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4/N2 separation on methane molecules grade diameter channel molecular sieves with a CHA-type structure 被引量:8
1
作者 Hua Shang Yuping Li +3 位作者 Jiaqi Liu Xuan Tang Jiangfeng Yang Jinpi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044-1049,共6页
Samples of methane molecules grade diameter channel CHA-type molecular sieves(Chabazite-K, SAPO-34 and SSZ-13)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adsorption separation of CH4/N2 mixtures. The isotherms recorded for CH4 and N... Samples of methane molecules grade diameter channel CHA-type molecular sieves(Chabazite-K, SAPO-34 and SSZ-13)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adsorption separation of CH4/N2 mixtures. The isotherms recorded for CH4 and N2 follow a typical type-Ι behavior, which were fitted well with the Sips model(R2>0.999) and the selectivity was calculated using IAST theory.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habazite-K has the highest selectivity(SCH4/N= 5.5).2 SSZ-13 has the largest capacity, which can adsorb up to a maximum of 30.957 cm3·g-1(STP) of CH4, due to it having the largest pore volume and surface area, but the lowest selectivity(SCH4/N2= 2.5). From the breakthrough test, we can conclude that SSZ-13 may be a suitable candidate for the recovery of CH4 from low concentration methane(CH4<20%) based on its larger pore volume and higher CH4 capacity. Chabazite-K is more suited to the separa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methane(CH4>50%) due to its higher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SIEVES Adsorption ch4/n2 separation BREAKTHROUGH
下载PDF
CO2/CH4 separation using inside coated thin film composite hollow fiber membranes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Eun-Sung Jo Xinghai An +3 位作者 Pravin G.Ingole Won-Kil Choi Yeong-Sung Park Hyung-Keun Le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Carbon dioxide(CO_2) is greenhouse gas which originates primarily as a main combustion product of biogas and landfill gas. To separate this gas, an inside coated thin film composite(TFC)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deve... Carbon dioxide(CO_2) is greenhouse gas which originates primarily as a main combustion product of biogas and landfill gas. To separate this gas, an inside coated thin film composite(TFC)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develop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between 1,3–cyclohexanebis–methylamine(CHMA) and trimesoyl chloride(TMC). ATR-FTIR, SEM and AF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ctive thin layer formed inside the PSf hollow fiber. The separation behavior of the CHMA-TMC/PSf membrane was scrutinized by studying various effects like feed gas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CHMA concentration and TMC concentration on membran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As a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mutually the CHMA concentration and TMC concentration play key roles in determining membran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CHMA-TMC/PSf composite membrane showed good CO_2/CH_4 separation performance. For CO_2/CH_4 mixture gas(30/70 by volume) test, the membrane(PD1 prepared by CHMA 1.0% and TMC 0.5%) showed a CO_2 permeance of 25 GPU and the best CO_2/CH_4 selectivity of 28 at stage cut of 0.1. The high CO_2/CH_4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CHMA-TMC/PSf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 was mostly accredited to the thin film thickness and the properties of binary amino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film composite hollow fiber membrane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chMA/TMC CO2/ch4 separation
下载PDF
A Feasibility Study of Separating CH4/N2 by Adsorption 被引量:31
3
作者 周理 郭文才 周亚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58-561,共4页
The separation between methane and nitrogen is an inevitable and important task in the C1 chemicaltechnolog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methane from coalbed, yet i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tough tasks in thefield o... The separation between methane and nitrogen is an inevitable and important task in the C1 chemicaltechnolog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methane from coalbed, yet i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tough tasks in thefield of separation.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is a preferable technology if an adsorbent that allowing a largecoefficient of separation for the CH4/N2 system is available. The separ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CH4 and N2were obtained on analyzing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measured experimentally with nine adsorbents. A technique of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pulse was incorporated in the experiment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 was improved.Superactivated carbon with large surface area and plenty of micropores was shown to have the largest separationcoefficient and to be promising for the commercial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分离 ch4 n2 可行性研究 甲烷 氮气 压力 天然气 净化
下载PDF
Synthesis of a PEBAX-1074/ZnO nanocomposite membrane with improved CO_2 separation performance 被引量:6
4
作者 Navid Azizi Toraj Mohammadi Reza Mosayebi Behbahan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54-465,共12页
In this investigation, polymeric nanocomposite membranes(PNMs) were prepared via incorporating zinc oxide(ZnO) into poly(ether-block-amide)(PEBAX-1074) polymer matrix with different loadings. The neat membrane a... In this investigation, polymeric nanocomposite membranes(PNMs) were prepared via incorporating zinc oxide(ZnO) into poly(ether-block-amide)(PEBAX-1074) polymer matrix with different loadings. The neat membrane and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via solution casting and solution blending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fabricated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 to survey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ies and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TGA)to study thermal stabilit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es were also employed to identify variations of the chemical bond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membranes, respectively. Permeation of pure gases, CO, CHand Nthrough the prepared neat and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was studied at pressures of 3–18 bar and temperature of 25 °C.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bricated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exhibit better separation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neat PEBAX membrane in terms of both permeability and selectivity. As an example, at temperature of 25 °C and pressure of 3 bar, COpermeability, ideal CO/CHand CO/Nselectivity values for the neat PEBAX membrane are 110.67 Barrer, 11.09 and 50.08,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values are 152.27 Barrer,13.52 and 62.15 for PEBAX/ZnO nanocomposite membrane containing 8 wt% 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membrane ZnO nanoparticles PEBAX-1074 CO2/ch4 separation
下载PDF
农垦与放牧对内蒙古草原N_2O、CO_2排放和CH_4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9
5
作者 王跃思 纪宝明 +2 位作者 黄耀 胡玉琼 王艳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3,共7页
利用优选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 (GC) ,首次对我国内蒙古草原典型地区进行了人类活动对N2 O、CO2 和CH4交换通量影响的实验观测 .结果表明 ,农垦麦田N2 O平均排放通量比原始草原高出 3倍 ,并改变了草甸草原为CO2 汇的性质 ,使其季节排放净... 利用优选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 (GC) ,首次对我国内蒙古草原典型地区进行了人类活动对N2 O、CO2 和CH4交换通量影响的实验观测 .结果表明 ,农垦麦田N2 O平均排放通量比原始草原高出 3倍 ,并改变了草甸草原为CO2 汇的性质 ,使其季节排放净通量以C计增加 1 4 .3mg·(m2 ·h) - 1.随放牧强度的增加CO2 排放通量呈线性增长 ,轻牧会引起草原对CH4 吸收的大幅增加 ,而随着放牧压力的增大 ,增加值迅速回落 .农垦麦田与草甸草原相比地 气间CH4 交换无显著变化 ,放牧强度对N2 O排放影响无显著规律 .土壤湿度和温度是影响草原排放N2 O和CO2 、吸收CH4 季节变化形式的关键因子 ,而人类活动仅影响排放强度 .排放和吸收量年际间差异很大 ,但主要受降水的影响 .N2 O和CO2 排放与CH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n2O CO2 ch4 农垦 放牧 草原 温室气体 大气环境 废气排放
下载PDF
变压吸附技术分离CH_4/N_2气体混合物 被引量:49
6
作者 辜敏 鲜学福 +1 位作者 张代均 陈昌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采用变压吸附技术进行CH4 /N2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研究 ,以提高混合气中CH4 的浓度 .在单柱变压吸附装置上进行了变压吸附过程实验 ;考察了各步压力。
关键词 变压吸附技术 分离 活性炭 ch4 n2 甲烷 氮气 压力 煤层气
下载PDF
稻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邹建文 焦燕 +1 位作者 王跃思 黄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介绍了经过改装并配有火焰离子检测器 (FI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能同步分析稻田CO2 、CH4和N2 O排放通量的气相色谱仪Agilent 4 890D的基本原理、主要配置及性能。该仪器与GC 14A气相色谱仪的分析结果十分接近。对2 0 0 1年南京市... 介绍了经过改装并配有火焰离子检测器 (FI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能同步分析稻田CO2 、CH4和N2 O排放通量的气相色谱仪Agilent 4 890D的基本原理、主要配置及性能。该仪器与GC 14A气相色谱仪的分析结果十分接近。对2 0 0 1年南京市江宁区稻田CO2 、CH4和N2 O的季节排放通量的实测结果表明 ,该仪器具有简便易行 ,准确可靠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CO2 ch4 n2O 排放通量 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 同步分析 温室气体
下载PDF
华东稻田CH_4和N_2O排放 被引量:105
8
作者 郑循华 王明星 +4 位作者 王跃思 沈壬兴 上官行健 金继生 李老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完全不同,两者的排放通量随土壤水分条件变化而互为消长,但它们的日变化形式则比较一致。晴天时的CH4和N2O排放日变化规律明显,主要表现为下午单峰模态,有时CH4排放夜间出现一个次峰... 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完全不同,两者的排放通量随土壤水分条件变化而互为消长,但它们的日变化形式则比较一致。晴天时的CH4和N2O排放日变化规律明显,主要表现为下午单峰模态,有时CH4排放夜间出现一个次峰。CH4和N2O排放总量因肥料类型而不同,堆肥加尿素处理比NH4HCO3处理少排放N2O30%,多排放CH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 稻田 ch4 n2O 排放
下载PDF
耕作制度对川中丘陵区冬灌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7
9
作者 江长胜 王跃思 +2 位作者 郑循华 朱波 黄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3,共7页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2 a田间原位测定,研究川中丘陵区冬灌田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和不同耕作制度对冬灌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a只种1季中稻冬季灌水休闲的冬灌田(PF),在水稻生长期,CH4平均排放通量为(21.44±1.77)m...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2 a田间原位测定,研究川中丘陵区冬灌田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和不同耕作制度对冬灌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a只种1季中稻冬季灌水休闲的冬灌田(PF),在水稻生长期,CH4平均排放通量为(21.44±1.77)mg.(m2.h)-1,非水稻生长期为(3.77±0.99)mg.(m2.h)-1,分别大大低于以前文献报道的在西南其它地方观测值;全年CH4排放量以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为主,非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仅占全年总排放量的23.2%.冬灌田N2O排放通量年均值为(0.051±0.008)mg.(m2.h)-1,且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季,非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量仅占全年总排放量的8.1%.在采用水旱轮作制后,冬灌田CH4排放量大大降低,稻-麦轮作(RW)和稻-油菜轮作(RR)全年CH4排放量分别为PF的43.8%和40.6%.但冬灌田改为水旱轮作制后,N2O排放量显著增大,RW和RR的N2O年排放量分别是PF的3.7倍和4.5倍.综合考虑冬灌田在采用不同耕作制度后排放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无论是短时间尺度还是长时间尺度,采用3种耕作制度全年所排放的CH4和N2O所产生的综合GWP都为:PF RW≈RR.在20a、100a和500a时间尺度上,PF分别约是RW和RR的2.6、2.1和1.7倍.冬灌田改为水旱轮作制度后能大大减少CH4和N2O所产生的综合GW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冬灌田 ch4 n2O 排放通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下双季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全年观测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石生伟 李玉娥 +4 位作者 李明德 万运帆 高清竹 彭华 秦晓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720,共14页
选取湖南典型红壤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化肥(NPK)、新鲜稻草与化肥配施(RS+NPK1)、菌渣与化肥配施(MR+NPK1)、新鲜牛粪与化肥配施(CD+NPK2)和沼渣与化肥配施(BD+NPK2)等6个处理的CH4和N2... 选取湖南典型红壤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化肥(NPK)、新鲜稻草与化肥配施(RS+NPK1)、菌渣与化肥配施(MR+NPK1)、新鲜牛粪与化肥配施(CD+NPK2)和沼渣与化肥配施(BD+NPK2)等6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早稻、晚稻和休闲期),研究排放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CH4排放均表现出"早稻生长期少,晚稻生长期多,休闲期弱"的特点,而N2O排放主要发生在水稻生长期内(78%以上),休闲期内排放较少。NPK的CH4排放比CK增加了35%,差异不显著(P>0.05,P是拒绝原假设的犯错概率)。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中,RS+NPK1和CD+NPK2的CH4全年累计排放量分别是MR+NPK1和BD+NPK2的2.44和2.45倍(P<0.05),但后者的N2O全年累计排放量分别比前者提高了59%和102%(P>0.05)。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配施使稻田氮肥N2O-N直接排放系数降低45%~80%。相关环境因素分析表明,水、热变化是驱动稻田CH4排放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未发现水分变化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而且CH4和N2O在排放时间上不存在消长关系。CH4和N2O的整体温室效应表明,CH4是当地双季稻田的主要温室气体。采用腐熟后的菌渣和沼渣代替新鲜的稻草和牛粪还田可以使稻田CH4排放量降低约60%,CH4和N2O的整体温室效应降低约50%,而稻谷产量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ch4 n2O 施肥
下载PDF
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105
11
作者 邹建文 黄耀 +2 位作者 宗良纲 王跃思 Ronald L.Sass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2,共6页
以麦茬稻田为对象 ,研究基肥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稻田CH4 和N2 O排放的综合影响 .结果表明 :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4 和N2 O排放的季节变化模式无明显影响 ,但影响其排放量 .与施用化肥 (化肥处理 )相比 ,施用菜饼 +化肥 (菜饼处理 )促进CH4 ... 以麦茬稻田为对象 ,研究基肥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稻田CH4 和N2 O排放的综合影响 .结果表明 :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4 和N2 O排放的季节变化模式无明显影响 ,但影响其排放量 .与施用化肥 (化肥处理 )相比 ,施用菜饼 +化肥 (菜饼处理 )促进CH4 和N2 O的排放 ,其季节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 2 5 2 %和 2 2 %;施用小麦秸秆 +化肥 (秸秆处理 )和牛厩肥 +化肥 (牛厩肥处理 )明显增加CH4 排放 ,增加量分别为 2 5 0 %和 45 %,同时却减少N2 O排放 ,分别减少 1 8%和 2 1 %;施用猪厩肥 +化肥 (猪厩肥处理 )降低CH4 和N2 O的排放 ,分别降低 4%和 1 8%.对CH4 和N2 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分析表明 ,菜饼和秸秆处理的全球增温潜势 (GWP)约为化肥处理的 2 .5倍 ,牛厩肥和化肥处理基本持平 ,但施用猪厩肥可减少 1 0 %~ 1 5 %.各处理的GWP从高到低依次为菜饼、秸秆、牛厩肥、化肥和猪厩肥 .单位产量的GWP以秸秆处理最高 ,菜饼次之 ,牛厩肥比化肥处理略高 ,猪厩肥处理最低 .从本生长季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有机肥 ch4 n2O 全球增温潜势
下载PDF
生物黑炭对旱地土壤CO_2、CH_4、N_2O排放及其环境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高德才 张蕾 +3 位作者 刘强 荣湘民 张玉平 田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15-3624,共10页
采用土柱室内模拟的方法,通过添加0%、0.5%、2%、4%、6%、8%生物黑炭于土壤中,测定土壤CO2、CH4、N2O排放通量,探讨生物黑炭对旱地土壤CO2、CH4、N2O排放及其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模拟土柱培养期内,施用生物黑炭能显著增加CO2... 采用土柱室内模拟的方法,通过添加0%、0.5%、2%、4%、6%、8%生物黑炭于土壤中,测定土壤CO2、CH4、N2O排放通量,探讨生物黑炭对旱地土壤CO2、CH4、N2O排放及其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模拟土柱培养期内,施用生物黑炭能显著增加CO2排放,且生物黑炭添加百分数(x)与CO2累积排放量(y)之间满足线性方程:y=12.591x+235.02(R2=0.834,n=24);当生物黑炭添加量达到2%及以上时,基本抑制了CH4的排放和显著减少土壤N2O排放,并显著减少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当其达到4%以上时,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降幅更大并趋于稳定,但施用少量生物黑炭(0.5%)可显著促进N2O排放,对减少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并无明显效果。生物黑炭表观分解率随其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减少,生物黑炭添加比例越高,积累于土壤中的碳越多,从投入生物黑炭量与固碳量和减排比角度综合考虑,农业生产中推荐生物黑炭施用量为20 t/hm2,其固碳减排效果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黑炭 CO2 ch4 n2O 环境效益
下载PDF
稻田CH_4和N_2O综合排放对控制灌溉的响应 被引量:28
13
作者 彭世彰 侯会静 +2 位作者 徐俊增 杨士红 茆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1-126,共6页
为了揭示水稻控制灌溉对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的影响,该文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原位观测,分析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对控制灌溉水分调控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通量多低于常规灌溉稻... 为了揭示水稻控制灌溉对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的影响,该文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原位观测,分析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对控制灌溉水分调控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通量多低于常规灌溉稻田,且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前期,峰值出现在土壤脱水后第1~2d,排放总量较常规灌溉稻田减少81.2%~82.8%;N2O排放通量多高于常规灌溉稻田,峰值出现在肥后且土壤脱水后3~4d,排放总量较常规灌溉稻田增加了121.8%~144.3%。控制灌溉稻田CH4和N2O的综合全球增温潜势较常规灌溉稻田显著减少(p<0.05),减少幅度为15.0%~34.8%。控制灌溉显著降低了稻田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节水 温室效应 排放 ch4 n2O 稻田
下载PDF
不同煤级煤对CH_4、N_2和CO_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 被引量:56
14
作者 崔永君 张群 +1 位作者 张泓 张庆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章通过对长焰煤、气煤、焦煤和无烟煤分别吸附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煤 级煤吸附3种单组分气体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差异性,发现CO2/CH4和CH4/N2值随煤级和平衡压力的变化而变 化,并非简单的2倍关系。之后评价了... 文章通过对长焰煤、气煤、焦煤和无烟煤分别吸附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煤 级煤吸附3种单组分气体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差异性,发现CO2/CH4和CH4/N2值随煤级和平衡压力的变化而变 化,并非简单的2倍关系。之后评价了几种常用吸附模型模拟煤吸附不同气体的效果,所选模型包括Langmuir方 程、BET方程、D—A方程和D—R方程,优选出了更适合于描述煤吸附气体行为的吸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n=1 时的D—A方程更适合于描述煤吸附CH4行为,Frendulich方程和Henry方程则适合于描述低煤级煤吸附N2行为, 而所选用的模型都不能合理解释无烟煤吸附CO2的等温线在高压时出现的上翘现象。研究成果在煤层气的资源 评价、产能预测、注气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以及CO2在煤层中的封存技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气煤 焦煤 无烟煤 ch4 n2 CO2 吸附
下载PDF
鼎湖山苗圃和主要森林土壤CO_2排放和CH_4吸收对模拟N沉降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63
15
作者 莫江明 方运霆 +2 位作者 徐国良 李德军 薛璟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2-690,共9页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 排放和CH4 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 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 :苗圃(2 5 8±...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 排放和CH4 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 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 :苗圃(2 5 8±6 2mg·m- 2 ·h- 1 ) >季风林(177±4 2 mg·m- 2 ·h- 1 ) >马尾松林(16 2±39mg·m- 2 ·h- 1 ) >混交林(12 6±30 mg·m- 2 ·h- 1 )。土壤CH4 日(白天)平均吸收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 0 .15±0 .0 2 mg·m- 2 ·h- 1 ) >季风林(- 0 .0 8±0 .0 1mg·m- 2 ·h- 1 ) >混交林(- 0 .0 7±0 .0 1mg·m- 2·h- 1 ) >苗圃(- 0 .0 5±0 .0 1m g·m- 2·h- 1 )。低N(5 0 kg N·hm- 2·a- 1 )和中N(10 0kg N·hm- 2·a- 1 )处理对苗圃、马尾松林和混交林样地土壤CO2 日平均排放量的影响均不明显,高N(15 0 kg N·hm- 2·a- 1 )处理对苗圃土壤CO2 的日平均排放量也无显著影响,但倍高N(30 0 kg N·hm- 2 ·a- 1 )处理显著促进苗圃样地土壤CO2 的排放。然而,所有N(低N、中N和高N)处理均显著促进季风林土壤CO2 日平均排放量,且这种促进作用随N处理水平的升高而增加。N处理显著促进季风林和马尾松林土壤对CH4 吸收速率,但对混交林土壤CH4 吸收则无明显的影响。在苗圃样地,除倍高N外,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CO2排放 ch4吸收 响应 全球变化 南亚热带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增高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仲均 郑循华 +3 位作者 王跃思 韩圣慧 黄耀 朱建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245-1248,共4页
在FACE(free 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平台上 ,采用静态暗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研究了大气CO2 浓度增加对稻田CH4和N2 O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15 0和 2 5 0kgN·hm-2 两种氮肥水平下大气CO2 浓度增加 2 0 0 μmol·mol-1... 在FACE(free 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平台上 ,采用静态暗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研究了大气CO2 浓度增加对稻田CH4和N2 O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15 0和 2 5 0kgN·hm-2 两种氮肥水平下大气CO2 浓度增加 2 0 0 μmol·mol-1均明显促进水稻生长 ,水稻生物量积累 .大气CO2 浓度增加对 15 0和 2 5 0kgN·hm-2 两种氮肥水平下稻田CH4排放均无显著影响 ,并简要分析了与现有文献报道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大气CO2 浓度增加也未导致 15 0和 2 5 0kgN·hm-2 两种氮肥水平下稻田N2 O排放的明显变化 ,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 稻田 ch4排放 n2O排放
下载PDF
中国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减排整合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石生伟 李玉娥 +3 位作者 刘运通 万运帆 高清竹 张仲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923-2936,共14页
【目的】对中国有关稻田CH4和N2O排放试验结果进行整合分析,估算不同管理措施的减排潜力,为稻田CH4和N2O减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建立中国稻田CH4和N2O排放的数据库,研究稻田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分析作用显著的影响因素,比较不... 【目的】对中国有关稻田CH4和N2O排放试验结果进行整合分析,估算不同管理措施的减排潜力,为稻田CH4和N2O减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建立中国稻田CH4和N2O排放的数据库,研究稻田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分析作用显著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措施的减排效果。【结果】中国稻田CH4排放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西南地区稻田CH4排放远高于其它地区。水稻生长季节水分管理方式、非水稻生长季水分状态、化肥氮投入量和有机物料对稻田CH4排放具有重要影响(P<0.05)。与淹水灌溉(CF)相比,前期淹水-中期晒田-淹水(F-D-F)、前期淹水-中期晒田-淹水-湿润灌溉(F-D-F-M)和间歇灌溉或完全湿润(M)降低稻田CH4排放的幅度分别为45%、59%和83%。与休闲期淹水(F)相比,采取冬闲期排干(SD)、稻旱轮作(LD)或旱-旱-稻轮作模式(TD),能降低稻田CH4排放42%—56%。不同有机添加物产生CH4的能力的顺序为:作物秸秆+厩肥(S+FM)>绿肥(GM)>厩肥(FM)>作物秸秆(S)>堆肥或沼渣(CM)。化学氮肥的种类对CH4排放有一定的影响,但特征不明显,而随着氮肥用量(N)的增加,CH4排放逐渐降低。当0<N≤150kgN·hm-2,150<N<250kgN·hm-2和≥250kgN·hm-2时,CH4排放较不施任何肥料降低12%、29%和65%。中国稻田N2O排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不明显。水稻生长季节水分管理方式、非水稻生长季水分状态和总氮投入量是影响N2O排放的最重要的因素(P<0.05)。与CF相比,F-D-F、F-D-F-M和M能够提高稻田N2O排放12%、140%和478%,而且在F-D-F、F-D-F-M模式下的氮肥N2O排放因子分别为0.43%和0.68%。不同非水稻生长季水分状态模式下N2O排放平均值表明,SD、LD和TD比F增加40%—110%的排放。【结论】稻田CH4和N2O排放的消长关系表现在水分管理、非水稻生长季节的水分状态和氮素的投入量等方面。合理的减排措施应基于二者的综合考虑。通过优化稻田水肥管理措施可降低稻田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ch4 n2O 减排措施
下载PDF
2010年中国机动车CH_4和N_2O排放清单 被引量:27
18
作者 何立强 胡京南 +3 位作者 解淑霞 宋敬浩 祖雷 谢琼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5,共8页
中国大部分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都集中于CO2排放,对于CH4和N2O等排放的研究鲜见.以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以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相关信息和数据(2011年)等为基础,结合文献... 中国大部分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都集中于CO2排放,对于CH4和N2O等排放的研究鲜见.以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以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相关信息和数据(2011年)等为基础,结合文献调研和2008─2010年对北京、广州等国内10余座典型城市的实地调查结果,获得2010年我国机动车活动水平及排放特征.基于上述基础信息,解析得到按不同车型、燃料和车龄分布的机动车保有量、年均行驶里程及排放因子,建立2010年中国机动车CH4和N2O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机动车CH4和N2O排放量分别为23.90×104和6.01×104t,折算成CO2分别为501.99×104和1 862.51×104t.不确定性分析则显示,中国CH4排放量在18.21×104~27.52×104t之间,N2O排放量在4.32×104~7.62×104t之间.在机动车中,汽车CH4和N2O排放量最大,分担率(某车型污染物排放量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7.99%和94.22%,而摩托车和农用车排放分担率较小.在各类汽车中,CH4排放主要来源于轻型汽油车和天然气出租车,二者的排放分担率分别为47.98%和23.42%;N2O排放则主要源于轻型汽油车,其分担率为73.09%.因此,轻型汽油车是削减机动车CH4和N2O排放的重点车型,同时天然气出租车也应作为控制CH4排放的主要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温室气体 排放清单 ch4 n2O
下载PDF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CO_2、CH_4和N_2O通量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玲玲 孙志高 +3 位作者 牟晓杰 孙万龙 宋红丽 姜欢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61,共11页
2009年8月,运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夏季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CO2、CH4和N2O通量的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夏季低潮滩沉积物-大气界面的CO2、CH4和N2O通量均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日通量范围分别为-18.755~43.731,-0.070~0... 2009年8月,运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夏季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CO2、CH4和N2O通量的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夏季低潮滩沉积物-大气界面的CO2、CH4和N2O通量均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日通量范围分别为-18.755~43.731,-0.070~0.224和-0.002~0.008 mg/(m2.h),均值为11.630,0.079和0.005 mg/(m2.h),全天表现为三者的排放"源";中潮滩沉积物-大气界面CO2、CH4和N2O通量的日变化范围分别为-30.780~25.734,-0.111~0.100和-0.004~0.006 mg/(m2.h),均值为4.570,0.011和0.002mg/(m2.h),全天亦表现为三者的排放"源";中潮滩-大气界面CO2、CH4和N2O通量的日变化范围分别为46.253~102.637,-0.211~0.048和-0.008~0.008 mg/(m2.h),均值为76.656,-0.038和-0.002 mg/(m2.h),全天表现为CO2的"源"、CH4和N2O的"汇"。本研究还发现,中潮滩的CO2通量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关系,低潮滩沉积物的CH4通量与气温、地表温度和5 cm地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关系,而中潮滩的N2O通量与气温、地表温度和不同深度地温(5,10,20 cm)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关系;沉积物基质和翅碱蓬群落是影响CO2、CH4和N2O通量特征的重要因素,而水分、盐分对于三者通量特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h4 n2O 潮滩 黄河口
下载PDF
水稻品种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孙会峰 周胜 +3 位作者 陈桂发 付子轼 刘国兰 宋祥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95-1602,共8页
稻田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推广种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水稻品种是控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选取在太湖流域推广种植较多的16个品种为对象,通过研究其CH4和N2O排放情况,筛选出该区域内最... 稻田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推广种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水稻品种是控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选取在太湖流域推广种植较多的16个品种为对象,通过研究其CH4和N2O排放情况,筛选出该区域内最适宜种植的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的产量与CH4排放量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常规灌溉条件下,不管是常规品种还是杂交品种,粳稻的CH4、N2O累积排放量和产量都要高于籼稻。与常规品种(粳稻或籼稻)相比,杂交品种的CH4累积排放量和产量相对较高,但N2O累积排放量相对较低。常规粳稻中的早玉香粳和秀水134、杂交粳稻中的花优14、秋优金丰和甬优9号以及杂交籼稻中的旱优113、天优华占均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有较大的推广种植价值。早玉香粳、旱优8号和旱优113为节水抗旱稻,它们在水分缺少的环境下可能会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ch4 n2O 水稻产量 节水抗旱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