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富勒烯C_(70)对偏二甲肼与NO_(2)的抽氢反应机制
1
作者 赵子航 慕晓刚 +1 位作者 王生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4,I0004,共9页
为了探讨富勒烯(C_(70))作为催化剂用于偏二甲肼(UDMH)推进剂分解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UDMH分子与C_(70)团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UDMH在C_(7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分解路径,计算获得了UDMH在C_(70)存在时发生抽氢反应的... 为了探讨富勒烯(C_(70))作为催化剂用于偏二甲肼(UDMH)推进剂分解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UDMH分子与C_(70)团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UDMH在C_(7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分解路径,计算获得了UDMH在C_(70)存在时发生抽氢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结果表明,UDMH分子在C_(70)表面表现为两种吸附构型,主要发生物理吸附且吸附能较小,C_(70)分子的加入并未改变UDMH分解的初始和次级反应位点,在与NO_(2)抽氢反应时表现为在NH _(2)基团上依次发生。与纯UDMH分解相比,A、B两种吸附构型中UDMH分解初始基元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下降了19.4 kJ/mol、21.1 kJ/mol,反应热分别降低了24.2 kJ/mol和27 kJ/mol。因此,C_(70)对于UDMH分解的前两步反应具有催化能力,能够促进UDMH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富勒烯C_(70) 偏二甲肼 UDMH 密度泛函理论 dft
下载PDF
FeCH2+H2→Fe+CH4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建华 胡常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80,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五重态和三重态的FeCH2与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三重态和五重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五重态和三重态的FeCH2与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三重态和五重态上的势能面非常相似,存在两个过渡态(TS1、TS2)和两个中间体(M1、M2).反应的第一步是产生分子复合物(H2)FeCH2,其能量分别比反应物低16.6(五重态)和20.3kJ/mol(三重态);第二步是H2的加成形成HFeCH3中间体,第三步是CH4的消除反应.其中CH4的消除为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H-H键的活化在五重态上是不可逆的,反应将最终形成五重态产物,整个反应可放出能量300.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h2 H2 ch4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发光性能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龙忠学 李巍 +2 位作者 李东芳 景佳慧 刘姗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bp)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dm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类单核稀土配合物[Ln(pmbp)3(dmbipy)]·C2H_(5)OH,其中Ln=Tb(1⁃Tb)、Ho(1⁃Ho)、Er(1⁃Er)、Tm(1⁃Tm)。结构表征显示该类配合物由...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bp)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dm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类单核稀土配合物[Ln(pmbp)3(dmbipy)]·C2H_(5)OH,其中Ln=Tb(1⁃Tb)、Ho(1⁃Ho)、Er(1⁃Er)、Tm(1⁃Tm)。结构表征显示该类配合物由稀土金属离子与3个pmbp-配体、1个dmbipy配体配位而成,同时存在一分子非配位的乙醇。Ln^(3+)离子的配位环境均接近于三角十二面体构型。荧光测试表明,1⁃Tb、1⁃Ho、1⁃Er和1⁃Tm均表现出了相应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峰。此外,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了Hpmbp配体、dmbipy配体及稀土配合物的HOMO-LUMO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 稀土配合物 荧光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下载PDF
Na_(2)MnPO_(4)F/Ti_(3)C_(2)-CQDs对Li/Na储能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4
作者 王绍聪 李伟 +1 位作者 周烽海 刘峥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4-628,共5页
Na_(2)MnPO_(4)F作为锂/钠混合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具有低成本、无毒、高电压和价态丰富等特点,但电子电导率低、离子扩散速率慢、锰的溶解及Jahn-Teller效应,限制了其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以Na_(2)MnPO_(4)F/Ti_(3)C_... Na_(2)MnPO_(4)F作为锂/钠混合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具有低成本、无毒、高电压和价态丰富等特点,但电子电导率低、离子扩散速率慢、锰的溶解及Jahn-Teller效应,限制了其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以Na_(2)MnPO_(4)F/Ti_(3)C_(2)和Na_(2)MnPO_(4)F/Ti_(3)C_(2)-碳量子点(CQDs)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构建Na2MnPO4F、NaLiMnPO_(4)F、Na_(2)MnPO_(4)F/Ti_(3)C_(2)、NaLiMnPO_(4)F/Ti_(3)C_(2)、Na_(2)MnPO4F/Ti_(3)C_(2)-CQDs和NaLiMnPO_(4)F/Ti_(3)C_(2)-CQDs等6种结构模型,计算能带结构、结合能、态密度及电荷局域密度,分析复合前后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性能变化。Li原子的引入,使Na_(2)MnPO_(4)F与Ti_(3)C_(2)和Ti_(3)C_(2)-CQDs的结合能分别增大1.1397 J/m^(2)和0.7866 J/m^(2),复合Ti_(3)C_(2)和Ti_(3)C_(2)-CQDs能改善Na_(2)MnPO_(4)F的导电性,且Ti_(3)C_(2)-CQDs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MnPO_(4)F Ti_(3)C_(2)-碳量子点(CQDs)复合材料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H_3Cl与Cl^(4/)的亲核取代反应
5
作者 段春生 王犇 +1 位作者 孟韵 刘会峦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用DFT理论的B3LYP/6 31 1 + +G 水平上对反应Cl- +CH3Cl→ClCH3+Cl-的电子转移的振动光谱进行研究。此反应包括旧键断裂 ,新键生成以及分子间的电子转移。分析了反应物 ,前驱配合物 ,过渡态 ,后继配合物和产物的振动频率及振动模式。... 用DFT理论的B3LYP/6 31 1 + +G 水平上对反应Cl- +CH3Cl→ClCH3+Cl-的电子转移的振动光谱进行研究。此反应包括旧键断裂 ,新键生成以及分子间的电子转移。分析了反应物 ,前驱配合物 ,过渡态 ,后继配合物和产物的振动频率及振动模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验证了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h3Cl CI^- 亲核取代反应 电子转移反应 反应物 振动模式
下载PDF
化学链重整过程中LaFeO_(3)载氧体的CH_(4)部分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娜娜 冯于川 +1 位作者 郭欣 马素霞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4,共9页
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化学链重整过程中LaFeO_(3)载氧体的CH_(4)部分氧化反应机理,通过系统研究CH_(4)吸附活化、H_(2)和CO形成以及氧扩散等基元反应步骤,构建了CH_(4)部分氧化反应网络。研究发现,CH_(4)发生逐步脱氢... 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化学链重整过程中LaFeO_(3)载氧体的CH_(4)部分氧化反应机理,通过系统研究CH_(4)吸附活化、H_(2)和CO形成以及氧扩散等基元反应步骤,构建了CH_(4)部分氧化反应网络。研究发现,CH_(4)发生逐步脱氢反应形成H原子,其中,CH3脱氢反应所需要克服的能垒(1.50 eV)最高,是CH_(4)逐步脱氢反应的限速步骤。载氧体表面H_(2)形成有两种路径,其中,H原子从O顶位迁移到Fe顶位,然后与另外O顶位的H原子成键形成H_(2)分子是主要途径。由于其相对较低的能垒(1.27 eV),CO的形成过程较易发生。氧扩散需要克服1.35 eV的能垒,表明氧扩散过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且扩散速率较低。通过比较各基元反应能垒,发现H_(2)形成是LaFeO_(3)载氧体CH_(4)部分氧化反应动力学的限速步骤,而H迁移是限制H_(2)形成的关键,加快H迁移是增强LaFeO_(3)载氧体性能的主要途径。基于DFT计算研究系列A/B位点掺杂LaFeO_(3)载氧体的H迁移过程,有望实现潜在A/B位点有效掺杂剂的快速筛选,指导高性能LaFeO_(3)载氧体的设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重整 LaFeO_(3)载氧体 ch_(4)部分氧化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CH_3S与HCS双自由基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艳 王文亮 +2 位作者 王渭娜 罗琼 李前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785-1792,共8页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CH3S与HCS双自由基单重态反应进行了研究.在MPW1PW91/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用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方法对过渡态进...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CH3S与HCS双自由基单重态反应进行了研究.在MPW1PW91/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用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各物种的单点能,并对总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正.研究结果表明,CH3S与HCS反应为多通道反应,有4条可能的反应通道,反应物首先通过S…S弱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竞争反应机理的五元环硫-硫偶合中间体a和链状硫-硫偶合中间体c,再由此经过氢迁移、离解、异构化等不同机理得到主要产物P1(2CH2S),次要产物P2(CH3SH+CS),P3(CH4+CS2)和P4[CH2(SH)CSH].根据势能面分析,所有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生成P1的反应热为-165.55kJ?mol-1.通道R→a→TSa/b→b→P1为标题反应的主通道,其速控步骤a→TSa/b→b在200~2000K温度区间内的速率常数可以表示为k1CVT/SCT=1.75×1010T0.65exp(-907.6/T)s-1.P3及P4的生成需要越过很高的活化能垒,是动力学禁阻步骤,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合适催化剂,改变其反应机理,有可能使生成CH2(SH)CSH,CH4及CS2的反应易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3S HCS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下载PDF
水液相下α-丙氨酸Se(Ⅳ)配合物手性翻转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乔朝阳 刘芳 +5 位作者 张雪娇 徐亚华 王旭 杨清荟 杨晓翠 王佐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极化连续介质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S-α-丙氨酸(S-α-Ala)与4价硒(Se(Ⅳ))配合物(Se(Ⅳ))的手性翻转机理。反应通道研究发现,S-α-Ala·Se(Ⅳ)可在α-H质子只以羰基O作媒介迁移;α-H质子向羰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极化连续介质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S-α-丙氨酸(S-α-Ala)与4价硒(Se(Ⅳ))配合物(Se(Ⅳ))的手性翻转机理。反应通道研究发现,S-α-Ala·Se(Ⅳ)可在α-H质子只以羰基O作媒介迁移;α-H质子向羰基O迁移后,质子再从氨基N向α-C迁移;质子从质子化氨基向羰基O迁移后,α-H质子再以氨基N作媒介迁移的3个通道上实现手性翻转。势能面计算表明:第3个反应通道最具优势,隐性水溶剂效应下的自由能垒是227.6 kJ/mol,来自于质子从氨基N向α-C迁移的过渡态;显性水溶剂效应下的自由能垒是155.6 kJ/mol,来自于质子从质子化氨基N向羰基O迁移的过渡态。结果表明:水液相下手性α-Ala·Se(Ⅳ)很难消旋,其用于生命体同补α-Ala和Se(Ⅳ)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丙氨酸 4价硒 密度泛函理论 手性翻转 能垒
下载PDF
β-卤素取代对杯[4]吡咯构象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II.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沛全 孙宏伟 +4 位作者 陈兰 沈荣欣 袁满雪 赖城明 李正名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175-1181,i001,共8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杯[4]吡咯及卤素取代杯[4]吡咯模型分子的自由主体以及其卤素离子复合物体系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杯[4]吡咯β位被卤素拉电子基团取代后,主体分子的构象特征受吡咯单元的偶极影响;β-卤素取代导致了杯[4]吡咯对卤...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杯[4]吡咯及卤素取代杯[4]吡咯模型分子的自由主体以及其卤素离子复合物体系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杯[4]吡咯β位被卤素拉电子基团取代后,主体分子的构象特征受吡咯单元的偶极影响;β-卤素取代导致了杯[4]吡咯对卤素离子的结合作用增强,且当β位为氯取代时,杯[4]吡咯对卤素离子的结合能力最强.并从振动光谱、NBO电荷布居、相互作用的前线轨道、“活性”构象的偶极矩和Mulliken成键布居等方面阐述β-卤素取代对杯[4]吡咯与卤素离子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杯[4]吡咯 卤素取代 构象 主-客体相互作用 阴离子识别 超分子化学
下载PDF
CoCH_2+H_2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建华 胡武洪 张福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7-823,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四重态和二重态的CoCH_2与H_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二重态和四重...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四重态和二重态的CoCH_2与H_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二重态和四重态上的势能面非常相似,存在两个过渡态(TS1、TS2)和两个中间体(M1、M2),反应的第一步是产生分子复合物(H_2)CoCH_2,其能量分别比反应物低66.6(四重态)和42.4 kJ/mol(二重态),第二步是H_2的加成形成HCoCH_3中间体,第三步是CH_4的消除反应.其中CH_4的消除为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反应在二重态和四重态势能面上存在四个交叉点,整个反应在二重态势能面和四重态势能面上交替进行.H-H键的活化在四重态上是不可逆的,反应将最终形成四重态产物,整个反应可放出能量222.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h2 H2 ch4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UO_2^(2+)·nH_2O和PuO_2^(2+)·nH_2O(n=2,4,5,6)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忠华 陈琦 +1 位作者 郑秀梅 魏锡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2-576,F005,共6页
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铀酰和钚酰离子的几何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表明DFT方法也能用于含铀和钚重原子的化合物计算.然后对铀酰和钚酰水合离子的几何构型、Mulliken集居数分布以及铀酰(钚酰)与配体水分子的... 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铀酰和钚酰离子的几何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表明DFT方法也能用于含铀和钚重原子的化合物计算.然后对铀酰和钚酰水合离子的几何构型、Mulliken集居数分布以及铀酰(钚酰)与配体水分子的结合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UO22+?5H2O和PuO22+?5H2O分别为铀酰和钚酰系列水合离子中最稳定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2+ 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dft) 计算结果 水合离子 dft方法 电子结构 几何构型 铀酰 化合物 重原子 结合能 水分子 集居数 配合物 配体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Cr_2O_4(100)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香兰 陈文凯 +2 位作者 王霞 陆春海 李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75-1381,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O在CuCr2O4(100)表面4个可能吸附位的顶位吸附。结果表明:表面铜(Cu)和铬(Cr)为活性吸附位,吸附能分别为98.1kJ·mol-1和92.9kJ·mol-1。对活性吸附位Cu位和Cr位考虑了NO以N端和O端2种吸附取向的吸附,发...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O在CuCr2O4(100)表面4个可能吸附位的顶位吸附。结果表明:表面铜(Cu)和铬(Cr)为活性吸附位,吸附能分别为98.1kJ·mol-1和92.9kJ·mol-1。对活性吸附位Cu位和Cr位考虑了NO以N端和O端2种吸附取向的吸附,发现N端吸附比O端吸附更为有利,O端吸附为简单的物理吸附。在2种吸附取向情况下,N-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都发生了红移。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N端吸附时NO分子失去电子;对NO吸附前后的态密度分析可知,对Cu位和Cr位N端吸附NO的2π轨道得到电子。本文并进一步讨论了NO分子在CuCr2O4(100)表面Cu位和Cr位的成键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NO 吸附 尖晶石型氧化物CuCr2O4 (100)表面
下载PDF
N-2-多氟烷基乙基取代1,3,4-噁二唑-2-硫酮及1,2,4-三唑-5-硫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历辉 李治章 +5 位作者 陈超越 尹凯 陈金文 王小勇 黄勇 向建南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96-1105,共10页
为改善二唑及三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多氟烷基乙基取代的1,3,4-噁二唑-2-硫酮6a~6l及1,2,4-三唑-5-硫酮类化合物9a~9l.1H NMR,19F NMR,IR和MS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实验结果与Materials Studio3.0中的Dmol... 为改善二唑及三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多氟烷基乙基取代的1,3,4-噁二唑-2-硫酮6a~6l及1,2,4-三唑-5-硫酮类化合物9a~9l.1H NMR,19F NMR,IR和MS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实验结果与Materials Studio3.0中的Dmol3计算模块理论计算表明了唑环上的NH较之CONH中的NH更易进行烷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氟烷基 1 3 4-噁二唑-2-硫酮 1 2 4-三唑-5-硫酮 合成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1,3-二甲氧甲酰-4,6-二氰基噻吩并[3,4-c]噻吩的合成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耿蓉霞 何佑秋 申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1,共5页
设计采用新颖的Pummerer-氰化路线和用亚硫酰氯作S-转移试剂的路线合成了第一例全部连吸电子基的噻吩并[3,4-c]噻吩.用1HNMR,13CNMR,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用B3LYP/6-31G*及B3LYP/6-311++G**方法全优化计算了1,3-二... 设计采用新颖的Pummerer-氰化路线和用亚硫酰氯作S-转移试剂的路线合成了第一例全部连吸电子基的噻吩并[3,4-c]噻吩.用1HNMR,13CNMR,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用B3LYP/6-31G*及B3LYP/6-311++G**方法全优化计算了1,3-二甲氧甲酰-4,6-二氰基吩并[3,4-c]噻吩分子,得到几何构型、总能量、标准熵、标准焓和标准自由能,计算构型与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非常吻合.并用电荷分布讨论了有关非经典噻吩并[3,4-c]噻吩体系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merer-氰基化 S-转移反应 噻吩并【3 4-c】噻吩 密度泛函理论 电荷分布
下载PDF
CaSO_4表面吸附CH_2O_2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帅 赵志曼 +2 位作者 杜晨溪 刘子瑜 郜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64-2470,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优化了CaSO4(100),(010)和(110)晶面结构,计算了晶面与CH2O2反应吸附能,得出(010)晶面能量最低,吸附最为稳定,发生了化学吸附。通过对CH2O2吸附方式的假设和计算,发现最佳吸附方式为CH2O2分子C=O结构中的...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优化了CaSO4(100),(010)和(110)晶面结构,计算了晶面与CH2O2反应吸附能,得出(010)晶面能量最低,吸附最为稳定,发生了化学吸附。通过对CH2O2吸附方式的假设和计算,发现最佳吸附方式为CH2O2分子C=O结构中的氧原子被晶面(010)上的钙原子的垂直吸附,且为化学吸附。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CH2O2中羧基的O原子的2p轨道和H原子1s轨道中的电子向晶体表面(010)上Ca原子的3d轨道发生了转移,从而形成杂化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CASO4 ch2O2
下载PDF
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热解历程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晓燕 陆强 +2 位作者 董晓晨 胡斌 董长青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为了解木质素的热解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含有C_α位羰基的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3-羟基-1-(4-羟基苯基)-2-苯氧基-1-丙酮)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C_α位上的羰基... 为了解木质素的热解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含有C_α位羰基的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3-羟基-1-(4-羟基苯基)-2-苯氧基-1-丙酮)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C_α位上的羰基取代基可大大降低C_β—O的键解离能,提高C_α—C_β的键解离能,使得C_β—O的键解离能比C_α—C_β低91.5 k J/mol,因此该二聚体主要通过C_β—O键均裂的方式发生热解反应,其主要酚类热解产物是苯酚和4-羟基苯甲醛,次要产物是4-羟基苯乙酮,生成4-羟基苯甲醛的动力学最优路径是R7-a,其反应能垒为236.6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β-O-4型二聚体 热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高压下晶体5-硝胺基-3,4-二硝基吡唑肼结构转变的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国政 范荣荣 +4 位作者 颜熹琳 唐维 唐明峰 贾建峰 武海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2-298,共7页
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静水压0~160 GPa范围内5-硝胺基-3,4-二硝基吡唑肼(HNDP)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晶体HNDP在静水压6,28和110 GPa时发生了3次结构转变:在6 GPa时,分子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相... 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静水压0~160 GPa范围内5-硝胺基-3,4-二硝基吡唑肼(HNDP)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晶体HNDP在静水压6,28和110 GPa时发生了3次结构转变:在6 GPa时,分子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相对位置发生重排,N17—H23…N13氢键断裂;在28GPa时再次形成N17—H23…N13氢键;在110 GPa时,N17—H19共价键转变为氢键,形成N20—H22…O24共价键.带隙、键布居数以及原子电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强增加,晶体HNDP的金属性及离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5-硝胺基-3 4-二硝基吡唑肼 高压 晶体结构
下载PDF
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TiO_2(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福兰 吴兴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7-93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的低聚合物P_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_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的低聚合物P_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_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化合物P在TiO_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吸附在TiO_2(100)表面时,P向TiO_2(100)表面转移0.692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通过吸附前后TiO_2(100)表面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表明:在TiO_2(100)表面吸附了化合物P后,能带向低能区移动,且TiO_2中价带和导带间的禁带消失.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 TiO2(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电子结构
下载PDF
团簇CrPS_(4)催化析氢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立娥 方志刚 +2 位作者 宋静丽 原琳 魏代霞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了探究团簇CrPS_(4)的催化析氢能力,依据拓扑学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泛函和def2-tzvp基组,运用Gaussian09量子化学软件对团簇CrPS_(4)的基础构型分别在二重态和四重态下进行优化运行,获得16种稳定构型,其中10种构型在吸附... 为了探究团簇CrPS_(4)的催化析氢能力,依据拓扑学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泛函和def2-tzvp基组,运用Gaussian09量子化学软件对团簇CrPS_(4)的基础构型分别在二重态和四重态下进行优化运行,获得16种稳定构型,其中10种构型在吸附氢原子后能够稳定存在。从前线轨道理论、HOMO-LUMO轨道能级差以及键级方面对团簇CrPS_(4)的10种构型的吸附与解吸能力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团簇CrPS_(4)中,S原子为主要活性位点;在结合氢原子后,相对于二重态构型,四重态构型的稳定性较高,催化活性较强,更适合用于催化析氢;团簇CrPS_(4)的催化析氢能力因构型不同而异,在与水反应形成(CrPS_(4))—H构型的过程中,构型4((4))吸附氢原子的能力最强,而在解吸过程中,构型7((2))更占优势;构型8((4))的综合析氢能力在10种构型中最强,其次为构型5((4))和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CrPS_(4) 密度泛函理论 催化 析氢 前线轨道
下载PDF
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结构和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福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5-42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21种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活性和前线轨道.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的能隙Eg大部分都在3.50-3.60 e V之间,其中在喹唑啉环3位上取代甲...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21种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活性和前线轨道.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的能隙Eg大部分都在3.50-3.60 e V之间,其中在喹唑啉环3位上取代甲氧基苄基,或是在8位上取代甲基,化合物的能隙降低,而且甲氧基在苄基的间位比对位降低得更厉害.通过比较还发现,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 bacteria)的杀菌活性与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对水稻纹枯菌的杀菌活性相当,而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比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Botryospuaeria gregaria bacteria)杀菌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前线轨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