-1, 4, 6-trioxaspiro (4, 4) nonane). The structures of the two polymers were verified by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and free radical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2-methyl-and 2-methyl-9-n-butyl (-7-methylene-1, 4, 6-trioxaspiro (4, 4) nonane). The structures of the two polymers were verified by IR, 'H and ^(13)C NMR spectra. The substituent on 9-position of 7-methylene-trioxaspiro (4, 4) nonane affects the structure of polymer and polymerization activity. The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Mehyl-7-methylene-trioxaspiro (4 4) nonane 2-Mehyl-9-n-butyl-7-methylene-trioxaspiro (4 4) nonane free radical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Substituent effect Steric hindr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